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團聚,我最常被到以下問題:
1. 交女朋友了嗎?(年初分手)
2. 現在工作收入多少?(不透露)
3. 大學畢業後要做什麼工作?(不確定)
對,第三個問題我不確定,這也是我年初開始思考的問題。
我從國小就很喜歡跑步,因此加入田徑隊,直到高中都是體育生的身分,到了大學就讀體育相關科系,所以親朋好友一致認為我未來會選擇「體育相關工作」,甚至朋友幫我跟健身中心牽線,他覺得適合我讓我去了解健身產業。(最後沒有選擇)
我目前做推拿工作,在家裡有健身房,偶爾教朋友健身和運動按摩,從小到大都接觸運動產業,所以想要從事與運動無關的產業。
就在偶然的機緣下,透過一場讀書會認識到一本書
其中有一篇講述用「心智圖」構想出,讓你的想法不被卡住。
選定一個喜歡/熱愛的事情最為主題,將主題聯想到的詞彙往「第二層」發想,一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接下來再把第二層的詞彙往「第三層」發想,直到你沒想法為止。
給自己 10 - 15 分鐘時間發想,中間過程不要停住,不然會讓頭腦去批判,你發想到的詞彙有沒有問題,會阻礙你發揮創意與聯想。
發想完後,接著把喜歡的事情「圈起來」,不一定是全部,可能 10 個之中,有 3 個是你感興趣的內容。
最後,用排列組合的方式組成一串,讓你看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第二層:專題、寫文章、田徑訓練
第三層:獲得新資訊、撰寫想法、練健康
第四層....
我圈出以下感興趣的內容
2.1 專題:提高認知、探索未知、有建設性、一直想點子
2.2 寫文章:記錄、寫下並釐清思緒、了解市場趨勢
2.3 田徑訓練:展現自信、提高生活品質、規律生活
第二層:看書、剪影片、發現新想法、靈感
第三層:沉靜自己、發揮創意、融合新點子、記下來
第四層...
圈出感興趣的內容
2.4 看書:提高格局、專注、了解做事角度
2.5 剪影片:展現自己、無拘無束
2.6 發現新想法:興奮會繼續往下想
2.7 靈感:回想、融合點子
把以上關鍵字傳給 GPT 看,並推薦我,我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給出:「創意 + 分析 + 獨立思考 + 生活優化 + 自由度高」
3.1 創新型職業(品牌策略、產品開發)
3.2 市場趨勢分析(市場研究、投資分析)
3.3 數位遊牧或自媒體(自由創作、內容變現)
3.4 知識型職業(作家、講師、顧問)
透過心智圖整理後,我對於 第一、三、四項特別感興趣,也發現這些正是我一直以來持續培養的能力。
過去,我對於經營社群的目的和目標一直不夠明確,總是在摸索中前進。
然而,這次的整理讓我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也意識到自己應該投入更多時間去學習 社群經營與研究,深入了解相關知識與策略,讓未來的方向更加明確且具有發展性。
所以我未來想要做什麼工作,我會想往社群經營和知識型創作者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