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王路如此嘗試論證「『是』是普遍適用的詞」﹕
「S 是 P」句式是語言中普遍適應用的,不僅是日常語言中,而且是科學語言中普遍應用的嗎﹖
說主語+謂語結構在很多日常語言中普遍適用是可以接受的,但主語+謂語結構在科學語言中普遍適用嗎﹖
王路完全沒有論證後者。這便很奇怪了。我猜測他很可能把科學語言和講解科學的語言混為一談。很簡單,試進入一個計算機編程,看你找不找得到一個「S 是 P」句式﹖
我說的是計算機編程 (對象語言),不是描述該編程的手冊 (後設語言)﹗
至於「行為動詞也屬於簡單句,可邏輯卻不研究它」的說法是錯的。
現代語言學者及邏輯語言學者都有相關的研究。隨便舉兩個例子便有美國邏輯學者 D. 戴維森發表於 1967 年的〈行為語句的邏輯形式〉(The Logical Form of Action Sentences) 和丹麥語言學者耶夫‧維索爾倫 (Jef Vershueren) 發表於 1989 年的〈基本語言的行為動詞〉(Basic Linguistic Action Verbs)。
「亞里士多德從語法學家已經提供的那些語法分析出發,并且從最簡單的動詞『是』出發,這是很自然的事情。」的猜測也是錯的,上文已經否定了這個說法。
因為起碼古希臘文的第一部語法書根本沒有談論繫詞,亦無提及「是」字。
正如前面的分析,亞氏的邏輯語言實在是一種本體語言學,他關心的是如何正當地使用語言來談論實存的世界,而他的斷言綜合推理 (assertoric syllogistic) 也是在這個框架之內展開的。
[王路1992] 犯了好幾個大毛病,促使錯誤頻生,這裡不再重複。
但總的來說,就本書題旨而言,王路假設了「S 是 P」是所有 (?) 自然語言都應該具備的簡單句式 (否則對「是」的邏輯研究便沒有普適性了﹗),因此才有 (上) 古漢語沒有繫詞或省略了繫詞的推斷。
另一方面,他沒有從上古漢語語構系統方面去解釋為什麼上古漢語沒有繫詞或省略了繫詞﹔因為如果我們不能在語構系統的脈絡內解釋這個現象,我們便沒有辦法得出任何有意義的結論。所有的這些論述都在一個預設之下進行,就是遵循主語+謂語結構來分析上中古漢語中的「繫詞」。王路的觀點是這個脈絡中的自然產物。遺憾的是,中國大陸學界對〈「是」的邏輯研究〉及在其基礎之上繼而生成的十多篇論文的爭議僅僅圍繞翻譯的問題及上古漢語如何隱藏著繫詞等議題兜轉,完全無視於該文的大量的基本錯誤。
至此已十分明顯,如果本書至今提出的論證大致吻合真實的話,上古漢語是一個零繫詞語言或近乎零繫詞的語言,因為上古漢語以函子/論元為基本語構結構,完全有別於古希臘語的主語+謂語結構。兩者相較﹕
顯然比
更簡單 —— 基於一個特殊的原因,函子/論元結構根本毋需繫詞 —— 因而更加基本﹗
從邏輯的觀點 (非語言學的觀點) 看,繫詞「是」的使用是非常笨拙的語構手段 (原因之一為其嚴重多義﹗)。
讓我們重複這個重要的結論﹕上古漢語不是缺乏或省略繫詞,而是不用繫詞。
清沒民初的漢語語言學家王力的觀察是對的。
用函子/論元觀點便解釋得很清楚,因為在函子/論元的結構中,繫詞是多餘的。
上古漢語的語構結構相當吻合現代邏輯的觀點,而現代邏輯對語句的分析基本上就是反亞氏語法觀的,即對亞氏斷言句式的反叛。
_________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