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巧不成書」這句話很有意思,它暗示著生活中偶然並非純粹的巧合,而是蘊含著某種意義。就像我遇見這本書的過程,看似偶然,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其實我沒有《逆習慣》這本書,但KOBO的系統紊亂,造成此書變成免費,於是我忍不住點開它,試讀後驚為天人,我決定購入好好拜讀。
這篇筆記只針對試讀部分,我會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詮釋所看到的內容和感想。
根據演化生物學家的研究,人類的基本行為可以簡單分為四種:「打鬥、逃跑、覓食和繁衍(簡稱4F)。」為了省力,大腦會自動導航四種行為模式。
4F幫助人類度過蠻荒年代,安然生存了幾千年,原本4F的設計是為了避免痛苦、找樂子和節省能量。但如今產生反效果,主要因為人們在飲食不知節制,又缺乏運動情況下,出現了肥胖、癌症、壓力、心臟病等症狀,這才引爆出了4 F的缺點。
— ‧ — ‧ — ‧ —
它的優點是:引導人們追求[短期的]安全和享受。
而缺點就是:這樣就缺乏了[長遠的]目標規劃能力。
— ‧ — ‧ — ‧ —
現今,人們過度依賴3C,就像一艘在海上航行卻沒有羅盤的船一樣的危險。作家馬歇爾・葛史密斯:「沒有履試不爽的方法,凡事絕非一成不變。」沒有永遠有效的方法,因為,凡事都在不斷變化。
好,那,怎麼辦?
「保持好奇心!」作者說。
作者路克分享自身的成功案例。他接下一間流量不錯卻持續虧損的連鎖眼鏡店。問題出在客人沒能獲得妥善服務,即使員工有心振作,但在破碎的管理體制下,只會讓員工不斷挫折,熱情逐漸消磨殆盡。
路克上任後,開始大幅改革,將[好奇心]導入經營系統,鼓勵員工嘗試新方法,果然大家有許多創意。其實只是需要一個自由安全表達的空間,去嘗試新的改變,即使失敗也沒關係。新的管理制度,反而讓員工更加自律,當優秀表現獲得肯定,大家就會充滿動力,並願意全力以赴。
路克也在百日內開了百間店,創下澳大利亞零售業展店最快的記錄。他所經營的店不僅是全國之冠,前所未見的營業額甚至打破全球紀錄。
他們成功了!
路克認為生活該有的態度:「有,很好,多一點更讚。」這不僅適用於工作,也適用於玩樂、享用美食,以及所有讓我們感到喜愛的事物。
正如這本書的副標:「好奇心改變一切。」實在是太貼切了。當保持好奇,以更開放的心面對挑戰,就不再受限於固有思維模式。這種轉變不僅帶來個人成長,更能激發出意想不到的創新可能。
華特·迪士尼說:
我們持續前進,開拓新事物,因為好奇心不斷帶領我們走向新的道路。
對我來說,深刻的啟發在於:「人類原始行為模式的部份。原來我們至今的行為模式,仍被原始生存本能所制約著。」透過作者有趣的推論,我也反思:「如何在現今社會中、在日常生活裏,如何讓自己更加茁壯?如何超越這些本能反應?」
我想應該就是從[有意識]的觀照生活開始吧!
從檢視日常習慣來自我提問:「哪些有益於生活的習慣?哪些是原始本能所殘留的慣性使然?可以如何調整...」
我想[沒頭緒]也正常 ~
每天多一點時間和空間…
從自己喜歡的開始練習...
也許就在某個不經意中…
突然就[意識到]什麼?
我沒有特殊的天賦,我只是熱切地好奇。
— 愛因斯坦
成功不在於天賦異稟,而在於保持對世界永不止息的好奇與探索。
保持好奇心是終身學習的關鍵。它能讓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
— 比爾·蓋茨
我覺得偉人金句,有時不僅僅是勵志名言,這是他們用一生實踐所獲得的真知灼見。
而當不止一位智者,不約而同的告訴我們,好奇心不只是一種天性,它更是可以培養的態度。我們如何才能將這樣的[人生態度]收錄下來,運用在自己身上,這就得看個人的意願和本事了。但正如作者的經驗一樣,不要受困在舊有經驗中,只要突破固有思維限制,總能在生活和工作中,發現新的可能性!
保持好奇的習慣,絕非在漫不經心的情況下莫名產生,它需要經由你的意識,審慎營造而成。
— 路克‧馬瑟斯
當對開始自己的習慣感到好奇,心態就會從原本習慣的「我不夠好,需要改變。」轉變為更積極的「我可以改變…更多更好。」
就像園丁照料花園一樣,好奇心不僅需要培養,更需要持續保持和實踐。只要每天澆灌、修剪、除草,就能讓好奇心這朵花綻放出最美的姿態。
.
.
.
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培養並保持好奇心?有哪些具體的行動可以幫助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