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設比較容易行遍江湖嗎?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平常在社會走跳,我們難免要扮演一些角色。某些角色或行為,我們扮演久了,就會變成一種專屬的「人設」。社會學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認為,我們可以把日常生活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開放給大多數人的「前台」,以及僅限少數親密關係者能看到的「後台」。

高夫曼認為,我們會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形象,以達到特定的互動效果,這就是印象管理。可以說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印象管理幫助我們在社交場合中塑造讓人接受的角色形象,前台尤為明顯;在後台,我們則可以放鬆和反思,為下一次互動做好準備。

現在常說的「人設」,在這套理論下,就是一種刻意打造的「前台管理」手段。那這樣好不好?

酷洛米人案例

人設可以不用是很複雜的事,有時候就是一個職業別、一種角色性格,甚至可以是一個重複出現的卡通圖案。

以前我認識一個充滿酷洛米的人。包包酷洛米、文具酷洛米、電腦也貼酷洛米。能印刷的,幾乎都有酷洛米。

本來,我以為這樣應該能稱為酷洛米狂熱粉絲了吧?

但後來觀察,也沒有。有人送酷洛米的東西,反應都很普通,通常是表示感謝後默默收起來而已。

看起來內心沒什麼波瀾,我本來以為是東西重複了,但後來陸續觀察,覺得與其說是酷洛米粉,不如說,只要東西上有印個酷洛米,也還不錯。如此而已。

最近同事間聊到這件事。男同事間討論半天,覺得這樣很奇怪。草草得出的答案是,可能太無聊了?大概就是想找個東西蒐集而已。

但女生給出的答案完全相反。

她們說:你們不知道!如果沒有明顯偏好的人,送東西會非常難送。為了送禮物給沒有明顯偏好的朋友,常常要絞盡腦汁,最後只能買零食。

如果她全身上下都是酷洛米,這樣朋友出去玩,看到酷洛米就會想到那個人,可能就會隨手帶東西送。有的人喜歡布丁狗,有的人是無嘴貓(Hello Kitty),有的人是美樂蒂。雖然每個人粉的東西不一樣,但只要能清楚表明,對周遭的朋友來說非常方便!

如果你貫徹一種圖案,之後好友們走到哪邊,看到那個東西,就會想起你,可能就會買給你。他們旅遊回來,你們就會有一次互動。對人際交往是很大的幫助。

我聽到這個理論以後,我腦袋當場爆破!這說法太巧妙了。與其說是喜歡的人物,應該要說,酷洛米是類似家徽的圖騰。只要持之以恆地貫徹,三麗鷗會幫你在整個世界插旗!你的朋友去哪都會想起你!而且還幫他們省了挑禮物的困擾,讓朋友示好變得毫無門檻!這原來是一種貼心的舉動啊!

明確的前台角色

明確的人設,對周遭的人來說的確比較友善。你應該也去過一種賣場,進去以後看不出來誰是員工誰是客人,有事情想問又不敢隨便亂問。當我們要跟一個不太熟悉的人互動時,如果他有提供一個明確的設定,我會比較能預期他的反應,跟他互動的意願也會提高很多。

不只是吉祥物,台灣人常聊的星座、MBTI 也都算是一種常見的人設。這些設定的存在,都是為了方便他人辨識,提供一個讓他人舒適的談話空間。

有的人會覺得刻意營造人設好像有點假假的。我想這就要看營造的目的在哪邊,有人設也可以是一件很貼心的事。

在我寫這篇稿的時候,有查到很多人提到,日本有一個叫做「蜂蜜蛋糕」或「長崎蛋糕理論」。雖然有不少人提到,但它的出處跟詳細資料都很少,已經不可考了。根據我查到的資料,這個理論大概是說,如果你時不時提到自己喜歡蜂蜜蛋糕,當你邀請人家來家裡時,你就很有可能會收到蜂蜜蛋糕。

在日本,去別人家拜訪時,訪客通常會禮貌性地帶一個伴手禮。但跟主人不熟的情況,又很怕買到對方不喜歡的東西。如果做主人的那方,之前就有偶爾提到自己喜歡蜂蜜蛋糕,那客人在選購的時候就能輕鬆許多。至於為什麼是蜂蜜蛋糕?那是因為這是最好買的蛋糕之一,而且它的價格通常不會太貴,訪客買起來不會有負擔。主人對蜂蜜蛋糕未必有什麼狂熱的喜好,但雙方都知道伴手禮習俗的存在,能在事前為對方著想,應該能算是很友善又貼心的舉動吧。

我想在台灣這理論可能可以稱為「雞蛋布丁」理論吧,每間便利商店都有布丁,買個一兩盒通常也沒什麼負擔。真的很有心意,也有高級布丁可以選擇。

過分依賴人設的危險

社會學家高夫曼提醒我們,過分依賴人設可能會有危險。

因為人是複雜性很高的生物,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是多面且複雜的。

當我們太常使用「人設」的角度去看待他人,可能會讓對方在我們心中的形象過於扁平。這會讓彼此的互動流於表面,難以進一步探索更深層的情感和思想,阻礙了建立深厚的情誼。

如果一個人總是表現出樂觀幽默的形象,他周圍的人可能會忽略他的負面情緒或需求,因為大家都認為他是「沒什麼煩惱的人」。這種人設的固化反而讓他人看不到他更複雜的一面。甚至,當他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時,周圍的人可能也會認為以他樂天的性格,應該不會太在意吧,就忽略了對他的安慰。

當我們過分用某種星座或者性格類型去期待他人,也會給他人帶來無形的壓力,讓他人感到需要持續維持這個形象,以符合他人的期待,不能展現自己內心較複雜真實的那一面。

所以,雖然星座或 MBTI 標籤可以幫助人快速理解彼此,但如果過於依賴這些標籤,則可能忽視個體的其他層面和個性變化。尤其在兩人已經有很多次互動經驗,或者認識一段時間後,就應該拋開這些「人設」去真實理解對方。

不要再跟認識很久的朋友說,哎呀你們雙魚座就是戀愛腦!INTJ 的人就是這樣控制狂。在交往一陣子以後還持續使用這些「人設」,可能會加劇刻板印象的產生,讓他人過度依賴外在表徵來理解個體,無法接觸到其真正的價值觀或內心深處的想法。這不僅可能導致誤解,也會讓人際關係變得疏離,因為他人看到的只是「角色」而非「人」。

人設對自我的限制

同樣的,當我們過於依賴某種人設來定位自我,就可能忽略其他面向的探索機會,無法深入發掘自己的多樣性。這種自我限制長期下來會影響個人的成長,讓人難以發現或發展新的興趣和能力。

例如,如果一個人長期扮演「理性冷靜」的人設,他可能會避免表現自己的情感面,或壓抑內心的感性需求,失去了探索不同面向自我的機會。

「人設」是有可能向內侵蝕我們的自我認知的,長期維持一種固定人設會使個人逐漸內化這個形象,並將其視為整體自我認知的一部分,從而限制了自我認知的靈活性。這樣的固化會讓個體更難突破自我設限,無法適應新的環境或角色需求。

開放後台

「人設」在人際交往前期,確實是很方便的工具。星座、MBTI 這種話題,拿來破冰尤其好用。就算兩人第一次見面,依靠這些人設也可以迅速了解一下對方,總能聊上兩句。

但如果是長期往來的朋友,一直停留在破冰話題,關係是無法深入的。相較於前台的角色表演,當我們跟一個人頻繁交往時,就有可能會涉入對方的「後台」了。後台是我們更真實的自我,是我們可以放鬆、防備下降的私密空間。後台是情緒和行為的自由區,個體在這裡不再強調自我形象,而是更貼近真實的自我。

當雙方能進入彼此後台,更深層的人際交流才有可能發生。這對很多人來說是需要極大勇氣的一件事,因為對彼此開放後台,相當於向對方展示自己的弱點,也代表了下面這三件事:

  • 暴露自己脆弱:當一個人放下社交面具,展示真實的情緒和缺點時,就打破了「完美形象」,這可能讓人感到脆弱,擔心被誤解或評價。這也是 Goffman 強調的「印象管理」的困難之一,因為在後台沒有「演出」,個人無法完全掌控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 接受他人真正的樣子:當他人向我們展示後台的自我時,我們也需要勇氣去理解和接納。後台的自我可能與我們最初的印象大相逕庭,甚至包括讓人意外的缺點和弱點。接受這些真實的一面需要克服先前的期望和刻板印象,保持包容的心態。
  • 風險與不確定性:進入後台意味著打破社交的防備和界限,這可能帶來不確定性,讓人面臨被拒絕或受傷的風險。Goffman 認為,在後台暴露真實自我就是將控制權交給他人,接受他人可能會拒絕或評判自己的真實一面,這是一種心理上的脫防過程。

從 Goffman 的角度看,進入後台是深化人際關係的重要一步,並且需要雙方都具備勇氣。這種勇氣不僅表現在放下防備、展示真實的自己上,還體現在接納對方的真實面貌上。當雙方都願意進入後台,就能超越表面的角色關係,建立深厚的情感連結,使關係不再依賴於表面的「人設」,而是基於更真實的理解和信任。

最後的感悟

一般來說,後台的容納量都比較少。不是所有人都能進入我們的後台,但如果後台始終沒有訪客,那我們就會感到孤獨。

開放後台並不只是讓他人看到完全無修飾的真實自我,而是允許對方目睹我們在後台所進行的情緒調整、展現我們內心的掙扎、和對自我形象修整過程。

這種自我調整不僅是為了適應前台的社會互動,也反映了人為了應對不同情境所具備的柔韌性和適應力。因此,進入後台不僅是打開自己脆弱的一面,更是讓對方看到我們在後台如何調整心態、內心掙扎,以及自我修整的過程。

真正的人際情誼,是會陪著對方一起遭遇困難,一起因困難痛苦掙扎,一起調整心態度過難關的連結。

高夫曼理論是在 1959 年提出的。用它來解釋我們所處的數位時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高度數位化的現代社會,前台管理的邊界變得更模糊,我們的社群平台變成前台的延伸,甚至較為私密的通訊軟體內,我們也要時時刻刻地注意形象管理。以前下了班,回家門一關,就是穩穩的後台了。現在生活中前台與後台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不清。這也給很多人造成壓力。有時候半夜工作群組一響,老闆一來訊息,我們又突然要扮演起工作角色。或者交往伴侶在工作時間突然來電,你又要馬上從工作角色切換到情侶角色。這種邊界模糊感,讓現代人在角色間過長時間地疲於奔命。對自己好一點,每天丟下手機,切斷網路,遠離社群平台幾個小時,回到自己的後台充一下電吧。

希望我們都能有效地做好「人設」,又能有足夠的勇氣開放「後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秦客的烹讀筆記
1會員
41內容數
大部份會是閱讀與我互動的文字紀錄,可能會有少部分的影視觀賞紀錄,以及更少部分的電子商務經營感悟。有人說,書架上未讀的書是自己尚未完成的部份。我很喜歡這種浪漫的想法。但未完成的部分太多,就變成書債了!也可以將此視為一個積欠書債的人們聚集討論的地方。
秦客的烹讀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凌晨四點,我被噩夢驚醒。如果你也在做惡夢,這篇我是寫給你的。 !!!內文含夢境與苦難描述,請斟酌閱讀!!! 我夢見在一個陰暗的防空洞內,一個大池子漂浮了數十具小孩的實體。都是胸腔打開露出肋骨,沒有雙眼。在那個水池中腐爛。 我從洞穴中逃出來,在附近的村莊看到三個小孩的遺體。他們胸口有那種
2025/04/12
凌晨四點,我被噩夢驚醒。如果你也在做惡夢,這篇我是寫給你的。 !!!內文含夢境與苦難描述,請斟酌閱讀!!! 我夢見在一個陰暗的防空洞內,一個大池子漂浮了數十具小孩的實體。都是胸腔打開露出肋骨,沒有雙眼。在那個水池中腐爛。 我從洞穴中逃出來,在附近的村莊看到三個小孩的遺體。他們胸口有那種
2024/12/03
這兩天,旁觀了兩件事,讓我有點在意。 其一,是我去 IKEA 幫家中添購一些小東西。我比較少在假日去 IKEA,主要是想避開人潮。但因為東西有急用,所以難得在週六晚間過去。 買完東西結完帳,我在停車場排隊使用停車費結帳機器。雖然機台很多,但人潮也多,所以出現一條人龍。我的前方排著一小群家庭,大概
2024/12/03
這兩天,旁觀了兩件事,讓我有點在意。 其一,是我去 IKEA 幫家中添購一些小東西。我比較少在假日去 IKEA,主要是想避開人潮。但因為東西有急用,所以難得在週六晚間過去。 買完東西結完帳,我在停車場排隊使用停車費結帳機器。雖然機台很多,但人潮也多,所以出現一條人龍。我的前方排著一小群家庭,大概
2024/11/19
「不要因為太愛對方,而忘了愛自己。」「一定要先愛自己,再去愛人。」「他就是太愛自己了,所以無法愛我。」這些話,你是否感到似曾相識?曾經在自己或他人的口中聽過嗎? 最近接連有幾名朋友的感情關係出了變化,雖然他們彼此不認識,但都不約而同地跟我提到「愛自己」與「愛別人」之間的衝突。
2024/11/19
「不要因為太愛對方,而忘了愛自己。」「一定要先愛自己,再去愛人。」「他就是太愛自己了,所以無法愛我。」這些話,你是否感到似曾相識?曾經在自己或他人的口中聽過嗎? 最近接連有幾名朋友的感情關係出了變化,雖然他們彼此不認識,但都不約而同地跟我提到「愛自己」與「愛別人」之間的衝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如何在社交平臺上交友的困難,尤其是性別角色的影響。作者深入分析了習慣與慣性之間的區別,並反思了人際關係中的溝通與相互理解的重要性。透過實例,提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良好的習慣,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最終,文章強調需要更主動地思考人際互動和自我改變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如何在社交平臺上交友的困難,尤其是性別角色的影響。作者深入分析了習慣與慣性之間的區別,並反思了人際關係中的溝通與相互理解的重要性。透過實例,提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良好的習慣,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最終,文章強調需要更主動地思考人際互動和自我改變的重要性。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已經很習慣只要打關鍵字進去搜尋引擎,就可以馬上得到搜尋結果、要點餐、叫車就點開App,當一切的一切都在幾秒或幾分鐘的時間內發生,我們的時間感有了前所未有的新單位,但在此同時卻也常常忘了,自己與他人真實生命的刻度,往往都是發生在自己真實感受與體驗的當下。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已經很習慣只要打關鍵字進去搜尋引擎,就可以馬上得到搜尋結果、要點餐、叫車就點開App,當一切的一切都在幾秒或幾分鐘的時間內發生,我們的時間感有了前所未有的新單位,但在此同時卻也常常忘了,自己與他人真實生命的刻度,往往都是發生在自己真實感受與體驗的當下。
Thumbnail
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是網紅的自媒體時代,所謂的人設=人物設定就變的很重要,也就是要呈現給受眾者的形象。有人為了拼流量不惜說謊、炫富、裝病博取同情等等,無所不用其極,博取大眾的眼球,這都是因為只要設定的人設,可以吸引到粉絲、追蹤者,就能透過直播帶貨、業配文、抖內等產生商業模式。 網紅們的粉絲數、影響力、
Thumbnail
在這個人人都可以是網紅的自媒體時代,所謂的人設=人物設定就變的很重要,也就是要呈現給受眾者的形象。有人為了拼流量不惜說謊、炫富、裝病博取同情等等,無所不用其極,博取大眾的眼球,這都是因為只要設定的人設,可以吸引到粉絲、追蹤者,就能透過直播帶貨、業配文、抖內等產生商業模式。 網紅們的粉絲數、影響力、
Thumbnail
前幾天在Youtube聽書,聽到這本「上游思維」其中後段提到 「正視系統的複雜性,指的就是我們需要多花些時間,#整體的、#關聯的、#動態的,思考問題而不僅僅侷限於那個從一開始吸引我們的具體問題」 ​ 有這個概念可以幫助更理解人類圖系統
Thumbnail
前幾天在Youtube聽書,聽到這本「上游思維」其中後段提到 「正視系統的複雜性,指的就是我們需要多花些時間,#整體的、#關聯的、#動態的,思考問題而不僅僅侷限於那個從一開始吸引我們的具體問題」 ​ 有這個概念可以幫助更理解人類圖系統
Thumbnail
近來醜聞齊發,覺青導師、杏壇耆宿、藝壇中堅、影劇大腕連環引爆。目不暇給之際,很多人迷惘的問:「為什麽這麽多人設崩壞?」 我則要問:「為什麽要有人設?」
Thumbnail
近來醜聞齊發,覺青導師、杏壇耆宿、藝壇中堅、影劇大腕連環引爆。目不暇給之際,很多人迷惘的問:「為什麽這麽多人設崩壞?」 我則要問:「為什麽要有人設?」
Thumbnail
最近很多人的人設崩塌,然後就有一些人跑出來討論人設這東西。大意就是說我們應該討論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某人的人設。 我谷歌了一下,人設大意如下:人設是對虛構或真實角色的形象、性格、背景等設定,常用於動漫、小說、明星等領域。 經紀公司通過人設來包裝明星形象,滿足粉絲期待。 社會性人設如"好父親"反映
Thumbnail
最近很多人的人設崩塌,然後就有一些人跑出來討論人設這東西。大意就是說我們應該討論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某人的人設。 我谷歌了一下,人設大意如下:人設是對虛構或真實角色的形象、性格、背景等設定,常用於動漫、小說、明星等領域。 經紀公司通過人設來包裝明星形象,滿足粉絲期待。 社會性人設如"好父親"反映
Thumbnail
科技帶來的方便,讓我得以快速獲得資訊並與人連結,然而透過《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這本書,讓我反思科技帶給我的人機關係與人我關係的確需要調整,我意識到了我與科技的連結不如預期健康,與人的關係也因此產生變化。
Thumbnail
科技帶來的方便,讓我得以快速獲得資訊並與人連結,然而透過《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這本書,讓我反思科技帶給我的人機關係與人我關係的確需要調整,我意識到了我與科技的連結不如預期健康,與人的關係也因此產生變化。
Thumbnail
當我們忽視個體先天與後天差異的時候,許多研究與推論不去理解誤差與變因,往往這個研究的數據是可信度低的。這是自然科學,不過在我看來社會科學也應該是同樣道理,人類社會就是一個複雜的社會性的生態學。
Thumbnail
當我們忽視個體先天與後天差異的時候,許多研究與推論不去理解誤差與變因,往往這個研究的數據是可信度低的。這是自然科學,不過在我看來社會科學也應該是同樣道理,人類社會就是一個複雜的社會性的生態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