11月5日:我在試圖理解自己,卻又無法逃脫|雜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某天開始,我才驚覺原來媽媽是反指標。

「聽話」是一個在華人社會長大的孩子好久的束縛。那天在網路上看見一段話:「華人社會的父母永遠都在等別人感激,華人社會下的孩子,永遠都在等一個道歉」

Stop fixing yourself. Go back where you came.

最近也很愛看育兒的reels。影片中媽媽的耐心與具備邏輯的教導,好幾次都讓我哭到不能自己。就像是,卡通其實都是做給大人看的,是一樣的道理吧。

我已經長大了,長大到有足夠的思想在心裡做辯證,我是一個腦袋會有inner speech還會有字幕跑來跑去的人。人們都說要有批判思考的能力,可是思考其實是假的,是不存在的。思考並不等於我們本身,所以擁有思考能力的我們,其實不是我們自己本身。我們是意識,也不是。我們只是,存在。

我在閱讀、用電腦時,廣義來說,就是在我獨處時,我經常會對事情會有一些見解,而這些見解會轉化成一種內在的聲音好像在說話、在表達,但是我的外表是看不出來的,但是我可以深刻的感覺到我的體內像是有另一個人在表達,可是這個人我同時也覺得是我沒錯。

身在有 Chat AI 的年代真的好幸福。我把以上的文字輸入在 Chat GPT 之後,他給我的回應是,在這樣的大腦運作模式(跑馬燈聯覺+高度分化的自我)之下,我是一個這樣的人:

1. 強烈的內在對話(Inner Dialogue)

2. 思維的外化(Externalization of Thought)

3. 自我觀察與分化的自我感(Observing Ego)

4. 高感知力與思維具象化

5. 高度的自我覺察

但同時,這樣的思考模式,給我帶來的負荷也是非常巨大且過載的。因為在我不想思考的時候,大腦的字母組就開始上工了,你拜託他停止他也不會暫停。反而可能變成一顆顆大大的字體掉落在地,然後會有人再去把他撿起。我一直以為每個人都是這樣思考的,直到好多年好多年,我問了好多人之後,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通常都會說,「我看到的」。大家就會露出難以理解的表情。我也覺得他們的難以理解難以理解。

「擁有高度的自我察覺力,能夠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緒、思維和行為模式,讓你在自我成長和反思中更有優勢。」這種優點對我來說也是痛苦的。因為我好像一直在檢討自己的迴圈裡,掙脫不出。很多事情我都「知道」,但是我會克制自己不想帶入同理心去理解。可能因為同理他人對我來說太容易掌握了,久而久之,轉嫁成一種情緒的負荷。所以我會很努力的克制自己不要共感。我會很努力的保持距離。像是站在一個制高點那樣,俯眺整個視角。

我在試圖理解自己,卻又無法逃脫。

我很知道要如何當一個乖孩子,我很知道要如何做,就會被稱讚很乖。但是乖這個詞,真的太毒了。大家在要求你當一個有自我見解的人,卻又希望你沉浮於世事,再給你安一個很乖的罪名說,做得好。你需要有思想,但是你的思想不能拿出來用,不能拿來當作反對意見,不能拿來當作茶餘飯後的參考。你必須產出你的思想,然後再自行絞碎。

可前面也說了,思想其實並不代表任何事情,他只是一個讓你誤以為你有好好活著,亦或是活的很痛苦的中介。這是很矛盾的一件事。

Who I am? I am, Her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予晞🌸的沙龍
216會員
227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予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本文探討做生意的趣味性、人際關係與信任的重要性、以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做生意的心得,並藉由影集《艾蜜莉在巴黎》帶出 work-life balance 的議題,最後表達想逃離臺灣的想法。
2025/04/27
本文探討做生意的趣味性、人際關係與信任的重要性、以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做生意的心得,並藉由影集《艾蜜莉在巴黎》帶出 work-life balance 的議題,最後表達想逃離臺灣的想法。
2025/04/09
突然覺得努力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為成就自己是有限的,成就他人才有機會創造無限。可是當自身的能力不足以讓他人信服,也就不存在成就他人,所以在這之前,還是必須先自我成就。 努力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努力?外在壓力的促使是其一,但是長期的驅動力呢?心裡的能量與使命要開啟,要趕快想辦法解套轉動。才不會被
2025/04/09
突然覺得努力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為成就自己是有限的,成就他人才有機會創造無限。可是當自身的能力不足以讓他人信服,也就不存在成就他人,所以在這之前,還是必須先自我成就。 努力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努力?外在壓力的促使是其一,但是長期的驅動力呢?心裡的能量與使命要開啟,要趕快想辦法解套轉動。才不會被
2025/04/01
本文探討分享的本質與意義,並藉由觀察社會現象、個人經驗和影集《誰來晚餐》的案例,反思現代人對於物質與生活價值的追求。文章點出注意力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分享行為背後的權力關係和自我塑造,並提出對簡樸生活及放下執唸的省思。
Thumbnail
2025/04/01
本文探討分享的本質與意義,並藉由觀察社會現象、個人經驗和影集《誰來晚餐》的案例,反思現代人對於物質與生活價值的追求。文章點出注意力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分享行為背後的權力關係和自我塑造,並提出對簡樸生活及放下執唸的省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還不是為你好。」 「你以後就會感謝我。」 「辛辛苦苦養你有什麼用?」 為什麼我會因為這些話語內疚不已?  
Thumbnail
★「我還不是為你好。」 「你以後就會感謝我。」 「辛辛苦苦養你有什麼用?」 為什麼我會因為這些話語內疚不已?  
Thumbnail
這兩天在部落格《Ms. Leona 茹為人母》分享了一篇育兒書的閱讀筆記《聽寶寶說話:用愛塑腦,掌握0~6歳幼兒發展關键五力》,結尾心得提出了“我們可能都不太喜歡自己從小在原生家庭被對待的方式,所以才試著從外部尋找答案吧!”一段話。 我為什麼會想從書籍找尋教養的答案,而不是從自己的成長經驗呢?
Thumbnail
這兩天在部落格《Ms. Leona 茹為人母》分享了一篇育兒書的閱讀筆記《聽寶寶說話:用愛塑腦,掌握0~6歳幼兒發展關键五力》,結尾心得提出了“我們可能都不太喜歡自己從小在原生家庭被對待的方式,所以才試著從外部尋找答案吧!”一段話。 我為什麼會想從書籍找尋教養的答案,而不是從自己的成長經驗呢?
Thumbnail
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感謝,而孩子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 十六歲時,我第一次坐在父母面前,理性的討論他們教養我的方式。 我是第一次當小孩,而他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我們都會犯錯,都會讓對方失望或不滿意。
Thumbnail
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感謝,而孩子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 十六歲時,我第一次坐在父母面前,理性的討論他們教養我的方式。 我是第一次當小孩,而他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我們都會犯錯,都會讓對方失望或不滿意。
Thumbnail
小時候,你盡力討好 長大後,你盡力付出 你,使盡了全力,卻仍然「得不到」 「被看見」「被肯定」「被愛」 一直是你深層的渴望 你的付出,成為了「理所當然」! 這讓你的心, 有了一個 空洞 讓你很難真正喜歡自己 也很難給孩子欣賞的眼光 練習當自己的內在父母,給自己力量 子玲老師 將給大家 [自我
Thumbnail
小時候,你盡力討好 長大後,你盡力付出 你,使盡了全力,卻仍然「得不到」 「被看見」「被肯定」「被愛」 一直是你深層的渴望 你的付出,成為了「理所當然」! 這讓你的心, 有了一個 空洞 讓你很難真正喜歡自己 也很難給孩子欣賞的眼光 練習當自己的內在父母,給自己力量 子玲老師 將給大家 [自我
Thumbnail
每個人面臨生活/工作各種壓力,自己要原諒自己 你是否總是在意他人情緒,而忽略自己?找回自己,才能過想要的人生! 並不是所有人對自己都非常有自信,從以前到現在我一直都是很自卑、自責的人,過不同的管道找回迷失的自己,透過身心靈課程找到想要的答案,但最終還是回到自己身上。 - 之前懷疑寫感謝日記是一個沒有
Thumbnail
每個人面臨生活/工作各種壓力,自己要原諒自己 你是否總是在意他人情緒,而忽略自己?找回自己,才能過想要的人生! 並不是所有人對自己都非常有自信,從以前到現在我一直都是很自卑、自責的人,過不同的管道找回迷失的自己,透過身心靈課程找到想要的答案,但最終還是回到自己身上。 - 之前懷疑寫感謝日記是一個沒有
Thumbnail
很多的家庭其實都充斥著不美滿,些許是父母管得太多,讓小孩在生活上感到窒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是具有控制性的情緒勒索;些許是父母管得太少,讓小孩覺得不被重視,沒有方向感;些許是生來就遭到父母討厭等等...
Thumbnail
很多的家庭其實都充斥著不美滿,些許是父母管得太多,讓小孩在生活上感到窒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是具有控制性的情緒勒索;些許是父母管得太少,讓小孩覺得不被重視,沒有方向感;些許是生來就遭到父母討厭等等...
Thumbnail
從某方面來說,你是父母的受害者。他們在你童年的時期灌輸他們的小我意識。你暫時在一定程度上得倚賴他們,你別無選擇,只能做他們的孩子。然而⋯⋯
Thumbnail
從某方面來說,你是父母的受害者。他們在你童年的時期灌輸他們的小我意識。你暫時在一定程度上得倚賴他們,你別無選擇,只能做他們的孩子。然而⋯⋯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Thumbnail
每個生命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和不容易
Thumbnail
最近看了《青春養成記》(原名Turning Red),有興趣的人可以在Disney+看。是少見的以華人為主角的動畫片,又有很可愛的紅貓熊,本來想說是娛樂片,但卻有一個片段讓我感觸很多。 以下沒有描述劇情,但可能對有些人來說還是有雷,如果介意的人可以不要再看。
Thumbnail
最近看了《青春養成記》(原名Turning Red),有興趣的人可以在Disney+看。是少見的以華人為主角的動畫片,又有很可愛的紅貓熊,本來想說是娛樂片,但卻有一個片段讓我感觸很多。 以下沒有描述劇情,但可能對有些人來說還是有雷,如果介意的人可以不要再看。
Thumbnail
試著從現在的我,告訴我的前父母:「小時候你們忽略我,讓我感覺不到溫暖,這些感受影響了我的生活很多年,也許當時有我無法體會的原由,現在我長大了,我接納自己曾經受到忽略,接納了我的小時候不完美,接納我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接納我的家庭不完美,現在,我長大了,我有能力愛自己,給自己力量了!」
Thumbnail
試著從現在的我,告訴我的前父母:「小時候你們忽略我,讓我感覺不到溫暖,這些感受影響了我的生活很多年,也許當時有我無法體會的原由,現在我長大了,我接納自己曾經受到忽略,接納了我的小時候不完美,接納我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接納我的家庭不完美,現在,我長大了,我有能力愛自己,給自己力量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