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眼速報|每天只吃肉來減肥!?美國佛州男子天天吃牛肉、起司、奶油,結果膽固醇直接從皮膚滲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年頭,各種極端飲食法層出不窮,從只吃肉的「肉食飲食法」(Carnivore Diet)到完全不吃動物性食品的「純素食主義」(Veganism),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認為最健康的飲食方式(大家都覺得自己選擇的最健康)。不過網路上出現有人每天吃高達9磅的起司、大量奶油……

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名40多歲的男子就選擇了這樣的飲食方式,結果膽固醇突破天際,高到直接從身體滲出來,在手掌、腳掌和手肘上形成一塊塊黃白色的結節,這一奇葩案例甚至被刊登在《美國醫學會心臟病學期刊》(JAMA Cardiology)上。

這位男子表示,他在八個月前開始實行「純肉食主義」,每天食用約6到9磅的起司、大量的奶油,以及「特製」的漢堡(所謂的特製:額外加入更多油脂)。該男子自信地表示,這種飲食讓他的體重下降、精力充沛,甚至「頭腦更清晰」。

但實際上,他的總膽固醇值已經突破天際,高達1000 mg/dL!那麼正常的膽固醇應該是多少呢?正常膽固醇應該低於200 mg/dL,超過240 mg/dL就已經被認定為高膽固醇族群,這位仁兄直接飆破五倍以上……

raw-image


膽固醇高到流出來!?

醫生診斷他罹患了「黃色瘤」(Xanthelasma),簡單來說就是體內的脂肪過量導致血管無法承受,膽固醇直接滲出,形成皮膚下的脂質沉積物。這些沉積物通常出現在眼睛周圍,但這位男子的情況特別嚴重,脂肪甚至滲透到手掌、腳掌和手肘。

醫學專家解釋,這些滲出的脂肪通常會被身體的巨噬細胞(macrophages)吸收,但當脂肪過量時,巨噬細胞無法負荷,結果這些細胞變成了「泡沫細胞」,導致可見的皮膚脂肪結節。這種情況通常和遺傳性高膽固醇(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有關,但這位佛州男子純粹是因為極端飲食導致的。


網友的反應:

  • 他成功進化成可以自己生產奶油的生物了!(噁)
  • 白痴wwwwwww
  • 一天吃 4 公斤的食物是怎樣?
  • 美國人就是這麼狂,笑死
  • 感覺一定超臭
  • 4公斤的起司、奶油、漢堡,就算體重變輕,血管堵住不就 GG 了嗎?
  • 膽固醇從血管滲出,太猛了。
  • 一天攝取 12,000 大卡的起司和奶油,這減肥法怎麼想都不對吧(笑)
  • 這應該列為『不該搜尋的詞彙』吧……
  • 起司和奶油能算肉嗎??


閱讀原文


raw-image



Moneko:1天吃14000大卡,這不叫減肥好嗎!?


raw-image



梨子:而且起司和奶油不算肉吧……




avatar-img
2.7K會員
108內容數
【Moneko】 Podcast節目《雜學茶餐廳》主持人。貓派、日本在住、日本趣聞、生活、美食和讀書心得。吐彩虹的梨子、鯊鯊和小豬是好朋友。最近的人生煩惱是吃了優格會吐彩虹。 在這裡寫一些傻眼速報、日本修羅場、生活心得、POE遊戲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學時期,我和三個朋友(A、B、C)計劃旅行。但B和C對旅行計劃完全不參與,全部壓在我和A身上。我說如果大家不能一起計劃就取消旅行,他們才慌忙參與,但只是不停抱怨。當時就應該堅持取消,但因為大家都很期待,所以沒有取消。到了當天,B和C都沒有出現在集合地點……
松江市將舉辦一場名為「切腹大會」的活動,模擬切腹動作,引起廣泛討論。活動計畫使用塑膠刀進行比賽,參加者需在地上痛苦翻滾。這一活動雖然吸引了一些人的支持,但也因其敏感性遭到猛烈批評,最終決定中止活動。
大學時期,我和三個朋友(A、B、C)計劃旅行。但B和C對旅行計劃完全不參與,全部壓在我和A身上。我說如果大家不能一起計劃就取消旅行,他們才慌忙參與,但只是不停抱怨。當時就應該堅持取消,但因為大家都很期待,所以沒有取消。到了當天,B和C都沒有出現在集合地點……
松江市將舉辦一場名為「切腹大會」的活動,模擬切腹動作,引起廣泛討論。活動計畫使用塑膠刀進行比賽,參加者需在地上痛苦翻滾。這一活動雖然吸引了一些人的支持,但也因其敏感性遭到猛烈批評,最終決定中止活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謝謝病人的餅乾 謝謝病人的綠豆湯、菜頭粿、水餃 感恩 ------------------ 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33%,大多的脂肪肝患者「皆無症狀」,部分病人可能會有出現容易疲倦、全身倦怠、噁心、嘔吐、右上腹部不適、腹脹等非特異性症狀。 若不積極改善,也有機會變成肝臟發炎與纖維化,變成「脂
謝謝病人的素食炒飯 謝謝護理師蛋撻 ------------------ 膽固醇過高 標準: 總膽固醇低於200mg/d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高於或等於35mg/d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低於130mg/dL。 膽固醇過高有哪些危險? 膽固醇過高
研究:多吃10%超加工食品增15%糖尿病風險,增加 12% 癌症風險 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對人體有負面影響。 為了保存食物,常溫液態的植物油被氫化過後形成固體的人工反式脂肪,最常出現的就是在加工食品,容易造成增加壞膽固醇、降低好膽固醇、增加全身發炎反應、動脈硬化、加重胰島素阻抗。
今天病人很多 食物也很多 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食物 今天自費眼針也做了好幾個病人 忙到現在才下班 感恩 ------------------------------------------------------------------------ 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細胞內堆積了油
今天看到天下的這篇文章 心有戚戚焉 四肢瘦瘦 肚子油油 體重、BMI都正常 但是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都偏紅 近期捐血的報告又顯示另一項指標達臨界點了 “糖化血色素” 脫離軍旅後 最大的差異是體能活動時間
Thumbnail
★在台灣每3人就有1人脂肪肝,且並非只有胖的人才會有!
Thumbnail
68歲的男子雖然不吃肥肉,但三酸甘油脂卻高達9.8,這數字遠超正常值。 醫生指出,僅僅避免肥肉並不能保證血脂健康,因為有些素食也可能導致血脂升高。 特別是兩種食物,常吃會使血脂水平上升。 第一種是富含澱粉的食物,如白米飯、麵包和麵食,這些食物容易在體內轉化為糖分,進而轉化為脂肪,導致血脂上升。 第二
Thumbnail
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包括高糖高熱量飲食及少運動,造成脂肪累積形成脂肪肝,不只脂肪肝相關的肝病比例上升,更逐漸成為肝癌的主因。 醫師指出,臨床發現就算是「瘦子也可能會得脂肪肝」,甚至快速過度減肥可能會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惡化。 醫師建議,採取「地中海飲食」或是「低碳飲食」可以有效改善。 衛福部統
Thumbnail
如果愛吃肉的美國人都常常蛋白質攝取不足,那台灣人可能也會有這方面問題,值得注意。 關鍵問題是老年之後的「肌少症」,或雖然沒到達「肌少症」嚴重程度,但肌肉力量就是不足,這在做事情或爬高爬低時容易跌倒,跌倒後容易骨折,骨折後死亡率就會增加。 人類肌肉質量在30幾歲還可維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中,你是否曾想過你的美味料理中可能潛藏的健康小地雷? 沒錯,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這個話題,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反式脂肪」的兇狠一面吧! 🍔🚫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謝謝病人的餅乾 謝謝病人的綠豆湯、菜頭粿、水餃 感恩 ------------------ 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33%,大多的脂肪肝患者「皆無症狀」,部分病人可能會有出現容易疲倦、全身倦怠、噁心、嘔吐、右上腹部不適、腹脹等非特異性症狀。 若不積極改善,也有機會變成肝臟發炎與纖維化,變成「脂
謝謝病人的素食炒飯 謝謝護理師蛋撻 ------------------ 膽固醇過高 標準: 總膽固醇低於200mg/dL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高於或等於35mg/d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低於130mg/dL。 膽固醇過高有哪些危險? 膽固醇過高
研究:多吃10%超加工食品增15%糖尿病風險,增加 12% 癌症風險 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對人體有負面影響。 為了保存食物,常溫液態的植物油被氫化過後形成固體的人工反式脂肪,最常出現的就是在加工食品,容易造成增加壞膽固醇、降低好膽固醇、增加全身發炎反應、動脈硬化、加重胰島素阻抗。
今天病人很多 食物也很多 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食物 今天自費眼針也做了好幾個病人 忙到現在才下班 感恩 ------------------------------------------------------------------------ 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細胞內堆積了油
今天看到天下的這篇文章 心有戚戚焉 四肢瘦瘦 肚子油油 體重、BMI都正常 但是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都偏紅 近期捐血的報告又顯示另一項指標達臨界點了 “糖化血色素” 脫離軍旅後 最大的差異是體能活動時間
Thumbnail
★在台灣每3人就有1人脂肪肝,且並非只有胖的人才會有!
Thumbnail
68歲的男子雖然不吃肥肉,但三酸甘油脂卻高達9.8,這數字遠超正常值。 醫生指出,僅僅避免肥肉並不能保證血脂健康,因為有些素食也可能導致血脂升高。 特別是兩種食物,常吃會使血脂水平上升。 第一種是富含澱粉的食物,如白米飯、麵包和麵食,這些食物容易在體內轉化為糖分,進而轉化為脂肪,導致血脂上升。 第二
Thumbnail
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包括高糖高熱量飲食及少運動,造成脂肪累積形成脂肪肝,不只脂肪肝相關的肝病比例上升,更逐漸成為肝癌的主因。 醫師指出,臨床發現就算是「瘦子也可能會得脂肪肝」,甚至快速過度減肥可能會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惡化。 醫師建議,採取「地中海飲食」或是「低碳飲食」可以有效改善。 衛福部統
Thumbnail
如果愛吃肉的美國人都常常蛋白質攝取不足,那台灣人可能也會有這方面問題,值得注意。 關鍵問題是老年之後的「肌少症」,或雖然沒到達「肌少症」嚴重程度,但肌肉力量就是不足,這在做事情或爬高爬低時容易跌倒,跌倒後容易骨折,骨折後死亡率就會增加。 人類肌肉質量在30幾歲還可維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中,你是否曾想過你的美味料理中可能潛藏的健康小地雷? 沒錯,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這個話題,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反式脂肪」的兇狠一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