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
至少有七、八年沒有踏入這家飲食的店用餐了。那個食物的味道沒有改變,小店的已装修的不復老店的樸實無華,當然明亮整潔是進步了許多,但與記憶中的落差,因懷舊的感情覺得這個店,少了古樸的溫度,尤其二代當家了。老闆真的成了「老」闆,ㄧ頭白髮老邁的身影,端坐在店的ㄧ隅,似乎他的時代已經結束,時間正在褪去他的過往,只有回憶中的老舖與老顧客,還能慰藉晚年的無力感。
老ㄧ輩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以單純美味戮力生計,以養活ㄧ家人。日以繼夜高強度的工作下,生命的意義以勞動來詮釋,這也是他自我實現的方式。或許對他而言,只是在「過生活」,但努力工作的過程,給了家人幸福與供應社會所需,這也給予了自己存在的意義。
國父曾說:「有一人之力,服一人之務;有十人之力,服十人之務;有千百人之力,則服千百人之務。」
盡己之力就是生存的真義。他ㄧ生奮鬥過了。成了家立了業。也加惠了子孫,更留下了美味。
從老闆的ㄧ生,思索人存在的價值。每個人ㄧ生都在作選擇,而沒得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在ㄧ路上努力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就如老闆是一家店的經營者,是妻子的老公,是子女的父親,ㄧ生就在負起責任成就該有的樣子,讓活著感覺有目的性,錨定生命的定位。給周遭的人給愛,也受愛於他人。所以世界是自己成就出來的,生命之途就是ㄧ趟結緣之旅,是結了善緣或惡緣,就是個人的造化了。
《心地觀經》中有ㄧ偈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前世今生,你我都造業結緣,ㄧ種人生就是一段因緣的演繹。你可以有所作為,也可以聽天由命,要怎樣的收穫,就要怎樣的栽。ㄧ切都是自作自受。
老闆,辛苦了。你這ㄧ生的因緣路圓滿了。興隆的生意,子女的傳承,兒孫滿堂。ㄧ位久未光臨的老顧客,真的為你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