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成長|畢業典禮結束後的舊金山study trip,為我的「職涯轉彎」鋪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的商學碩士就讀於「以管顧業聞名的」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當時我是以「很肯定畢業之後想走管顧業」而申請並就讀這所學校。

而我卻在得到「過去3年夢寐以求、為之努力」的夢幻工作一年後就選擇離開,決定開啟「內容創業」。

這個決定看起來「突兀」,然而學程裡最後一個活動——舊金山study trip早已為我的「職涯轉彎」埋下了種子。

 

企業參訪裡,我們第一次開始想像「管顧公司職涯3-5年之後」可能的心境

study trip包含了去矽谷「快速成長的科技企業」參訪。

抵達之前,我原以為會與一群「與我們的背景截然相反」的人物見面(因為我們大多數都即將在「管顧公司」開啟職涯,而非科技企業),沒想到遇見的大多可能是「3-5年後的我們自己」。

多數企業參訪包含參觀公司環境、了解企業願景,聽高管聊企業文化,等這類制式又浮表面的套路。然而此次的企業參訪與「這類company visit」大不相同。

進入公司,簡短逛完公司環境,我們隨即被安排到一間會議室裡。接著,每一小時就有一個員工來分享各自職涯心路歷程,「來到這家公司前在做什麼工作?為什麼決定來這裡?現在在做什麼?以及這一路走來他們的思考?」

也是這時,我才第一次透過他人的分享,開始認真琢磨,正式工作後可能的心境與樣子。

 

頂著紫色短髮,挺著孕肚的「蕾絲邊」姐姐帶來的震撼

當頂著一頭紫色短髮,挺著孕肚的亞裔姐姐現身時,我在心中嘀咕「這就是科技公司的寬容與開放呀」。

我以為我們很不一樣。

然而,隨著她展開自我介紹,來到科技公司之前,她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做管理諮詢部門的分析師,我立即被吸進她的故事裡。

她描述她在「管理顧問」充滿格式與framework的組織文化裡,發現自己的性格特質原來是「反傳統的」。

她不喜歡條條框框,渴望突破框架。這體現在她希望能用「更創新的手法」解決企業問題,也希望自己外在能展現更多個人特色,而不是不斷沿用「過去的經驗」,以及「被包裝成統一的樣貌」呈現在客戶面前。

然而管顧業不允許她這麼「做自己」,亞裔成長的家庭環境也不允許她這麼「背離傳統」。

不過,當「自我的重要性」逐漸大於「外界的眼光」時,她終於決定去到「更適合她的個性」的地方去。

雖然這是眾多職涯分享中最「極端」的案例,但是在認真聆聽完所有的分享,我逐漸抓住所有人分享的「共通點」,那就是——不放棄探索、反思、了解自我,而不是任由環境形塑自己的樣貌。不管這個環境多麼高大又受人遵從,「自己的感受」依然是第一位。

 

在我們堅信我們將在「更高的起點」,開啟「美好的職涯」時,教授說「我的目的就是讓你們困惑」

參訪完之後回到學校,老師讓我們一個一個分享「心得感悟」。大多數同學都表示,參訪完之後,反而對職涯「產生更多困惑」。

困惑的原因在於「原以為從高學歷畢業,進入一家夢寐以求的公司,人生就從此『上岸了』,卻沒想到這個『最堅定不移的選擇』、『夢寐以求的工作』,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辜負我們』,又開啟新一輪對理想的追逐。」

教授笑到,「我的目的就是讓你們困惑」。

困惑?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這次company visit的用意。

輪到我時,我以輕鬆的語氣分享到,「很開心能見到更多元的職涯選擇。它會讓我在將來遇到困惑時,知道我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從「我找到最理想的工作了!」,到「我找到最理想的工作了嗎?」

這個「小小的衝擊」一直留在我心裡。

當時我無法完全理解,為什麼學校要花一年時間洗腦我們「管顧業是最棒的工作」,再在畢業之際,啟程工作之時,給我們一記當頭棒喝。

後來我才明白,當你在追求渴望的事物時,需要堅定不移的信念,才能「衝刺的快狠準」。

然而人的成長需要不斷「打破認知」。

當我們的大腦內部已經「邏輯自洽」,代表我們不再有動力「向外尋找答案」,也就更容易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久而久之變得頑固,而無法隨著時代的變動,做出及時的認知調整,及行動變化。

擁有「我可以隨著成長,更了解自己,而改變我的決定」的認知,為我後續的「職涯轉彎」埋下了種子。

因此,當我進入「醫療產業」的管理顧問行業——滿足我「理想主義」的情懷,又在外界眼中是擁有社會地位的高薪工作,讓我一度以為這是「最理想不過的工作」了!卻在我逐漸感覺到「不舒服、不符合我心中所想」,而萌生退意時,我不會認為是我的問題,設法說服自己屈從於「原先的認知」,相反,我知道我可以追求「其他答案」。

 

努力不是為了「上岸」,而是為了積累「成功的記憶」

有些人可能會問,如果某天,你因為改變了心意,而離開你「過去的成功」,那麼當時的努力是為了什麼?

從大學時就讀創業系,到受疫情影響,棄創業走向管顧業,再因為經歷了管顧業發現不適合自己而離開。

我越來越發覺,人生沒有「真正的岸」,只有越來越「了解的自己」。

既然人生沒有真正的答案,那麼努力不是為了「上岸」,而是為了累積「成功的記憶」。

正因為有過成功的經驗,才能讓我在做「新決定」時,更有底氣去闖、更信任自己的能力可以克服新的挑戰。


代表同學向講者致謝

代表同學向講者致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高壓的工作環境中,我們常忘記生活的美好。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新加坡的生活經歷,一位印度室友所帶來的啟發。藉由簡單的問題「How's life?」讓我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從專注於工作的煩惱轉變為珍惜生活中的小美好。這是一個關於價值觀轉變,聚焦生活的故事,提醒每個人要享受人生的每個瞬間。
最近在廣州旅居,碰巧頭髮已經長的不行,必須得在「陌生的城市」找到一個合適的理髮師。沒有口碑介紹,所以只能依賴「網上搜索」,發現「理髮」這個行業真是紅海市場,除了價格以外,很難從數以萬計的「理髮師頭像和簡介」裡,看出區別是什麼。第一次在陌生的城市理髮,又不想踩坑的我,只能用「價格」進行篩選...
感謝各位格友對我的出版作品《Z世代: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的關注,讓大家久等了!在快滿25歲時,我發下「豪言壯語」,「給我一年時間,我要出書」。一年後,我做到了!
傳統的語言學習方法常常從背單字和基本對話開始。本文分享了一種顛覆性的學習方法:直接寫文章。透過主動探索自己喜歡的主題,與本地人互動,有效促進語言能力的提升,同時縮短教室學習與真實生活的距離,增加與當地文化的交融,甚至結交新朋友。這種方法完全免費,且基於實際需求,讓學習者能快速進步並應用於生活之中。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東亞的標準答案教育體系中成長所帶來的困難與挑戰,並分享了作者在美國和法國的留學經歷。文章強調,在現實生活中,成功不再依賴於尋找所謂的「正確答案」,而是必須學會在不確定性中做出決策,並勇於嘗試。這樣的心態不僅能提升個人的職涯發展,也能促進人際關係的靈活轉變,讓我們更能適應多變的世界。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脫離傳統工作模式後的心路歷程,從最初的懷疑與不安,到如今的自我肯定與持續創作。作者強調裸辭並非只有玩樂,而是一場修行,過程中自我突破與成長的價值。面對快速變化的時代,年輕人需尋找屬於自己的藍海,而新書旨在啟發Z世代勇敢追逐夢想,不必依賴他人的認可。
高壓的工作環境中,我們常忘記生活的美好。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新加坡的生活經歷,一位印度室友所帶來的啟發。藉由簡單的問題「How's life?」讓我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從專注於工作的煩惱轉變為珍惜生活中的小美好。這是一個關於價值觀轉變,聚焦生活的故事,提醒每個人要享受人生的每個瞬間。
最近在廣州旅居,碰巧頭髮已經長的不行,必須得在「陌生的城市」找到一個合適的理髮師。沒有口碑介紹,所以只能依賴「網上搜索」,發現「理髮」這個行業真是紅海市場,除了價格以外,很難從數以萬計的「理髮師頭像和簡介」裡,看出區別是什麼。第一次在陌生的城市理髮,又不想踩坑的我,只能用「價格」進行篩選...
感謝各位格友對我的出版作品《Z世代: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的關注,讓大家久等了!在快滿25歲時,我發下「豪言壯語」,「給我一年時間,我要出書」。一年後,我做到了!
傳統的語言學習方法常常從背單字和基本對話開始。本文分享了一種顛覆性的學習方法:直接寫文章。透過主動探索自己喜歡的主題,與本地人互動,有效促進語言能力的提升,同時縮短教室學習與真實生活的距離,增加與當地文化的交融,甚至結交新朋友。這種方法完全免費,且基於實際需求,讓學習者能快速進步並應用於生活之中。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東亞的標準答案教育體系中成長所帶來的困難與挑戰,並分享了作者在美國和法國的留學經歷。文章強調,在現實生活中,成功不再依賴於尋找所謂的「正確答案」,而是必須學會在不確定性中做出決策,並勇於嘗試。這樣的心態不僅能提升個人的職涯發展,也能促進人際關係的靈活轉變,讓我們更能適應多變的世界。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脫離傳統工作模式後的心路歷程,從最初的懷疑與不安,到如今的自我肯定與持續創作。作者強調裸辭並非只有玩樂,而是一場修行,過程中自我突破與成長的價值。面對快速變化的時代,年輕人需尋找屬於自己的藍海,而新書旨在啟發Z世代勇敢追逐夢想,不必依賴他人的認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全球Top商學院INSEAD畢業後,我在新加坡一家專注於醫療領域的管理顧問公司(management consulting) 擔任商業分析師。管顧業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內容,讓我在很短時間內,就實現從「懵懂的畢業生」到「嫻熟職場人」的蛻變。
Thumbnail
我曾經在職場巔峰時,放下工作去了紐西蘭唸Full Time MBA (企管碩士研究所)。由於那兩年所學的現代管理知識,大部份我已經在亞洲商場實際運用多年,我因而沒有真正的用心學習。 取得學位的當下,覺得自己其實沒有吸取太多的新知。反而,我的同學,個個學得一身本領,簡直是脫胎換骨,也幾乎每個人都拿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者描述了她選擇在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修讀MIM(Master in Management)的經歷,透過在法國、新加坡、阿聯酋和美國等多個國家的學習心得,她對於跨文化溝通、價值觀自由的體悟,以及對職業選擇、人生活法的觀察。
Thumbnail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管理顧問業,然而比起大學一開始就以「管顧業」為目標,去做相關領域實習的同學,我申請管顧業投遞的履歷可謂是「怪的可以」。我大學時就讀香港浸會大學商學院,入學時學校尚未開設「創業系」,而我也一直以「行銷系」為第一優先選擇...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2022.6 我畢業於歐洲排名第一的商學院INSEAD。雖然疫情使得畢典無法有親人參與,但這不能影響成為父母驕傲的時刻。本文探討我從小到大跨文化成長的過程,以及希望成為不同背景間的理解包容橋樑的使命。
Thumbnail
最近接觸到一位中國的求職者, 他剛從國外知名大學的整合行銷科系畢業回到中國求職, 有著好看的學歷以及曾在國際知名精品公司實習的經驗, 但卻一直找不到行銷相關的工作。也許可以透過這個案例來重新思考「怎麼樣的實習對求職才有幫助」。
Thumbnail
努力生活的人生新手經驗談—如何在大學時期將出國交換、社團經驗、輔系學習一舉納入囊中
Thumbnail
之前都還沒跟大家好好自我介紹,我是今年 2023 政大 MBA 畢業的,跟大家一樣是職場新鮮人,理跨商的商管碩士畢業生。想想離研究所畢業也半年了,就來總結我在研究所的兩年都在幹麻,順便給想要讀研究所,特別是商學院的學弟妹們一點參考,本文將介紹商管研究所在學什麼、3個特質評估自己適不適合商管研究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全球Top商學院INSEAD畢業後,我在新加坡一家專注於醫療領域的管理顧問公司(management consulting) 擔任商業分析師。管顧業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內容,讓我在很短時間內,就實現從「懵懂的畢業生」到「嫻熟職場人」的蛻變。
Thumbnail
我曾經在職場巔峰時,放下工作去了紐西蘭唸Full Time MBA (企管碩士研究所)。由於那兩年所學的現代管理知識,大部份我已經在亞洲商場實際運用多年,我因而沒有真正的用心學習。 取得學位的當下,覺得自己其實沒有吸取太多的新知。反而,我的同學,個個學得一身本領,簡直是脫胎換骨,也幾乎每個人都拿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者描述了她選擇在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修讀MIM(Master in Management)的經歷,透過在法國、新加坡、阿聯酋和美國等多個國家的學習心得,她對於跨文化溝通、價值觀自由的體悟,以及對職業選擇、人生活法的觀察。
Thumbnail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管理顧問業,然而比起大學一開始就以「管顧業」為目標,去做相關領域實習的同學,我申請管顧業投遞的履歷可謂是「怪的可以」。我大學時就讀香港浸會大學商學院,入學時學校尚未開設「創業系」,而我也一直以「行銷系」為第一優先選擇...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2022.6 我畢業於歐洲排名第一的商學院INSEAD。雖然疫情使得畢典無法有親人參與,但這不能影響成為父母驕傲的時刻。本文探討我從小到大跨文化成長的過程,以及希望成為不同背景間的理解包容橋樑的使命。
Thumbnail
最近接觸到一位中國的求職者, 他剛從國外知名大學的整合行銷科系畢業回到中國求職, 有著好看的學歷以及曾在國際知名精品公司實習的經驗, 但卻一直找不到行銷相關的工作。也許可以透過這個案例來重新思考「怎麼樣的實習對求職才有幫助」。
Thumbnail
努力生活的人生新手經驗談—如何在大學時期將出國交換、社團經驗、輔系學習一舉納入囊中
Thumbnail
之前都還沒跟大家好好自我介紹,我是今年 2023 政大 MBA 畢業的,跟大家一樣是職場新鮮人,理跨商的商管碩士畢業生。想想離研究所畢業也半年了,就來總結我在研究所的兩年都在幹麻,順便給想要讀研究所,特別是商學院的學弟妹們一點參考,本文將介紹商管研究所在學什麼、3個特質評估自己適不適合商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