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你不必成為任何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情慾之愛、遊戲之愛、友誼之愛、佔有之愛、現實之愛、利他之愛。

加拿大的社會學家John Alan Lee將愛情區分為這六種類型,你的是哪一種?

最近手邊正讀著兩本白話文版的阿德勒,其中這本《你不必成為任何人》,在讀「該如何愛人與被愛」的章節時,憶起了曾遇見過的幾個學習夥伴。

D的戀愛經常遇到控制慾很強的另一半。

奇妙的是,每當D結束一段關係,在慎選下一個對象後,卻總是在進到關係中後發現,發展到後來又是類似的狀況。

書上說:在關係中當有一人控制慾很強,這樣的關係是難以維持的,因為愛情是夥伴關係,而非上對下的權力遊戲。

R在職場上是個獨立自信的女性,可是在關係中,她卻很依賴、也無法拒絕對方的要求或期待。

經歷了幾段關係,都是在退讓、迎合對方,長期壓抑情緒的狀況下,搞得自己烏煙瘴氣,最後只好放棄。

在課堂上開始了探索自己的旅程後,R發現這樣重覆的模式,跟她的童年曾被爸爸拋下有關…她的內心深處,有個害怕自己不被愛的小女孩。

.

原來,這些感情課題呈現出來的問題,若推本溯源,答案幾乎都跟我們不夠認可自己有關。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生活中,不論是在哪一段關係裡,有類似的議題會重複出現...若願意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並檢視自己留下了什麼樣的愛情觀、婚姻觀、應對習性、理想的角色模樣…等等,我們就更有機會從每一段不同的關係中,重新認識和看見自己。

關係,因此成為了一個入口,領我們走到完整自己的旅程。

當我們用成人的眼光,重新梳理兒時的回憶,就更有機會從不同於當時的角度,重新為這些經驗下定義,進而改變認知價值,就能更深刻改善當下的關係難題。

不容易,但很值得。

書中提到人在建立人際關係時能滿足的6種需求:

安全感

價值肯定

接納

相互性

自我定義

發揮影響

如果個體缺乏其中任何一項需求,便會試圖從關係中的對象上尋求滿足。

對照上述6項需求,檢視一下我們在各個關係中,滿足了、及尚未滿足的需求有哪些?

或許就會更明瞭,在關係中除了溝通問題,還有其它可以探討的面向。

同時也請記得,在感情中若只有一方在付出,是無法獲得幸福的。

若想變得幸福,另一半也必須感到幸福!

彼此中的彼此,在這6個需求上願意滿足對方、自己也獲得滿足,才是健全、深刻、健康的愛的關係。

這本書是寫給30多歲的族群,然而隨著科技網路及AI的發展,一個人的心智成熟度,其實已不適合用實際年齡來評估。

若你也在關係中感到迷惘或挫敗,不論實你幾歲,我認為這本書都會帶來一些新的看見。

說來汗顏,年輕時在愛情中,我較常持著不願改變自己的態度,總是認為改了就不是我了。很幸運地,遇見一個願意接納我就是我的宏爸。

成為母親後,為了孩子,卻願意主動到處尋找更好的砂紙,想要盡可能磨去身上的菱菱角角,讓自己更圓融及涵容。(而宏爸也成了受益者)(宏爸開心灑花)(宏爸說我什麼也沒說啊)

對我來說,親子關係:孩子!是我改變的Trigger!也許對你來說,關鍵是親密關係,那也很好。

都是契機!

願我們都讓關係課題,變成升級自己的踏板。

讓每一段關係都映照出真實的自己,然後漸漸明白…

#我們不必成為別人期待中的樣子、甚至,

#也不必成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完美樣子

只要願意在乎自己、善待自己,「自己」到底是誰?人生所為何來?或許答案…就在路上。

透過在關係中,因為願意開始珍視自己、懂得愛護自己了,進而也會願意利他。然後,我們或許也就逐漸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也擁有了自己本來的模樣。

除了關係與愛的課題,書中也談了關於自卑感與優越感、情緒、早期記憶與焦慮感、自我認可、和人生意義…等,這些在阿德勒心理學中,都是相當經典的主題。

作者是韓國人,因為是從一個帶有不同文化視角及語言的關係,雖然一樣都是讀阿德勒,她的文字卻讓讓我感受到不同的質地。

這真的是一本乾淨舒服、簡單好讀、深入淺出的阿德勒系書藉,真心推薦給大家!

#你不必成為任何人 悅知文化

#書僮小露推薦 #高小露 #高佳均

#阿德勒心理學白話文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41會員
284內容數
2025/04/30
很多人以為,生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是個好父母。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的:愛孩子,不就夠了嗎? 有時候,他們也會說:「以前我們爸媽也沒學過,不是也把我們帶大了?」 是的,帶大了。 但你仔細看,真的沒有留下傷嗎? 真的懂得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嗎? 還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壓抑、害怕衝突
Thumbnail
2025/04/30
很多人以為,生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是個好父母。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的:愛孩子,不就夠了嗎? 有時候,他們也會說:「以前我們爸媽也沒學過,不是也把我們帶大了?」 是的,帶大了。 但你仔細看,真的沒有留下傷嗎? 真的懂得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嗎? 還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壓抑、害怕衝突
Thumbnail
2025/04/30
「孩子坐不住,是不是過動?」 「孩子害羞內向,是不是亞斯?」 「孩子愛生氣且哭很久,是不是情緒有問題?」 「孩子坐不住,是不是要吃藥?」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 大人也急著把孩子的行為歸類、貼標籤。 彷彿貼上標籤,有了解釋,就好像心安了。 「不是我的教養或教育
Thumbnail
2025/04/30
「孩子坐不住,是不是過動?」 「孩子害羞內向,是不是亞斯?」 「孩子愛生氣且哭很久,是不是情緒有問題?」 「孩子坐不住,是不是要吃藥?」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 大人也急著把孩子的行為歸類、貼標籤。 彷彿貼上標籤,有了解釋,就好像心安了。 「不是我的教養或教育
Thumbnail
2025/04/29
#放下對方有讀心術的幻想 妞每天都用小紙條向我表達愛 像是提醒我記得睡前要抱抱她 偷偷在我筆記本裡夾小卡片、小愛心 送我她珍藏的貼紙、親手設計的咕卡、作品… 我身邊,隨處可見妞的愛 前天睡前溫聲時光 妞問我:「媽咪,我問妳一個問題哦」 我:好呀。 妞:「為什麼我寫那麼多紙條給妳,妳
Thumbnail
2025/04/29
#放下對方有讀心術的幻想 妞每天都用小紙條向我表達愛 像是提醒我記得睡前要抱抱她 偷偷在我筆記本裡夾小卡片、小愛心 送我她珍藏的貼紙、親手設計的咕卡、作品… 我身邊,隨處可見妞的愛 前天睡前溫聲時光 妞問我:「媽咪,我問妳一個問題哦」 我:好呀。 妞:「為什麼我寫那麼多紙條給妳,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愛的藝術》是心理學家佛洛姆的一本經典著作,探討了愛的不同面向,包括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本書強調,成熟的愛是因為愛而需要對方,而非因為需要而愛對方。透過對愛的深入思考與理解,讀者可以學會如何愛自己與他人,進而豐富自己的生命。這本書不僅是對愛的定義及實踐的指引,也促使我們反思自身與他人的關係。
Thumbnail
《愛的藝術》是心理學家佛洛姆的一本經典著作,探討了愛的不同面向,包括照顧、責任、尊重和了解。本書強調,成熟的愛是因為愛而需要對方,而非因為需要而愛對方。透過對愛的深入思考與理解,讀者可以學會如何愛自己與他人,進而豐富自己的生命。這本書不僅是對愛的定義及實踐的指引,也促使我們反思自身與他人的關係。
Thumbnail
上次提到這個月我正在帶領的讀書會是關於約會的書。 這兩年來帶過很多讀書會,回顧這些都是我生命的養分。 想來記錄一下, 不管是過程、體驗,或是一些自己的想法。 上週是第二次的讀書會,我以愛與喜歡作為開頭。 靈感來自快樂大學的這部影片喜歡的不同?你愛他,但你可能不夠喜歡|Zick Rubin《愛情
Thumbnail
上次提到這個月我正在帶領的讀書會是關於約會的書。 這兩年來帶過很多讀書會,回顧這些都是我生命的養分。 想來記錄一下, 不管是過程、體驗,或是一些自己的想法。 上週是第二次的讀書會,我以愛與喜歡作為開頭。 靈感來自快樂大學的這部影片喜歡的不同?你愛他,但你可能不夠喜歡|Zick Rubin《愛情
Thumbnail
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跨代不朽經典 愛不只是羅曼蒂克、和虛幻期待, 也包括親子之愛、手捉之愛、男女愛、自愛、及對神的愛。 「愛」--是天性,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需要給予愛和接受愛。 惟有通過彼此的愛和諒解,人類才能緊緊結合在一起,以渡過目前世界性的危機。 為什麼我們需要愛? 愛是不是為了接受才給予?
Thumbnail
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跨代不朽經典 愛不只是羅曼蒂克、和虛幻期待, 也包括親子之愛、手捉之愛、男女愛、自愛、及對神的愛。 「愛」--是天性,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需要給予愛和接受愛。 惟有通過彼此的愛和諒解,人類才能緊緊結合在一起,以渡過目前世界性的危機。 為什麼我們需要愛? 愛是不是為了接受才給予?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要「愛之語」,跟原生家庭、成長經驗、學習有關。但幾乎都只會有一種主要的,最多再來一種次要的。這兩種容易吸收,其他的吸收力差。「用對頻」很重要,不要自以為是。學習溝通的第一步是先去找雙方的主要愛之語是什麼,接著怎麼調整,沒有自然就會的,都需要學習+練習。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要「愛之語」,跟原生家庭、成長經驗、學習有關。但幾乎都只會有一種主要的,最多再來一種次要的。這兩種容易吸收,其他的吸收力差。「用對頻」很重要,不要自以為是。學習溝通的第一步是先去找雙方的主要愛之語是什麼,接著怎麼調整,沒有自然就會的,都需要學習+練習。
Thumbnail
不知幾年前的某個夏日午後,好友N和我漫步在二二八公園外圍,他語氣激動地推薦我一本名著:「你一定要看《愛的藝術》!」接著他還推薦我電影「愛在」三部曲,不過很快被我置之腦後。
Thumbnail
不知幾年前的某個夏日午後,好友N和我漫步在二二八公園外圍,他語氣激動地推薦我一本名著:「你一定要看《愛的藝術》!」接著他還推薦我電影「愛在」三部曲,不過很快被我置之腦後。
Thumbnail
當「給予的愛」漸漸離開它原本的方式,希望把對方塑造成自己所想的樣子時;「欣賞」可以把我們帶回愛情的原點。〔...〕我們不要只從我出發來改造對方,也不要只為了對方而委屈自己;我們要回到我們的交會之處,那是我們當初感受到各自的魅力,發生愛情的地方。
Thumbnail
當「給予的愛」漸漸離開它原本的方式,希望把對方塑造成自己所想的樣子時;「欣賞」可以把我們帶回愛情的原點。〔...〕我們不要只從我出發來改造對方,也不要只為了對方而委屈自己;我們要回到我們的交會之處,那是我們當初感受到各自的魅力,發生愛情的地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