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團主陳澄三開創了台灣台語電影的黃金時代
「我身騎白馬,走三關,我改換素衣,回中原,放下西涼,無人管,我一心只想,王寶釧。」這是一首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歌仔戲曲,也是台灣第一部台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圖1)的經典片段。
1895年,當法國民眾第一次坐在戲院,被螢幕裡走向自己的下班員工們(圖2)嚇的不知所措時,會動的影像──電影,正式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也開始飄揚過海傳播至世界各地。
1898年,台灣人也觀看到了電影。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電影透過日本引進到台灣,製作電影的多為日本人,很少台灣人參與,播映的內容也大多是傳播皇民化思想或紀錄台灣建設、地域風光、民生景況⋯等文化宣傳影片。
1945年,台灣光復後,電影仍是由政府主導,拍攝政令宣導、反共影片,又因國民政府剛退敗至台灣,對電影拍攝並不熱衷,而且台灣人也聽不懂國語,所以當時的國語片產量極少,反倒香港來的廈語片在台灣大受歡迎,因為廈語是閩南語系,普遍台灣民眾能聽得懂。這時,嗅到電影娛樂商業氣息的麥寮拱樂社團主陳澄三,便著手找人將劇團最紅的戲曲改編成電影劇本,與從日本學習電影製作歸國的何基明導演一拍即合,完成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薛平貴與王寶釧》的電影版(圖3)。
1956年1月,台灣自製的第一部正宗台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在台北萬華龍山寺對面的大觀戲院首映,上映即造成轟動,創下場場爆滿的好成績,甚至超越當時好萊塢電影的賣座紀錄!眼見票房大好,陳澄三與何基明趁勝追擊接連拍攝續集2、3集(圖4),在同年的9月、10月推出上映,至此開啟了台灣台語電影的黃金時代。
「雲林麥寮拱樂社」(圖5)是台灣當時火紅的歌仔戲天團。團主陳澄三(圖6)是雲林麥寮人,出身於地主家庭,家族信仰「拱範宮」。陳澄三年輕時積極參與廟會活動,也在子弟團「拱樂社」學習南管戲,平時熱心公共事務的他,在20出頭歲時還擔任過保正,直到陳澄三與「拱樂社」的成員頂下一家即將歇業的歌仔戲團,在1947年成立「麥寮拱樂社歌仔戲團」,自此開啟了他的劇團事業王國。在陳澄三的經營管理下,演員各個實力堅強,戲劇視覺效果突出,因此演出場場滿台。1952年劇團卻遭遇演員出走潮,受挫的陳澄三決定改變劇團以往自由表演的方式,聘用專業的劇作家編寫劇本。有了固定的劇本,演員只需背下臺詞按照劇本表演,除了能快速培育新人演員上場外,也能保持作品的品質。這樣的作法已有電影製作的概念。1955年廈語歌仔戲片《六才子西廂記》被包裝成台灣第一部自製台語電影上映,讓陳澄三看到了台灣台語電影的商機,便想辦法整合資源,選用自己拱樂社的演員,及當紅的歌仔戲劇目《薛平貴與王寶釧》,與同樣尋求拍片機會的何基明導演合作,拍攝台灣第一部正宗的台語電影(全片以台語發音的電影)。
何基明(圖7)是台灣第一位赴日本學習電影技術的電影人,他打破歌仔戲舞台式的演出模式,從室內走到室外,以遠景、中景、近景…等電影鏡頭拍攝的手法說故事。《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情節有關戰爭與愛情(圖8),電影裡有許多武打、騎馬的場面,以現今觀影市場來說,是最受大眾喜歡的愛情武俠大片。電影首映當天,陳澄三還安排主演們乘坐小卡車在台北遊街宣傳,戲院放映前,麥寮拱樂社團員還特別登台吹奏演唱,就如同現今演員參加首映的見面會一樣。陳澄三為電影做足了噱頭,確實吸引觀眾們爭相入場。據報導,第一部台灣自製的台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叫好又叫座,在台北上映27天就吸引近20萬名觀眾,創下120萬票房的佳績。
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的大賣,激勵何基明成立台灣第一家民營製片廠──華興電影製片廠(位於台中,1961年關廠),也造成大家一窩蜂趕拍台語電影的風潮。而陳澄三繼續投資電影拍攝,只是題材不再侷限於歌仔戲的劇目,他在1956年推出首部台語時裝片《雨夜花》(圖9),1958年更親自執導首部彩色台語電影《金壺玉鯉》(圖10)。期間他還將電影製作的錄音、配音經驗運用在劇團表演上,開設「錄音團」,劇團演出時播放事先錄好的內容,演員以對口型的方式在台上表演,這樣的呈現方式出奇的受觀眾歡迎。之後電視的普及,他更轉往電視劇的製作,甚至還創辦「拱樂社戲劇補習班」,以專業、規範的模式培訓演員。陳澄三帶領著麥寮拱樂社不斷突破、創新,也引領著台語電影的發展,更是開啟台灣電影的重要推手。台語片從1955年《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拍攝製作起始,歷經國民政府推行說國語的政策影響,台語片載浮載沉,1981年台語電影的時代宣告結束,而在這26年間,台灣已產出1000多部台語片,這些豐富的拍攝經驗、人員、技術、題材、資源…等,也成為之後台灣電影產業持續發展的堅固基石,直至今日…。
文中圖片來源:圖1、圖2~圖10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