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黑洞】透過對話引導,重新找回自我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本書在說什麼

書中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分成十個主題來討論,每個主題會先用一封信作為開場,描述當事人遇到的問題,搭配崇義老師分享他在工作坊上的學員的案例,去解釋該怎麼透過對話引導去梳理自己的問題。

其實整本書提到的核心概念只有一個,就是「覺察」。人和人之間的相處,偶而會因為太過在意而拿捏不了距離,特別是和父母、子女、伴侶的關係上。這些關係都是因為「愛」而產生連結,但也因為「愛」,無形中賦予了這段關係很大的壓力,體現在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上、子女被孝順之名綁架上,或是傳統女性受到「我應該」的束縛,都常常讓人感到委屈和喘不過氣。

雖然很多的心理書籍都會提到「自我覺察」這樣的名詞,希望大家可以重視自己內心的聲音,覺察自己的情緒,當自己的守護者。但我覺得最難的就是「如何守護自己」這件事。假設我已經可以發覺我正在覺得委屈、感到生氣時,該怎麼照顧這樣的自己?這時候就會需要透過對話引導,去幫助自己釐清內心的想法,並找回自我價值。

正確辨識自己的內在感受,就是開始啟動自我連結的第一步。

------【內在黑洞】 p.27

當你是聆聽者的角色

除了透過對話的形式幫助提問者釐清內心想法之外,作者也舉了一些,當我們是聆聽者角色的時候,應該要怎麼做才能夠給予對方支持。

其中我覺得「接納讚美」和「傾聽」這兩點讓我最有共鳴。

接納讚美

有些人不習慣接受別人的讚美,一來是可能不知道對方是不是在說客套話,二來是怕這樣的讚美會在日後造成「不能失敗」的壓力。作者舉出一些在面對讚美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的反應:

  • 刻意忽略自己的付出:「沒什麼啦!我沒有那麼厲害!」
  • 轉移焦點:「別人比較厲害啦!」
  • 自我批評:「沒有啦!我還做得不夠好」
  • 轉而稱讚別人:「我有像你說的那樣嗎?我覺得你做得比較好啦!」
  • 否定:「最好是啦!你做的更好!我沒有像你說的那樣!」

以我自己為例,害怕聽到稱讚是因為怕自己表現得太驕傲,或是覺得沒有達到自己心中的標準,所以不知道該怎麼回應對方的讚美。但其實我們可以更真心的接受那些讚美,認可自己的努力,並且把重點放在「過程」而非「結果」上,更能夠發現自己在這份「過程」中展現的價值。

同時也要理解,不管別人怎麼評論,那都只是他們的想法,我們不一定要接受。所以也許對方真的覺得我們很棒,又或者他只是在說客套話,我們也還是可以接受,並回應「謝謝」。

傾聽

作者提到飛機上的戴氧氣罩的順序,是先把自己的戴好,再去幫老人和小孩。這其實也是我們在面對他人的抱怨時該有的順序,先照顧好自己,再去協助他們。如果自己因為聽到別人的問題,而急著想要幫他解決,卻反而讓自己陷入焦慮或生氣的情緒中,其實是有點本末倒置了。

想想看,為什麼當別人不斷抱怨時自己不想要傾聽,絕大多數是我們無法覺知內在正在興起一些感受,不讓這些感受持續發酵或是擴散,所以慣性地想用外在的行為或語言來讓對方別在繼續講下去,到頭來是,我們無法接納一個焦躁的自己而已。反過來,只要先能夠覺察自己,先允許自己的感受,對話時再適時穿插一些支持性的語言就好,比如:「那真的很糟糕。」、「真不敢想像這個過程有多痛苦。」、「我在這裡陪你。」、「我相信你。」、「我還可以幫你什麼嗎?」

------【內在黑洞】 p.177

在面對他人的抱怨時,有時候會忍不住很想要直接跳到解決問題的步驟,但對方也許只是想要一個傾聽或發洩情緒的對象而已。作者建議可以用引導的方式,讓對方慢慢的告訴我們他所處的黑洞是什麼樣子的,但也提醒了,即使知道那是什麼樣的黑洞,也不要急著跳下去救人,還是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總結

這本書列舉了十種人生上會遇到的難題,透過對話引導的方式,幫助讀者去釐清,並找回自我價值。有些章節我並沒有太多的共鳴,例如有一章在談論父母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因為我並不是這樣的角色,所以沒有太多的感觸,但我想對於家中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來說,應該會有幫助。所以在閱讀的時候可以挑選自己有共鳴或有經驗的難題,看看作者如何透過引導和薩提爾模式來與自我和解。

我覺得一段關係中,如果有一方感到受傷,通常不會是只有一個人的問題。有時候即時我們想做出改變,因此覺察到了自己的情緒,也接納這樣的自己時,其實只是讓自己變得比較不容易受傷,不會因為他人的攻擊而感到自我價值低落,但事實上,問題好像並沒有解決。而當你陷入這樣的關係中時,如果還硬要溝通的話,是不是只會讓自己更心累?我認為適時地放手也是一種放過自己的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理想生活計畫
14會員
92內容數
在探索理想生活的路上跌跌撞撞的摸索,目前專注於【習慣養成】。偶而也會分享閱讀心得和有趣的體驗
理想生活計畫的其他內容
2025/02/18
某天作者問自己:「我期望從人生得到什麼?」 答案是:「我想要活得更快樂。我不想對現在的生活不知珍惜,也不想在人生盡頭的時候,回顧自己的一生才發現:以前我多麽快樂,只是當時我不明白」
2025/02/18
某天作者問自己:「我期望從人生得到什麼?」 答案是:「我想要活得更快樂。我不想對現在的生活不知珍惜,也不想在人生盡頭的時候,回顧自己的一生才發現:以前我多麽快樂,只是當時我不明白」
2024/04/21
只要你真心渴望一件事,全宇宙都會一起幫助你完成。但究竟該怎麼實踐,以及要怎樣做才能更容易吸引到好事情呢?這本書會告訴你答案。
2024/04/21
只要你真心渴望一件事,全宇宙都會一起幫助你完成。但究竟該怎麼實踐,以及要怎樣做才能更容易吸引到好事情呢?這本書會告訴你答案。
2024/04/15
這本書從很學術的角度探討了關於自卑這件事,不是很容易閱讀,但是可以很全面的了解自卑心理、比較心理是怎麼一回事,並從學術研究的成果中找到解決方法。
2024/04/15
這本書從很學術的角度探討了關於自卑這件事,不是很容易閱讀,但是可以很全面的了解自卑心理、比較心理是怎麼一回事,並從學術研究的成果中找到解決方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真心換真心,解決人與自己、與他人間相處問題的萬用工具。
Thumbnail
以真心換真心,解決人與自己、與他人間相處問題的萬用工具。
Thumbnail
「將手輕輕地放在左心房,閉上眼睛,感受到了嗎?你的心一直與你在一起。但是,你有多久沒有跟心說說話了呢?當外在的喧囂紛擾令人感到無助與失落,希望透過這本溫暖的書,讓我們成為那個無論如何都可以"先接住自己的心"的人。」 以上,是我讀完這本書後的短心得,也是很重要的體悟。 在面對脆弱與任何情緒,尤其是
Thumbnail
「將手輕輕地放在左心房,閉上眼睛,感受到了嗎?你的心一直與你在一起。但是,你有多久沒有跟心說說話了呢?當外在的喧囂紛擾令人感到無助與失落,希望透過這本溫暖的書,讓我們成為那個無論如何都可以"先接住自己的心"的人。」 以上,是我讀完這本書後的短心得,也是很重要的體悟。 在面對脆弱與任何情緒,尤其是
Thumbnail
如果還沒看過上集,可以先去看:超越人性的弱點,遇見更好的自己(1) 第二部分:掌舵你的關係 建立人際關係 ㄧ切的煩惱源自於人際關係。 想要掌舵我們的人際關係,首先需要同理心與換位思考,把人置於優先位置。 並且真心與人來往,展現真心關懷、真誠的感謝。 此外良好的聆聽、微笑、肢體語言
Thumbnail
如果還沒看過上集,可以先去看:超越人性的弱點,遇見更好的自己(1) 第二部分:掌舵你的關係 建立人際關係 ㄧ切的煩惱源自於人際關係。 想要掌舵我們的人際關係,首先需要同理心與換位思考,把人置於優先位置。 並且真心與人來往,展現真心關懷、真誠的感謝。 此外良好的聆聽、微笑、肢體語言
Thumbnail
當我們聽到有人與我們意見相左時,你會立即展開辯論,抑或是安靜聆聽並且尊重他的言論表達自由呢? 《情緒留白》這本書的作者麥特由於從小處於父母情緒不穩定的狀態,所以總是戰戰兢兢地察言觀色,導致無法如實表達情緒。由於擔心父母突如其來的責罵,於是只要其他人講話超過一定時間,注意力即會逐漸飄散而無法專心
Thumbnail
當我們聽到有人與我們意見相左時,你會立即展開辯論,抑或是安靜聆聽並且尊重他的言論表達自由呢? 《情緒留白》這本書的作者麥特由於從小處於父母情緒不穩定的狀態,所以總是戰戰兢兢地察言觀色,導致無法如實表達情緒。由於擔心父母突如其來的責罵,於是只要其他人講話超過一定時間,注意力即會逐漸飄散而無法專心
Thumbnail
【本週精選書: 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 整本書貫穿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和自己的內心溝通。內在的小聲音總是不斷的在影響我們的思緒,可能有正向影響,也可能有負面影響。書中也分享了各種控制的方法以及工具,跟大家分享和交流。
Thumbnail
【本週精選書: 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 整本書貫穿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和自己的內心溝通。內在的小聲音總是不斷的在影響我們的思緒,可能有正向影響,也可能有負面影響。書中也分享了各種控制的方法以及工具,跟大家分享和交流。
Thumbnail
《謝謝你這麼說:守護自己並維持關係,讓日常生活變踏實的語言GeuReohGe MalHaeJwoSeo GoMaWo, 그렇게 말해줘서 고마워》 📖唯有傾聽自己的聲音,才能聽懂別人的話。 忽略自己的內心,也會輕視他人的心意。 許多看似不經意或出於好意的話語,因為碰觸到了當事人內心的
Thumbnail
《謝謝你這麼說:守護自己並維持關係,讓日常生活變踏實的語言GeuReohGe MalHaeJwoSeo GoMaWo, 그렇게 말해줘서 고마워》 📖唯有傾聽自己的聲音,才能聽懂別人的話。 忽略自己的內心,也會輕視他人的心意。 許多看似不經意或出於好意的話語,因為碰觸到了當事人內心的
Thumbnail
溝通的技巧,從我出發,不是分析對方。因為人都喜歡被同理,不喜歡被評價 「我感覺你有點難過...」「我聽到你說....」 我們常被外在的刺激而引發情緒,而當我們有了情緒,又是怎麼解讀這個有情緒的自己?這個解讀往往就是我們受苦的原因。
Thumbnail
溝通的技巧,從我出發,不是分析對方。因為人都喜歡被同理,不喜歡被評價 「我感覺你有點難過...」「我聽到你說....」 我們常被外在的刺激而引發情緒,而當我們有了情緒,又是怎麼解讀這個有情緒的自己?這個解讀往往就是我們受苦的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