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因為HBO播映,重溫了2004年的電影《來跳舞吧》,覺得現在的年紀與狀態,讓我對情節比當年有更深的體會。
李察吉爾在片中飾演一名專門處理遺囑事宜的律師,穩定而高收入的工作、能幹的妻子、正值青春期的兒女,家庭溫暖,生活中的種種都讓人欽羨。
然而,在他每天周而復始、日復一日的生活裡,他逐漸感覺到似乎少了一些什麼,但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正如片中一段情節的暗喻:男主角生日當天﹐太太因為不知道該送他什麼﹐所以只送了一件浴袍﹐之後有這樣的一段對話:
“我為浴袍的事抱歉“(太太說)
“浴袍怎麼了?“
“因為你好像什麼都不缺﹐我實在不知道要送你什麼“
“你已經送我我想要的啦—晚餐、蛋糕﹐一家人一起吃飯吹蠟燭﹐這些就是我要的啊“
“告訴我一個你想要且可裝在盒子裡的東西吧。“
在他每天通勤的捷運上,總會經過一間舞蹈教室,吸引他目光的是其間一位望著窗外若有所思的美麗舞蹈教師。機緣巧合之下,他瞞著家人固定去上跳舞課,開始感受到學員們相處、鼓勵、準備參加比賽等與過往不一樣的體驗,也讓他在投入練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對跳舞產生出熱情。
他的太太因此發現丈夫有微妙的改變,開始有笑容、神采奕奕,以及襯衫上舞伴的香水味,還以為他有了外遇。找徵信社進行調查,才知道他偷偷學舞的事。她問偵探「為什麼一個男人在經過20年一切正常的生活之後﹐會突然做出反常的舉動?」偵探的助手引用梭羅的話「大部分的男人過著沈默而絕望的人生﹐也許絕望不肯再保持沈默了。」
學舞的事曝光之後,妻女對他的刻意隱瞞感到不解,但他選擇不說,是因為他覺得生活上並不缺什麼,工作、生活、妻子、女兒都很好,對於自己似乎擁有一切但還不知足的心感到罪惡,因而不想再繼續練舞。他太太問他為什麼﹐他說他「覺得羞愧」「對於學舞羞愧?」「不﹐對於我在已經擁有了這麼多之後﹐卻還想要更快樂一點﹐我覺得羞愧。」幸好這部電影是喜劇收場,後來男主角帶妻子一起學舞,為兩人的婚姻生活帶來新的情趣。
雖然,這樣戲劇化的情節未必會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但在人生上半場發展到某個階段,一切都很好的情況下,或許也會浮現出生活需要改變的跡象,像是:
若常出現這樣的感受,也許意味著自己期待做出改變。這是為自己尋求不同可能性的第一步。可以花些時間深入反思,嘗試探索自己真正想追求的目標。
要開始為生活帶來改變,也許只要從些小事開始,像是:
一開始無需大張旗鼓,甚至只需要在Youtube 找教學影片起步,重要的是先打破一成不變的慣性,以及從小嘗試中發現自己的感受與想望。以及重新找回「為自己設計理想中的生活」的主導性。
在《重啟人生》書中,作者亞瑟布魯克斯則建議我們可以思考以下的問題:
從這些問題裡,可以讓我們好好想一想,現今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而不是無意識延展過去的答案。而在這個百歲人生時代,中年期為自己開啟「第二人生」,絕對不嫌太晚。(本文原發表於「104高年級」【老查的中年級觀察】想要改變一切看似美好的生活並非不知足,而是展開第二人生的起點 )
-----------------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感覺?一切還順利,卻總有種「心空空的」感受;想改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這並不是你獨有的疑問,而是無數中年人的共同感受:「我究竟是誰?」、「我為了什麼努力?」「難道一生就這樣了嗎?」
別讓這些疑問停留在心中影響你!小班制的《人生轉型工作坊2.0》是老查專為中年人設計,透過引導與討論、反思,幫你打開新視野,找回動力,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在一整天的工作坊中,帶你從盤點過去、檢視現在、未來描繪與制定計畫,3大階段讓你撇除心中雜音,梳理雜亂思緒,幫自己找回工作與生活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