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進烤箱的好日子》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下含有些微劇透,請斟酌閱讀]


這本一開始在書店翻到還真的以為是作者的回憶錄,殊不知是作者寫主角想寫回憶錄,其實是個故事中有故事的小說。


raw-image


我在一天之內把這本書看完,除了節奏很快以外,把一個平凡人的童年寫得非常有趣又好笑 (至少前半部分是如此,後半劇情越來越沉重黑暗),看到停不下來。作者使用譬喻的技巧實在出色,再加上幽默的文字,我看到好幾個地方都大笑出聲,不管是「有點像穿著肉胎衣的現代舞者」,還是「班上四十幾個七歲小兒基於趨吉避凶的天性」,都太有畫面感、太好笑了。

 

順帶一提,我在讀到「肉胎衣」以前根本沒聽過這個詞語,卻在一讀到時就馬上知道那是什麼,然後腦中自動浮現現代舞者在台上扭動的畫面。作者請接受我一跪。

 

不過,這本書最打動我心的是召喚出我校園時代記憶的能力。明明是虛構人物虛構的經歷卻如此寫實,甚至如此貼近我小學時代的校園生活。我並不是很喜歡自己人生中的那段時光,不管是在當時還是多年後,從來都沒有懷念過,也幾乎沒有想起過。

 

因為我確實經歷過小學女生愛搞小圈圈這種事 (那真的不好受,再加上其他一堆爛事),卻在讀到作者描繪的小學女生團體在外掃區的廁所開會還寫十大罪狀排擠別人時,忍不住笑出來,回顧自己小時候的經歷也覺得好笑。

 

我很驚訝這個故事竟然有這樣的能力,讓我討厭的兒時回憶變成軼聞趣事,好像能寫在回憶錄裡面當成緩衝真正痛苦回憶的素材般,變得不再難以直視。這就是人類記憶不可靠的地方吧。用不同方式召喚起同一段記憶,整體感覺都不一樣了,就像套用了不同濾鏡。

 

作者生動描寫學生時代讓我感同身受的不只這點。我念過的小學和國中班上也總是會有個和大家比較不一樣的同學,老師會用暗示或明示的方式請同學們多找他玩、跟他好好相處。又或是國中時班上也有類似何維光這種自以為早熟又優越的男生,光是想到當時的那位同學現在說不定進化成何維光的嘴臉,我又笑了出來。

 

我想每個人的童年多少都會經歷一些創傷或爛事,卻也都存活下來長大成人了,這就是一大成就 (或者我只是在自我催眠也說不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透明方塊的沙龍
27會員
157內容數
我喜歡閱讀、狗狗、紅茶,還有睡午覺。
透明方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重量級推理作家室見響子過世後,留下了名為《鏡之國》的遺稿,是她年輕時根據自身經歷所撰寫的小說,責任編輯卻認為本書有不自然之處,應是作者的刻意安排,更懷疑本書有被刪除的情節。
Thumbnail
2025/03/29
重量級推理作家室見響子過世後,留下了名為《鏡之國》的遺稿,是她年輕時根據自身經歷所撰寫的小說,責任編輯卻認為本書有不自然之處,應是作者的刻意安排,更懷疑本書有被刪除的情節。
Thumbnail
2025/03/23
劇團成員遭遇暴風雪而迷路,到名為「霧越邸」的深山大宅邸尋求避難,卻遇到一連串殺人事件。主角鈴藤以回憶的形式,訴說幾年前受困大宅幾天內的奇異經歷。
Thumbnail
2025/03/23
劇團成員遭遇暴風雪而迷路,到名為「霧越邸」的深山大宅邸尋求避難,卻遇到一連串殺人事件。主角鈴藤以回憶的形式,訴說幾年前受困大宅幾天內的奇異經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進烤箱的好日子》是李佳穎繼《小碎肉末》十六年後的新作,獲得多項大獎並售出多國版權,探討創作與真實的關係。小說以女主角阿丹的回憶錄創作歷程為主線,用幽默的方式反思創作中真實性的議題。
Thumbnail
《進烤箱的好日子》是李佳穎繼《小碎肉末》十六年後的新作,獲得多項大獎並售出多國版權,探討創作與真實的關係。小說以女主角阿丹的回憶錄創作歷程為主線,用幽默的方式反思創作中真實性的議題。
Thumbnail
這部作品精彩的部分,在於以字體作為區分、用來點評學生回憶的後設視角。踞於不同時空的視角彼此交織,讓整部作品頓時有了鮮明的層次感,進而引導出關於寫作本身和體裁的深度思考,營造出一種前所未見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這部作品精彩的部分,在於以字體作為區分、用來點評學生回憶的後設視角。踞於不同時空的視角彼此交織,讓整部作品頓時有了鮮明的層次感,進而引導出關於寫作本身和體裁的深度思考,營造出一種前所未見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這是作者的第三本作品,在寫這篇之前,又回去翻翻之前兩本書的讀後感,覺得還是有那麼些不一樣,以及那些沒變的。與其說是廚房裡的偽魚販,不如說是遊走餐廳廚師間的魚販,只是拿起筆來,寫了這些有憑有據再經過一點巧手的故事。 從以前就不愛排隊,跟風吃過幾次名店之後,不知是自己品味不佳,抑或是其實用餐本是一件再
Thumbnail
這是作者的第三本作品,在寫這篇之前,又回去翻翻之前兩本書的讀後感,覺得還是有那麼些不一樣,以及那些沒變的。與其說是廚房裡的偽魚販,不如說是遊走餐廳廚師間的魚販,只是拿起筆來,寫了這些有憑有據再經過一點巧手的故事。 從以前就不愛排隊,跟風吃過幾次名店之後,不知是自己品味不佳,抑或是其實用餐本是一件再
Thumbnail
❝ 為了鋪天蓋地記得而寫,為了鮮靈活現記得而不寫。 但到頭來,能讓你明白自己發生了什麼事的,不是記憶,而是語言。 ❞
Thumbnail
❝ 為了鋪天蓋地記得而寫,為了鮮靈活現記得而不寫。 但到頭來,能讓你明白自己發生了什麼事的,不是記憶,而是語言。 ❞
Thumbnail
這本一開始在書店翻到還真的以為是作者的回憶錄,殊不知是作者寫主角想寫回憶錄,其實是個故事中有故事的小說。
Thumbnail
這本一開始在書店翻到還真的以為是作者的回憶錄,殊不知是作者寫主角想寫回憶錄,其實是個故事中有故事的小說。
Thumbnail
作家林楷倫每次出散文總喜歡說希望這本書有娛樂到你,與其說是娛樂,我認為他的文字總能照見內心的某一個空洞,並且理解到原來每個人都一樣,曾經有過理想,卻也因為現實過於骨感而違背了初衷,或是階段性地調整自己的夢想以符合自己當下的需求。 第一部散文作品《偽魚販指南》帶我們深入魚市場,而第二部散
Thumbnail
作家林楷倫每次出散文總喜歡說希望這本書有娛樂到你,與其說是娛樂,我認為他的文字總能照見內心的某一個空洞,並且理解到原來每個人都一樣,曾經有過理想,卻也因為現實過於骨感而違背了初衷,或是階段性地調整自己的夢想以符合自己當下的需求。 第一部散文作品《偽魚販指南》帶我們深入魚市場,而第二部散
Thumbnail
  故事,是什麼?是一群各種文字拼湊而成的,是一個做簡單的東西。    故事比如日記,日記是最初的故事也人讓人最容易理解的。    咳咳咳我們回來主題,其實這個問題我一開始沒有想太多,畢竟是好奇才接觸? 倒不如說一開始,只是因為腦中有很多想法,很多不同的故事情節出現。    就想說寫下來看看好
Thumbnail
  故事,是什麼?是一群各種文字拼湊而成的,是一個做簡單的東西。    故事比如日記,日記是最初的故事也人讓人最容易理解的。    咳咳咳我們回來主題,其實這個問題我一開始沒有想太多,畢竟是好奇才接觸? 倒不如說一開始,只是因為腦中有很多想法,很多不同的故事情節出現。    就想說寫下來看看好
Thumbnail
在儲藏室的舊書架上找書,突然瞥見一本書。好像很多年前讀了一部分,依稀記得很好看的ㄧ本回憶錄。順手帶了出來,結果讀得愈罷不能。 這些年出版回憶錄似乎成了流行風潮。政商名流,各行各業達人,都不時有回憶錄或傳記問世。只要到書店走一遭,或在網路書店輸入關鍵字,馬上就能找到各式各樣的人物傳記與回憶錄。 向來相
Thumbnail
在儲藏室的舊書架上找書,突然瞥見一本書。好像很多年前讀了一部分,依稀記得很好看的ㄧ本回憶錄。順手帶了出來,結果讀得愈罷不能。 這些年出版回憶錄似乎成了流行風潮。政商名流,各行各業達人,都不時有回憶錄或傳記問世。只要到書店走一遭,或在網路書店輸入關鍵字,馬上就能找到各式各樣的人物傳記與回憶錄。 向來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