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瑪九世:泰國人民的國王與精神支柱


猶記得,2016年10月,拉瑪九世(普密蓬·阿杜德)駕崩,全泰國陷入深深的哀痛。

記得那年十月,泰國每個地方都籠罩著哀悼的氛圍,街道上飄揚著哀悼的黑白旗幟,泰國人民無聲地哭泣著。那時候我心中不禁思索,為什麼他的離世會讓整個國家如此悲傷?這位泰皇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能讓人民如此愛戴?本週整理到了拉瑪九世,又讓我重新理解一次,就讓文字再帶我來回想一次拉瑪九世的生平吧!



瑞士少年到泰國之光

1946年,年僅18歲的年輕人突然被推上了泰國的王位。他就是拉瑪九世(普密蓬·阿杜德),一位原本生活在瑞士、熱愛音樂和攝影的少年。沒有人能想到,對皇室事務毫無準備的年輕人,會成為泰國歷史上最受愛戴的國王。


命運的呼喚:被動接受的皇位

拉瑪九世原本並非皇位的第一繼承人。他的哥哥拉瑪八世才是國王,但1946年的一場意外讓哥哥不幸身亡。根據皇室規定,拉瑪九世被推舉為繼承人。

這對一個年輕的學生來說,其實是難以承受的改變。剛在瑞士完成基礎教育,對治理國家毫無準備,也完全沒有預料到自己的命運會如此改變。當時的泰國,軍人掌權、政局動盪,皇室的地位已經十分薄弱。然而,他無法忽視泰國人民的期待。人民的情感表達和局勢需求,讓他逐漸明白自己在國家中的重要性。這種期待不僅來自於個人的角色,也來自於皇室作為泰國文化核心的歷史傳承與責任。這份沉重的責任感讓他逐漸意識到,自己需要為國家承擔更多。


改變皇室的影響力

拉瑪九世並非一上位就被民眾所擁護。開始時並不容易,但他選擇用行動去證明自己。

他改變了學習方向,專攻政治學與法律,為治理國家做好準備。更重要的是,他選擇不僅僅做一個高高在上的國王更是親自走進人民的生活。他深入泰國的偏遠地區,與農民交流,傾聽他們的困難。他經常帶著相機記錄所見所聞,將農村問題轉化為政策方案。

為了解決人民的困境,他創建了著名的「皇家計劃」。這些計劃涵蓋農業、教育和基礎建設,幫助泰國的農民改善生活。例如,他推動農村種植有機作物,確保農民收入,同時提升泰國農產品的品質。即使農產品不合格,他也保證皇室會收購,避免農民損失。


冷戰與國際關係,皇室的外交角色

冷戰期間,泰國處於反共陣營的前線,而拉瑪九世的皇室地位成為穩定國內外局勢的關鍵。他的外交能力和親民形象讓泰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支持,特別是美國的經濟援助。在國內,他則努力平衡軍方和文人勢力,成為各方尊重的中立調解者。

作為國王,他多次訪問其他國家,展示泰國的文化與現代化形象。他用音樂與攝影這些興趣,成為與世界對話的媒介,讓人們看到泰國皇室的溫暖與親和力。


人民的國王

拉瑪九世的領導方式讓泰國皇室重新獲得了民眾的愛戴。他不是一個僅僅存在於歷史書中的國王,而是實實在在幫助人民生活的人。

例如,他創造的皇家蜂蜜和牛乳片,不僅改善了泰國農村的經濟,也成為遊客爭相購買的產品。他的政策不僅實用,還帶著一份人情味,讓人民感到皇室的關懷。

拉瑪九世的一生靠行動和真誠,從一個無意接受皇位的少年,到成為泰國的精神象徵,他用70年的時間,將泰國皇室從一個虛位象徵,轉變為國家穩定的力量。


父親的形象

為什麼拉瑪九世能讓全國如此悲痛?他的種種政績以及親民,遠遠超越了一個國王的角色。已被視為人民的依靠,是泰國的父親。

  • 親民與關懷:親自參與基層建設,改善人民的生活條件,用實際行動表達對人民的愛。
  • 文化與宗教的守護者:更被視為佛教的保護者,謙遜、節儉、虔誠,為泰國人民樹立了榜樣。
  • 穩定的象徵:在動盪的時代,運用智慧及耐心穩定國家,贏得了人民的深深信任。

他的離世,對人民來說,是失去了一位家人及精神上的支柱。


讓人民難以忘懷的告別

拉瑪九世的葬禮是泰國歷史上最盛大的皇家儀式之一。2017年10月,葬禮歷時五天,在曼谷大皇宮和桑帕耶瑪皇家火葬場舉行。這場葬禮吸引了超過25萬人親臨現場,全國數百萬人通過直播悼念這位國王。為了表達對國王的最高敬意,泰國專門建造了一座50米高的皇家火葬塔(Phra Merumas),象徵佛教宇宙中心的須彌山。這座火葬塔融合傳統與現代藝術,精雕細琢,耗時近一年建成。在葬禮期間,軍隊護衛著國王的靈柩,穿越曼谷的街道,沿途民眾淚流滿面,靜靜地目送他最後一程。不僅是一場告別,更是一個國家對他一生奉獻的感謝。


雖說泰國的每一位泰皇的葬禮都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政治意義,但拉瑪九世的葬禮在規模、參與人數和國際影響力方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也反映他在泰國人民心中的特殊地位,以及他對泰國歷史與現代發展的深遠影響。

其他泰皇,如拉瑪五世和拉瑪四世,也舉行過高規格的葬禮,突出其時代背景與貢獻,但因現代媒體與國際化程度的不同,其影響力多集中於當時的國內。拉瑪九世的葬禮則成為泰國現代史上承前啟後的重要文化事件,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終結與新的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活中的文化線索|富貴觀人記事 Fukuei’s Notes
12會員
55內容數
這裡是一個寫字的人,安放觀察與情感的角落。 有些生活寫得太慢,才有餘味;有些文化不夠近,才值得靠近。 如果你喜歡安靜讀字,也許可以在這裡停留一下。
2025/04/18
最近在練泰語聽力時,不小心又重刷了《三面納迦》。 結果原本只是想練耳朵,沒想到眼睛又跟著被黏住,劇看完後,我腦中突然又冒出一個熟悉的名字:納~迦~啊,那不是我當年寫論文寫到快往生(?)的主角之一嗎? 順手把舊資料翻出來,還真的回憶湧上來也有不同的想法。 想想自己當時也是想做兩種文化蛇的比較,但因
2025/04/18
最近在練泰語聽力時,不小心又重刷了《三面納迦》。 結果原本只是想練耳朵,沒想到眼睛又跟著被黏住,劇看完後,我腦中突然又冒出一個熟悉的名字:納~迦~啊,那不是我當年寫論文寫到快往生(?)的主角之一嗎? 順手把舊資料翻出來,還真的回憶湧上來也有不同的想法。 想想自己當時也是想做兩種文化蛇的比較,但因
2025/04/01
最近在追泰劇《我們的愛US》時,有一幕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主角之一說出爸爸只在意他的姓氏及地位。這句話令我想起其他泰劇中也都曾從主角口中講出關於姓氏部分,類似說:你出去之後就不要用我的姓之類的話語。 看了這麼多部泰劇,一直對劇中角色那種「階級感」與「姓氏」感到好奇,直到上過文化課程,才理解原來這背後
2025/04/01
最近在追泰劇《我們的愛US》時,有一幕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主角之一說出爸爸只在意他的姓氏及地位。這句話令我想起其他泰劇中也都曾從主角口中講出關於姓氏部分,類似說:你出去之後就不要用我的姓之類的話語。 看了這麼多部泰劇,一直對劇中角色那種「階級感」與「姓氏」感到好奇,直到上過文化課程,才理解原來這背後
2025/02/25
《坤平與坤昌》被譽為泰國文學經典,類似於中國的金庸作品,家喻戶曉且多次翻拍。 故事情節圍繞著坤平(英雄)、坤昌(富豪)和婉通(美女)三者之間的愛恨情仇。象徵泰國父權社會下的男女關係和道德觀,並映射出泰國古代政治、社會及宗教文化。 印度與泰國的文化交融,既影響了文學、戲劇,也深刻地形塑了神話象徵、
2025/02/25
《坤平與坤昌》被譽為泰國文學經典,類似於中國的金庸作品,家喻戶曉且多次翻拍。 故事情節圍繞著坤平(英雄)、坤昌(富豪)和婉通(美女)三者之間的愛恨情仇。象徵泰國父權社會下的男女關係和道德觀,並映射出泰國古代政治、社會及宗教文化。 印度與泰國的文化交融,既影響了文學、戲劇,也深刻地形塑了神話象徵、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托爾卡利城籠罩在一片悲傷的氛圍中,黑色的輓旗從王宮高塔垂下,城中鐘聲低沉迴盪。雷德國王的靈柩安放在皇家大廳,身著白袍的神殿祭司日夜誦經。表面上,整座城市都在哀悼一位睿智開明的君主離世;然而在這悲傷的表象之下,一場權力爭奪已經悄然展開。 米德王子在雷德國王離世的第一時間便掌控了王宮。他離開達爾莫斯後
Thumbnail
托爾卡利城籠罩在一片悲傷的氛圍中,黑色的輓旗從王宮高塔垂下,城中鐘聲低沉迴盪。雷德國王的靈柩安放在皇家大廳,身著白袍的神殿祭司日夜誦經。表面上,整座城市都在哀悼一位睿智開明的君主離世;然而在這悲傷的表象之下,一場權力爭奪已經悄然展開。 米德王子在雷德國王離世的第一時間便掌控了王宮。他離開達爾莫斯後
Thumbnail
瑪哈德拉達塔原為馬打蘭王國公主,嫁給峇厘國王烏達耶納後掌握實權,推動印度教與難近母信仰傳入峇厘。其長子艾爾朗加未繼承王位,引發其早婚傳聞。她死後被民間傳說為邪惡女巫朗達,反映峇厘人對外來權力的不安。
Thumbnail
瑪哈德拉達塔原為馬打蘭王國公主,嫁給峇厘國王烏達耶納後掌握實權,推動印度教與難近母信仰傳入峇厘。其長子艾爾朗加未繼承王位,引發其早婚傳聞。她死後被民間傳說為邪惡女巫朗達,反映峇厘人對外來權力的不安。
Thumbnail
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統治時期長達66年之久。值得驚訝的是他在那個年代活到90歲,且生有100多位子女。這位偉大的國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巨大雕像也讓我感到無比的感動。
Thumbnail
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是埃及最著名的法老,統治時期長達66年之久。值得驚訝的是他在那個年代活到90歲,且生有100多位子女。這位偉大的國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巨大雕像也讓我感到無比的感動。
Thumbnail
在沙場上打打殺殺的胡馬雍沒死在戰場,卻在自己住所發生了不可思議的意外。
Thumbnail
在沙場上打打殺殺的胡馬雍沒死在戰場,卻在自己住所發生了不可思議的意外。
Thumbnail
說到埃及近代歷史上的重要人物,那就不能不提起這位老兄:默罕默德‧阿里! 或者大家也可以叫他默罕默德‧阿里帕夏,因為若是只搜尋默罕默德‧阿里的話,Google上跑出來的大概會是那位拳王吧!
Thumbnail
說到埃及近代歷史上的重要人物,那就不能不提起這位老兄:默罕默德‧阿里! 或者大家也可以叫他默罕默德‧阿里帕夏,因為若是只搜尋默罕默德‧阿里的話,Google上跑出來的大概會是那位拳王吧!
Thumbnail
一九八八年,一位黑人國王在倫敦登基,舉世轟動,他就是衣索匹亞國王安哈(Amha Selassie)。安哈自封為衣索比亞第二百二十六任國王,王室血統可以追溯至三千多年前開國君主馬尼立(Menelik),即舊約聖經人物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的所謂兒子。
Thumbnail
一九八八年,一位黑人國王在倫敦登基,舉世轟動,他就是衣索匹亞國王安哈(Amha Selassie)。安哈自封為衣索比亞第二百二十六任國王,王室血統可以追溯至三千多年前開國君主馬尼立(Menelik),即舊約聖經人物所羅門王和示巴女王的所謂兒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