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能夠善用新興科技與工具,往往就能先人一步掌握市場先機。最近,參與了一場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所舉辦的「生成式 AI」為主題的工作坊,為期三天,地點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工學院 TA305 會議室。這次工作坊讓我受益良多,從激發創意與洞察市場需求,到建立商業模式與生成行銷素材,都帶來了全新的視野與實作經驗。工作坊期間,我深深感受到,若能將生成式 AI 善加運用,的確可以成為我們的「第二大腦」,大幅提升執行效率與創造力,也讓我對未來的創業以及職涯發展有了更多想像。以下,我將從整體課程架構、參與細節,以及自我收穫三個面向,與大家分享這三天以來的學習心得與感想,希望能為對生成式 AI 有興趣的朋友們,提供一些參考與啟發。🤗
工作坊首日的課程,主要聚焦在「創意激發」與「市場需求」的探索上。星進股份有限公司Terry講師特別強調,生成式 AI 不只是機器幫我們寫文案、做簡報而已,更重要的是,它能在發想點子、探索趨勢時,提供不同於人類思維的觀點,幫助我們看見更大的可能性。尤其當我們想要開發新產品或服務、嘗試切入陌生的市場時,AI 提供的市場調研輔助與關鍵字分析,能協助我們掌握客群特徵與潛在需求,讓創意更能落地。
在課堂上,Terry講師透過一連串的實作練習,帶領我們運用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工具,搜集市場趨勢數據、分析社群聲量,並且嘗試撰寫針對不同族群的宣傳內容。最令我驚喜的是,AI 能透過關鍵字延伸與聯想,在幾秒之內快速生成多樣化的行銷點子,甚至可以根據特定場景或人物需求,給予具體可行的建議。這大幅縮短了傳統腦力激盪需要耗費的大量時間,真正發揮了「第二大腦」的價值。
第二天的課程重點轉向「如何將點子落實到商業層面」。過去,在創業或推動新專案時,常常遇到的問題是:有創意,卻不知如何切合市場;或是有了理論架構,但無法順利轉化為可行的商業模式。工作坊講師強調,生成式 AI 在這個階段能發揮的角色,不只是單純提供靈感,而是給予策略建議,並協助我們快速搭建完整的商業計畫。
課堂中,我們利用 AI 進行黃金圈 (the Golden circle) 探索、五分鐘電梯簡報的雛形,以及學習如何使用「剪映」來進行影片製作與調整。也許傳統的做法,需要一個團隊花上數週甚至數月的調研才能完成。然而,藉由生成式 AI 的強大運算與自動化分析能力,我們不僅能短時間內完成初步的可行性評估,還能跟著 AI 的回饋結果,及時修正與優化商業模式。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講師也示範了如何利用 ChatGPT 來分析市場風險,包含法規、競爭對手動態,以及如何因應不同情境的策略調整。這讓我意識到,AI 不僅能擔任「創意軍師」,在制定商業計畫時,也是一位值得信賴的「策略顧問」。
第三天則是工作坊的「實戰Pitch簡報演練日」,也是我覺得最有趣、最具有挑戰性的一天。核心內容就是「如何快速打造高質感的商業pitch文案」。從文案撰寫、社群貼文排版、簡報設計,到影片剪輯與影片腳本生成,課程中都示範了如何透過生成式 AI 省去大量繁複的操作時間。
舉例來說,傳統要寫一篇吸睛的商業pitch文案,通常我們會先做市場調查、分析關鍵字,再進行撰寫與修改。這整個流程少則花費一兩天,多則耗時一週以上,甚至還得反覆溝通、內部確認。但在這次的工作坊中,我們只花了短短十分鐘,就先用 AI 提供的框架生成了兩三種不同風格的文案,接著再人工校稿與微調。這讓我不禁感嘆,過去要花大量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只要透過 AI,就能快速地得到初稿,既提高效率,也能降低出錯率。💡
更令人欣喜的是,講師現場示範了如何用生成式 AI 產出影片腳本,並直接在課堂上進行 AI 圖片、影片生成工具的操作。雖然目前 AI 生成的素材,與真正專業影像製作仍有一段落差,但作為靈感啟發與初步內容產出,已經足夠滿足中小型企業或新創團隊的基本宣傳需求。在當天的實作環節,我們小組更是從零開始,透過 AI 工具生成產品介紹的腳本、產品形象照片,最後再組合成一支簡短的宣傳影片。如此一來,從腳本發想到初步成果展示,只花了大約兩個小時的時間,效率高到難以想像!
這次工作坊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在課程進行期間,還安排了實際的陌生開發環節,詢問陌生人究竟我們使用AI所激發出來的商業模式構想,究竟有什麼地方可以改善以及更進步的?在這個環節,其實要考驗的是進行陌生開發的能力!運科竹還記得在從事私人教練的十年間,進行了為數眾多的陌生開法與陌生攀談,無論是從事那種業務行銷,陌生開發可以說是絕對必須要具備的能力之一!!特別是當牽涉到商品的時候,都必須要實際與人群互動,才能夠有更好的商業產品洞見!
在課程進行到第二天下午時,我們分組到路上進行陌生開發,了解他們目前使用 AI 的情況,以及期待 AI 未來可以帶來的改變。實際走訪後我才發現,原來生成式 AI 已經滲透到各種專案管理、文書處理、甚至顧客服務的流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輔助角色。像是某家新創公司,運用 AI 來自動生成客服回答,並透過大數據分析,修正常見問題的解決策略;或者另一家行銷公司,已經全面導入 AI 來協助產出不同客群的行銷文案。這些都讓我看見,AI 不再只是理想中「未來的可能性」,而是「現實的工作夥伴」。
最後一天的課程以「模擬創業競賽」作為收尾。我們根據前兩天運用 AI 所產生的點子與商業模式,準備出一套完整的提案簡報,並模擬在投資人面前進行簡短的簡報與問答。由於課程中教我們如何透過 AI 生成具有創意的簡報模板,也學到如何更有效地在短時間內聚焦觀眾的目光,所以雖然只有一天的時間做籌備,但各組的呈現都頗有水準。有些組甚至直接把 AI 產出的影片片段嵌入到簡報中,讓整個企劃顯得更有說服力。💪
在競賽過程中,我發現最關鍵的並不是「AI 幫你做了多少事」,而是「你如何指導與運用 AI」。講師也不斷提醒我們,AI 是一種工具,而非萬能的解決方案,真正能夠帶來價值的,是人類的判斷力與創造力。生成式 AI 雖然能完成很多瑣碎或重複性的工作,甚至能提供創意上的火花,但是我們依舊需要用人類的思維去思考市場策略、考量消費者心理、分析競爭環境,最後做出正確且有遠見的決策。這就是工作坊最想傳達的理念:善用生成式 AI,就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裡,事半功倍地打造出獨特的商業價值。
在課程開始前,我也曾擔心:如果太依賴 AI,是否會削弱自己的創造力?但三天下來,我反而感受到,AI 的參與不但沒有壓縮我的想像空間,反而為我帶來了更廣闊的靈感來源。例如,在發想新產品點子時,我可以先讓 AI 幫忙產出十幾個大方向,從中擷取我感興趣的部分,再進行更深入的思考與修改。這種「人機協作」的模式,一方面解放了我在尋找靈感階段所需耗費的大量時間,另一方面也激盪出更具創意與多元化的可能。可以說,AI 的出現,讓我的「創造力」和「執行力」都同步升級。🧠
以往在公司裡,如果要做一次完整的市場分析、競品分析,往往需要跨部門開會、蒐集資料,最後再匯整成一份報告,耗時可長達數週;但現在,只要我善用 ChatGPT 之類的工具,就可以把前期的資訊搜集與整理大幅縮短到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分鐘之內,接下來只需要花時間去思考報告內容的深度與可行性。這種流程上的翻轉,充分體現了工作坊所說的「讓生成式 AI 成為你的第二大腦」。AI 幫我們進行大量重複性或制式化的工作,而我們人類就專注在策略思考與創意發想上,效率自然成倍增加。
創新點子再多,如果不懂得商業化,終究只是空談。工作坊讓我最有感的部分,就是在實戰演練中學到如何評估商業模式的可行性。AI 雖然可以幫我們快速進行市場趨勢評估、財務試算,但人類才是那個真正知道「什麼是可以執行、什麼是不可行」的關鍵。過去,我可能只會憑著一股熱血,努力去推廣某個創新點子,卻忽略它與現有市場需求的差距;現在,我更懂得先把握核心價值,再讓 AI 幫忙評估風險、探測市場接受度。當兩者結合時,就能快速走到市場驗證階段,不再漫無目的地試錯。
模擬創業競賽的過程,讓我真正感受到「在壓力中成長」的震撼。對於如何在短短的簡報時間裡吸引投資人的注意,我也有了更深的體會。我意識到,在表現創意與策略的同時,若能用 AI 生成的數據與圖表輔助說明,不但能讓提案更顯專業,也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呈現關鍵資訊。從賽後講師的回饋來看,投資人或業界人士並不排斥我們運用 AI,但他們更關注的是,我們是否能以正確的方式理解數據、驗證假設,以及最後如何落實商業價值。這也印證了那句話:「工具只是工具,最終還是要靠人來做決策。」
在這裡,也要提醒對生成式 AI 感興趣的朋友,如果你也想體驗這種「全方位、實戰化」的工作坊,可以關注以下課程資訊:
此次工作坊結合了「善用生成式 AI 成為你的第二大腦🧠」與「從概念到實踐🫵」的兩大主軸,同時提供業界參訪、模擬實戰競賽的機會,讓我們這些參加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激發靈感、提升專業技能,並且在真實情境中檢驗自我。正如講師所說:「掌握前沿技術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你還有在使用 ChatGPT 嗎?]
如果你還停留在觀望或猶豫階段,建議你不妨鼓起勇氣試試看!任何對生成式 AI 感興趣,或是已經有想法、想把創意落地的新創團隊,都非常適合來參加這個工作坊。
回顧工作坊的內容設計,非常契合現今市場對生成式 AI 技能的需求。課程目標包括:
若能在課堂上就熟悉這些應用技能,相信在未來面對更複雜的職場挑戰時,也能更得心應手。經過這三天的洗禮,我確信生成式 AI 並非只是一股潮流,更是一個能夠長期改變商業世界與工作型態的大趨勢。
透過這次工作坊的參與,我深深體會到,生成式 AI 之所以能被視為「第二大腦」,並不在於它是否能完全取代人類,而在於它能與人類優勢互補、共同進步。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趨勢,我們再也不必單打獨鬥,苦苦摸索;相反地,只要懂得運用 AI 的功能,就能在最短時間內取得關鍵資訊,化繁為簡,迅速落實創意。然而,「AI 是工具,而不是替代品」這句話,也是一大警訊:倘若我們把所有決策都交由機器演算,反而可能失去人類的獨特價值——那份對人性的洞察力與對未來趨勢的感知力。
這三天密集的課程,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場知識的盛宴,也是一場心境與思維的洗禮。從第一天的激發創意與市場洞察,到第二天的商業模式建立,再到最後一天的行銷素材生成與模擬競賽,我看到了 AI 與人類在合作中激盪出的強大火花。通過業界參訪,我也切身體會到,這並非只是空中樓閣般的理想,而是真正在企業環境中實際運行的發展路向。
「你還有在使用 ChatGPT 嗎?」這句話,在課程結束後的此刻,對我來說,已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疑問,而是一個關於「未來工作型態」的自我提問。是的,我仍然在使用,並且我相信會越用越熟練。對於未來,我抱持著更多期待:期待在接下來的工作專案中,能將這些課程所學延伸運用,更期待與其他同樣對生成式 AI 感興趣的夥伴們共同切磋,一起推動更多元、更創新的應用場景。
最後,我想呼籲所有還在猶豫的你,或者曾對 AI 保持觀望態度的你,務必給自己一個機會,親身體驗這股技術浪潮所帶來的改變。畢竟,只有真正上手,才能感受到它的便利與威力,也才能找到最符合自身需求與創意想法的使用方式。「善用生成式 AI,成為你的第二大腦」,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我們面對未來的一把重要鑰匙。
如果你想跳脫思維侷限、想在創業與職場上大展拳腳,這場工作坊會是很好的起步。讓我們一起把握這次課程機會,在 113 年 12 月 21 日到 12 月 23 日的三天裡,攜手開創更多未知的可能性,並在未來迎接更廣大的挑戰!
#生成式AI #ChatGPT #創業流程 #商業模式 #行銷素材 #工作坊心得 #第二大腦 #市場洞察 #業界實戰 #創新競賽 #學習筆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免費課程 #職涯發展 #自我成長 #未來趨勢 #創新思維 #你準備好了嗎?✨
如果您覺得本次分享內容對您有幫助的話,就幫我按個讚喔!還有轉貼分享!
=============
陳映竹! (Chen, Ying-Chu),Ph.D. candidate, M.S., M.A., CSCS*D, ACSM-CEP
=============
陳映竹同時擁有臺師大國際漢學研究所文學碩士,以及臺北市立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系理學碩士。目前為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博士候選人。並且擁有美國運動醫學會臨床運動生理師以及私人教練認證!希冀透過平台持續推廣運動與健康科學相關知識,以及肌力與體能相關訓練理論及實務,並提供個人跨領域與教練自我成長歷程,讓有志從事教練產業以及斜槓工作者有所依循。
🟦 微小起心動念,將有莫大改變!小額捐款贊助運科博士候選人!
http://tinyurl.com/3jan2d46
🟦需統編者,請改點下面連結,可輸入統一編號!
https://tinyurl.com/mhdsjctr
🟨 自媒體經營:以「我是運科竹」為關鍵字搜尋!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yesimsportscientist8642/about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coachsteveperformanc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teveLovesWorkout/
▌SubStack :https://coachsteveperformance.substack.com/
Podcast 頻道 : Sound on, Apple Podcast, 以及 Google Podcast,均為「我是運科竹」。
🟪 文章創作:
▌Vocus 方格子文章創作:https://vocus.cc/user/61d96b17fd89780001e2c067
▌Medium 文章創作:https://medium.com/@coachstevetw
🟦 個人網站:
▌Website: https://coachsteveperformance.wordpress.com/about/
▌CV website: https://lunacysaint.github.io
🟨 需要公益演講、商業合作,或者贊助運科博士候選人事宜,請電郵聯繫!
▌E-mail : isame4@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