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推薦給:想要讓自己過得更充實的人

這本書是 2012 年出版的,作者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本來是一名律師,現在是全職作家。

會有這樣一個提案是因為有一天作者問自己:我期望從人生得到什麼?得到的答案是:我想要活得快樂。同時他也不想對現在的生活不知珍惜,他不想要在人生盡頭的時候,回顧自己的一生才發現說:以前我多麽快樂,只是當時我不明白,這個強大的動機讓他決定開始執行這個快樂生活的專案。

這本書有趣的地方

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於,作者不是單純的寫自己的心得和採取的方法,書中同時也有大量的引用資料,包括什麼人寫的書,關於快樂的研究等等,可以感受到作者為了研究快樂這件事,真的下了很多功夫。

在訂定計畫的時候,作者也是很有邏輯的敘述她怎麼定這些目標,像是“研究顯示快樂的最重要元素是社會連結,所以我要先從”婚姻“、”親子關係“以及”朋友“開始。

另外她也模仿了富蘭克林的美德表給自己訂立了快樂的決心表,總共有十二項,每個月只專注在其中一項,並且也給自己計劃出了十二守則,十二守則是可以隨時回過頭來檢視,幫助自己繼續完成決心的一些守則,像是:做自己、凡事看開、馬上行動、把問題弄清楚等等。

從斷捨離開始

不知道是不是近幾年開始流行的一種風潮,很多人如果想要開始有些改變的話,第一步就是先從整理開始。

我覺得一個人的家或是房間,反映的就是他內心的心境,因此當我們把自己的家打理好,也會獲得一種心情上的平靜感,畢竟如果整天都看到很多東西堆在那裡,應該也沒有辦法很放鬆吧!

我通常是在搬家的時候會進行一次大斷捨離,以前還是學生的時候,因為常常要搬宿舍、租屋處,所以平常就比較少囤積東西,真的要丟的時候也可以輕易地分辨出哪些東西是自己真的沒在用,那就果斷丟了吧!

反倒是現在擁有自己的家,因為空間大了許多,就會囤積一些「也許之後會有用」的東西。

但我發現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透過丟掉這些沒用的東西,也會讓我覺得自己似乎達成某種成就。這種「過度囤積」的行為,短時間內並不會讓我家裡變得很亂,所以我應該會保留一點空間讓我可以有丟東西的「小確幸」。

除了斷捨離之外,作者還計畫要改變自己的一些小習慣,例如:早睡、運動等等。之後每個月都會有一個要專注的主題,像第二章是婚姻關係、第三章是超越自己。

我很喜歡作者每個月只專注在一個主題上的做法,除了可以讓自己比較不會分心,也比較容易記錄和感受到自己在這個主題上有什麼樣的成長和改變。

Image by Rudy and Peter Skitterians from Pixabay

Image by Rudy and Peter Skitterians from Pixabay

再加一點挑戰

除了第一章提到的斷捨離之外,作者在三月的時候開了一個部落格,並且持續的在上面發表文章,分享自己實踐快樂生活提案的心得,沒想到引來巨大的迴響。

讓我想到我也有開設部落格,在上面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和生活,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就沒有像作者那麼有毅力可以一天一篇,有幾篇文章真的有收到網友的留言回復,那種感覺真的很好,好像你跟世界上的某個陌生人有了某種奇妙的連結。

而我現在也想嘗試和作者一樣,分享一個和「金錢」有關的大主題,紀錄和分享自己在學習如何「聰明用錢」的道路上所學到的事

作者的部落格:https://gretchenrubin.com/

總結

我真的給這本書很高的評價,首先是它非常的好懂,也很引人入勝。

不像一般的工具書,會明確寫出第一步該做什麼、第二步該做什麼,而是比較像有人分享她為了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而做的計畫和改變,更重要的是可以知道使用這個方法的作者,她也只是個普通人,所以在實行計畫的過程中就算有時候會沒辦法遵守原則也沒關係。

再來是我覺得作者可以這麼有條理的把"快樂生活"這個聽起來很抽象的概念,用有邏輯的方式來計劃和執行真的非常厲害。

我自己看完書的時候也有嘗試要列出自己的快樂生活提案,但光是決定主題的部分就想了很久,決定完主題之後,該怎麼實際的去進行,要訂立什麼目標這部分也很難規劃,所以我覺得作者可以訂立出這麼多的方向和具體該怎麼做,讓我很佩服。

最後,如果要閱讀這本書的話,強烈建議一次讀一個月就好,因為像剛剛說的,這本書比較像是一個心得分享,所以用字比較白話,內容編排上也比較雜,如果一次看多個月的話可能會把主題和想講的內容都混在一起,變得比較容易分心。一次讀一個月,也就是一個主題的話,比較能和作者一起體會這個月所發生的事情和改變。

附註:作者似乎有再出了第二本書,叫做「過得還不錯的一年:待在家裡也不錯」,有機會的話也想拜讀一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理想生活計畫
14會員
92內容數
在探索理想生活的路上跌跌撞撞的摸索,目前專注於【習慣養成】。偶而也會分享閱讀心得和有趣的體驗
理想生活計畫的其他內容
2025/02/18
某天作者問自己:「我期望從人生得到什麼?」 答案是:「我想要活得更快樂。我不想對現在的生活不知珍惜,也不想在人生盡頭的時候,回顧自己的一生才發現:以前我多麽快樂,只是當時我不明白」
2025/02/18
某天作者問自己:「我期望從人生得到什麼?」 答案是:「我想要活得更快樂。我不想對現在的生活不知珍惜,也不想在人生盡頭的時候,回顧自己的一生才發現:以前我多麽快樂,只是當時我不明白」
2024/04/27
書中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分成十個主題來討論,每個主題會先用一封信作為開場,描述當事人遇到的問題,搭配崇義老師分享他在工作坊上的學員的案例,去解釋該怎麼透過對話引導去梳理自己的問題。
2024/04/27
書中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分成十個主題來討論,每個主題會先用一封信作為開場,描述當事人遇到的問題,搭配崇義老師分享他在工作坊上的學員的案例,去解釋該怎麼透過對話引導去梳理自己的問題。
2024/04/21
只要你真心渴望一件事,全宇宙都會一起幫助你完成。但究竟該怎麼實踐,以及要怎樣做才能更容易吸引到好事情呢?這本書會告訴你答案。
2024/04/21
只要你真心渴望一件事,全宇宙都會一起幫助你完成。但究竟該怎麼實踐,以及要怎樣做才能更容易吸引到好事情呢?這本書會告訴你答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以前我多麼快樂,只是我當時不明白…」 前陣子看了葛瑞琴.魯賓所著的《我的快樂生活提案: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有許多很喜歡的段落,因此將他們記錄下來。
Thumbnail
「以前我多麼快樂,只是我當時不明白…」 前陣子看了葛瑞琴.魯賓所著的《我的快樂生活提案: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有許多很喜歡的段落,因此將他們記錄下來。
Thumbnail
這本書圍繞在我如何透過極簡、簡單生活,而達到自己的理想生活。從斷捨離、找到自己的風格、與購物慾共處、居家整理、與家人的磨合、生活的樂趣到減塑生活的練習,涵蓋我在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和想法的轉變,希望能夠藉由自己的經驗,讓你從中感到共鳴或找到屬於自己的練習方式,打造出屬於你的理想生活。
Thumbnail
這本書圍繞在我如何透過極簡、簡單生活,而達到自己的理想生活。從斷捨離、找到自己的風格、與購物慾共處、居家整理、與家人的磨合、生活的樂趣到減塑生活的練習,涵蓋我在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和想法的轉變,希望能夠藉由自己的經驗,讓你從中感到共鳴或找到屬於自己的練習方式,打造出屬於你的理想生活。
Thumbnail
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列出未來想要的物品清單,是一件愉悅的事。現在,處於一個物資及欲望氾濫的年代,透過網路購物讓一切變得垂手可得,同時財務上也因著消費的慾望而開始遇到了瓶頸。近年來許多專家開始提倡所謂的「減法人生」,無論是財務規劃師、居家整理師等,都是在透過「減法」的策略讓你的生活及工作回到正軌,化
Thumbnail
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列出未來想要的物品清單,是一件愉悅的事。現在,處於一個物資及欲望氾濫的年代,透過網路購物讓一切變得垂手可得,同時財務上也因著消費的慾望而開始遇到了瓶頸。近年來許多專家開始提倡所謂的「減法人生」,無論是財務規劃師、居家整理師等,都是在透過「減法」的策略讓你的生活及工作回到正軌,化
Thumbnail
「溝通、專注、學習,甚至是跳舞,都能讓我們感到快樂。所以,快樂是生活的副產品、副作用。我們應該不要只顧著尋找快樂,而忽略了體驗生命歷程裡的各種快樂。」——《尋找快樂的十五種方法》 那些維繫或者建構生活的習慣也好、儀式也好,最終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齒輪,而我想著那些大大小小相接的齒輪,其實就挺快樂的。
Thumbnail
「溝通、專注、學習,甚至是跳舞,都能讓我們感到快樂。所以,快樂是生活的副產品、副作用。我們應該不要只顧著尋找快樂,而忽略了體驗生命歷程裡的各種快樂。」——《尋找快樂的十五種方法》 那些維繫或者建構生活的習慣也好、儀式也好,最終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齒輪,而我想著那些大大小小相接的齒輪,其實就挺快樂的。
Thumbnail
這整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有三點: 1. 秩序 - 書中提到『追求外在秩序是為了讓你自己(或別人)開心:秩序本身不是目的。』無論是外在秩序或是內心的秩序,都會影響到自己對於物品的留與捨,要漸漸地梳理出一個適合自己舒暢的,有空間感的秩序,能讓自己盛裝更多新事物而非活在過去,那樣的快樂是一種知足感。
Thumbnail
這整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有三點: 1. 秩序 - 書中提到『追求外在秩序是為了讓你自己(或別人)開心:秩序本身不是目的。』無論是外在秩序或是內心的秩序,都會影響到自己對於物品的留與捨,要漸漸地梳理出一個適合自己舒暢的,有空間感的秩序,能讓自己盛裝更多新事物而非活在過去,那樣的快樂是一種知足感。
Thumbnail
早安財經/出版 作者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為發想,啟發出一套能讓自己變的更充實、更快樂的企劃,也希望能將幸福感傳遞給他人。 她提出可以製作一份「12守則表」分12個月執行,不用訂定太難的目標(不好高騖遠) ,也不用全面改變生活,只要轉念思考,長久累積也有驚人成效的。 作者的老公也提出質疑,既沒憂鬱症也沒不
Thumbnail
早安財經/出版 作者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為發想,啟發出一套能讓自己變的更充實、更快樂的企劃,也希望能將幸福感傳遞給他人。 她提出可以製作一份「12守則表」分12個月執行,不用訂定太難的目標(不好高騖遠) ,也不用全面改變生活,只要轉念思考,長久累積也有驚人成效的。 作者的老公也提出質疑,既沒憂鬱症也沒不
Thumbnail
丟東西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藝術! 這幾年開始流行斷捨離、極簡生活的主題,身為一個從小連誠品紙袋都要蒐集的人,我也因此找了不少相關的書來看,從整理收納到生活風格設計,例如向巴黎夫人學品味、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我的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我決定簡單生活等等,這些書帶給我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丟東西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藝術! 這幾年開始流行斷捨離、極簡生活的主題,身為一個從小連誠品紙袋都要蒐集的人,我也因此找了不少相關的書來看,從整理收納到生活風格設計,例如向巴黎夫人學品味、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我的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我決定簡單生活等等,這些書帶給我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我自己非常喜歡,是因為作者葛瑞琴理性分析不願意捨棄物品背後的理由,跟其他斷捨離專家不同的是,葛瑞琴保有中間灰色地帶,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狠心的突然斷捨離。
Thumbnail
我自己非常喜歡,是因為作者葛瑞琴理性分析不願意捨棄物品背後的理由,跟其他斷捨離專家不同的是,葛瑞琴保有中間灰色地帶,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狠心的突然斷捨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