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了嗎?照顧者的情緒負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陪伴安寧患者的過程中,家屬的心情,簡單說就是一場大亂鬥。哀傷、生氣、沮喪、自責、甚至一點點想逃跑的感覺——你都可能會經歷,甚至這些情緒會輪流找上門。


這一切,都是正常的,甚至是健康的。


哀傷是最正常的自然反應


哀傷不是「非得消除不可的敵人」,它更像是你身體的自然反應,像飢餓、疲倦一樣正常。


我們餓的時候,並不會試圖說服自己「其實我不餓」,那只會讓人更餓。哀傷也是一樣,不需要假裝它不存在,更無需試圖「解決它」。


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你愛這個人,這份感情很深,所以才會這麼痛。


可能會有哪些情緒?


陪伴患者的過程中,可能會經歷以下情緒,看看自己是否中招了:

哀傷:很自然,你正在面對可能的失去。

自責:是不是我做得不夠?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

沮喪:覺得無能為力,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

生氣:對自己生氣,對患者生氣,甚至對命運生氣。

逃避:很想轉身就跑,或者乾脆假裝一切都沒發生。


這些情緒有時會像暴風雨一樣來襲,但請記住:這些都很正常,不要為自己的情緒感到羞愧。 你是人,你有感覺,這才是健康的反應。


不需要硬著頭皮「勇敢面對」


很多人會跟你說:「你要堅強一點,要勇敢面對。」


聽到這話,你有沒有一瞬間想翻白眼?因為你根本不覺得自己「能」堅強或勇敢。那沒關係,我們沒必要逼自己硬著頭皮去面對什麼。


勇敢不是唯一的選項,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就好。


想哭就哭,想休息就休息,甚至想暫時分心去看看電視、打個電動,也都是可以的。重要的是,讓自己用舒服的方式慢慢消化情緒,別給自己太大壓力。


比較健康的方式來面對這些情緒


不逼自己,不代表我們什麼都不做。有些方式可以幫助你慢慢走過這段路,讓這些情緒有出口,而不是悶在心裡:


1. 寫下來

拿一本筆記本,寫下你心裡的感受,無論是沮喪、生氣,還是那些沒出口的話。寫下來,你會發現心情輕了不少。


2. 找人聊聊

找一個你信任的人聊聊,不需要他給建議或解決問題,只是說出來,讓你知道自己不孤單。


3. 照顧自己

吃飯、睡覺、運動,這些很基本的事情,有時候卻是最難做到的。把這些事做好,能讓你在面對情緒時有更好的狀態。


4. 給自己喘息的空間

如果情緒太強烈,可以暫時轉移注意力。做些讓自己開心的小事,比如看本書、聽音樂、散步,讓自己喘口氣,這不是逃避,而是休息。


5. 專業支持

如果覺得壓力太大,找心理諮商師聊聊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專業的人能給你更安全的空間去整理情緒。


最後,別忘了對自己溫柔一點


最重要的,是對自己好一點。你不是完美的照顧者,也沒有人要求你一定要是。 你只是一個在努力愛著、努力陪伴的人。


所以,下次當那些情緒來找你時,告訴自己:這很正常,這沒關係,我在走自己的路。


這是一段不容易的旅程,但你會發現,當你願意接納自己的情緒,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這些感受最終會變得沒那麼沉重。而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慢慢找到自己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ood Old Times 好老時報
1會員
31內容數
我們的網站專注於提供高齡照護、社區居家醫療與安寧照護服務,致力於為長者及其家屬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支持。我們的專業團隊提供個人化的照護方案,從日常健康管理到終末期的安寧照護,讓每位長者都能在熟悉的環境中安心享受晚年。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我們的網站,與我們一起守護長者的健康與生活品質。
2025/01/02
給走向安寧的您、及您的家人
2025/01/02
給走向安寧的您、及您的家人
2024/12/23
在照顧末期患者的過程中,發燒是一個常見的狀況。對於家屬來說,看到病人發燒往往會感到緊張和焦慮。本文將為您說明末期患者發燒時的居家照護重點,希望能幫助照顧者更有信心地面對這樣的情況。
2024/12/23
在照顧末期患者的過程中,發燒是一個常見的狀況。對於家屬來說,看到病人發燒往往會感到緊張和焦慮。本文將為您說明末期患者發燒時的居家照護重點,希望能幫助照顧者更有信心地面對這樣的情況。
2024/12/19
當患者進入生命的末期,「吃不下」往往讓家屬心急如焚。許多人會擔心:「不吃東西怎麼行?會不會撐不下去?」其實,末期患者的食慾減退是自然現象,不會因為吃得多就變好。相反,過度追求進食,可能讓患者感到更多不適,甚至加重家屬與患者之間的壓力。
2024/12/19
當患者進入生命的末期,「吃不下」往往讓家屬心急如焚。許多人會擔心:「不吃東西怎麼行?會不會撐不下去?」其實,末期患者的食慾減退是自然現象,不會因為吃得多就變好。相反,過度追求進食,可能讓患者感到更多不適,甚至加重家屬與患者之間的壓力。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陪媽媽癌症複診後,我感到矛盾與失落。前諮商師的來信帶來溫暖連結,提醒我焦慮依附的課題需要時間療癒。今天練習無條件接納當下情緒,這是自我整合的開始。
Thumbnail
陪媽媽癌症複診後,我感到矛盾與失落。前諮商師的來信帶來溫暖連結,提醒我焦慮依附的課題需要時間療癒。今天練習無條件接納當下情緒,這是自我整合的開始。
Thumbnail
生活中難免感到焦慮不安,習慣性的抵抗好像效果有限,甚至讓人更疲憊。這裡想分享一個不同的看法:與其拚命想消除它,不如試著去理解它、允許它存在。一起探索如何用溫和的承受與自我關懷,取代無力的掙扎,重新找回內心的穩定力量,平靜地與不安共存。
Thumbnail
生活中難免感到焦慮不安,習慣性的抵抗好像效果有限,甚至讓人更疲憊。這裡想分享一個不同的看法:與其拚命想消除它,不如試著去理解它、允許它存在。一起探索如何用溫和的承受與自我關懷,取代無力的掙扎,重新找回內心的穩定力量,平靜地與不安共存。
Thumbnail
大家是否都是這樣,當感到身體疲累時,會使用適當的靜養和休息來恢復,但精神上所累積的疲憊情緒及壓力,就算睡再多也無法消除。以下提供幾個方法幫助排解內心的疲勞,找到情緒平衡與新的動力。
Thumbnail
大家是否都是這樣,當感到身體疲累時,會使用適當的靜養和休息來恢復,但精神上所累積的疲憊情緒及壓力,就算睡再多也無法消除。以下提供幾個方法幫助排解內心的疲勞,找到情緒平衡與新的動力。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情緒常常影響我們的心情與行為,本文章探討憂鬱與焦慮這兩種情緒的存在意義,以及如何正視並合理宣洩這些情緒。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我們看到情緒的多樣性與價值,例如憂鬱有時能促使反思,而焦慮則可以提高我們的注意力。每種情緒都有其獨特的價值,應該被接納與理解,而不是被忽略或指責。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情緒常常影響我們的心情與行為,本文章探討憂鬱與焦慮這兩種情緒的存在意義,以及如何正視並合理宣洩這些情緒。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我們看到情緒的多樣性與價值,例如憂鬱有時能促使反思,而焦慮則可以提高我們的注意力。每種情緒都有其獨特的價值,應該被接納與理解,而不是被忽略或指責。
Thumbnail
面對焦慮時的掙扎與自我期許的矛盾,文章建議,首先應接受自己目前無法接納的事實,並鼓勵讀者在合適的時機慢慢釋放情緒壓力,以找到更健康的應對方法。這不僅能改善個人的情緒狀態,還有助於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文章提供了一種溫和的方式,引導人們理解自我接納的過程。
Thumbnail
面對焦慮時的掙扎與自我期許的矛盾,文章建議,首先應接受自己目前無法接納的事實,並鼓勵讀者在合適的時機慢慢釋放情緒壓力,以找到更健康的應對方法。這不僅能改善個人的情緒狀態,還有助於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文章提供了一種溫和的方式,引導人們理解自我接納的過程。
Thumbnail
壓力和焦慮是現代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問題,它們會對身心健康、幸福感甚至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那情緒療癒如何幫助你面對並處理這些狀況,並提高生活品質呢? 表達和釋放: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你自在地表達和釋放內心的情緒,並協助你深入地探索情緒的由來 認識和調節:幫助你更清楚地認識和理解自己的
Thumbnail
壓力和焦慮是現代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問題,它們會對身心健康、幸福感甚至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那情緒療癒如何幫助你面對並處理這些狀況,並提高生活品質呢? 表達和釋放: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你自在地表達和釋放內心的情緒,並協助你深入地探索情緒的由來 認識和調節:幫助你更清楚地認識和理解自己的
Thumbnail
接續上集釋放焦慮:自在的5個關鍵心態(上),還沒看過的朋友,建議先回去看會比較有概念哦! 如何改善焦慮? 1.接受自己的情緒: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覺得自己「不應該」感到焦慮,而對自己感到生氣或羞愧,這只會讓我們的焦慮更加惡化。 因此,我們可以試著學會接受自己的情緒,試著允許
Thumbnail
接續上集釋放焦慮:自在的5個關鍵心態(上),還沒看過的朋友,建議先回去看會比較有概念哦! 如何改善焦慮? 1.接受自己的情緒: 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覺得自己「不應該」感到焦慮,而對自己感到生氣或羞愧,這只會讓我們的焦慮更加惡化。 因此,我們可以試著學會接受自己的情緒,試著允許
Thumbnail
人生在世,一定都會經歷負面情緒,這是非常正常的人生體驗 情緒是我們身體和心理健康的一部分,有正向情緒就一定也會有負面情緒,不要試圖否認、壓抑或逃避那些情緒,而是把他們視為內心發出的警鐘,也許是在提醒我們某些事,因此,要允許自己去感受,嘗試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這個自省的動作,可以幫助我們好好理解負面
Thumbnail
人生在世,一定都會經歷負面情緒,這是非常正常的人生體驗 情緒是我們身體和心理健康的一部分,有正向情緒就一定也會有負面情緒,不要試圖否認、壓抑或逃避那些情緒,而是把他們視為內心發出的警鐘,也許是在提醒我們某些事,因此,要允許自己去感受,嘗試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這個自省的動作,可以幫助我們好好理解負面
Thumbnail
曾經有一段時期,我自己不允許某些感覺的產生,以致於事件發生時,這些感覺被放到識體的一個地方,我就像木牆一樣沒有感覺。這些感覺其實已生,並未消失。它們是: 貢獻感 不滿感 喜歡 不喜歡 光榮感 被病人所愛的感覺 意義感 溫暖 <亦可參閱:情緒梳理七步法>
Thumbnail
曾經有一段時期,我自己不允許某些感覺的產生,以致於事件發生時,這些感覺被放到識體的一個地方,我就像木牆一樣沒有感覺。這些感覺其實已生,並未消失。它們是: 貢獻感 不滿感 喜歡 不喜歡 光榮感 被病人所愛的感覺 意義感 溫暖 <亦可參閱:情緒梳理七步法>
Thumbnail
在心安之前,我們先試著接納自己的情緒吧!聽聽看自己現在的情緒是什麼?無力感、煩躁、焦慮、傷心、憤怒、自卑、不安或是害怕,每一個當下我們都同時存在著很多情緒。
Thumbnail
在心安之前,我們先試著接納自己的情緒吧!聽聽看自己現在的情緒是什麼?無力感、煩躁、焦慮、傷心、憤怒、自卑、不安或是害怕,每一個當下我們都同時存在著很多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