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文本解壓縮》 黃國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又是任教文科,那你對黃國珍一定不陌生。身為品學堂創辦人與《閱讀理解》的總編輯,不僅在青少年閱讀素養領域深耕,也帶領師長進行文本閱讀的理解與分析,希冀閱讀的力量能在眾人心中發芽茁壯。

這本書對我來說是扎實的教學工具書,若你是教師,想解決學生為何在讀文章時總是抓不到重點的問題、或者想提升自己文本分析的能力,那《文本解壓縮》會是一本可以優先選擇的自學書籍。


 這本書在說什麼?

先從書名《文本解壓縮》談起,「解壓縮」是壓縮的反過程,常使用電腦的人都能理解這是一個將壓縮過的文檔恢復成壓縮之前的模樣,而黃國珍認為文本就是一種被高度壓縮後的檔案。

「文本內涵來自於作者內在深層的記憶、豐富的經歷、情感的激盪、敏銳的觀察、廣泛的學識、複雜的思考與深刻的洞察。轉化承載這些豐富元素的文本如同一個被高度壓縮的檔案。」

是以,要解構文本,就必須將已被壓縮的文本「解壓縮」,才能理解探究其中的深意。黃國珍認為我們在解壓縮文本的過程,就是「逐步還原文本的『建築藍圖』」,它揭示文本的結構,而結構其實包含作者的思想脈絡、論證方式與表達策略。

有了文本解壓縮的概念,黃國珍將在書中以「建構圖式分析」的方法帶領讀者解壓縮文本,從表層訊息逐步建構上位概念,最終統整為核心概念,不僅讓文本分析的過程具體可視化,也讓師長有步驟依循操作,學生就能真正有效地參與完備的閱讀歷程。

 

本書的重要觀念

1.文本是立體的

本書的核心觀點──「文本是立體的」在第一篇就已經開宗明義點出。這裡的「立體」是指讀者從文本可見的表層訊息逐步建構至不可見的概念,所以一篇文本其實會有上下位階的關係,從表層訊息匯集線索,歸納統整概念才能推論作者在文本隱而未揭的核心主旨。

但讀者可能會困惑:閱讀一定要讀到這麼深入嗎?

這裡黃國珍老師舉了一個淺顯的例子:幼童的語言未臻成熟時,他可能會說「我要吃飯飯」,但這並非字義上單純指想吃白飯,而是更進階、上層的概念「我餓了」。若父母無法理解表層訊息背後的意義,那就會變成認知上的衝突。而我們在閱讀文本的過程,其實就是解讀周遭世界的能力,誠如書中所說:「一句話如何被理解,有些人抓不到重點,有些人舉一反三,關鍵條件決定在接受者身上。」

 

raw-image


2.有層次的閱讀理解歷程

著名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指出閱讀素養是「讀者在閱讀歷程中能夠理解、運用、評鑑、省思並投入文本,以實現個人目標、發展個人知識和潛能,並積極參與社會。」這裡的閱讀歷程是一個延續的過程,讀者不僅要讀懂表層訊息,也需進一步深入理解作者安排訊息的理由。因此讀者要掌握三個理解文本的層次,分別是「表層訊息」、「上位概念」與「核心概念」,而對應PISA評量說明讀者須要具備的能力則為「擷取與檢索」、「統整與解釋」、「省思與評鑑」。

raw-image


解壓縮文本的具體步驟

那我們又該如何建構完整的閱讀歷程呢?無論是教師想帶領學生進行深入的文本理解,或是讀者自身想練習更深層的文本閱讀,黃國珍老師在書中按部就班地說明並且舉例,讓讀者能快速瞭解解壓縮文本的過程與步驟。這裡我列舉三個我認為重要且可同時訓練系統思考的方法:

1.建立概念化的能力

概念化為何重要?讀者閱讀時,一定先從理解表層訊息開始,然而隱而未揭的內涵或高階意義,通常不會出現在表層資訊上。讀者需要透過「概念化」組織文本訊息,將之轉化為抽象概念,才有辦法涉及高層次的思考與討論。

raw-image


2. 寫摘要的練習

「摘要是將書籍、論文或任何篇幅較長的文本精練成核心內容的過程,它讓讀者能夠在極短時間內迅速了解整體內容。」所以摘要其實是訓練讀者統整的能力。而在書寫摘要的過程中,切記抄錄原文,盡可能地以自己的話闡述,才能知道自身對於文本是否有真正的理解。

raw-image


3.建立結構思維

誠如書中所言:「結構化是分析事物包括文本的重要條件。」創作一篇文章的過程,正如建造一棟結構穩固的房屋。字詞是構築文本的材料,不僅表達作者的思考與情感,也成為傳遞意義與核心觀念的基本元素。因此讀者在閱讀文本時,必須擁有結構化思維,這能幫助讀者有效吸收文本,並整合訊息與概念。

raw-image


4.文本分析工具─金字塔原理

擁有結構化思維是很抽象的概念,黃國珍老師在書裡揭示一種讀者能進行文本結構分析的工具──「金字塔原理」(Pyramid Principle)。此原理就如同文本一樣具備上下階層的訊息結構,頂層概括主要思想或結論,而下層則是支撐這些結論的證據或論點。

raw-image


不一樣的理解:《木偶奇遇記》

《木偶奇遇記》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小時候的我對於迪士尼動畫電影《Pinocchio》的故事情節依舊很深刻。故事的主人翁Pinocchio本身是一個木偶,是由膝下無子的老木雕師Geppetto雕製而成。善良的仙子出現,告訴Pinocchio若能通過考驗就能成為真正的人類。大部分的觀眾對於此故事最深刻的心得應該就是「做人要誠實」,畢竟在故事中Pinocchio的鼻子因為說謊而愈變愈長。

 

只是,做人誠實真的是《木偶奇遇記》欲展現的核心意義嗎?

黃國珍老師在這裡就以金字塔原理作為架構,並採「建構圖式分析」的方法帶領讀者解壓縮《木偶奇遇記》。

raw-image

由上圖可知:

  1. 表層訊息→是Pinocchio從木頭變成男孩所經歷的過程,這部分是讀者(觀眾)能明顯擷取的情節。
  2. 上位概念→根據情節與Pinocchio對應的行為,統整成「物」、「偶」、「人」三個上位概念。
  3. 核心概念→Pinocchio從「物」變成「人」的歷程,非單純只有誠實,尚有愛、責任、成長等課題必須經歷,才能真正成為「人」。

 

因此,《木偶奇遇記》揭示的是一則生命成長與蛻變且蘊含教育意涵的故事。

「Pinocchio被創造出來時,他的身體雖然是人形,但仍帶有操縱他的絲線。這些絲線在一方面代表著引導,而另一方面則暗示著控制,揭示了引導與控制之間的關係。」

黃國珍老師從教育與學習面向聚焦,討論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課題,藉由一系列的考驗,從錯誤中學習最後改變認知與行為。

 

後記:這本書可以帶給我們什麼啟發?

即便不是教學者,我認為這本書依然有一個重要的核心精神值得大家去思考。閱讀不是只有讀,重要的是理解與否。但是我們究竟該怎麼去塑造自己擁有解壓縮文本的能力?雖然上述已經有很多具體的步驟與方法,但身為讀者的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幫助自己建構「解構文本」的能力呢?

黃國珍老師認為「使用者除了需要具備方法與工具之外,閱讀的sense(感知)更是關鍵。」sense的意思為「感知」,即理解、識別、重視或對某事物做出反應的能力。而閱讀的sense,可以理解為「閱讀感知力」,有些類似我們常說的「語感」。

 

語感怎麼培養?

黃國珍老師認為「廣泛閱讀是建立語感的關鍵基礎。」因此讀者需要透過大量不同文本的主題與形式來累積閱讀經驗,比如小說、散文、報紙等。當讀者擁有多元的閱讀經驗,意味接觸到更豐富的詞彙語法、不同作家的寫作風格,這不僅有助益於建構個人對於文本的解讀,亦是對文本的再創造。

所以,還是持續廣泛閱讀吧!

當你的閱讀足跡範圍愈大,烙印在你心中的生命軌跡也會愈加深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情的沙龍
5會員
8內容數
無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28
這一年MBTI(職業性向測驗,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突然爆紅。時下年輕人喜愛用E(Extrovert,外向)人或I(Introvert,內向)人自介,這似乎變成一種象徵自我特質的標籤,連我自己都很好奇這究竟是什麼玩意兒?
Thumbnail
2024/12/28
這一年MBTI(職業性向測驗,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突然爆紅。時下年輕人喜愛用E(Extrovert,外向)人或I(Introvert,內向)人自介,這似乎變成一種象徵自我特質的標籤,連我自己都很好奇這究竟是什麼玩意兒?
Thumbnail
2024/12/03
「要有一個人,hit-ê就是你,iàu-bô你mài講!」這句話是楊醫師的父親所說,也是全書最關鍵的價值與精神。有些人總是喜歡「呼口號」或「給建議」,然而出點子容易,但真正果斷去行動者難。於是《要有一個人》不僅撐起本書核心,也提供一個支點給讀者,我們其實可以撐住他人,進而改變社會甚至影響世界。
Thumbnail
2024/12/03
「要有一個人,hit-ê就是你,iàu-bô你mài講!」這句話是楊醫師的父親所說,也是全書最關鍵的價值與精神。有些人總是喜歡「呼口號」或「給建議」,然而出點子容易,但真正果斷去行動者難。於是《要有一個人》不僅撐起本書核心,也提供一個支點給讀者,我們其實可以撐住他人,進而改變社會甚至影響世界。
Thumbnail
2023/07/31
太史公司馬遷曾言:「小事見格局,細節看人品」說的是一個人的格局與人品,往往顯露於其生活言行。我們大抵能從待人處事的小環節,一窺人性的本質。而《大人學破局思考》封面的一句話則是告訴你「從關鍵小事看出職場大局」,何謂關鍵小事?又何以洞澈職場大局?
Thumbnail
2023/07/31
太史公司馬遷曾言:「小事見格局,細節看人品」說的是一個人的格局與人品,往往顯露於其生活言行。我們大抵能從待人處事的小環節,一窺人性的本質。而《大人學破局思考》封面的一句話則是告訴你「從關鍵小事看出職場大局」,何謂關鍵小事?又何以洞澈職場大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吳珊珊所著的《獵豹閱讀法》,此書提供高效閱讀技巧,包含指讀法、321閱讀法、核心句提取法以及心智圖法,幫助讀者提升閱讀效率和理解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吳珊珊所著的《獵豹閱讀法》,此書提供高效閱讀技巧,包含指讀法、321閱讀法、核心句提取法以及心智圖法,幫助讀者提升閱讀效率和理解力。
Thumbnail
《文本解壓縮》一書由黃國珍所著,旨在幫助教育工作者與讀者理解和分析文本。書中探討文本的立體性,強調從表層訊息到核心概念的解構過程,並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如金字塔原理,來促進閱讀理解。無論是教師引導學生的學習,還是讀者自我提升,這本書都提供扎實的實用策略,以提升文本分析能力,深化對閱讀的領悟與體會。
Thumbnail
《文本解壓縮》一書由黃國珍所著,旨在幫助教育工作者與讀者理解和分析文本。書中探討文本的立體性,強調從表層訊息到核心概念的解構過程,並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如金字塔原理,來促進閱讀理解。無論是教師引導學生的學習,還是讀者自我提升,這本書都提供扎實的實用策略,以提升文本分析能力,深化對閱讀的領悟與體會。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閱讀並將內容內化成自己的知識?以下是以“四層金字塔”為核心的讀書方法,幫助你提升讀書效率並最大化活用書籍內容。 ▌第 1 階層:擴展資訊來源(広げる) • 目標:建立對書籍和資訊的敏感度,收集多元的好書資訊。 • 做法: • 採用摘要服務(如書籍推薦平台)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閱讀並將內容內化成自己的知識?以下是以“四層金字塔”為核心的讀書方法,幫助你提升讀書效率並最大化活用書籍內容。 ▌第 1 階層:擴展資訊來源(広げる) • 目標:建立對書籍和資訊的敏感度,收集多元的好書資訊。 • 做法: • 採用摘要服務(如書籍推薦平台)
Thumbnail
⋯⋯讀者是要「發現」書中隱藏的骨架;而作者則是以製造骨架為開始,但卻想辦法把骨架「隱藏」起來,或是說,在骨架上添加血肉。
Thumbnail
⋯⋯讀者是要「發現」書中隱藏的骨架;而作者則是以製造骨架為開始,但卻想辦法把骨架「隱藏」起來,或是說,在骨架上添加血肉。
Thumbnail
一天30分鐘的榨書法,幫你最速儲備職場競爭力!
Thumbnail
一天30分鐘的榨書法,幫你最速儲備職場競爭力!
Thumbnail
很久以後,我才明白當時自己為何會在那個「摘要策略」上卡住。 因為人類的大腦面對文本處理訊息的模式是「提取」,而非「刪除」。
Thumbnail
很久以後,我才明白當時自己為何會在那個「摘要策略」上卡住。 因為人類的大腦面對文本處理訊息的模式是「提取」,而非「刪除」。
Thumbnail
''喜閱樹''讀寫教育機構 創辦人-虹瑩老師分享 如何在閱讀中鍛鍊「抓重點的五大技巧」: 子玲老師podcast的專訪 為家長搞定''閱讀理解''的學習&考試大霧區喔 !
Thumbnail
''喜閱樹''讀寫教育機構 創辦人-虹瑩老師分享 如何在閱讀中鍛鍊「抓重點的五大技巧」: 子玲老師podcast的專訪 為家長搞定''閱讀理解''的學習&考試大霧區喔 !
Thumbnail
今天帶著孩子閱讀洪蘭教授的文章,《閱讀使人爬上巨人的肩膀上》。訓練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讀書的要領: 其一 就是預覽,尚未完整閱讀就可針對主題窺知一二。 其二 就是閱讀之後的思考,需要練習提問與摘要。
Thumbnail
今天帶著孩子閱讀洪蘭教授的文章,《閱讀使人爬上巨人的肩膀上》。訓練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讀書的要領: 其一 就是預覽,尚未完整閱讀就可針對主題窺知一二。 其二 就是閱讀之後的思考,需要練習提問與摘要。
Thumbnail
「寫作」如何有綿延不絕的素材,往往與「閱讀」拖不了關係,今天就來談談「如何閱讀」吧! 在大學工作七年至今,我在學校裡的圖書館,總共借了375本書,真是驚人啊!換算下來,一年我借了53本書,平均一周看一本書啊!(鼓掌) 什麼是「略讀」? 從「略讀」到「細讀」 延伸閱讀
Thumbnail
「寫作」如何有綿延不絕的素材,往往與「閱讀」拖不了關係,今天就來談談「如何閱讀」吧! 在大學工作七年至今,我在學校裡的圖書館,總共借了375本書,真是驚人啊!換算下來,一年我借了53本書,平均一周看一本書啊!(鼓掌) 什麼是「略讀」? 從「略讀」到「細讀」 延伸閱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