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經常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看到「好奇心殺死貓」(Curiosity killed the cat)的西方諺語。
最初的版本為「憂慮殺死一隻貓」(Care killed the cat),近似於《論語·衛靈公篇》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後來英國人認為好奇心並非一件好事,並依循貓對事物的好奇與試探,才改成我們熟悉的「好奇心殺死貓」(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以前的封建社會只提供皇室貴族接受教育,閱讀大量的書籍與實際體察平民的生活,為以後統治國家的目的而鋪路;相反地,現今社會普遍接受西方國家的思想,認為人生而平等,都有接受教育、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也有對某件事物的探究能力。隨著時代變遷,人類透過科技、工業機器改變工作與生活的習慣與效率,卻忽略我們本來就有對未知事物的探索與好奇心,繼而表現躺平或是懶得動腦的行為,形成行為與大腦退化,變成好奇心缺乏症候群的前兆。
「好奇心缺乏症候群」又稱為「彼得·潘症候群」,最初記載於丹·凱利(Dan Kiley)在1983年出版的書—《彼得潘症候群:不曾長大的男人》(The Peter Pan Syndrome: 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隨後隔年出版了《溫蒂窮境》(The Wendy Dilemma),紛紛談到好奇心缺乏症後群的明顯特徵:
1.笑容越來越少。(為了養活自己、家人而失去該有的快樂與減少收入)
2.抱怨時間變多。(漸漸失去自己的生活重心與目標)
3.身體常倦懶無力,提不起勁(近似烤土司症候群=職業倦怠)。
4.常認為「事不關己」(自己先把身心靈顧好,才有辦法照顧別人)。
5.常覺得「自己都懂了」。(卻有人比自己還要厲害><)
6.不再思考如何「優化」工作效能。(大腦難道達到7±2的極限了?)
7.很少研究如何把作品、成品、產品或是服務做得更好。(時間都給了家人、最要好的朋友)。
8.處理事情缺乏彈性,堅持公事公辦(→從創新派變成保守派的大部分人群)。
9.容忍力下降(→難怪會有「霸凌」的現象)。
大家童年時所看的迪士尼卡通—「小飛俠」,名叫彼得·潘,原型是希臘神話中的牧神潘、彼得·盧埃林·戴維斯(他照顧的兄弟名字),而後成為蘇格蘭小說家與劇作家詹姆士·馬修·巴里創作「小飛俠彼得·潘」的來源,並且彼得·潘成為Lost Boy的首領,也暗示了彼得潘屬於不想長大的男孩代表,後來心理學家將彼得潘的表現視為症候群,描述在社會上,不想長大的成年男性(美國心理學會不將它列為疾病的一種,但是社會上普遍都能觀察到這個現象)。
最能吻合「好奇心缺乏症後群」的說法已被牛津大學的2024年關鍵詞—「Brain rot」(大腦衰退)取而代之,意味著chatgpt在各行各業改變人類的工作、學習方式與習慣,就連閱讀、生產文字的速度與習慣變得比以前更難專注,更希望在短暫的人生之中選擇旅遊國家,看看世界有多大,不同種族的人群所挾帶的文化故事又會給我們什麼思想上的刺激?故而面對工作內容偶有「躺平」、「無目標感」的意念。
如果想要改善「好奇心缺乏症候群」,筆者推薦天下雜誌出版的一本書—「運氣心理學:掌握1%致富契機的人,都在默默實踐的6種心理技巧」。裡面有幾點可以提供改善缺乏好奇心的具體行為:
1.參加新的聚會與團體(讀書會、社團等等)
2.面臨逆境與困難,無法自行解決時,可以適度向別人求助。
3.保持開放心態,作息、飲食規律,使自己容光煥發。
4.適度整理身邊的人際關係。
5.多參與戶外活動並戒掉手機,珍惜與親朋好友面對面的放鬆時光。
6.經歷工作、結婚、搬家等等變動時,需要審慎思考自己的人生規劃,但須保持幫助他人、平等尊重的良好價值觀。
7.做事時需給自己一個零干擾的心靈空間,開始自問自答。
8.做任何事情都保有彈性的空間與退路。
總體來說,每個人本來都懷有對事物的好奇心,卻不知道為什麼我們三不五時經常看著手機、平板、智慧型手錶,對時間存有一份隱藏的焦慮感,試問生活一直被時間追著跑的時候,你是否曾停下腳步問問自己的生活樂趣在哪裡?如果這個問題讓你促進尋找生活的樂趣,我會開始為你興奮又快樂😊
(請尊重著作權,同時也能將這篇文章分享給你身邊的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