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路線的歷史(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宗教思想交流

raw-image

前1世紀末葉,佛教自于闐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北側之「絲綢之路」子孔道,全面傳到西域各國。關於佛教傳入西域地區,目前尚有許多說法。但是國內外「學術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紀以後,晚在公元前1世紀末已傳入西域了」。據此,佛教於公元前87年傳入西域于闐(和闐)以後,公元前10年左右自佛教聖地于闐向西或北方向傳播到葉城、莎車、塔什庫爾干、喀什、阿克蘇、庫車、焉首等西域之「絲綢之路」北路各地和向東北方向傳播到且末、若羌、米蘭、樓蘭等西域之「絲綢之路」南北路諸地是理所當然之事。

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隨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國,成為很多人的信仰;並沿著絲綢之路的分支,傳播到朝鮮半島、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

拜火教(一名為祆教)是中國人對古伊朗瑣羅亞斯德教(這可能與西域地區與拜火教敵視的伊斯蘭教有關。)的稱呼,該教於公元前6—前1世紀沿絲路向東方傳播,被認為是最早傳入西域的宗教。拜火教曾是波斯的國教,在伊斯蘭哈里發興起後被迫東移。有記載當時西域各國都信仰瑣羅亞斯德教,受到中原王朝朝廷支持,隋唐時期也有許多祆祠以備「胡商祈福」,地方統治者為控制拜火教的發展,設立薩寶府,並選任薩寶(或譯薩薄、薩甫)以管理,試圖將宗教納入國家管理體系中。但該教於九世紀中葉回紇人西遷塔里木盆地後則基本消失。

景教則是敘利亞基督教聶斯脫里教派的一個分支,史料記載景教在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博得皇帝好感,並准許教徒在長安興建廟寺一所,初稱「波斯寺」,後更名為「羅馬寺」、「大秦寺」;到唐高宗在位時,阿羅本被奉為鎮國大法主,往後教堂亦掛上歷代大唐皇帝像。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景教徒伊斯曾協助郭子儀平亂,後被賜紫衣袈裟。從635年開始,景教在中原順利發展了2百年,與祆教及摩尼教並稱唐代「三夷教」。在會昌法難之後,景教走向衰落,但一直延續到16世紀末葉天主教進入中國時仍未絕跡。

音樂交流與文學外傳

公元386-534年,擁有「民樂之王」之稱的琵琶通過絲綢之路從波斯經由西域傳入中國,給中國古典音樂史帶來了新的曲目和音樂理論。此後不僅在隋唐成為九部、十部樂中的主要樂器,而且造就了無錫派、平湖派、浦東派、崇明派等多個琵琶流派,以及《塞上曲》、《夕陽簫鼓》、《十面埋伏》等傳世名曲,白居易、元稹、蘇軾等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詠嘆琵琶的流芳千古的詩詞歌賦。在唐代(618-907),琵琶從中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從中國傳入日本的螺鈿紫檀五弦琵琶,至今收藏於日本奈良東大寺,堪稱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稀世珍品。

在公元1世紀初,儒學已傳入朝鮮,《詩經》和《春秋》等儒家典籍成為朝鮮人的經典讀物。5世紀以前,儒學經朝鮮傳入日本,據《古事記》所載,百濟的阿直岐、王仁是最早到日本的儒家學者。隋唐時期,日本派遣遣隋使、遣唐使和留學生、留學僧學習中國文化,回國後他們借用漢字的偏旁部首和草書,創造了日文的片假名和平假名,而儒家文化隨之普及到日本社會各個階層。

avatar-img
43會員
166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lliam Li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絲路經濟文化交流 商品交流 正如「絲綢之路」的名稱,在這條逾7000公里的長路上,絲綢與同樣原產中國的瓷器一樣,成為當時一個東亞強盛文明象徵。絲綢不僅是絲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費品,也是歷代中原王朝的一種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國的友好使節出使西域乃至更遠的國家時,往往將絲綢作為表示兩國友好的有效手段。並且
主要貿易路線 在古代的全球化時期,有三條重要的貿易路線連接了歐洲、中國和中東。最北端的路線主要穿越蒙古帝國,全長近5000英里。儘管這條路線大部分是經過廣袤的沙漠,幾乎沒有資源,但商人們仍然在這條路上旅行。在13世紀,忽必烈汗統一了蒙古帝國,只向旅行者徵收少量的保護費,因此這條路線至今仍然通行。在
古代全球化 古代全球化是全球化史上的一個階段,通常指的是從早期文明時期到約1600年左右(之後的時期被稱為原初全球化)的全球化事件和發展。古代全球化描述了不同社區和國家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如何通過地理傳播思想和社會規範,從而在當地和區域層面上形成。 國家開始與鄰近的其他國家展開互動和貿易,以
今年以降台海與南海時常軍事演習,其背後主因就是中美爭奪通過台海與南海的海上貿易航線,自古以來貿易路線都是路線上與路線周遭各方勢力爭奪的重要目標,本系列文章就來聊聊人類歷史中重要貿易路線的發展與變遷。 運輸史 運輸歷史隨著人類的文化而有所進展。在舊石器時代時長距離的步行軌跡發展成了貿易路線。而對大
藉由操控學校教育影響人民意識形態與看待事情態度 黨國體制藉由教育對學生進行國民黨意識灌輸已經有很多評論家都提過,筆者在此便不做贅述,比起意識形態,黨國體制下的教育更大的影響我們判斷社會現象、是非對錯與人情世故。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相信讀者的親戚長輩如果超過四十歲,又經歷過聯考時代的,往往都要求一個「
從1947年開始的動員戡亂,一直到1991年才將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廢除威權統治才告一個段落,在這長達四十多年的黨國體制下,對台灣政經乃至民生各層面不可謂無舉足輕重之影響,本篇文章就來聊聊黨國統治給今天台灣帶來什麼影響與其留下之痕跡。 軍警特及司法單位中之黨國人士 在過去國民黨一黨專政時期,軍公教等
絲路經濟文化交流 商品交流 正如「絲綢之路」的名稱,在這條逾7000公里的長路上,絲綢與同樣原產中國的瓷器一樣,成為當時一個東亞強盛文明象徵。絲綢不僅是絲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費品,也是歷代中原王朝的一種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國的友好使節出使西域乃至更遠的國家時,往往將絲綢作為表示兩國友好的有效手段。並且
主要貿易路線 在古代的全球化時期,有三條重要的貿易路線連接了歐洲、中國和中東。最北端的路線主要穿越蒙古帝國,全長近5000英里。儘管這條路線大部分是經過廣袤的沙漠,幾乎沒有資源,但商人們仍然在這條路上旅行。在13世紀,忽必烈汗統一了蒙古帝國,只向旅行者徵收少量的保護費,因此這條路線至今仍然通行。在
古代全球化 古代全球化是全球化史上的一個階段,通常指的是從早期文明時期到約1600年左右(之後的時期被稱為原初全球化)的全球化事件和發展。古代全球化描述了不同社區和國家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如何通過地理傳播思想和社會規範,從而在當地和區域層面上形成。 國家開始與鄰近的其他國家展開互動和貿易,以
今年以降台海與南海時常軍事演習,其背後主因就是中美爭奪通過台海與南海的海上貿易航線,自古以來貿易路線都是路線上與路線周遭各方勢力爭奪的重要目標,本系列文章就來聊聊人類歷史中重要貿易路線的發展與變遷。 運輸史 運輸歷史隨著人類的文化而有所進展。在舊石器時代時長距離的步行軌跡發展成了貿易路線。而對大
藉由操控學校教育影響人民意識形態與看待事情態度 黨國體制藉由教育對學生進行國民黨意識灌輸已經有很多評論家都提過,筆者在此便不做贅述,比起意識形態,黨國體制下的教育更大的影響我們判斷社會現象、是非對錯與人情世故。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相信讀者的親戚長輩如果超過四十歲,又經歷過聯考時代的,往往都要求一個「
從1947年開始的動員戡亂,一直到1991年才將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廢除威權統治才告一個段落,在這長達四十多年的黨國體制下,對台灣政經乃至民生各層面不可謂無舉足輕重之影響,本篇文章就來聊聊黨國統治給今天台灣帶來什麼影響與其留下之痕跡。 軍警特及司法單位中之黨國人士 在過去國民黨一黨專政時期,軍公教等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世界宗教議會中,基督徒與東方宗教信徒初次相遇的盛況(有時是窘境),突顯美國基督徒對別的宗教的無知,甚至誤解,問題的癥結在於世界宗教的多元、不同信仰之間的差異。
Thumbnail
不知道是否小時候的命運安排亦或是受到亞洲的習氣的關係 從小我就成長充滿各式宗教的環境中 我家旁邊就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的鄰居所以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接觸了許多的經典 後來在長大些一直到了求學過程也接觸過一貫道的法門,也闡述了相當多的前人的智慧 後來我的好朋友開了宮廟,初時覺得霧裡看花,摸不著頭緒
Thumbnail
在蒙古還有一件事一定要知道,那就是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活佛轉世。
Thumbnail
接著到來的是繁華的時代,到了闍耶跋摩七世時代(在位期間一一八一~一二一九年),國家的目標就是將佛恩傳布各地。這樣的根本策略影響原來的印度教傳統主義,並帶來了從根本開始的變革。促使變革的佛教思想,著重內在的精神生活,此時的雕像脫去了衣裳,樣貌轉變成明朗的表情又帶有神秘微笑…
Thumbnail
物質文明帶給人類許多欲求的滿足和方便,但卻使精神層面匱乏不堪,迫切需要可以喚起自性,本具清淨光明的良藥──佛法。敬邀全球法友在此殊勝的佛陀初轉法輪日,共同登記護持保育放流,供養迴向慈悲 龍德上師,祈願慈悲 龍德上師法體康泰、長壽久住娑婆世間,法輪恆轉、廣大饒益十方有情。
Thumbnail
初次寫文,請多指教~ 這篇文章是為了回應,自己在臺北街頭散步,而突發奇想的問題。 主要針對為什麼四面佛信仰會出現在泰國和臺灣做回答,內容會粗略提及泰國宗教觀和歷史。 並非專業人士,隨興而寫,博採網路相關文獻,有錯歡迎糾正。
一直以來,我對日本佛教的歷史很感興趣,但是基於各種因素和讀書目的,我僅僅讀了通史或簡史之類的入門書,所以,對此領域依然是個門外漢,更談不上什麼深入的研究。不過,最近不知什麼原因,我又開始關注日本佛教寺院經濟生活的問題,瀏覽了好幾個影視頻道和專業網站,看能否得出新奇的觀點(或寫作靈感)來。   奇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在川西亞丁的轉山體驗,探索藏族文化與宗教儀式的深厚意義。作者透過轉山之旅,與自然和自身的靈魂進行深刻結合,並闡述了亞丁三神山的壯麗景色與地獄谷的神祕傳說。這段九天的旅程不僅是一次生理上的挑戰,更是心靈的探索,讓人追尋內心的「本我」與意義。
Thumbnail
佛教徒說的業,梵文意思是「行為」。所有的行為皆產生相應的結果,佛教徒稱之為業力法則或因果法則。 《達賴喇嘛談心經》 初期的佛教並沒有崇拜偶像的習慣,當時的佛教徒禮拜的對象是存放舍利(稱為窣堵波)的寶塔或是紀錄釋迦生涯的佛像圖。佛像的出現在釋迦入滅後約莫西元一世紀半左右時期。日本則隨著渡來人(古代日
Thumbnail
法門起源 唐密根源於南印度的如來藏學派,強調人本有清淨本性,公元8世紀唐玄宗時代 (西元716年-720年),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與不空來到中國,合稱「開元三大士」。三位密宗大師,在大唐皇室的扶持之下,於長安的大興善寺(位於今西安市)譯出大量密教經典,宏揚密法,成為唐密的開端。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世界宗教議會中,基督徒與東方宗教信徒初次相遇的盛況(有時是窘境),突顯美國基督徒對別的宗教的無知,甚至誤解,問題的癥結在於世界宗教的多元、不同信仰之間的差異。
Thumbnail
不知道是否小時候的命運安排亦或是受到亞洲的習氣的關係 從小我就成長充滿各式宗教的環境中 我家旁邊就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的鄰居所以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接觸了許多的經典 後來在長大些一直到了求學過程也接觸過一貫道的法門,也闡述了相當多的前人的智慧 後來我的好朋友開了宮廟,初時覺得霧裡看花,摸不著頭緒
Thumbnail
在蒙古還有一件事一定要知道,那就是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活佛轉世。
Thumbnail
接著到來的是繁華的時代,到了闍耶跋摩七世時代(在位期間一一八一~一二一九年),國家的目標就是將佛恩傳布各地。這樣的根本策略影響原來的印度教傳統主義,並帶來了從根本開始的變革。促使變革的佛教思想,著重內在的精神生活,此時的雕像脫去了衣裳,樣貌轉變成明朗的表情又帶有神秘微笑…
Thumbnail
物質文明帶給人類許多欲求的滿足和方便,但卻使精神層面匱乏不堪,迫切需要可以喚起自性,本具清淨光明的良藥──佛法。敬邀全球法友在此殊勝的佛陀初轉法輪日,共同登記護持保育放流,供養迴向慈悲 龍德上師,祈願慈悲 龍德上師法體康泰、長壽久住娑婆世間,法輪恆轉、廣大饒益十方有情。
Thumbnail
初次寫文,請多指教~ 這篇文章是為了回應,自己在臺北街頭散步,而突發奇想的問題。 主要針對為什麼四面佛信仰會出現在泰國和臺灣做回答,內容會粗略提及泰國宗教觀和歷史。 並非專業人士,隨興而寫,博採網路相關文獻,有錯歡迎糾正。
一直以來,我對日本佛教的歷史很感興趣,但是基於各種因素和讀書目的,我僅僅讀了通史或簡史之類的入門書,所以,對此領域依然是個門外漢,更談不上什麼深入的研究。不過,最近不知什麼原因,我又開始關注日本佛教寺院經濟生活的問題,瀏覽了好幾個影視頻道和專業網站,看能否得出新奇的觀點(或寫作靈感)來。   奇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在川西亞丁的轉山體驗,探索藏族文化與宗教儀式的深厚意義。作者透過轉山之旅,與自然和自身的靈魂進行深刻結合,並闡述了亞丁三神山的壯麗景色與地獄谷的神祕傳說。這段九天的旅程不僅是一次生理上的挑戰,更是心靈的探索,讓人追尋內心的「本我」與意義。
Thumbnail
佛教徒說的業,梵文意思是「行為」。所有的行為皆產生相應的結果,佛教徒稱之為業力法則或因果法則。 《達賴喇嘛談心經》 初期的佛教並沒有崇拜偶像的習慣,當時的佛教徒禮拜的對象是存放舍利(稱為窣堵波)的寶塔或是紀錄釋迦生涯的佛像圖。佛像的出現在釋迦入滅後約莫西元一世紀半左右時期。日本則隨著渡來人(古代日
Thumbnail
法門起源 唐密根源於南印度的如來藏學派,強調人本有清淨本性,公元8世紀唐玄宗時代 (西元716年-720年),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與不空來到中國,合稱「開元三大士」。三位密宗大師,在大唐皇室的扶持之下,於長安的大興善寺(位於今西安市)譯出大量密教經典,宏揚密法,成為唐密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