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在乎你的文章?其實它正在創造新的機會】

【沒人在乎你的文章?其實它正在創造新的機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在LinkedIn開始寫文章已經10個月,目前是平均17篇/月的頻率去更新,前一篇內容提到不要因為曝光率,而影響自己寫作,也收到很多夥伴的回饋。而這一篇則是要從另一個角度,去說明為何要持續寫文章。


第一層:別人知道你在寫,但並不在乎

當你開始寫文章的時候,其實會有不少人注意到你在做這件事,但心裡的反應可能是:「哦,他有在寫文章。」可能會看一眼你的標題,快速滑進去內容,也不一定會點讚,有時甚至連內心的反應都沒有。


這時候會感覺自己好像在對空氣說話,努力沒被看到,花費的時間打水漂,心裡難免會有挫折感。但這種過程其實是必經的,因為每個人對新事物的接納需要時間。而真正的影響力,總是從這樣的小細節開始。


第二層:偶然的一篇文章,引起內心共鳴

這時你也許會想:「那寫這麼多文章,真的有人會看到嗎?」答案是會的。可能是在某個無意間,某個人正好被你的標題吸引,點開了那篇文章。同時注意到裡面的內容和他的心情產生了共鳴。


寫作最奇妙之處:它不一定能馬上觸達到每個人,但一定能觸動對的人。


那種感覺就像播下一顆小種子,雖然你看不見它的發芽過程,但它卻默默地在某個人的心裡生根。


第三層:從偶然到頻繁,連結逐漸加深

當有個人因為一篇文章注意到你,接著他可能會開始留意你的其他文章。他會想:「這個人寫的內容好像滿有意思的,看看還有沒有其他東西值得看。」這時候,你就從「哦,他有在寫文章。」變成了「值得關注的人」。


這是一個友善互動的開始,因為注意力會慢慢累積。他們開始會在你的文章點讚,或者留言你說:「這篇文章真的說到我的心坎裡了。」這些小小的互動,就是我們與讀者之間建立連結的橋梁。


第四層:持續寫,讓共鳴不斷擴大

要讓這種連結維持下去,關鍵在於「持續寫」。一篇文章可能會帶來短暫的注意力,但只有穩定且有知識價值的產出,才能讓大家對你產生信任感。他們會開始期待你,認同你的內容以及時間價值。


持續寫作的過程,就像是一場長跑。它需要耐力和堅持,也需要對自己內容的深信不疑。寫文章的價值,從來不在於一時的高曝光,而是在於那些被你觸動過的讀者,會一點一滴地記住你,甚至將你的影響力傳遞出去。


第五層:透過共鳴,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機會

當你持續寫作並與提高讀者共鳴度時,這種影響力不僅停留在文章本身,還可能延伸到更多未知的領域。有人可能因為被你的文章吸引,主動邀請你參加活動,或者另外刊登到其他平台上,像我目前在商周上累積刊登4篇文章,以及有越來越多平台表示希望取得內容轉發,也是相同的道理。


這些機會的出現,往往是因為你的真誠和堅持讓人看到了你的特質。文章不僅僅是文字的傳遞,更是一種價值的傳播。而這些「意想不到的機會」,有時候甚至會成為改變自己人生的契機。


你或許可以問自己:「我的寫作能帶來怎樣的影響?」雖然答案不一定立刻浮現,但只要你繼續寫下去,答案一定會出現在前方。

avatar-img
興哥的職涯心得分享室
17會員
188內容數
● 職涯診所 資深Giver ● 履歷診療室 | 完成超過500 位同仁履歷健檢 ● 17年以上資歷專業問題解答人員,其擅長回覆項目涵蓋,面試、履歷健檢、新鮮人求職、工作效率提升、職場溝通、圖表數據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剛踏入社會的我,在工作時習慣馬力全開做到100分,報告要做到排版精美、數據分析要鉅細靡遺,一開始工作負擔低時,這樣的做法往往能收到長官高度稱讚,甚至常常被列為同事的模範,也讓我很確信這樣的作法是沒有問題的。 但隨著擔任管理職後,增加的工作量遠遠超過我的負擔,這時候才發現這樣的作法讓我身心俱疲,
最近關稅影響持續延燒,每間公司都嚴陣以待,各項資源嚴格管控,還需要進行許多的未來可行性評估,有時工作到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身邊不少人都在喊:「現在工作壓力怎大成這樣?」,尤其在這種情況下難免脾氣上來衝動發言,雖然講的時候都是大實話,但容易在傳來傳去後語意扭曲,造成聽者有意,所以這幾句話怎樣都不能說
剛出社會幾年後,我一直維持者努力默默在做,不邀功且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態度,這個做法在工程師時期,大家的評價都是好的,後續也升任代理單位主管,卻開始進入撞牆期。 看著身旁同期的夥伴都順利升任主管,我卻仍在代理階段,後來有天我忍不住直接找高階主管面談,並花了20分鐘說明自己有多努力認真,期望高階主
剛踏入社會的我,在工作時習慣馬力全開做到100分,報告要做到排版精美、數據分析要鉅細靡遺,一開始工作負擔低時,這樣的做法往往能收到長官高度稱讚,甚至常常被列為同事的模範,也讓我很確信這樣的作法是沒有問題的。 但隨著擔任管理職後,增加的工作量遠遠超過我的負擔,這時候才發現這樣的作法讓我身心俱疲,
最近關稅影響持續延燒,每間公司都嚴陣以待,各項資源嚴格管控,還需要進行許多的未來可行性評估,有時工作到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身邊不少人都在喊:「現在工作壓力怎大成這樣?」,尤其在這種情況下難免脾氣上來衝動發言,雖然講的時候都是大實話,但容易在傳來傳去後語意扭曲,造成聽者有意,所以這幾句話怎樣都不能說
剛出社會幾年後,我一直維持者努力默默在做,不邀功且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態度,這個做法在工程師時期,大家的評價都是好的,後續也升任代理單位主管,卻開始進入撞牆期。 看著身旁同期的夥伴都順利升任主管,我卻仍在代理階段,後來有天我忍不住直接找高階主管面談,並花了20分鐘說明自己有多努力認真,期望高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