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女聊 | iO - 知識經濟時代的組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ChatGPT生成 之 小船輕巧好調頭

ChatGPT生成 之 小船輕巧好調頭




實與虛的海軍總部


張忠謀創辦人在台積電演講時曾提及海軍總部一詞,事實上,跨國經營是各國集團常見的經營方式,但實體總部的組織、投資成本過於龐大,以現在的經濟發展階段及科技的進步,網路成了未來一個新戰場,換個說法,人類從本土市場做到跨國,再從跨國做到了虛擬世界!


而網路的海軍總部,對數位創作者來說,大概就是「網路平台」,這些創作者,就是那些帆船的掌舵者。按照< 逆貧致富 >一書所談及,比起大軍艦,小帆船在面對大浪時雖然容易翻船,但有一特色就是一旦發現前方烏雲密布,船輕好調頭(人少、決策快、調整轉變方向的速度快)。


那集團性的大軍艦該如何應對未來的虛實時代?<分散管理,智聯雲端> 提出了iO聯網組織。


巨型戰艦力量 與 拆解後的機動性


有一陣子,日本動漫很流行合體機器人,合體後帶來的巨大力量就如企業集團。但當時代環境變了,面對網路時代的虛實 與 第三方的微型(或一人)創業者竄起時,這些合體後的機器人該如何有更彈性且機動的去應戰這個時代怪獸

既然能合體就能拆解,就像我弟小時候看的元氣小子,拆解後的獨立與機動性如果運用的好或許不會比合體差,就像進擊的巨人,角色們穿戴立體機動裝置對抗巨人,體型小、數量多,一旦能有效的攻擊到痛點,仍可戰勝一個龐然大物,其龐然大物的缺點就在於笨重、低效、缺乏靈活性。


而作者提出的iO聯網組織,目的就在於:

(1) 增加企業的機動性,將過去一個合體的大組織,拆分成數個獨立的機動性組織,以達多元性及 專精。

(2) 透過中間的協定與數個獨立的機動性組織,整合出多元化的價值服務,在國際中走出一條獨特的道路。


作者的聯網組織圖  ~ 圖片來源:  書籍- 分散管理,智聯雲端

作者的聯網組織圖 ~ 圖片來源: 書籍- 分散管理,智聯雲端


這個概念就有點像是,以發散性思維下去連出數條不同的路,路線多了、複雜了,自然就不容易有重複且內捲的問題 。(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個階段,應該還是會避免不了那些不健康的競爭)


什麼叫連(聯)出數條不同的路,這邊提供兩個不同的思考圖,右邊的內傾直覺是貝佐斯先生的慢想創新思考方式,也是貝佐斯說比較具效率性的創新思考方式,而左邊的是一種跳來跳去且比較不具效率的思考。 然後將其套用在iO組織聯網的發展上。



時代的去中心化


就跟比特幣一樣,雖然我對比特幣完全不了解,但這個時代,很多方面都在去中心化。以作者的iO聯網組織圖來說,數個獨立的個體的中心點也就是一個協定而已,但旁邊的全都是獨立的個體組織。這些獨立細胞有其專攻的方向,譬如一個細胞專長在於中醫,一個細胞專長在於動畫,看似兩個不同世界的組織,若整合起來,或許就可以打出一個中醫相關的短篇動畫,其男主專長於針灸治療,在對患者扭傷的腳進行確認後,在其穴位快速、精準的扎下幾針,並依照部位調整其針的深度,有別於西醫的治療方式。

而這些組織因獨立的特點,有獨立的管理方式,決策也不需經過協定審核,有別於過去大組織的層層關卡。



「效率」轉往「領導」


<分散管理,智聯雲端> 一書也提及,未來的時代,除了重心由勞力轉往腦力,有形轉為無形,就連效率也轉變成領導。關於這一點,剛入職時,我對公司整體的工作流程進行了了解,並整理出一套SOP,實施後效果還算不錯。然而,即使效率有所提升,我仍然覺得這是一件既低效又缺乏意義的事情。(但能有這份工作,我還是懷著感恩之心,做好我的本份)

正如我上次所說,人類的效率是無法與機器或AI相比的,否則,工業革命也不會帶來如此巨大的變革。我那時心想,我們制定一套架構、流程、公式,就為了提升效率、降低錯誤,但我現在所從事的動作,只要AI發展成熟(也是前幾天皮老黃所說的代理AI),是可以在短時間且精準的完成。

當公司成品完成時,機器人會透過感測器對成品進偵測檢驗,然後進入包裝。包裝後,機器人會與無人堆高機進行系統連線,將檢驗後的成品進行入庫 (同時系統會進行最有效的倉庫配置規劃)。入庫後,系統會與客戶端的系統(或母公司的系統)進行出貨確認(確認對方的倉庫是否有足夠空間、哪些貨先出、哪些貨可後出、該時段是否與其他廠商進貨時間衝突),確認後系統就會pass機器人進行撿貨作業,按照系統所安排的裝車、出車,於指定時間內送達對方的倉庫,並由機器人偵測簽收 (簽收者: RB000018)。接著雙方系統大概會花上幾秒鐘的時間,進行雙方的帳務確認,進入發票程序,一樁美好的交易,就這麼完成了。

這一切只要AI普及、系統完善,都是可以一站接著一站,一站接著一站,直接由系統pass機器人完成,根本不需要我們要求自己按照SOP、架構行事,還得時時提醒自己集中精神避免出錯。

那既然效率是可以由系統搭配機器人去完成的,就如作者所說,未來的社會我們也不用去注重效率了,只要能有效的運用科技,那效率與精準度就不會是問題,未來著重的就會是領導(整合)與大腦的運用。



關於勞動力的演變


關於勞動力數位化,《資本與意識形態》一書提到黑奴貿易的歷史。意識形態的轉變讓民眾對黑奴一事提出了抗議,隨著時代的推進,社會建立起了保護勞動者的權益機制。未來的勞動力更是逐漸邁向數位化。

最近,我開始認為 AI 的發展是歷史進程中的必然結果,少子化只是加速了這一發展的步伐,但並非其主要原因。

人類發展的動力本在於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因此,減少勞動本就是發展的一個大方向。不僅僅是因為科技的效率遠高人類,發展動機也是關鍵因素。

是說,我們現在的物資、生活比過往豐沛、多彩,但我們真的有過的比前人好嗎? 肯定是有的,只是相對的也衍生出了一些問題?

另外,過去的勞力密集也將轉為腦力密集,或許就像作者所說,未來的社會,人才將會越來越普及,就如過去廣設學校,國家的民眾素質都有廣泛提升,而這次的AI時代,又是一個新的跨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牛-avatar-img
2025/01/12
像大腦的神經元!
次女的分享日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2
宇牛 要說像網絡神經也行🤣
avatar-img
次女的分享日誌
88會員
59內容數
網路時代,與你一起生活 . 成長
次女的分享日誌的其他內容
2025/03/16
作者這句話也間接帶出隱性價值的重要性。但說歸說,在沒有人協助的情況下,要達到系統收入是需要花費時間跟資源下去摸索與調整的,而且過程中通常不會一路順遂……
Thumbnail
2025/03/16
作者這句話也間接帶出隱性價值的重要性。但說歸說,在沒有人協助的情況下,要達到系統收入是需要花費時間跟資源下去摸索與調整的,而且過程中通常不會一路順遂……
Thumbnail
2025/03/09
過去的生產力是指一間工廠的產能、產出,但在科技、少子化下,智慧工廠的介入將讓生產更有效率……
Thumbnail
2025/03/09
過去的生產力是指一間工廠的產能、產出,但在科技、少子化下,智慧工廠的介入將讓生產更有效率……
Thumbnail
2025/02/16
台灣於1987年解嚴,但早在解嚴前,台灣的方向就已經著手從工業轉往科技發展。當年的政委李國鼎,注意到了遠在美國的張忠謀,張忠謀也在尋找一大展身手的機會,跨兩地的緣分……..
Thumbnail
2025/02/16
台灣於1987年解嚴,但早在解嚴前,台灣的方向就已經著手從工業轉往科技發展。當年的政委李國鼎,注意到了遠在美國的張忠謀,張忠謀也在尋找一大展身手的機會,跨兩地的緣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 在當今科技迅速變革的時代,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成為我們在職場上保持競爭力的關鍵要素。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快速學習新工具和適應新環境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能力。持續學習並保持開放的心態,不僅能讓我們在不斷變化的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也能讓我們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 適應能力與
Thumbnail
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 在當今科技迅速變革的時代,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成為我們在職場上保持競爭力的關鍵要素。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快速學習新工具和適應新環境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能力。持續學習並保持開放的心態,不僅能讓我們在不斷變化的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也能讓我們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 適應能力與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如同作者所說,人類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批判性思考」所帶來的突破性的成長,以及「情感(緒)」所帶動的人性,雖然次女也不知道將來會不會有一天,我身邊的機器人.........
Thumbnail
如同作者所說,人類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批判性思考」所帶來的突破性的成長,以及「情感(緒)」所帶動的人性,雖然次女也不知道將來會不會有一天,我身邊的機器人.........
Thumbnail
🔘這一陣子開會或參加活動,大官或致詞來賓開口必稱:「現在是大AI的時代,我們的X X X也要與時俱進,跟AI做結合⋯⋯」 🔘媒體報導人文社會類的科系招生狀況,下標不外乎:「#AI夯文組招生陷危機、#AI浪潮影響人文領域科系招生慘澹⋯⋯」 🔘媒體報導高中 #語文資優班 要轉型人文社會
Thumbnail
🔘這一陣子開會或參加活動,大官或致詞來賓開口必稱:「現在是大AI的時代,我們的X X X也要與時俱進,跟AI做結合⋯⋯」 🔘媒體報導人文社會類的科系招生狀況,下標不外乎:「#AI夯文組招生陷危機、#AI浪潮影響人文領域科系招生慘澹⋯⋯」 🔘媒體報導高中 #語文資優班 要轉型人文社會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覺得世界變化好快?科技日新月異,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最近AI話題超夯,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 別擔心!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保從容不迫,不被時代巨輪輾過!💪🏻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覺得世界變化好快?科技日新月異,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最近AI話題超夯,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 別擔心!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保從容不迫,不被時代巨輪輾過!💪🏻
Thumbnail
AI工具導入會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始,對日後的工作機會和型態產生根本性的變化,本文分成3大部分各別討論: (1)文科生將再次迎來出頭天;(2)理工科學生工作機會將大幅減少;(3)一人公司數量將爆發性成長。
Thumbnail
AI工具導入會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始,對日後的工作機會和型態產生根本性的變化,本文分成3大部分各別討論: (1)文科生將再次迎來出頭天;(2)理工科學生工作機會將大幅減少;(3)一人公司數量將爆發性成長。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AI 對於這個世界絕對是全新的幫助,也有明確的商業模式 你再也不需要請人寫文案,照片和影像可以即時產出 對於語言和世界的理銞也會變得快速 這一切都在快速地改變世界當中 但其危險的是,隱隱約約有著要泡沬化的步調
Thumbnail
AI 對於這個世界絕對是全新的幫助,也有明確的商業模式 你再也不需要請人寫文案,照片和影像可以即時產出 對於語言和世界的理銞也會變得快速 這一切都在快速地改變世界當中 但其危險的是,隱隱約約有著要泡沬化的步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