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五年前,通訊系統搭載手機的技術飛躍成長,卻也同時讓人們擔心起,高頻段電磁波可能帶來的健康危害,「手機正在微波大腦」的言論甚囂塵上,世界衛生組織還將它列為「可能的致癌物」,引起不小的恐慌,但在經歷多方研究後,逐漸證實,手機電磁波與腦癌並無顯著相關,此言一出、全民譁然,手機更是挾著科學的背書,如被合法化的鴉片般,讓全世界吸起了虛幻的毒霧,人類500多萬年的演化之路,似乎就因這幾吋的金屬玻璃,戛然而止。
遠古的人類因為旺盛的好奇心,彌補了不利生存競爭的身體條件,讓理應被自然淘汰的我們,在惡劣的環境下脫穎而出,時至今日,人心不古取代毒蛇猛禽,瘴癘之氣變為世態炎涼,我們渴望的不是「生存」,而是「過活」,琳瑯滿目的社群媒體,恰好提供了我們與人連結的機會,每一則通知、每一個動態,刺激著腦中多巴胺的大量分泌,使行為如同巴夫洛夫的狗,被流量、觀看數給制約,再加上開發者的精心設計,讓需求在臨界點時延遲獎賞,進而渴求更大的報酬,這就是「手機成癮」,若說它跟海洛因有什麼差別,就只有後者無需充電吧!
過往在餐廳裡,總能看見學齡前的孩子,在服務生手上的鍋碗瓢盆間穿梭,如雜技表演般閃躲迎面而來的佳餚美酒,但最近,別說登上新聞版面,連鼓噪、抱怨的情況,也逐漸減少,是學校的教育顯現成效了嗎?還是家庭的素質獲得提升了呢?若仔細觀察便能察覺,功勞應歸給架在桌前一台台的手機、一部部的平板,它們用「支配」取代了「管教」,聲色鮮明的畫面配置,天馬行空的劇情演繹,將每個孩童淪陷在二次元的綁架中,捲動式窗格的發明,更是讓他們連滑屏的能量消耗都省去了;缺乏互動、缺乏社交,使前額葉發展受阻,精神失調的狀況激增,手中這20世紀最尖端的發明,竟是以人類的靈性作為為陪葬,不勝唏噓。
今年開始,我有系統地管控手機的使用時間,執行數位排毒,先卸載掉使用率不高的應用程式,除了工作上所需的社群,其它都只安裝在家中的電腦,盡可能地降低能滑手機的機會,想看新聞?就買報紙來翻,想學新知?就跑書局一趟,用運動來終結數位焦慮,用閱讀來對抗資訊海嘯。幾個月前,「爆米花腦」的症狀,再度被搬上檯面,大腦的神經元唯遇短效高強的刺激,才能正常運作,就像鋪天蓋地的捷運工程如火如荼,求變、求快,求在日落前搭滿光陰的箭矢,卻不知夕陽餘暉才是絕世美景,著實令人心寒。
去年2月左右,Meta、TikTok等社群媒體龍頭,出席了美國參議院的聽證會,執行長祖克柏被指控其名下公司更重視利潤,忽視孩童可能遭遇的網路問題,毫不避諱地指出「你的產品正在殺人」,可諷刺的是,這幾場質詢反而讓Meta的股價不降反升,數位平行世界的元宇宙,更是讓他的身價躍升為世界第二,我們早就離不開網路和手機了!
叔本華說:「人內在擁有的東西,是決定他幸福與否的關鍵。」為了一則留言寤寐不寧、為了一張照片形容枯槁,為了他人而活的生命有何意義呢?聚會時科技冷漠、用餐前鏡頭先吃,手機就像結界內必中術式的效果,張開的「無量空處」讓大腦逐漸委靡,停止了思考;翻翻這本書吧,深感驚悚後會陷入反思,或許哪天因緣際會,在某個街頭、某個車廂內,你我會四目相交、頷首示意,然後繼續將精神擺在轉瞬即逝的窗外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