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業績會議結束,你盡力達成目標,卻發現自己在團隊的排名中仍然落後。主管的一句「大家繼續加油」,卻讓你感到坐立不安,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
「難道我不行嗎?為什麼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成為第一?」
這樣的問題,可能每天都在你心中盤旋。其實,真正的困擾並不在於排名,而是我們對「接納自己」的誤解。
什麼是真正的自我接納?
很多人認為,自我接納就是無條件告訴自己—我最棒。然而,這只是在掩蓋內心的不安,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真正的自我接納,包含以下三步:
- 勇敢承認現實:「接納」的第一步,是面對自己的不足,承認現實中的差距。例如: 我在數據分析上的確不如同事那麼熟練,這是事實。
- 發現現實中的優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即使不足,也必然有值得被看見的地方。例如:內向型的你,或許不擅長即席演講,但你的細心與深度思考能力,卻能在方案規劃中脫穎而出。
- 朝著目標努力,但不苛責自己:認清現實與優勢後,把重心放在可控範圍內的努力。例如,提升不足的技能,或更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
接納自己,是對自己最溫柔的愛。
從排名落後到團隊核心,主管Kevin的反思
Peter是一家跨國公司的行銷專員,性格內向,做事謹慎,但在銷售業績排名中,他總是處於中下游。作為他的主管,Kevin起初感到擔心,甚至有些失望。
直到有一次,Kevin讓Peter負責一個市場報告的數據分析。他交出的成果,細膩且有說服力,讓整個部門的策略都因此調整,獲得了顯著的成效。
Kevin開始重新審視:
- 為什麼我一直用銷售數字來評價Peter的能力?
- 他在其他領域的深度與細節把控,是否是他的真正價值所在?
從那天起,Kevin開始與Peter一起制定發展計劃,讓他參與更多策略性分析工作,而非單純要求銷售數據的提升。他也逐漸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這個經歷讓Kevin明白,每個人的優勢都需要被看見,而非被單一的標準所抹煞。
如何在職場中實現自我接納?
- 承認自己的不足,學會放下苛責:「無法一次達到完美,並不意味著你無能。」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是成長的起點。
- 發現優勢,並向主管表達自己的特點:若你擅長的是邏輯分析,讓主管知道你可以幫助團隊提升決策品質。
- 設定清晰的行動計劃:根據自身優勢與目標,制定具體步驟,例如:每週花1小時提升演講技巧,或參加專業課程。
我們一生中最大的光榮,不在於從未跌倒,而是每次跌倒後都能站起來。
當你下次面對自己的不足時,別急著否定。試著問自己:
- 我還有哪些優勢,是未曾被看見的?
- 有什麼是我可以立即行動的?
接納自己,是我們給自己最好的禮物,而這份接納,將讓你的人生更有力量。
不如現在就開始,問問自己,今天能為自己的成長做些什麼?
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