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壓力到平靜:我的調適練習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情緒管理最重要的一環 : 找到紓解壓力的辦法


身為程式設計師,我的工作內容除了寫程式,還要處理錯誤 Debug、跨部門溝通與專案進度壓力。這些挑戰容易引發焦慮與緊繃。隨著經驗,我發現要先釐清壓力來源,再逐步找到解決辦法。以下是我自身常遇到的壓力來源與對應的紓壓方式:

1. 工作不熟悉,面對新事物的焦慮

經歷:當剛接觸新專案或新技術時,常常因為不熟悉流程而感到壓力,擔心自己無法快速上手,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否勝任。

解決方法

  • 拆解學習目標:不要一次想要完全理解,而是把任務分解成小部分,逐步完成。
  • 設定學習時間:每天留固定時段學習新技能,建立「漸進式熟悉感」。
  • 允許自己犯錯:錯誤是程式設計不可避免的過程,轉念將「錯誤」視為「學習契機」。

2. 精神不濟,健康狀態影響效率

經歷:有時候精神狀況不佳,會覺得自己無法發揮平常的效率,進而對自己感到失望或焦慮。

解決方法

  • 養成規律作息:睡眠不足容易放大壓力,盡量維持固定睡眠時間。
  • 善用番茄鐘(Pomodoro):用 25 分鐘專注 + 5 分鐘休息的方式,避免過度耗竭。
  • 傾聽身體訊號:疲憊時不要硬撐,允許自己休息,因為健康是長期效率的基礎。

3. 內向性格帶來的社交壓力

經歷:由於個性偏內向,長時間的社交場合會讓我覺得耗能,甚至會產生逃避感與焦慮。

解決方法

  • 設定界限:適度參加必要的社交,但允許自己在需要時拒絕額外聚會。
  • 預留充電時間:社交後安排一段安靜時光,例如閱讀、散步,恢復能量。
  • 深呼吸緩和焦慮:在場合中感到不安時,可以透過深呼吸或專注於一個簡單動作(如拿水杯),幫助自己回到穩定狀態。

4. 比較心態,覺得自己不如他人

經歷:當看到同事或朋友很快掌握一項技能,而自己還在學習時,會出現比較心理,覺得自己「不夠好」。

解決方法

  • 專注自我成長曲線:與其和他人比較,不如比較「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
  • 承認每個人的步調不同:有些人學習快,但可能深度不足;有些人學習慢,但能扎實掌握。
  • 記錄小成就:每天寫下完成的 1–2 件小進步,累積信心。

總結

壓力無可避免,但我們能選擇面對方式:

  • 釐清來源 → 採取對應解法
  • 允許自己不完美 → 專注在當下能做的事
  • 建立自我緩衝機制 → 健康、正念、界限

當我們願意承認壓力存在,並給自己一點空間學會調適,就能逐步從壓力中找回平靜與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工程師的詩意午後
10會員
34內容數
在這裡,我讓程式碼與詩意共存, 生活不只有規則與邏輯,也有感受與想像, 有時是寫程式時的靈感,有時是半夜裡的一首詩, 願這些文字,帶給你一點溫度。
2025/06/02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是一面沒有防備的鏡子,太多光影照進來,反射得我眼睛刺痛、心也亂了。 我不是不願意交朋友,但社交場合對我來說,常常像是一場內在的消耗戰。喧鬧的人群中,我會觀察每個人的語氣、神情,太在意別人是不是開心、有沒有因我不說話而失望。這樣的我,常常在人群散去後,感到極度疲憊,像電池被瞬間抽
2025/06/02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是一面沒有防備的鏡子,太多光影照進來,反射得我眼睛刺痛、心也亂了。 我不是不願意交朋友,但社交場合對我來說,常常像是一場內在的消耗戰。喧鬧的人群中,我會觀察每個人的語氣、神情,太在意別人是不是開心、有沒有因我不說話而失望。這樣的我,常常在人群散去後,感到極度疲憊,像電池被瞬間抽
2025/05/19
內向,不是壞事。 有時候我會在擁擠的人群裡,突然覺得自己像被壓縮的空氣。笑得太久,話講得太多,我只想找個角落,關掉聲音,回到安靜的自己。 我曾經以為這樣的我「太不合群」、「太安靜」、「太奇怪」。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有趣、不夠強大。 但這幾年,我慢慢學會了一件事: 內向,不是壞事。 是我觀
2025/05/19
內向,不是壞事。 有時候我會在擁擠的人群裡,突然覺得自己像被壓縮的空氣。笑得太久,話講得太多,我只想找個角落,關掉聲音,回到安靜的自己。 我曾經以為這樣的我「太不合群」、「太安靜」、「太奇怪」。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有趣、不夠強大。 但這幾年,我慢慢學會了一件事: 內向,不是壞事。 是我觀
2025/04/17
親愛的我: 剛出社會的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每條路都寫著模糊的名字,沒有一條特別明亮,也沒有一條特別確定... 有時候我會突然停下腳步,問自己一句話: 「我現在,真的走在對的路上嗎?」 我不是那種從小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人。大學時,我念的是會計資訊系,一個看似穩定又實用的選擇
2025/04/17
親愛的我: 剛出社會的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每條路都寫著模糊的名字,沒有一條特別明亮,也沒有一條特別確定... 有時候我會突然停下腳步,問自己一句話: 「我現在,真的走在對的路上嗎?」 我不是那種從小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人。大學時,我念的是會計資訊系,一個看似穩定又實用的選擇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情緒低落或煩躁時,我們可以透過深呼吸和冥想來平靜自己。釐清導致不安的想法,重新調整步調和計劃,並行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活中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讓自己多休息,接受情緒的起伏。
Thumbnail
當情緒低落或煩躁時,我們可以透過深呼吸和冥想來平靜自己。釐清導致不安的想法,重新調整步調和計劃,並行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活中起起伏伏是正常的,讓自己多休息,接受情緒的起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學會適當的情緒管理不僅有助於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尋求幫助。這篇文章將分享一個人在壓力下的情緒轉變以及學會尋求心理諮商的過程。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面對壓力和情緒困擾。
Thumbnail
學會適當的情緒管理不僅有助於應對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戰,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尋求幫助。這篇文章將分享一個人在壓力下的情緒轉變以及學會尋求心理諮商的過程。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明白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面對壓力和情緒困擾。
Thumbnail
每天在高壓工作環境下工作,如何通過放鬆與少努力一點的心態來化解情緒的潛能,有助於工作中的表現。文章提供了一些放鬆心態的觀念,探討瞭如何平衡工作壓力與自我照顧的重要性。
Thumbnail
每天在高壓工作環境下工作,如何通過放鬆與少努力一點的心態來化解情緒的潛能,有助於工作中的表現。文章提供了一些放鬆心態的觀念,探討瞭如何平衡工作壓力與自我照顧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面對工作壓力時的壓力反應,進而學會放鬆,擴展自我尋找工作之餘也學會放鬆,提升自己,交流溝通技巧。 主要講述了,透過這份工作,學會放鬆,解壓力。
Thumbnail
本文探討面對工作壓力時的壓力反應,進而學會放鬆,擴展自我尋找工作之餘也學會放鬆,提升自己,交流溝通技巧。 主要講述了,透過這份工作,學會放鬆,解壓力。
Thumbnail
《做自己心智的主人》這本書主要談論壓力大多是因為我們解讀,也就是我們想法造成的,如果長期覺得別無選擇、無法改變,就會形成慢性壓力。壓力的反應包含疲倦、經常感到憤怒或敵意、頭痛、肌肉緊繃、失眠、焦慮、憂鬱、食慾改變等。透過正念與改變思維可以降低壓力反應及緩解情緒,因此每天的練習一些自我照顧的技巧很重要
Thumbnail
《做自己心智的主人》這本書主要談論壓力大多是因為我們解讀,也就是我們想法造成的,如果長期覺得別無選擇、無法改變,就會形成慢性壓力。壓力的反應包含疲倦、經常感到憤怒或敵意、頭痛、肌肉緊繃、失眠、焦慮、憂鬱、食慾改變等。透過正念與改變思維可以降低壓力反應及緩解情緒,因此每天的練習一些自我照顧的技巧很重要
Thumbnail
近期由於生活上的變動,讓小編感覺到有些壓力難以抒發,不知道大家在面對生活變動時是否會跟小編一樣感到壓力,並且覺得喘不過氣呢?
Thumbnail
近期由於生活上的變動,讓小編感覺到有些壓力難以抒發,不知道大家在面對生活變動時是否會跟小編一樣感到壓力,並且覺得喘不過氣呢?
Thumbnail
你靠什麼紓解工作壓力呢?聽說專注也是轉移焦點最好的方式喔!分享給你,我的朋友!
Thumbnail
你靠什麼紓解工作壓力呢?聽說專注也是轉移焦點最好的方式喔!分享給你,我的朋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