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 Content Creator 呢?|漫步日誌 No.2
付費限定

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 Content Creator 呢?|漫步日誌 No.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剛剛聽了村長的直播,沒想到本人聲音這麼好聽,而且好真性情。一樣都是INFP,我顯得好像容易想很多。


年底想很多的部份主要是在思考大家(或自己)現在更喜歡看什麼樣以及什麼形式的內容。


資訊滿滿、變化神速而且易於厭膩的時代裡,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 Content Creator 呢


繼上次的《漫步日記》後,我又翻了翻手邊那本灰鯨在藍皮封面騰躍的手札。持續想寫的小說、想閱讀的書、心血來潮的貼文與拍攝、冬至在老家吃的湯圓、偶爾擋不住的作畫,確實依舊隨著心恣意舞動。不過心中還是出現了一個問題:「我將被帶往何處?」



前幾天看了閒人喬安納回答的普魯斯特問卷,一共35道人生哲思大哉問,相當有趣。其中,第一題便問「你覺得完美的幸福是什麼」,思索兩秒鐘後,我寫下「發現自我的真相」。

再停頓兩秒後,我意識到完美的幸福看來離我很遠了!哈哈!

自己怎麼還笑得出來呢?

雖然自我探索的終點可能永遠也無法企及,但不曉得是不是身為人都有這樣的傾向,總是渴望再多了解一點什麼,不管是宇宙、人類,還是大自然。


『不正確,不代表沒有意義。』


日本漫畫的劇情水準真的很高!我想能夠通過編輯部連載會議的審核,並在眾多稿件中脫穎而出,最後在週刊雜誌上發行的作品都很不簡單。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中,未免有太多角色因為執著於地球真相的研究而喪失寶貴的生命,還是以那種十分不人道的死法,令人不敢直視。


付出金錢,就能得到麵包。付出勞動,就能得到報酬。那麼,到底要付出什麼,才能瞭解這世界上的一切? — 魚豐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


難不成自我探索也是那種必須要豁出去才能窺知一二的事?答案可能永遠不得而知,不過或許也沒關係。擁有信念的我們還是會忍不住在「追求」的這條道路上奔馳,直到生命的時鐘停止。

出生在這個時代的我們,有太多美好的故事、前人的借鑑可供參考,但有時候卻還是會感到迷茫,找不到人生的答案,或是被斥責走在「不正確」的道路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46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布蘭達&維尼的簡單生活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極簡人的家
38.8K會員
685內容數
生活不用很多物品,只需要精準的物品、空間、生活模式, 我們享受身上只有足夠的物品、但擁有全世界的無限生活! 最喜歡研究與分享​「整理思維、簡單生活、游牧生活」, 如果這些內容能有一點幫助到這個世界,那就太幸福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極簡人的家 的其他內容
10月26日那天,我們第一次造訪台中國漫館,並聽講漫畫家游素蘭老師的座談會,當天收穫滿滿,且意外被大大療癒,詳細的心得也記錄在Podcast之中。 結束之後,依照不成文的習慣,我們到車站附近秀泰廣場的小書房,在熱飲與插座的陪伴下,沈靜地讀書與創作。同一天,我忽地興致一來,就買了一本2024年Q4到
之前我和維尼一邊吃飯,一邊一起看了一部分享漫畫分鏡的影片,其中就提到了一堆蒙太奇的分鏡手法,就連我們常去的圖書館也有相關海報。這告訴我們取一個好聽、好念的名字有多重要,像是蒙太奇、普悠瑪、太宰治、余秋雨、翡冷翠,皆令人印象深刻! 岔題遠了,我在消化品味那部影片後,對於作者舉的「查理布朗」漫
起床之後,照例想也沒想就往圖書館的方向前進(搞得好像去圖書館打卡上班),等了一分鐘的紅燈過馬路,才發現行動電源忘了帶。 維尼感覺今天的包包比平時還輕,伸手進去摸了一圈之後,果然沒撈到那台至少手掌大的黑色金屬用品,我們在原地遲疑了一會,想著到底要回家拿,還是直接繼續往前走? 後來到了圖書館,我
因為已經向圖書館續借了三次,最後通牒近在眼前,於是最近正在狂讀(讀的時候狂,沒讀的時候不狂)村上春樹的遊記小說,之所以解釋成「小說」,是因為在旅行中遇到如此多的問題與意外,實在讓我好奇主人翁接下來的故事發展。 僅僅是為了逃避日常瑣事的出走,有誰不曾這樣呢? 就算遠行不比生活雜事輕鬆,需要面對的甚
最近天氣炎熱,大雨卻也不少,相反的要素往往有相似之處,像是我們可能活著也死著,醒著也睡著,一不小心就哲學起來。 我近期愛上的東西好像表面上看起來都是有點沒用的東西,包括哲學、散文、棒球,而原本就喜歡的電影、動漫、畫畫似乎也是相同屬性,總結一下的話,我應該可以說是一個「沒用」的人? 極簡生活讓我將
前段時候看了老高的影片,沒想到他對於極簡主義者有蠻深入的理解,由於他也說自己「能不扔東西就盡可能不扔」,卻能有這方面的洞見,實在讓我眼睛一亮。 對於影片中有感的部份,我稍微整理了一下並延伸自己的想法,也讓久未觸碰極簡的頭腦刷新一番。 | 並非不珍惜,而是選擇止損。 每個觀點會有反對的呼聲是
10月26日那天,我們第一次造訪台中國漫館,並聽講漫畫家游素蘭老師的座談會,當天收穫滿滿,且意外被大大療癒,詳細的心得也記錄在Podcast之中。 結束之後,依照不成文的習慣,我們到車站附近秀泰廣場的小書房,在熱飲與插座的陪伴下,沈靜地讀書與創作。同一天,我忽地興致一來,就買了一本2024年Q4到
之前我和維尼一邊吃飯,一邊一起看了一部分享漫畫分鏡的影片,其中就提到了一堆蒙太奇的分鏡手法,就連我們常去的圖書館也有相關海報。這告訴我們取一個好聽、好念的名字有多重要,像是蒙太奇、普悠瑪、太宰治、余秋雨、翡冷翠,皆令人印象深刻! 岔題遠了,我在消化品味那部影片後,對於作者舉的「查理布朗」漫
起床之後,照例想也沒想就往圖書館的方向前進(搞得好像去圖書館打卡上班),等了一分鐘的紅燈過馬路,才發現行動電源忘了帶。 維尼感覺今天的包包比平時還輕,伸手進去摸了一圈之後,果然沒撈到那台至少手掌大的黑色金屬用品,我們在原地遲疑了一會,想著到底要回家拿,還是直接繼續往前走? 後來到了圖書館,我
因為已經向圖書館續借了三次,最後通牒近在眼前,於是最近正在狂讀(讀的時候狂,沒讀的時候不狂)村上春樹的遊記小說,之所以解釋成「小說」,是因為在旅行中遇到如此多的問題與意外,實在讓我好奇主人翁接下來的故事發展。 僅僅是為了逃避日常瑣事的出走,有誰不曾這樣呢? 就算遠行不比生活雜事輕鬆,需要面對的甚
最近天氣炎熱,大雨卻也不少,相反的要素往往有相似之處,像是我們可能活著也死著,醒著也睡著,一不小心就哲學起來。 我近期愛上的東西好像表面上看起來都是有點沒用的東西,包括哲學、散文、棒球,而原本就喜歡的電影、動漫、畫畫似乎也是相同屬性,總結一下的話,我應該可以說是一個「沒用」的人? 極簡生活讓我將
前段時候看了老高的影片,沒想到他對於極簡主義者有蠻深入的理解,由於他也說自己「能不扔東西就盡可能不扔」,卻能有這方面的洞見,實在讓我眼睛一亮。 對於影片中有感的部份,我稍微整理了一下並延伸自己的想法,也讓久未觸碰極簡的頭腦刷新一番。 | 並非不珍惜,而是選擇止損。 每個觀點會有反對的呼聲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