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炫學無非是硬生生地搧了台灣鳥王一個大巴掌呀!
這本中井英夫在一九六四年發行的《獻給虛無的供物》被列為日本四大奇書之一的這個稱頭的說法,對於這個冠名,我在這裡就不野人獻曝地把自己當成告訴夥伴們月亮出來了的青蛙了。我本因獨步出版社在今年委由詹慕如的翻譯,讓這本書重譯後再度發行的緣故,硬著頭皮在擺地攤時有一段沒一段的看著莎樂美歌舞劇的開端,就這麼拖拖拉拉的,又是過了一兩個星期吧?這個擺明著精彩華麗的炫學套路本格派推理小說,終於在八月底這個無聊的日子裡給我半推半就地端上餐桌,那就,開動了,我的第二本日本四大奇書,繼《腦髓地獄》讀完的兩年兩年之後。
腦子,房子,鴿子三合一,你說炫不炫?
好呀!你很愛讀推理小說是吧?那你也來一下,我看看你能理解多少裡面提到的古往今來之間,那些推理名著裡講的是非對錯唄!(超級煩!)
中井英夫在建構這個故事的時候,想必已經知道自己的作品將要名流推理界的青史了吧?這個故事不僅僅只是個悲傷的犯罪故事而已,主軸上的主角為了防止一個遠在日本的親戚家族發生報應悲劇,不辭辛苦地從法國寄了封緊急信件央求熱愛推理的未婚妻介入保護這個家族的可能受害者。
整個故事在第一個被害者於密室死亡後展開讓你煩得要死的各說各話,各種不可思議的見解,各種讓你噴飯又好笑的推論,每個在案發現場的人都合理地成為了兇嫌,每個參與討論的人也輾轉成為了史無前例的推理小說的天橋底下說書人,主角終於從法國飛回來日本了之後,兇殺案的悲劇還是持續在發生。與此同時,這一票熱心辦案的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大啖腦漿火鍋,意外的兇殺案插曲隨著時間又開始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節外生枝了起來,主角這個時候還偏偏要在眾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寫作能力,把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已小說的方式做一個華麗的記載,偏偏,這個小說的內容又與真實事件發生的過程大相徑庭,真是一個你馬豪阿的要你命三千,我坦白講,如果你不是一個讀過大量推理小說的愛好者的話,讀這本小說,其實你會覺得又無趣又疲憊的。
日本北海道原住民愛努人的衣著服飾。
我承認我自己的才疏學淺,但是,在這個知識爆炸的二十一世紀,只有無知的人才會覺得自己博學多聞吧?可是,就算是這樣大家以無知的自我允許、包容、寬恕的偽大情懷活在閱讀推理小說的世界裡,也很難兼具所有理解全數炫學知識的能力吧?
Image
這是當然的,沒幾位推理小說讀者能盡數理解書裡提及的每個華麗的歷史事件、怪異的風俗民情,但這些炫目的描述,相對來說,是一本奇書裡可以拿出來成為傑出作品的賣點,卻是美中不足地為了製造適當的障礙,卻成了讀者們裹足不前的傷害,起碼,對我而言就是如此。
諸如不動明王的詳盡介紹,香頌歌曲的不斷放送,天外飛來一筆的日本歷史事件,還有許多在翻譯上(不論是詹慕如、林敏生都一樣)在主詞不明確讓我在複雜的各種推論之下要擇其一的同時,還要擔心翻譯上有誤導讀者的另類恐怖荒謬情況,這不僅僅是作者在寫下故事時一古腦兒地要呈現華麗萬千的光芒,曲高和寡這種無可否定的遺憾卻是個性作家最無法自我認同的一個致命傷。
無獨有偶的故事結構,我一邊看《獻給虛無的供物》一邊想起了前不久才剛讀過的來自中町信的《三幕的殺意》,雖然後者並沒有任何的炫學知識來讓故事變得枝繁葉茂光彩奪目,可是瀟灑俐落地揪出兇手時卻往往比我們跑完馬拉松之後才告訴你真相,來的痛快異常。這本私印小說堪稱為一個《獻給虛無的供物》的簡易版本、大眾得以消化的異曲同工之作。
Image
另外,台灣作家舟動的兩本宋劍軒靈術師偵探《跛鶴的羽翼》、《慧能的柴刀》也有同樣使勁兒張揚炫學的做法,只是舟動那種有如複製貼上的不口語性的表達方式,讓我有一種像在看著無聊呆版教科書的痛苦,反觀同樣流於吊書袋賣弄之流,中井英夫的後記裡表示這些書袋們都是他從小到大的生活聽聞與當年時事真實記載,雖然冗長難耐,卻能讓讀者感受到彌足珍貴的理解後再陳述,而舟動的作品仍屬於充斥了許多刻意抄寫炫學,止於添加單一學派的單調枯燥、人物對話淪為說教的弊病。
真相是:馬拉松不是人人可以跑的,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