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ause、As、Since 還是 For?四種「因為」的用法在英文寫作該怎麼選?!
方格精選

Because、As、Since 還是 For?四種「因為」的用法在英文寫作該怎麼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也一起搭配了實用範例,讓你不再因為選詞而卡住!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在未來的英文寫作中更輕鬆寫出流暢的句子!


首先,先快速替大家快速分類這四個「因為」的最直接分辨方法:

Because, As, Since, For 用法

Because, As, Since, For 用法

這邊需要先解釋上圖列出的重點「未知原因」以及「已知原因」,這兩者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只有 Because 代表「未知原因」?我們先簡單地了解此二者的差異:

未知原因:
當原因是新資訊,或說話者希望突出並直接點明這個原因時。
簡單記憶:用來回答「為什麼?」的問題,提供聽者尚不知道的原因。
已知原因:
當原因是說話者認為對方已知的背景資訊,或是對方不太需要特別解釋的時候。
簡單記憶:提供補充說明,而非回答「為什麼」。


因此,結合上圖的分辨方式,可以參考這些語境:

  • 當要強調理由或原因時,用 because
  • 如果是背景資訊或已知事實,用 assince
  • 想營造正式或文學語感,可以選擇 for

Because

語氣最直接的用詞,用來明確地解釋某個動作或情況的「未知原因」

  • 適用情境:
    當需要突出原因或對原因進行詳細說明時。
  • 句型位置:
    句首與句中皆可。
  • 例句:
    She left early because she wasn’t feeling well.
    為什麼她早走?原因是她不舒服——全新資訊,直接說明

As

語氣較為平和,講述的原因通常是已知的或次要的原因

  • 適用情境:
    當原因是上下文的一部分,不需要特別強調。
  • 句型位置:
    大多在句首。
    若用在句中,需要加上逗號。例如:
    We decided to stay indoors, as it was getting late. 我們決定待在室內,因為天色漸晚。
僅表示「原因」的 As 需要在前面加逗號,若為表示「時間/當...的時候」時,則不需要加逗號。例如:He smiled as he opened the gift.
  • 例句:
    As it was raining, we decided to cancel the picnic.
    因為下雨,所以取消了野餐——「下雨」這個原因被認為是大家知道的已知原因/背景。

Since

語氣與 As 相近,但帶有推論或已知條件的含義,所以也較為正式。

  • 適用情境:
    當原因是合理推測或背景資訊,特別是已有前提下。
  • 句型位置:
    句首與句中皆可。
  • 例句:
    Since you’re here early, let’s get started.
    既然你已經到了,我們就開始吧——「提早到」是已經明顯的已知原因/事實

For

多用於正式書面語,有種古典或文學風格的感覺,補充性地解釋前文的原因。

  • 適用情境:
    用於文學或正式表達,補充前一句的理由。
  • 句型位置:
    僅用於句中。
  • 例句:I decided to leave early, for I had another appointment.
    我決定早點離開,因為我有另一個約會——這裡補充原因,語氣較弱。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大家清楚了解 BecauseAsSinceFor 的不同用法。每個詞都有它的細微差異,掌握這些技巧,不僅能讓你的表達更準確,也能讓句子更流暢。

祝福大家在未來的英文寫作中更加順利,用語精準,表達自信!如果還有其他語言疑惑,隨時記得回來看看或繼續探索更多的學習資源!


avatar-img
Versa Voice - 沙漠中發聲
23會員
73內容數
Versa Voice,匯集多樣化資訊的發聲平台。我們將依靠瑣碎的時間與步調,拾起並塑造遙無邊際的沙粒般知識,期望踏上此行者,終將抵達沙漠中的泉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英語寫作中,介系詞(prep.)是一個非常令人頭痛的點。 多數人選擇或判斷介系詞時是依靠經驗法則,然而,這就是英文討厭的地方,英文的規定有時候很死板,會突然告訴你:「不行,現在是特殊情形,不能套用在之前學習的方式」。 舉一個大家肯定混淆的的例子:
英文的「發現」Find、Discover、Invent 和 Create 應該可以榮登最常被誤用的英文近義詞了。 有好幾次,不管是在學生的作文、網路上的文章,甚至一些期刊雜誌,我都曾看過「發現」的誤用出現。那麼,這幾個詞的差別到底在哪?又該在哪些情境上使用呢?接下來我們就透過一些情境舉例來看看!
不知道你會不會有一樣的困擾,當遇到描述「疾病」時,不知道該使用哪些英文單字?因為他們的意思實在是太像了!英語中表示「病」或「疾病」的詞彙非常多,disease、illness、sickness、complaint 是比較常見的選項。這些近義詞雖然都有「病」的涵義,但它們在語氣、使用場合及語義上都不同
在英語寫作中,介系詞(prep.)是一個非常令人頭痛的點。 多數人選擇或判斷介系詞時是依靠經驗法則,然而,這就是英文討厭的地方,英文的規定有時候很死板,會突然告訴你:「不行,現在是特殊情形,不能套用在之前學習的方式」。 舉一個大家肯定混淆的的例子:
英文的「發現」Find、Discover、Invent 和 Create 應該可以榮登最常被誤用的英文近義詞了。 有好幾次,不管是在學生的作文、網路上的文章,甚至一些期刊雜誌,我都曾看過「發現」的誤用出現。那麼,這幾個詞的差別到底在哪?又該在哪些情境上使用呢?接下來我們就透過一些情境舉例來看看!
不知道你會不會有一樣的困擾,當遇到描述「疾病」時,不知道該使用哪些英文單字?因為他們的意思實在是太像了!英語中表示「病」或「疾病」的詞彙非常多,disease、illness、sickness、complaint 是比較常見的選項。這些近義詞雖然都有「病」的涵義,但它們在語氣、使用場合及語義上都不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