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證據來作為審判的基石,才能首先達到公平,有了公平才能使人民信服!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證據為審判的基石,是實現公平與正義的核心原則。司法的根基應該建立在客觀事實與證據之上,因為只有基於證據作出的裁判,才能真正做到對事實的忠實還原,從而保障公平與正義。要落實沒有證據就沒有心證,必須以一套證據法則標準以限制司法官任意擴張及濫用的心證。


一、證據為審判的基石

  1. 證據的重要性
    • 證據是還原案件事實的最客觀、最可靠的依據,排除了主觀臆測的干擾。
    • 無證據即無真相,無真相即無法公平裁判。
  2. 證據導向的審判
    • 法官應將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關聯性作為裁判的核心判斷依據,而非依靠主觀判斷或經驗。
    • 審判的結論應該是由證據自然推導出的結果,而非先有結論,再找證據支持。

二、以證據實現公平

  1. 公平的本質:基於事實的對待
    • 若審判建立在真實的證據上,則每個案件都能得到基於事實的公平處理。
    • 無證據或違反證據規則的裁判,則直接破壞公平的基礎。
  2. 避免人為因素的干擾
    • 證據為基石的審判,可以減少法官個人偏見或外界壓力對裁判結果的影響。
    • 任何未經證據支持的主觀推測,都應排除在裁判過程之外。
  3. 人民的公平感
    • 當人民看到裁判的結果是基於公開、透明的證據評估時,自然會對司法產生信任。
    • 公平的感受源於對程序正義的信任,而程序正義的基石就是證據法則。

三、公平之後才能實現正義

  1. 正義必須建立在公平的程序上
    • 公正的判決不僅是事實真相的還原,更是法律正義的體現。
    • 若程序不公平,即便結果正確,仍然難以令人信服。
  2. 公平作為正義的入口
    • 只有公平的證據審查和裁判過程,才能保證正義不僅被實現,還能被看見。
    • 人民的正義感來自於對司法的公平信任,這是法律秩序的基石。

四、以證據為基石的司法改革建議

  1. 強化證據法則
    • 完善證據的採納標準,包括合法性、真實性、證明力的明確規範。
    • 引入專業證據科學方法,確保證據的可信度。
  2. 透明化證據評價
    • 建立公開的證據審查程序,讓當事人及社會能夠清楚了解法官的裁判邏輯。
    • 每個裁判的結果應詳細說明證據支持的具體依據。
  3. 強化法官的證據評估能力
    • 為法官提供專業證據學的培訓,確保其能準確解讀和運用證據。
    • 對違背證據法則的裁判行為設立明確的法律責任。

五、結語

以證據作為審判的基石,是司法實現公平與正義的必由之路。有了公平,人民才能真正感受到司法的正義,這是司法存在的終極目標。審判必須用事實說話,用證據支撐,才能讓法律的威嚴與公信力在社會中牢固樹立。

人民沒有理由無條件相信司法官的公正性,除非審判基於可以信服的證據,而非天馬行空的心證。訴訟法中的論理法則或者經驗法則的籠統性敘述,對於司法官並沒有強制性,否則也不會出現所謂的恐龍判決,脫離人們現實認知的邏輯,有人認為人民對於法官自由心證的批評過於武斷或者認知不足,實則只是為了捍衛司法官的體面,在民主的時代人民對於掌握權力者的批判,是為了讓掌握權力者不要逾越了法治所賦予的權利,而權力是由人民賦予的,不能超出人民對於公平正義的期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地學堂
13會員
496內容數
當你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意義, 我邀請你走進這片田埂,與我一起思辨、耕作、共創。 這不只是頻道,而是一種可以參與的哲學場域。 願你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與智慧。
天地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本文探討作者與信仰之間的掙扎與反思,從全然信賴宗教到質疑教條,最終選擇誠實面對自我,走出一條屬於靈魂的信仰之路。
2025/04/28
本文探討作者與信仰之間的掙扎與反思,從全然信賴宗教到質疑教條,最終選擇誠實面對自我,走出一條屬於靈魂的信仰之路。
2025/04/21
當你感到迷惘,不妨重新審視人生方向。本文探討社會預設的成功道路,以及如何聆聽內在聲音,找回真正的自我。
Thumbnail
2025/04/21
當你感到迷惘,不妨重新審視人生方向。本文探討社會預設的成功道路,以及如何聆聽內在聲音,找回真正的自我。
Thumbnail
2025/04/15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生意義,鼓勵讀者勇敢面對內心質疑,並尋求生命中真正有價值的事物。文章並非提供標準答案,而是陪伴讀者一起探索自我,找回對生命真諦的渴望。
Thumbnail
2025/04/15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生意義,鼓勵讀者勇敢面對內心質疑,並尋求生命中真正有價值的事物。文章並非提供標準答案,而是陪伴讀者一起探索自我,找回對生命真諦的渴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由心證制度可能導致的司法危機,特別是當法官的判斷基於主觀而非證據時,如何侵蝕公平與正義的根本價值。透過虛構案例,分析法官偏見對判決影響,並強調在司法過程中,確保證據為裁決基礎的重要性。文章呼籲改善裁判透明度及強化對法官的問責機制,以推動公正的司法環境。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由心證制度可能導致的司法危機,特別是當法官的判斷基於主觀而非證據時,如何侵蝕公平與正義的根本價值。透過虛構案例,分析法官偏見對判決影響,並強調在司法過程中,確保證據為裁決基礎的重要性。文章呼籲改善裁判透明度及強化對法官的問責機制,以推動公正的司法環境。
Thumbnail
以證據為審判的基石,是實現公平與正義的核心原則。司法的根基應該建立在客觀事實與證據之上,因為只有基於證據作出的裁判,才能真正做到對事實的忠實還原,從而保障公平與正義。要落實沒有證據就沒有心證,必須以一套證據法則標準以限制司法官任意擴張及濫用的心證。
Thumbnail
以證據為審判的基石,是實現公平與正義的核心原則。司法的根基應該建立在客觀事實與證據之上,因為只有基於證據作出的裁判,才能真正做到對事實的忠實還原,從而保障公平與正義。要落實沒有證據就沒有心證,必須以一套證據法則標準以限制司法官任意擴張及濫用的心證。
Thumbnail
本文探討公平與正義在司法制度中的重要性,強調公平為正義的基礎。若程序缺乏公平,正義難以實現。文中提出保障程序正義、建立清晰法律規則、增加透明問責機制及平等待遇的措施。公平缺失會侵蝕正義根基並損害社會信任,文章以「先公平,再正義」為核心理念,強調公平是司法公正的關鍵前提。
Thumbnail
本文探討公平與正義在司法制度中的重要性,強調公平為正義的基礎。若程序缺乏公平,正義難以實現。文中提出保障程序正義、建立清晰法律規則、增加透明問責機制及平等待遇的措施。公平缺失會侵蝕正義根基並損害社會信任,文章以「先公平,再正義」為核心理念,強調公平是司法公正的關鍵前提。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司法制度中人性的不完美如何對公正與公平構成挑戰,並就如何改進制度提出了建議。文章強調了在司法運作中,公平正義不僅依賴於法律形式,也需要程序與結果的公正。此外,強調心證應受證據法則規範,並且呼籲對權力有效監督與制衡,以保障司法透明度與問責。提出變革的具體措施,旨在提高司法體系的公信力與效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司法制度中人性的不完美如何對公正與公平構成挑戰,並就如何改進制度提出了建議。文章強調了在司法運作中,公平正義不僅依賴於法律形式,也需要程序與結果的公正。此外,強調心證應受證據法則規範,並且呼籲對權力有效監督與制衡,以保障司法透明度與問責。提出變革的具體措施,旨在提高司法體系的公信力與效率。
Thumbnail
文書在法庭上是合法的證據方法,必須經過法定的調查程序才能作為案件裁決的依據。 證人作為法定的證據方法,同樣需要經過調查,以確保其證詞的真實性。 法庭上的證據分為三種層級 分為是證據本身、證據能力、證據證明力等 其中證據能力是影響最大的! 能不能夠,全看法宮的自由心證
Thumbnail
文書在法庭上是合法的證據方法,必須經過法定的調查程序才能作為案件裁決的依據。 證人作為法定的證據方法,同樣需要經過調查,以確保其證詞的真實性。 法庭上的證據分為三種層級 分為是證據本身、證據能力、證據證明力等 其中證據能力是影響最大的! 能不能夠,全看法宮的自由心證
Thumbnail
本話所要介紹的是證據法則中的「證據能力」與「權衡理論」,法官在認定犯罪事實時,由於法官並沒有在事發當場目睹事件發生的經過,而就算有目睹,也不一定看得清楚事件發生的每個細節,所以需要當事人或證人就其所見敘述事件發生的過程,但由於人的記憶並非可靠且不精準,又需要有其他的物證等證據加以輔助,讓認定的事實接
Thumbnail
本話所要介紹的是證據法則中的「證據能力」與「權衡理論」,法官在認定犯罪事實時,由於法官並沒有在事發當場目睹事件發生的經過,而就算有目睹,也不一定看得清楚事件發生的每個細節,所以需要當事人或證人就其所見敘述事件發生的過程,但由於人的記憶並非可靠且不精準,又需要有其他的物證等證據加以輔助,讓認定的事實接
Thumbnail
現行刑事訴訟法第154條至第171條(第172至173條已刪除)為證據章之通則。此章節既為「通則」,而證據之種類又包括人證、物證、書證,其通則如要一體適用於各種不同類型之證據上,內容編排也因包山包海而難免相對繁雜、欠缺系統,也造成不少閱讀上的困難。因此,此處我們就先不依條文之編排,而是從證據之基本概
Thumbnail
現行刑事訴訟法第154條至第171條(第172至173條已刪除)為證據章之通則。此章節既為「通則」,而證據之種類又包括人證、物證、書證,其通則如要一體適用於各種不同類型之證據上,內容編排也因包山包海而難免相對繁雜、欠缺系統,也造成不少閱讀上的困難。因此,此處我們就先不依條文之編排,而是從證據之基本概
Thumbnail
這週我來們談談「證據」,民眾們都知道要提起訴訟前,都需要有證據才能告,但對於要有哪些證據、要有多少證據、證據要怎麼取得等等問題,卻常一知半解,用自己的主觀去認定這些證據,並認為有這些證據檢察官或是法官就應該要相信他,並且讓他獲得他所期望的裁判結果。
Thumbnail
這週我來們談談「證據」,民眾們都知道要提起訴訟前,都需要有證據才能告,但對於要有哪些證據、要有多少證據、證據要怎麼取得等等問題,卻常一知半解,用自己的主觀去認定這些證據,並認為有這些證據檢察官或是法官就應該要相信他,並且讓他獲得他所期望的裁判結果。
Thumbnail
訴訟過程中,為了證明某個事實存在,必須請看到、聽到事情經過的證人作證,而證人的證詞可能讓最終的案件結果變得截然不同! 你是否曾好奇,為什麼美劇裡的證人出庭作證時,都要手按聖經發誓呢?在台灣如果有當證人出庭作證的機會,你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Thumbnail
訴訟過程中,為了證明某個事實存在,必須請看到、聽到事情經過的證人作證,而證人的證詞可能讓最終的案件結果變得截然不同! 你是否曾好奇,為什麼美劇裡的證人出庭作證時,都要手按聖經發誓呢?在台灣如果有當證人出庭作證的機會,你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Thumbnail
「法院」在查明檢察官所起訴的犯罪事實,可以依職權調查證據的權限,縱使當事人(公訴人、自訴人或被告)沒有提出調查證據的聲請,法院仍得調查的意思。會有這樣的主義,就是賦予法院有澄清事實的義務,以達到發現真實的刑事訴訟目的。
Thumbnail
「法院」在查明檢察官所起訴的犯罪事實,可以依職權調查證據的權限,縱使當事人(公訴人、自訴人或被告)沒有提出調查證據的聲請,法院仍得調查的意思。會有這樣的主義,就是賦予法院有澄清事實的義務,以達到發現真實的刑事訴訟目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