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學碩士就讀於「以管顧業聞名的」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當時我是以「很肯定畢業之後想走管顧業」而申請並就讀這所學校。
而我卻在得到「過去3年夢寐以求、為之努力」的夢幻工作一年後就選擇離開,決定開啟「內容創業」。
這個決定看起來「突兀」,然而學程裡最後一個活動——舊金山study trip早已為我的「職涯轉彎」埋下了種子。
study trip包含了去矽谷「快速成長的科技企業」參訪。
抵達之前,我原以為會與一群「與我們的背景截然相反」的人物見面(因為我們大多數都即將在「管顧公司」開啟職涯,而非科技企業),沒想到遇見的大多可能是「3-5年後的我們自己」。
多數企業參訪包含參觀公司環境、了解企業願景,聽高管聊企業文化,等這類制式又浮表面的套路。然而此次的企業參訪與「這類company visit」大不相同。
進入公司,簡短逛完公司環境,我們隨即被安排到一間會議室裡。接著,每一小時就有一個員工來分享各自職涯心路歷程,「來到這家公司前在做什麼工作?為什麼決定來這裡?現在在做什麼?以及這一路走來他們的思考?」
也是這時,我才第一次透過他人的分享,開始認真琢磨,正式工作後可能的心境與樣子。
當頂著一頭紫色短髮,挺著孕肚的亞裔姐姐現身時,我在心中嘀咕「這就是科技公司的寬容與開放呀」。
我以為我們很不一樣。
然而,隨著她展開自我介紹,來到科技公司之前,她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做管理諮詢部門的分析師,我立即被吸進她的故事裡。
她描述她在「管理顧問」充滿格式與framework的組織文化裡,發現自己的性格特質原來是「反傳統的」。
她不喜歡條條框框,渴望突破框架。這體現在她希望能用「更創新的手法」解決企業問題,也希望自己外在能展現更多個人特色,而不是不斷沿用「過去的經驗」,以及「被包裝成統一的樣貌」呈現在客戶面前。
然而管顧業不允許她這麼「做自己」,亞裔成長的家庭環境也不允許她這麼「背離傳統」。
不過,當「自我的重要性」逐漸大於「外界的眼光」時,她終於決定去到「更適合她的個性」的地方去。
雖然這是眾多職涯分享中最「極端」的案例,但是在認真聆聽完所有的分享,我逐漸抓住所有人分享的「共通點」,那就是——不放棄探索、反思、了解自我,而不是任由環境形塑自己的樣貌。不管這個環境多麼高大又受人遵從,「自己的感受」依然是第一位。
參訪完之後回到學校,老師讓我們一個一個分享「心得感悟」。大多數同學都表示,參訪完之後,反而對職涯「產生更多困惑」。
困惑的原因在於「原以為從高學歷畢業,進入一家夢寐以求的公司,人生就從此『上岸了』,卻沒想到這個『最堅定不移的選擇』、『夢寐以求的工作』,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辜負我們』,又開啟新一輪對理想的追逐。」
教授笑到,「我的目的就是讓你們困惑」。
困惑?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這次company visit的用意。
輪到我時,我以輕鬆的語氣分享到,「很開心能見到更多元的職涯選擇。它會讓我在將來遇到困惑時,知道我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這個「小小的衝擊」一直留在我心裡。
當時我無法完全理解,為什麼學校要花一年時間洗腦我們「管顧業是最棒的工作」,再在畢業之際,啟程工作之時,給我們一記當頭棒喝。
後來我才明白,當你在追求渴望的事物時,需要堅定不移的信念,才能「衝刺的快狠準」。
然而人的成長需要不斷「打破認知」。
當我們的大腦內部已經「邏輯自洽」,代表我們不再有動力「向外尋找答案」,也就更容易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久而久之變得頑固,而無法隨著時代的變動,做出及時的認知調整,及行動變化。
擁有「我可以隨著成長,更了解自己,而改變我的決定」的認知,為我後續的「職涯轉彎」埋下了種子。
因此,當我進入「醫療產業」的管理顧問行業——滿足我「理想主義」的情懷,又在外界眼中是擁有社會地位的高薪工作,讓我一度以為這是「最理想不過的工作」了!卻在我逐漸感覺到「不舒服、不符合我心中所想」,而萌生退意時,我不會認為是我的問題,設法說服自己屈從於「原先的認知」,相反,我知道我可以追求「其他答案」。
有些人可能會問,如果某天,你因為改變了心意,而離開你「過去的成功」,那麼當時的努力是為了什麼?
從大學時就讀創業系,到受疫情影響,棄創業走向管顧業,再因為經歷了管顧業發現不適合自己而離開。
我越來越發覺,人生沒有「真正的岸」,只有越來越「了解的自己」。
既然人生沒有真正的答案,那麼努力不是為了「上岸」,而是為了累積「成功的記憶」。
正因為有過成功的經驗,才能讓我在做「新決定」時,更有底氣去闖、更信任自己的能力可以克服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