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好奇心:生命不在於找答案,在於問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作者:布萊恩‧葛瑟 / 查爾斯‧費希曼
譯者:李宜懃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15/8/1

為什麼這麼久才寫書的相關文章

好久沒有寫關於書的文章了,但我不是沒有看書,只是看完沒有寫文章而已。

對我來說,看書很簡單,但寫心得就是另外一件事了,如果只是隨便聊兩句不難,但寫文章畢竟是整理思緒過後的產物,要是沒個主題和中心思想,就算寫完,別人可能看不懂,我自己都不會回去看,但畢竟我寫方格子就是希望記錄我自己的想法,並邀請其他人來討論,那如果我自己都不願意回去看,怎麼能要求別人也去看呢?

中英文書名比較

或許是學語言學的職業病,不管是書籍還是電影,我很喜歡比較中文與原文的書籍名稱的差異。

這本書的中文書名是《好奇心:生命不在於找答案,在於問問題》,而英文書名則是《A Curious Mind: The Secret to a Bigger Life》,看完書後,我覺得原文的書名,更能代表這本書的內容。因為在書中,作者一直重複提到:這是一本有關好奇心的書,書的主旨是說明好奇心可以起到作用。從一開始討論社會上對於好奇心的觀念想法,到好奇心的特殊之處,以及有了好奇心之後呢?整體而言,就是再說:為什麼擁有好奇心可以「開啟新世界」。

社會怎麼看到好奇心

作者在書的一開頭就先聊聊社會對於好奇心的觀感,他舉聖經中亞當夏娃為例子,點明社會上其實是對好奇心抱持著負面想法的,其實是在想盡辦法告訴大家:不要有好奇心,因為有好奇心是邪惡的!是一切的原罪。因為好奇心是一種權力。

看到這邊,我不禁想想,那台灣社會怎麼看好奇心這件是呢?在中文中也有一說:「好奇心殺死一隻貓」,台語也說「小孩子,有耳無嘴」阻止小孩問問題,這樣看來,似乎,不管是西方社會,或是華人甚至是台灣的社會環境中,擁有好奇心都不是件好事!

為什麼社會不喜歡有好奇心的人?

書中作者也對這個現象提出了他的解釋:阻止人民有好奇心,其實就是掌權者鞏固自己權力的方式,因為好奇心本身就是權力的一種形式,也是勇氣的一種形式。有好奇心的人,小時候會問令師長頭大的問題,如果不加以制止,長大就會問對掌權者而言更可怕的問題。

當初牛頓問:「為什麼蘋果是向下掉?」最後,他發現了地心引力,民主社會也是有人開始問:「為什麼決定這件事情的人是你不是我!」「為什麼你是貴族,我卻是奴隸?」,然後才慢慢演變出來的,連愛因斯坦都曾說過:我沒有特殊才能,只有強烈的好奇心。

作者在書中感嘆:教室應該是讓問題開花結果的地方,但現在,卻有太多學校如同伊甸園般,阻止學生有好奇心,把問題扼殺在教室裡面。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如今的教育一再的提倡「翻轉教育」,讓教育從「From teacher to students」,改變為「From students to teacher」。因為只有from students to teacher可以讓問題開花結果。但種種教改的不順暢,翻轉教育的不成功,或許就來因為『讓問題開花結果』與『社會上對好奇心的負面想法』,是兩種概念的矛盾吧。

為什麼要擁有好奇心

書中作者表示:雖然這社會並不歡迎好奇心,但好在好奇心是天生的,不管遭受多少打壓,他依然隨時待命。好奇心是無聊的解藥,他無藥可解,而發揮好奇心,其實是一種純真的喜悅。不管是生活上或是職場上,好奇心除了可以為你帶來歡樂,也會引領你向前。

這讓我想到,現在坊間眾多的書籍提到的「故事力」,或許說的其實就是這個概念,好的故事能引發觀眾的好奇心,能讓人聽你說話,達到想達到的目的。

擁有好奇心還不夠

但書中,作者也提到,光擁有好奇心是不夠的。除了要擁有好奇心之外,更重要的是:把好奇心寫下來。如果沒有寫下了,一切都是空談。前文中提到,好奇心其實就是「故事力」,再好的故事,也需要有聽眾,所以把好奇心寫下來這個能力,才是「故事力」能夠發揮作用的關鍵所在。

作者是一個電影製作人,作者說電影製作人其實就是說故事的人,而好故事的首要任務就是激發好奇心,而好奇心又能激發人們說故事的意願。這或許也是為什麼,當我們看到吸引我們的標題而點進去,卻發現裡面就是農場文,沒半點內容的時候會如此不悅了。

讀後反思:回歸自身

在這本書中,作者討論了好奇心對於生活、職場和創意的重要性,認為他是一種權力和勇氣,能夠開啟新的世界,激發人們說故事的意願,進而影響社會的進步。但很可惜的是在這個社會中,好奇心並不被歡迎。本書作者不但鼓勵大家要有好奇心,同時表示擁有好奇心還不夠,更重要的是:把它寫下來,只有把好奇心寫下來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我想,或許我也是藉著寫方格子,練習發揮一點點我的好奇心。 雖然我不知道我寫下來的內容,有沒有引發我的讀者的好奇心,但就如同我文章最後常常提到的,我希望有人可以留言跟我討論,我寫的文章,是我好奇心的紀錄,但我的好奇心,有沒有引發讀者的好奇心呢?

最後

再次不免俗的簡單自我介紹一下。

我是Yawen,我覺得議題和想法是需要討論才會更明朗,所以藉著寫方格子的機會,和大家交流:

我更新得不快,但你的支持會加快我更新的速度。
按下【愛心】讓我知道你喜歡我的文章。
按下【追蹤】或【贊助】,讓我知道你支持我繼續寫相關的文章。

如果你想要告訴我你的想法,或者和我討論,
歡迎【留言】或【來信】
我的Mail:iamloyawen@gmail.com
我的Instagram:yawen.book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awen
42會員
77內容數
這裡可能會聊聊教育議題 也可能會聊聊最近我蒐集到的故事 也可能會聊聊最近看到的書、電影或戲劇 不管是什麼主題,歡迎大家一起聊天討論!
Yawen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前陣子和朋友合辦了一場小型文史活動,我們希望這是一場「歷史對話」的文史活動,但最後參與者繳出的作品都是「導覽稿」,也因此讓我反思: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如果未來還要辦,我能夠有什麼改進的方向。 這不會是我最後一次犯這個錯,甚至不確定我這次的反思是否正確,但這是我自己的結論,也希望能聽聽大家的想法!
Thumbnail
2025/04/28
前陣子和朋友合辦了一場小型文史活動,我們希望這是一場「歷史對話」的文史活動,但最後參與者繳出的作品都是「導覽稿」,也因此讓我反思: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如果未來還要辦,我能夠有什麼改進的方向。 這不會是我最後一次犯這個錯,甚至不確定我這次的反思是否正確,但這是我自己的結論,也希望能聽聽大家的想法!
Thumbnail
2023/11/07
最近看了一本書《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 這幾年,書局中的暢銷書,似乎主軸已經從「用最少時間做最多事情」漸漸轉變到「休息室最重要的財富」,這中間的思考轉折點在哪裡?對於生活的反思有在哪裡?
Thumbnail
2023/11/07
最近看了一本書《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 這幾年,書局中的暢銷書,似乎主軸已經從「用最少時間做最多事情」漸漸轉變到「休息室最重要的財富」,這中間的思考轉折點在哪裡?對於生活的反思有在哪裡?
Thumbnail
2023/08/25
第一篇文摘,字數比預期的還多了一點。 摘錄來自方格子作者Jonny Lo的作品:「5個改變人生的重新思考的練習」中提到的一句話『缺乏衝突不等於和諧,而是漠不關心。』 看到這一句話,第一個想到的是我自己工作上的經驗,所以,分享了自己工作上的兩個故事,然後再來討論自己對這句話的反思與想法。
Thumbnail
2023/08/25
第一篇文摘,字數比預期的還多了一點。 摘錄來自方格子作者Jonny Lo的作品:「5個改變人生的重新思考的練習」中提到的一句話『缺乏衝突不等於和諧,而是漠不關心。』 看到這一句話,第一個想到的是我自己工作上的經驗,所以,分享了自己工作上的兩個故事,然後再來討論自己對這句話的反思與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書籍資訊】 [書 名]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作 者] 熊仁謙
Thumbnail
【書籍資訊】 [書 名] 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 [作 者] 熊仁謙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李惠貞的書籍《成為企劃人》,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和對人生的指引作用。藉由閱讀,可以找到方向、肯定目標,以及重新定義問題,從而找到心中真正的答案。文章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和學習的企圖心,並提到了作者的其他書籍以及相關書籍推薦。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李惠貞的書籍《成為企劃人》,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和對人生的指引作用。藉由閱讀,可以找到方向、肯定目標,以及重新定義問題,從而找到心中真正的答案。文章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和學習的企圖心,並提到了作者的其他書籍以及相關書籍推薦。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聊到,恐懼跟慾望都是一個人很重要的驅動力,但完全被恐懼或慾望驅動的人也很容易對人生失去希望 除了恐懼跟慾望之外,我們是否還記得自己剛剛對這個世界有所認知時,學習的主要驅動是「好奇」 因為「好奇」,我們東摸摸西摸摸,一無所知卻也無所畏懼,只要眼見所及,我們都想知道那是什麼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聊到,恐懼跟慾望都是一個人很重要的驅動力,但完全被恐懼或慾望驅動的人也很容易對人生失去希望 除了恐懼跟慾望之外,我們是否還記得自己剛剛對這個世界有所認知時,學習的主要驅動是「好奇」 因為「好奇」,我們東摸摸西摸摸,一無所知卻也無所畏懼,只要眼見所及,我們都想知道那是什麼
Thumbnail
書名:Seek: How Curiosity Can Transform Your Life And Change The World | 讓我們運用對人的好奇心,來修補連結,逐漸分化的社會。
Thumbnail
書名:Seek: How Curiosity Can Transform Your Life And Change The World | 讓我們運用對人的好奇心,來修補連結,逐漸分化的社會。
Thumbnail
最近收編了這本書,原本是在圖書館發現這本書,想要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路,沒想到卻先療愈了自己。 當初唸到一半時,還一度懷疑是本宗教書籍,看了作者簡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希望藉此鼓勵那些徬徨的讀者:別害怕,觀察、傾聽、繼續前行。 長到這麼大,我總是也一直是摸索著走甚麼路和該怎麼走, 用世俗的眼光來
Thumbnail
最近收編了這本書,原本是在圖書館發現這本書,想要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路,沒想到卻先療愈了自己。 當初唸到一半時,還一度懷疑是本宗教書籍,看了作者簡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希望藉此鼓勵那些徬徨的讀者:別害怕,觀察、傾聽、繼續前行。 長到這麼大,我總是也一直是摸索著走甚麼路和該怎麼走, 用世俗的眼光來
Thumbnail
寫在前面: 說實話,我不是一個很喜歡看暢銷書和買暢銷書的人,總是會等到風潮過後,才會好奇看一下大家的推介和描述。因為我總相信,人在某些時刻、某些機緣,會莫名地被神奇的力量給牽引著,而那本書就會莫名來到你面前,與你邂逅,而那些邂逅都是宇宙想告訴你的事情。書會找到需要他的讀者,讀者也會找到生命中的
Thumbnail
寫在前面: 說實話,我不是一個很喜歡看暢銷書和買暢銷書的人,總是會等到風潮過後,才會好奇看一下大家的推介和描述。因為我總相信,人在某些時刻、某些機緣,會莫名地被神奇的力量給牽引著,而那本書就會莫名來到你面前,與你邂逅,而那些邂逅都是宇宙想告訴你的事情。書會找到需要他的讀者,讀者也會找到生命中的
Thumbnail
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某個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   第一章 生存智慧 時間自由大於財富自由,有時間閱讀的人更容易變成富有的人。 你有多忙,就代表你有多常被他人使喚  只要你把閱讀視為第一優先,就一定有時間讀書。如果這是你喜歡的事情,就應該排除萬難優先進行
Thumbnail
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某個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   第一章 生存智慧 時間自由大於財富自由,有時間閱讀的人更容易變成富有的人。 你有多忙,就代表你有多常被他人使喚  只要你把閱讀視為第一優先,就一定有時間讀書。如果這是你喜歡的事情,就應該排除萬難優先進行
Thumbnail
年初才收到的書,很意外自己蠻快就讀完的,起初只是翻一翻,結果就這樣順讀下去,最近似乎蠻常這樣的,我想,主要原因是作者推廣閱讀的理念與我此刻的想法非常接近,再加上,近期心理的狀態實在是很需要透過閱讀來發洩。
Thumbnail
年初才收到的書,很意外自己蠻快就讀完的,起初只是翻一翻,結果就這樣順讀下去,最近似乎蠻常這樣的,我想,主要原因是作者推廣閱讀的理念與我此刻的想法非常接近,再加上,近期心理的狀態實在是很需要透過閱讀來發洩。
Thumbnail
盯著「興趣」那欄空白格思考著該寫些什麼,我握著筆,寫下了了無新意的答案:「旅遊、看電影」。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很羨慕那些有興趣愛好的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追求什麼,因為這個問題足足困擾我 28 年。 自求學開始,每個行為的動機都是為了某件利益:為了考好成績,所以認真學習;為了獲得零用錢獎勵
Thumbnail
盯著「興趣」那欄空白格思考著該寫些什麼,我握著筆,寫下了了無新意的答案:「旅遊、看電影」。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很羨慕那些有興趣愛好的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追求什麼,因為這個問題足足困擾我 28 年。 自求學開始,每個行為的動機都是為了某件利益:為了考好成績,所以認真學習;為了獲得零用錢獎勵
Thumbnail
📖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自己是個容易產生負面想法的人,也常常陷入沒自信、覺得自己不夠好的陰霾中。但慶幸的是,漸漸地會去意識到這些負面想法帶給我的感受是不開心的、會讓我疲憊的,也更是讓我越來越厭惡自己的根源,於是帶著淨化自己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
Thumbnail
📖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自己是個容易產生負面想法的人,也常常陷入沒自信、覺得自己不夠好的陰霾中。但慶幸的是,漸漸地會去意識到這些負面想法帶給我的感受是不開心的、會讓我疲憊的,也更是讓我越來越厭惡自己的根源,於是帶著淨化自己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