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姑娘40+限定? 每天4分鐘VILPA,心血管風險減半

A.H.-avatar-img
發佈於科學不科學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回,每天11分鐘呆呆走,這回,針對40歲以上女性有更大的好消息: 每天只要做4分鐘間歇性劇烈運動,就可大大增加身體健康的福利。不得不說,科學真是太可愛、太人性化了,知道人們就是愛耍懶,因此儘量幫大家找出最具效益(最懶?)的運動方式。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18 字、3 則留言,僅發佈於精選集、科學不科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H.科普(pScience)
130會員
327內容數
用知識點燃你的神經通路! A.H. 科普的每篇文章,刺激您大腦突觸的新舊連接,讓您對理解、思維、靈感和好奇,貪得無厭~
A.H.科普(pScience)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2025年4月24日,今天是有史以來第一個世界荷爾蒙日。是一個你身體秘密信差的大日子!我們體內的荷爾蒙/激素就像微小的信差或超級英雄,不斷地在身體中工作,發出指令,讓我們的情緒和能量水準等一切運作順利。這個特殊的日子就是讓每個人都談論這些荷爾蒙對於保持健康和感覺良好有多麼重要。這個想法實際上始於..
Thumbnail
2025/04/24
2025年4月24日,今天是有史以來第一個世界荷爾蒙日。是一個你身體秘密信差的大日子!我們體內的荷爾蒙/激素就像微小的信差或超級英雄,不斷地在身體中工作,發出指令,讓我們的情緒和能量水準等一切運作順利。這個特殊的日子就是讓每個人都談論這些荷爾蒙對於保持健康和感覺良好有多麼重要。這個想法實際上始於..
Thumbnail
2025/04/23
2025年,耶魯大學C.J. Carlson等人在《自然評論:生物多樣性》上發表了「病原體和星球變化」 ,試圖繪製這些微觀擾動,聆聽我們在微生物世界中匆忙的迴聲。這顯示我們的加速正在引起漣漪、意想不到的潮流,將古老的生命形式帶入新的、不確定的未來。。。
Thumbnail
2025/04/23
2025年,耶魯大學C.J. Carlson等人在《自然評論:生物多樣性》上發表了「病原體和星球變化」 ,試圖繪製這些微觀擾動,聆聽我們在微生物世界中匆忙的迴聲。這顯示我們的加速正在引起漣漪、意想不到的潮流,將古老的生命形式帶入新的、不確定的未來。。。
Thumbnail
2025/04/22
曾幾何時,在一個不起眼的星系中,一顆岌岌可危發高燒的行星,名叫地球🌍。在這裡,一群咖啡因含量高有些驚慌失措科學家們認為受夠了。地球人走向環境災難的速度竟然比智慧手機在長途通勤中耗盡電池的速度還快,因此,需要有人為此做點什麼。前哨星球獎,時空回到2022年。。。
Thumbnail
2025/04/22
曾幾何時,在一個不起眼的星系中,一顆岌岌可危發高燒的行星,名叫地球🌍。在這裡,一群咖啡因含量高有些驚慌失措科學家們認為受夠了。地球人走向環境災難的速度竟然比智慧手機在長途通勤中耗盡電池的速度還快,因此,需要有人為此做點什麼。前哨星球獎,時空回到2022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上回,每天11分鐘呆呆走,這回,針對40歲以上女性有更大的好消息: 每天只要做4分鐘間歇性劇烈運動,就可大大增加身體健康的福利。不得不說,科學真是太可愛、太人性化了,知道人們就是愛耍懶,因此儘量幫大家找出最具效益(最懶?)的運動方式。根據澳洲雪梨大學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的最新研究表示。。。
Thumbnail
上回,每天11分鐘呆呆走,這回,針對40歲以上女性有更大的好消息: 每天只要做4分鐘間歇性劇烈運動,就可大大增加身體健康的福利。不得不說,科學真是太可愛、太人性化了,知道人們就是愛耍懶,因此儘量幫大家找出最具效益(最懶?)的運動方式。根據澳洲雪梨大學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的最新研究表示。。。
Thumbnail
這又是一件很簡單但也很重要的事情。 現代人類越活越久,「預防老化」這件事情,從四十幾歲就要開始準備了。
Thumbnail
這又是一件很簡單但也很重要的事情。 現代人類越活越久,「預防老化」這件事情,從四十幾歲就要開始準備了。
Thumbnail
「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運動一小時,延壽一小時」,如果能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可以減緩約50%的老化速度。」 規律運動習慣是銀髮族快樂生活的重要助力,想快樂活,先快樂動! #董氏基金會 #老年憂鬱 #心理衛生 #老化 #老年人 #樂齡生活 #運動 熟齡運動紓壓系列影片:https://reurl
Thumbnail
「哈佛大學的研究指出:「運動一小時,延壽一小時」,如果能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可以減緩約50%的老化速度。」 規律運動習慣是銀髮族快樂生活的重要助力,想快樂活,先快樂動! #董氏基金會 #老年憂鬱 #心理衛生 #老化 #老年人 #樂齡生活 #運動 熟齡運動紓壓系列影片:https://reurl
Thumbnail
如果你想要擁有美好的性生活,或許你應該增加心血管運動 運動對性愛有益 身體活躍也有助於增強耐力,這對於保持健康的性生活至關重要。
Thumbnail
如果你想要擁有美好的性生活,或許你應該增加心血管運動 運動對性愛有益 身體活躍也有助於增強耐力,這對於保持健康的性生活至關重要。
Thumbnail
女性運動不足 不健康餘命多男性1.69年/每週至少150分鐘有氧運動 媽媽更健康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582932#amp_tf=%E4%BE%86%E6%BA%90%EF%BC%9A%251%24s&aoh=
Thumbnail
女性運動不足 不健康餘命多男性1.69年/每週至少150分鐘有氧運動 媽媽更健康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582932#amp_tf=%E4%BE%86%E6%BA%90%EF%BC%9A%251%24s&aoh=
Thumbnail
無論是年輕還是年長的參與者都可以降低身體受傷的風險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也有很多收穫。 包括“ 1整體幸福感和心理感
Thumbnail
無論是年輕還是年長的參與者都可以降低身體受傷的風險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也有很多收穫。 包括“ 1整體幸福感和心理感
Thumbnail
適度的運動對人體無論是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會正面的效果。在生理上常見的效果則是改善或穩定血糖、血壓、血液中脂肪被有效利用,以及免疫功能的調節反應等;心理上則改善或穩定情緒、減緩焦慮、增加心情愉悅感。但要如何將運動生活化,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議題。
Thumbnail
適度的運動對人體無論是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會正面的效果。在生理上常見的效果則是改善或穩定血糖、血壓、血液中脂肪被有效利用,以及免疫功能的調節反應等;心理上則改善或穩定情緒、減緩焦慮、增加心情愉悅感。但要如何將運動生活化,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議題。
Thumbnail
運動很重要,不論對身、心健康皆然,這已經是無庸置疑的常識了。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相關研究發表,與過去不盡相同的概念也陸續被提出來。本文就為各位讀者介紹三篇近期發表的最新研究。
Thumbnail
運動很重要,不論對身、心健康皆然,這已經是無庸置疑的常識了。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相關研究發表,與過去不盡相同的概念也陸續被提出來。本文就為各位讀者介紹三篇近期發表的最新研究。
Thumbnail
極具權威的美國延壽基金會的報告,認為真正具有抗老瘦身的運動只要20分鐘就夠了,甚至報告中還說,如果連續45分鐘以上的劇烈運動,不但無法減少過多的脂肪,反而會增加脂肪的製造與貯存。    原因來自於人體是一個高度自我調適的複雜結構,當它重複受到同樣的挑戰時,就會學著適應,並且發展出用最小的力氣來對付
Thumbnail
極具權威的美國延壽基金會的報告,認為真正具有抗老瘦身的運動只要20分鐘就夠了,甚至報告中還說,如果連續45分鐘以上的劇烈運動,不但無法減少過多的脂肪,反而會增加脂肪的製造與貯存。    原因來自於人體是一個高度自我調適的複雜結構,當它重複受到同樣的挑戰時,就會學著適應,並且發展出用最小的力氣來對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