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的人都應該要知道這件事情:雖然打字、語音輸入越來越方便,但許多科學家認為,「手寫」對大腦功能的協調、發育非常重要。從幼兒會拿筆開始,我們就要讓他們持續有練習手寫的機會。直到青少年與大學生階段,不要放棄手寫,仍有助於活化大腦功能。
手寫、然後辨識手寫的訊息,是人類大腦最獨特的功能。這麼複雜的動作時,需要啟用、活化相當廣泛的神經網絡。有學者認為,人類大腦在24歲才完全成熟;在24歲前多手寫,還有機會促進大腦發育。中老年人多手寫,或許也有延緩老化的作用?
握筆的過程,本身就是一項複雜的任務,因為它要求大腦不斷監控每根手指施加在筆上的壓力。隨後,運動系統需要精確地調整這種壓力,將腦海中的每個字母複製到紙面上。
幼稚園要多練習手寫,小學生要盡量保留手寫習慣,然後要多鼓勵中學生寫信給朋友。或許我們要來鼓吹,手寫的情書才是最真摯的感情?交筆友、寫信、貼郵票,深思與緩慢等待的過程,或許更能醞釀一輩子的朋友。
今年一月發表的一項研究,這一年來持續引起許多專家撰文討論。這研究記錄了36位大學生使用數位筆寫字與使用打字時大腦腦電波的變化。每位受測者同時測量高密度的腦波(有256個電極),資料量非常龐大。
研究數據清楚發現,「手寫」過程觸發了更加廣泛且互相連結的神經網絡,跟運動控制、感官輸入、高階認知有關,也觸發更多的記憶形成、需要更多的注意力。「手寫」明顯需要更多的視覺與本體感覺。
腦波數據證實,當學生用手寫字時,處理運動與視覺信息的大腦區域,會與負責記憶形成的區域同步活動,並以與學習相關的頻率發出訊號。學者說:「我們在打字中完全看不到這種同步活動」。
這群學者在之前的研究,認為「手寫」是很好的大腦刺激方式,尤其是對幼童來說更明顯。也因為他們的系列研究,美國有至少20個州決定要在小學裡多引入手寫教育。加州最近頒布了一項法律,要求在小學1到6年級教授草寫。
對成年人來說,「手寫」可能會有更好的學習與記憶效果,能增強專注力。對中老年人來說,多手寫,或許能延緩肢體與大腦的退化。
我們常說,「孩子的〇〇不能等」。如果在兒童階段缺乏手寫對大腦的刺激,有些大腦功能的活化,日後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在AI時代,我們更要搞清楚,人類跟未來的AI機器人有什麼不同。
但話說回來,未來的AI機器人,應該也會比大多數人類,更能「手寫」寫出動人的情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