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筆記:逆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逆習慣的試讀筆記

「無巧不成書」這句話很有意思,它暗示著生活中偶然並非純粹的巧合,而是蘊含著某種意義。就像我遇見這本書的過程,看似偶然,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其實我沒有《逆習慣》這本書,但KOBO的系統紊亂,造成此書變成免費,於是我忍不住點開它,試讀後驚為天人,我決定購入好好拜讀。

這篇筆記只針對試讀部分,我會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詮釋所看到的內容和感想。



根據演化生物學家的研究,人類的基本行為可以簡單分為四種:「打鬥、逃跑、覓食和繁衍(簡稱4F)。」為了省力,大腦會自動導航四種行為模式。

raw-image

4F幫助人類度過蠻荒年代,安然生存了幾千年,原本4F的設計是為了避免痛苦、找樂子和節省能量。但如今產生反效果,主要因為人們在飲食不知節制,又缺乏運動情況下,出現了肥胖、癌症、壓力、心臟病等症狀,這才引爆出了4 F的缺點。

— ‧ — ‧ — ‧ —

它的優點是:引導人們追求[短期的]安全和享受。

而缺點就是:這樣就缺乏了[長遠的]目標規劃能力。

— ‧ — ‧ — ‧ —

現今,人們過度依賴3C,就像一艘在海上航行卻沒有羅盤的船一樣的危險。作家馬歇爾・葛史密斯:「沒有履試不爽的方法,凡事絕非一成不變。」沒有永遠有效的方法,因為,凡事都在不斷變化。

raw-image

好,那,怎麼辦?


「保持好奇心!」作者說。


突破固有思維限制

作者路克分享自身的成功案例。他接下一間流量不錯卻持續虧損的連鎖眼鏡店。問題出在客人沒能獲得妥善服務,即使員工有心振作,但在破碎的管理體制下,只會讓員工不斷挫折,熱情逐漸消磨殆盡。

路克上任後,開始大幅改革,將[好奇心]導入經營系統,鼓勵員工嘗試新方法,果然大家有許多創意。其實只是需要一個自由安全表達的空間,去嘗試新的改變,即使失敗也沒關係。新的管理制度,反而讓員工更加自律,當優秀表現獲得肯定,大家就會充滿動力,並願意全力以赴。

路克也在百日內開了百間店,創下澳大利亞零售業展店最快的記錄。他所經營的店不僅是全國之冠,前所未見的營業額甚至打破全球紀錄。


他們成功了!


路克認為生活該有的態度:「有,很好,多一點更讚。」這不僅適用於工作,也適用於玩樂、享用美食,以及所有讓我們感到喜愛的事物。


好奇心帶來無限可能

正如這本書的副標:「好奇心改變一切。」實在是太貼切了。當保持好奇,以更開放的心面對挑戰,就不再受限於固有思維模式。這種轉變不僅帶來個人成長,更能激發出意想不到的創新可能。


華特·迪士尼說:

我們持續前進,開拓新事物,因為好奇心不斷帶領我們走向新的道路。


如何調整現況的反思

對我來說,深刻的啟發在於:「人類原始行為模式的部份。原來我們至今的行為模式,仍被原始生存本能所制約著。」透過作者有趣的推論,我也反思:「如何在現今社會中、在日常生活裏,如何讓自己更加茁壯?如何超越這些本能反應?」


有意識的覺知生活

我想應該就是從[有意識]的觀照生活開始吧!

從檢視日常習慣來自我提問:「哪些有益於生活的習慣?哪些是原始本能所殘留的慣性使然?可以如何調整...」


我想[沒頭緒]也正常 ~
每天多一點時間和空間…
從自己喜歡的開始練習...
也許就在某個不經意中…
突然就[意識到]什麼?

raw-image
我沒有特殊的天賦,我只是熱切地好奇。
— 愛因斯坦

成功不在於天賦異稟,而在於保持對世界永不止息的好奇與探索。


保持好奇心是終身學習的關鍵。它能讓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
— 比爾·蓋茨

我覺得偉人金句,有時不僅僅是勵志名言,這是他們用一生實踐所獲得的真知灼見。


而當不止一位智者,不約而同的告訴我們,好奇心不只是一種天性,它更是可以培養的態度。我們如何才能將這樣的[人生態度]收錄下來,運用在自己身上,這就得看個人的意願和本事了。但正如作者的經驗一樣,不要受困在舊有經驗中,只要突破固有思維限制,總能在生活和工作中,發現新的可能性!

raw-image
保持好奇的習慣,絕非在漫不經心的情況下莫名產生,它需要經由你的意識,審慎營造而成。
— 路克‧馬瑟斯

當對開始自己的習慣感到好奇,心態就會從原本習慣的「我不夠好,需要改變。」轉變為更積極的「我可以改變…更多更好。」

就像園丁照料花園一樣,好奇心不僅需要培養,更需要持續保持和實踐。只要每天澆灌、修剪、除草,就能讓好奇心這朵花綻放出最美的姿態。

練習慢生活品嚐知覺

.

.

.

小靈魂HomeWork

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培養並保持好奇心?有哪些具體的行動可以幫助做到這一點?

avatar-img
1會員
30內容數
我們都從那裏來!跟你一樣,我也是小靈魂之一。 紮根在地球的日子裏,過去怎樣沒關係,只管從現在開始吧。 深入心靈之眼,且看且聽且感受。去擴展思想、語言、行動的無限。去穿越可視與不可視的界限。 好好停下來,就不再錯過,這身而為人的不思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靈魂之眼 的其他內容
透過《深刻認識一個人》一書的「全人觀點」探討理解自己與他人的重要性。人性如同河流,既複雜又流動,不應被簡單定義為善惡二分。透過放下預設立場和心防,我們能夠看見每個人的獨特性與多樣面向。同理與包容不僅有助於理解他人,更能加深自我認識。就像母女案例中,一個貼切的比喻能打開心扉,促進真誠的理解與連結。
透過《深刻認識一個人》一書的「全人觀點」探討理解自己與他人的重要性。人性如同河流,既複雜又流動,不應被簡單定義為善惡二分。透過放下預設立場和心防,我們能夠看見每個人的獨特性與多樣面向。同理與包容不僅有助於理解他人,更能加深自我認識。就像母女案例中,一個貼切的比喻能打開心扉,促進真誠的理解與連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書探討習慣對生活的影響,作者深入研究為何我們會習慣化,以及如何去習慣化。書中提到,休息可以降低對美好事物的習慣,創造更長久的歡樂。同時,破除低期望的束縛,對生活美好期待,可以為未來注入更多希望。最後,書籍鼓勵讀者參與同事的話題,選擇去習慣化那些負能量的話語,以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誰也不會一帆風順,而我們面臨的困難主要是源於混亂的觀念以及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而要改變這種境況,就是要發現在這些雜亂無章中找到內在的規律,以便我們調整自身去適應自然規律。因此,清晰的思路和敏銳的洞察力就顯得難能可貴。 這種能力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建立在平日的點滴努力的基礎之上的。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名為《逆習慣》的好書,講解了習慣對人生的影響,並分享了故事和心得。內容廣泛涉及習慣的形成、影響、以及改變習慣的方法,讀者可以從中汲取改變自己習慣的啟示。
Thumbnail
習慣讓好奇成為一種習慣,能夠幫助我們減少批判,改變開始於覺察。瞭解好奇的重要性,也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深化、提升。
Thumbnail
本書探討習慣對生活的影響,作者深入研究為何我們會習慣化,以及如何去習慣化。書中提到,休息可以降低對美好事物的習慣,創造更長久的歡樂。同時,破除低期望的束縛,對生活美好期待,可以為未來注入更多希望。最後,書籍鼓勵讀者參與同事的話題,選擇去習慣化那些負能量的話語,以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誰也不會一帆風順,而我們面臨的困難主要是源於混亂的觀念以及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而要改變這種境況,就是要發現在這些雜亂無章中找到內在的規律,以便我們調整自身去適應自然規律。因此,清晰的思路和敏銳的洞察力就顯得難能可貴。 這種能力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建立在平日的點滴努力的基礎之上的。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名為《逆習慣》的好書,講解了習慣對人生的影響,並分享了故事和心得。內容廣泛涉及習慣的形成、影響、以及改變習慣的方法,讀者可以從中汲取改變自己習慣的啟示。
Thumbnail
習慣讓好奇成為一種習慣,能夠幫助我們減少批判,改變開始於覺察。瞭解好奇的重要性,也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深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