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桃園米干節談起:美食節慶與文化認同的交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桃園市政府自2023年停辦本土大溪豆干節,改擴大舉辦來自中國的米干節,此舉引發不少討論。大溪豆干節於2015年由鄭市長任內創辦,至2022年持續舉辦,期間曾因地方立委爭取補助得以延續。然而,隨著政黨輪替和立委席次變更,大溪豆干節不再受到資源支持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雲南米干節。

這一事件表面看似只是地方活動的存續問題,實則關乎文化認同的培養與維繫。有人認為活動的取捨無關緊要,但是否真是如此?

飲食即文化:地方節慶的重要性

飲食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價值。國際上許多美食節慶,如德國啤酒節、蘇格蘭威士忌節、法國紅酒節、瑞士起司節等,無一不是當地文化象徵。這些節日每年一辦,都引起世界各地觀光客湧入,不僅帶動觀光、連帶帶動當地的工廠、餐廳與相關產業,還深化了居民對地方特色的認同。

raw-image

(圖片來源:stockfeel)

地方文化的建立與守護

在地文化並非自然而然形成,而是需要用心經營。當地的美食、習俗、節日是文化認同的重要基石。以瑞士為例,提到這個國家的代表食物,你會想到什麼?『巧克力、起司鍋』的答案想必已出現在你的腦海裡。

雖然這個位於法、德、義三國交界的小國自然資源匱乏,但通過長期推廣起司鍋和巧克力等特產,成功塑造了具有國際辨識度的文化形象。

即便歐洲多國擁有類似產品,瑞士人仍對自己的特色深感驕傲,進而鞏固了國家認同。

若瑞士未能建立自己的文化符號,鄰國可能輕易質疑其文化獨立性:義大利或法國或許會主張其歷史與語言根源,而德國則可能以語言或食物習慣相通為由納入文化版圖。

試想,瑞士人民是否可以接受義大利提出義語區『都是我們這邊過去的移民』、法國提出『瑞士的宗教源自我們法國移民過去的天主教,起司也是我們的啦』等謬論?又或者讓他們接受老德們大聲嚷嚷『我們兩地都一樣只會煮香腸來吃,嘿嘿』?


raw-image

(圖片來源:Dreamtime)


答案是不可能的。

瑞士人民的文化自信讓這些聲音無法撼動其國家意識。


台灣飲食文化的困境與挑戰

台灣的處境與瑞士相似,卻未能有效發揮自身文化優勢。例如,台灣的威士忌品質享譽國際,但國人卻缺乏深度認同。同樣地,「台菜就是中菜」的模糊認知,使得台灣飲食文化難以建立鮮明的特色。

許多台灣人在文化認同上採取「無差別」的態度,對地方特色的忽視反而導致他文化的快速滲透。從韓流、日系文化到小紅書與中國影視的流行,年輕人甚至將漢服與簡體字視為潮流,顯示台灣文化在全球化與鄰國文化輸出下的脆弱性。

這種對自身特色的不重視,也影響了教育與認知。例如,若在學校詢問「台菜與中菜的差別」,恐怕多數人難以回答。而飲食的模糊化進一步延伸至其他文化層面,使台灣人在談及文化時總顯得游移不定。


從飲食看文化輸出的可能性

飲食節慶不僅是地方產業的推廣工具,更是文化認同的載體。瑞士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用心經營,即使是看似平凡的起司與巧克力,也能成為文化輸出的成功案例。

飲食即文化,這些細節不容小覷。

相比之下,台灣卻因忽視自身文化資產而顯得迷茫。許多年輕人質疑台灣的文化定位,在網路上發表這樣的言論:「日本有日本文化,韓國有韓國文化,台灣好像沒什麼文化。」實際上,這是對自身文化缺乏認識與重視所致。

在地文化是要認真培養、積累的。當你認識自己的在地特色時,對那個城市的認同感也會自然產生。反之,打壓在地文化,讓地方文化逐漸式微,久而久之,你也會忘了自己是誰。試問,如果連我們自己都覺得無所謂,誰還會認同這些文化價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歐海獺的茶室
0會員
3內容數
歐洲與台灣的兩地文化觀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中秋節是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就連周遭非華人的國家,都有紀念中秋節的活動。 而中秋節最重要的紀念活動之一就是吃月餅。但是在台灣「烤肉」卻成為最重要的慶祝活動。 很多人以為是當初一則醬油廣告造成,不過本文將告訴你真正的原因。 台灣的「中秋節」是如何演變成「烤肉節」的各種原因。
Thumbnail
中秋節是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就連周遭非華人的國家,都有紀念中秋節的活動。 而中秋節最重要的紀念活動之一就是吃月餅。但是在台灣「烤肉」卻成為最重要的慶祝活動。 很多人以為是當初一則醬油廣告造成,不過本文將告訴你真正的原因。 台灣的「中秋節」是如何演變成「烤肉節」的各種原因。
Thumbnail
在台灣,中秋到來意味著「三節獎金、烤肉、連假」三個願望都能一次滿足。反觀馬來西亞,除了華人三大節日中的農曆新年被列為國定假日以外,端午和中秋都不會放公假,公司也不會額外發放三節獎金(哭.jpg)。
Thumbnail
在台灣,中秋到來意味著「三節獎金、烤肉、連假」三個願望都能一次滿足。反觀馬來西亞,除了華人三大節日中的農曆新年被列為國定假日以外,端午和中秋都不會放公假,公司也不會額外發放三節獎金(哭.jpg)。
Thumbnail
以前是個宅宅, 基本上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即將和N出遊, 卻發現對台灣不是很了解, 書到用時方恨少, 趕快去圖書館借幾本書來惡補一下台灣的民俗、文化、歷史等。 她原本上個月就要飛來找我, 我說十二月沒這麼多時間陪她, 一月有十天可以伴她走走。 她真的訂了機票。 我說去屏東好嗎? 朋友在那開民宿, 我
Thumbnail
以前是個宅宅, 基本上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即將和N出遊, 卻發現對台灣不是很了解, 書到用時方恨少, 趕快去圖書館借幾本書來惡補一下台灣的民俗、文化、歷史等。 她原本上個月就要飛來找我, 我說十二月沒這麼多時間陪她, 一月有十天可以伴她走走。 她真的訂了機票。 我說去屏東好嗎? 朋友在那開民宿, 我
Thumbnail
五日節、肉粽節,台灣人ê節日,bē輸lóng有好料--ê thang食!實在講,文化kap食si̍t原本就是sio黏蒂帶,〈生態島物產讀書會〉就講:世界各地ê食si̍t kap節日、感情ê記持ē sio牽做伙。同齊來看〈二龍船競渡〉、〈懷念母親縛粽ê滋味〉、〈Ban煎te〉tsit三篇五日節主題ê詩
Thumbnail
五日節、肉粽節,台灣人ê節日,bē輸lóng有好料--ê thang食!實在講,文化kap食si̍t原本就是sio黏蒂帶,〈生態島物產讀書會〉就講:世界各地ê食si̍t kap節日、感情ê記持ē sio牽做伙。同齊來看〈二龍船競渡〉、〈懷念母親縛粽ê滋味〉、〈Ban煎te〉tsit三篇五日節主題ê詩
Thumbnail
過了舊曆新年,時序入春,歷經暮冬,身體累積了濕寒之氣,是故古人以走春、遊春的方式,祭春食五辛盤,舒展筋骨去濕排寒,歡喜迎春。五辛盤便是潤餅的前身,運用節氣食材,達到健身活血之效。
Thumbnail
過了舊曆新年,時序入春,歷經暮冬,身體累積了濕寒之氣,是故古人以走春、遊春的方式,祭春食五辛盤,舒展筋骨去濕排寒,歡喜迎春。五辛盤便是潤餅的前身,運用節氣食材,達到健身活血之效。
Thumbnail
  當年日本撤退台灣,他的爺爺被指派來台接收燈塔,民國三十八年,爺爺帶著父親從廣東省汕頭市渡海來台,不曾想,同年政局改變,這一待便是一輩子。   爺爺是燈塔管理員,父親也是。母親是客家人,父親與母親在花蓮相遇,小時候隨著父親輪調,曾搬過許多次家,他是花蓮出生,也住過北方澳、台北等地,如今落腳宜蘭,今
Thumbnail
  當年日本撤退台灣,他的爺爺被指派來台接收燈塔,民國三十八年,爺爺帶著父親從廣東省汕頭市渡海來台,不曾想,同年政局改變,這一待便是一輩子。   爺爺是燈塔管理員,父親也是。母親是客家人,父親與母親在花蓮相遇,小時候隨著父親輪調,曾搬過許多次家,他是花蓮出生,也住過北方澳、台北等地,如今落腳宜蘭,今
Thumbnail
為什麼要寫台灣文化?大家心目中的台灣文化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為什麼要寫台灣文化?大家心目中的台灣文化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龍岡在哪裡?米干又是什麼?「米干」是一種發源自中國的雲南的特色美食,從其名大概可以得知它是一種用「米」做的食物,口感吃起來平滑細緻,不比粄條Q,卻有種米製品的獨特純樸風味。現在不用遠赴雲南才能吃到,在台灣就能用銅板價吃到這番道地的滋味。
Thumbnail
龍岡在哪裡?米干又是什麼?「米干」是一種發源自中國的雲南的特色美食,從其名大概可以得知它是一種用「米」做的食物,口感吃起來平滑細緻,不比粄條Q,卻有種米製品的獨特純樸風味。現在不用遠赴雲南才能吃到,在台灣就能用銅板價吃到這番道地的滋味。
Thumbnail
什麼樣的亞洲菜在歐洲會受歡迎? 台式麵包也是一個選項喔!!  注重原味、天然、簡單與健康的瑞士飲食文化,台灣的麵包有沒有可能打進歐洲市場? 在瑞士的阿倫做了成功的嘗試,一台小小餐車做出了適合在地的麵包,巴塞爾地區飄著台灣麵包香。
Thumbnail
什麼樣的亞洲菜在歐洲會受歡迎? 台式麵包也是一個選項喔!!  注重原味、天然、簡單與健康的瑞士飲食文化,台灣的麵包有沒有可能打進歐洲市場? 在瑞士的阿倫做了成功的嘗試,一台小小餐車做出了適合在地的麵包,巴塞爾地區飄著台灣麵包香。
Thumbnail
牛肉麵、魯肉飯的真正滋味,或許只有曾經在異鄉的遊子能夠體會,而台灣小吃,更是各國遊客入境旅行的重點項目,然而是在怎樣的條件下,讓這些食物成為能夠代表台灣、引發鄉愁,所謂「台灣味」到底又是什麼?
Thumbnail
牛肉麵、魯肉飯的真正滋味,或許只有曾經在異鄉的遊子能夠體會,而台灣小吃,更是各國遊客入境旅行的重點項目,然而是在怎樣的條件下,讓這些食物成為能夠代表台灣、引發鄉愁,所謂「台灣味」到底又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