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眼中的好家長?家長和幼兒園怎麼好好溝通

老師眼中的好家長?家長和幼兒園怎麼好好溝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孩子上幼兒園的這段時間,家長和老師的互動其實超重要。老師很希望能跟家長合作,讓孩子在家和幼兒園都能快樂成長。所以,什麼樣的家長會讓老師覺得「哇,真的很棒!」呢?又該怎麼跟幼兒園好好溝通呢?一起來看看吧!

raw-image


老師心中「好家長」的幾個特點

  1. 主動關心孩子的園內生活
    不用每天問「他今天有乖嗎?」(雖然很多家長會忍不住XD),但適時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狀況,老師會覺得你很重視孩子,也很重視他們的付出。
  2. 信任老師的專業
    老師每天跟孩子相處這麼久,他們真的很了解每個孩子的特質。如果家長能尊重老師的建議,彼此信任,孩子才會受益最大。
  3. 願意配合學校的教育理念
    孩子在家和在幼兒園的環境不同,但如果家裡能延續幼兒園的作息或教學方式,效果會更好,比如讓孩子自己吃飯或學習簡單的整理習慣。
  4. 不在孩子面前批評老師或幼兒園
    如果家長對某些規定或做法有疑問,可以直接找老師聊,但在孩子面前批評老師,會讓孩子對老師失去信任,也影響他在幼兒園的學習態度。
  5. 用正向的方式面對問題
    遇到問題時,家長和老師其實是站在同一陣線的!冷靜討論、一起找解決方法,對孩子才是最好的支持。


跟幼兒園好好溝通的小技巧

  • 保持主動聯繫
    如果家裡有什麼特別的情況,例如孩子最近晚上睡不好,或是家裡有搬家計劃,讓老師知道這些訊息可以幫助他們更了解孩子的狀態。
  • 避免上下課時間談太久
    上下課時間通常是老師最忙的時候,可以用聯絡簿或園方的APP先簡單說明,再約個方便的時間詳談,老師會更能專心聽你說。
  • 問清楚具體狀況
    如果老師反映孩子在園內有什麼狀況,可以問得更細一點,比如:「那他是什麼時候比較容易哭呢?」這樣你也比較知道怎麼在家協助孩子。
  • 心平氣和處理問題
    有時候聽到孩子抱怨老師,家長很容易急著「幫孩子出氣」,但有些情況可能只是誤會,先冷靜了解雙方說法再說。
  • 感謝老師的努力
    一句「謝謝老師照顧我的孩子」其實對老師很重要!這會讓他們覺得自己的付出被看見,也會更樂意跟你合作。


常見溝通問題和解法

  1. 孩子在家和在園表現差很多
    • 例子:家長覺得孩子在家很聽話,但老師說他在園內常發脾氣。
    • 解法:試著跟老師討論孩子可能的壓力來源,例如作息、環境變化,或是社交上的挑戰,一起找解決方法。
  2. 對教育方式有不同看法
    • 例子:家長覺得孩子太小,應該多玩,但幼兒園安排了比較多規律的學習活動。
    • 解法:和老師聊聊幼兒園的課程目標,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
  3. 誤解或溝通落差
    • 例子:家長覺得午餐的菜色不夠營養,或是覺得老師沒注意到孩子的特殊需求。
    • 解法:直接反映給老師或園長,耐心聽取對方的解釋,很多時候只是資訊沒有傳達清楚而已。


讓親師合作更順利的小提醒

  • 以孩子為中心
    不管家長或老師有什麼看法,最重要的都是孩子的成長。只要目標一致,就一定可以找到解決方法。
  • 多一點耐心和信任
    家長和老師其實都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夥伴,有時多一點包容和正向的態度,親師關係就會更和諧。



回家作業:
  1. 你最近一次主動與老師溝通是什麼時候?內容是什麼?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嗎?
  2. 你覺得自己和孩子的老師之間有足夠的信任感嗎?如果還不夠,有什麼方式可以慢慢建立呢?


花點時間思考這些問題,或許能讓你對自己的角色有更多的體會,也能更有效地支持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如果有任何心得或問題,也歡迎再跟我分享喔!

avatar-img
幼教老師心裡話
11會員
24內容數
歡迎來到【幼教老師心裡話】! 這裡是屬於所有熱愛幼兒教育的老師們的心靈角落。 在這裡,我們分享教學點滴、教育觀察,還有那些讓人暖心的孩子成長故事。 希望透過這些文字,帶給大家更多教學的靈感與前進的動力,並一同感受這份工作中的幸福與挑戰! 讓我們一起在教育的路上攜手前行,播種希望,收穫愛與喜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幼教老師心裡話 的其他內容
當孩子用推人、咬人或打架來解決問題時,他們往往被貼上「小霸王」的標籤。然而,這些攻擊行為背後往往隱藏著情緒、需求或能力發展的問題,而非單純的壞脾氣。面對這樣的行為,幼兒園老師和家長需要攜手合作,在不同場域提供一致的引導與支持,幫助孩子學會用更健康的方式與他人互動。
每天的生活忙碌又充滿挑戰,您是否記得用一個簡單的擁抱來表達對孩子的愛與支持?擁抱,不僅僅是肢體接觸,還是一種直接而有力的情感交流。許多專家推廣「三抱運動」,建議家長每天至少抱孩子三次。這看似不起眼的小習慣,卻能給孩子的心理健康、情感發展,以及親子關係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
「再睡一下啦~」每天早晨,孩子的賴床聲是不是也讓你頭大?對許多家長來說,叫孩子起床、準備上學是一場耗神的「起床大戰」。不過,讓孩子準時上學其實不只是為了趕時間,還對他們的學習和成長有很大的幫助。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準時到校這麼重要,以及家長可以怎麼樣讓晨間更輕鬆,讓孩子每天開心出門!
當孩子用推人、咬人或打架來解決問題時,他們往往被貼上「小霸王」的標籤。然而,這些攻擊行為背後往往隱藏著情緒、需求或能力發展的問題,而非單純的壞脾氣。面對這樣的行為,幼兒園老師和家長需要攜手合作,在不同場域提供一致的引導與支持,幫助孩子學會用更健康的方式與他人互動。
每天的生活忙碌又充滿挑戰,您是否記得用一個簡單的擁抱來表達對孩子的愛與支持?擁抱,不僅僅是肢體接觸,還是一種直接而有力的情感交流。許多專家推廣「三抱運動」,建議家長每天至少抱孩子三次。這看似不起眼的小習慣,卻能給孩子的心理健康、情感發展,以及親子關係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
「再睡一下啦~」每天早晨,孩子的賴床聲是不是也讓你頭大?對許多家長來說,叫孩子起床、準備上學是一場耗神的「起床大戰」。不過,讓孩子準時上學其實不只是為了趕時間,還對他們的學習和成長有很大的幫助。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準時到校這麼重要,以及家長可以怎麼樣讓晨間更輕鬆,讓孩子每天開心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