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週》改變看法,有時比方法更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金句:時間管理的高手,不是事事做到,而是會忽略和抵抗誘惑

 

作者背景

奧利佛‧伯克曼是一位專欄作家,長期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英國《衛報》撰寫文章,主要討論效率和生產力的話題。他在這本書中分享了自己對時間管理的反思


作者寫書動機

伯克曼曾經花了多年時間優化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但結果反而讓他變得更加焦慮。他開始重新思考時間管理的意義,認為與其追求高效,不如改變對時間的看法,接納時間的有限性,從而過上更有意義的生活。


書名《四千週》的含義

《四千週》的書名來自一個計算:如果一個人能活到80歲,那麼他的一生大約只有四千個星期。這個數字使我們對時間的有限性感到震驚,進而提醒我們要更珍惜和有效利用每一個當下,避免浪費時間在無謂的焦慮和過度追求效率上。

《四千週》確實提供了不同於傳統時間管理書籍的視角。與其教導我們如何最大化利用時間或提高效率,作者奧利佛‧伯克曼更關注的是我們對待時間的態度。他認為,改變我們對時間的看法,比管理時間的方法更為重要。

 

重新看待時間:三個觀念

 

作者奧利佛‧伯克曼建議我們重新檢視時間,他特別強調了三個觀念:「當下」「休閒」和「注意力」。以下是書中的一些例子,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些觀念:

當下

伯克曼認為,現代人往往將當下視為一種工具,用來換取未來的成功和成就。例如,許多人常常會想「等我有錢了,我要怎麼樣」,把人生的價值寄託在未來某個時間點上。這種心態會引發焦慮,因為它讓人忽略了當下的體驗。

例子:伯克曼指出,幾百年前,「浪費時間」這個概念還不存在。那時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節奏隨著任務有機地呈現,而不是按照抽象的時間線排列。他認為,我們應該重新珍視當下,因為人生是由無數個當下組成的。

休閒

在現代社會,休閒的意義往往被扭曲,我們休閒的目的變成了為了更好地工作或自我提升。伯克曼建議我們應該將一部分休閒時間「浪費掉」,享受體驗的愉悅,而不是為了其他目的。

例子:伯克曼提到,曾經參加一個反對過度工作的活動,該活動主題是增加休息日、縮短工作時間。該組織質疑為什麼度假、和朋友吃飯、睡懶覺等休閒行為,需要用提升工作效率這樣的藉口來爭取。他呼籲人們進行真正的休閒,完全投入於愉悅的體驗中,而不是為了自我提升。

注意力

伯克曼認為,注意力不僅僅是一種資源,它是我們的整個人生。分心的問題在於,我們常常逃避有限性帶來的痛苦。注意力應該放在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在瑣事和分心中浪費。

例子:書中提到,2016年,有大約300萬人花了一天中部分時間觀看一個網路節目,兩名記者在一顆西瓜上綁橡皮筋,直到西瓜爆裂。這些觀眾沒有計劃用44分鐘看這個節目,但他們分心了。作者認為,分心是一種逃避有限性的方法,而真正重要的是專注於當下的事情,面對自身的有限性。

 

與時間相處的建議

 

作者奧利佛‧伯克曼在《四千週》一書中,給予我們如何與時間相處的兩個主要建議:直面有限性和找回耐心。他用許多生動的例子來闡述這些建議。

正視時間的有限性

1.     巴菲特的故事

o   伯克曼講述了股神巴菲特的故事。當巴菲特的私人飛機駕駛員問他如何設定事項的優先順序時,巴菲特讓他列出人生中最想實現的25件事,並優先處理前五件。巴菲特強調,剩下的20件事應該極力避免,因為它們雖然有誘惑力,但並不是真正重要的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時間管理的高手,不是事事做到,而是要忽略和抵抗誘惑,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

2.     有限性的喜悅

o   伯克曼指出,管理有限時間的核心挑戰在於如何明智地決定不做什麼,並坦然地接受這些選擇。人生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在向其他可能性揮手告別的過程。錯失不是恐懼,而是喜悅,因為它讓我們的選擇更有意義。比如,你選擇放下工作,與孩子拼積木,就會更加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時間。


找回耐心

1.     詹妮弗·羅伯茲的作業

o   哈佛大學的藝術史老師詹妮弗·羅伯茲要求學生在博物館中盯著一幅畫或雕塑三個小時,不能使用手機。這個作業讓學生強制放慢節奏,發現更多細節。伯克曼挑戰了這個任務,經歷了坐立不安後,發現畫作中的細節與深層意義。這提醒我們耐心的重要性,以及慢下來的價值。

2.     激進的漸進主義

o   伯克曼建議,接受激進的漸進主義,即每天投入短時間進行重要的工作,避免工作變得急迫和痛苦。這樣可以保持長期的生產力和耐心。例如,心理學教授研究發現,最多產的學者通常每天只花兩到四小時寫作,這樣的安排幫助他們持續保持高效。

 

結語:充分利用時間的技巧清單

 

書中還列出了十個實用技巧,幫助我們更好地利用時間,減少焦慮:

1.     劃定邊界:設立開放式和封閉式清單,控制任務數量。

2.     專注一件事:一次只專注於一個項目,完成後再進行下一個。

3.     要事優先:承認精力和時間有限,提前放棄不重要的事情。

4.     注重完成:列出已辦清單,記錄完成的任務。

5.     聚焦關心:減少刷新聞的時間,集中關心真正重要的事情。

6.     擁抱乏味:選擇功能簡單的數位產品,減少分心。

7.     尋找新意:更深入地投入現有生活中,體驗日常生活的新鮮感。

8.     保持好奇:面對挑戰時保持好奇心,減少壓力。

9.     及時慷慨:馬上釋放善意,不要拖延。

10.  靜默無為: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練習什麼都不做。

 

在《四千週》這本書的實體書中,隨書附有一張畫了4000個格子的紙。作者建議你也為自己畫一張,並每過一週就塗一個格子,提醒自己這就是你的人生。不要再將存在的意義拖延到未來,現在就投入生活吧。接受時間的有限性,專注於當下,讓每一週都變得有意義,活出真正屬於你的精彩人生。

 

******【免費下載試讀中】艾螽斯的第一件電子書商品,歡迎免費下載:

電子書 《關於幸福的50本書:人生指南 【試讀版】》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products/e-book-01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198會員
183內容數
114.1.25 更新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2025年將沙龍分成7個區 自我成長區 職場區 商業區 親子教育區 情感區 健康區 閱讀寫作區 歡迎瀏覽、留言🙏
2025/04/24
這篇文章介紹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充滿趣味的人生故事與獨特的學習方法,並以「生成式AI」為例,示範如何運用費曼學習法。文章涵蓋費曼的奇聞軼事、父親的教育理念,以及費曼學習法的步驟與優點,旨在啟發讀者培養主動學習、深度思考與樂在學習的態度。
Thumbnail
2025/04/24
這篇文章介紹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充滿趣味的人生故事與獨特的學習方法,並以「生成式AI」為例,示範如何運用費曼學習法。文章涵蓋費曼的奇聞軼事、父親的教育理念,以及費曼學習法的步驟與優點,旨在啟發讀者培養主動學習、深度思考與樂在學習的態度。
Thumbnail
2025/04/22
《六頂思考帽》提供一套結構化思考框架,幫助個人或團隊做出更周全的決策。文章詳細解釋六種帽子(白、紅、黃、黑、綠、藍)各自代表的思考維度,並輔以生活化例子與實際應用場景,例如創業決策、作家轉型等,說明如何避免思維混亂,在理性與感性間取得平衡。此外,文章比較了六頂思考帽與SWOT分析法的異同。
Thumbnail
2025/04/22
《六頂思考帽》提供一套結構化思考框架,幫助個人或團隊做出更周全的決策。文章詳細解釋六種帽子(白、紅、黃、黑、綠、藍)各自代表的思考維度,並輔以生活化例子與實際應用場景,例如創業決策、作家轉型等,說明如何避免思維混亂,在理性與感性間取得平衡。此外,文章比較了六頂思考帽與SWOT分析法的異同。
Thumbnail
2025/03/21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在於,管理者應該先管理好自己,才能有效管理他人和組織。文章從自我管理、時間管理和決策三個方面闡述了德魯克的管理思想,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避免重複性危機、提升決策效率、以及從系統性角度解決問題,避免流於表面的忙碌。
Thumbnail
2025/03/21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在於,管理者應該先管理好自己,才能有效管理他人和組織。文章從自我管理、時間管理和決策三個方面闡述了德魯克的管理思想,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避免重複性危機、提升決策效率、以及從系統性角度解決問題,避免流於表面的忙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現代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人生真的只有4000個禮拜而已,《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遊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告訴我們,時間有限的事實,與其逃避,不如直視。學習放下掌控,專注於重要的事情,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現代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人生真的只有4000個禮拜而已,《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遊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告訴我們,時間有限的事實,與其逃避,不如直視。學習放下掌控,專注於重要的事情,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金句:時間管理的高手,不是事事做到,而是會忽略和抵抗誘惑。 《四千週》的書名來自一個計算:如果一個人能活到80歲,那麼他的一生大約只有四千個星期。這個數字使我們對時間的有限性感到震驚,進而提醒我們要更珍惜和有效利用每一個當下,避免浪費時間在無謂的焦慮和過度追求效率上。
Thumbnail
金句:時間管理的高手,不是事事做到,而是會忽略和抵抗誘惑。 《四千週》的書名來自一個計算:如果一個人能活到80歲,那麼他的一生大約只有四千個星期。這個數字使我們對時間的有限性感到震驚,進而提醒我們要更珍惜和有效利用每一個當下,避免浪費時間在無謂的焦慮和過度追求效率上。
Thumbnail
是否曾經有時間不夠用的感覺? 沒有更多時間賺錢、也沒有更多時間玩樂、一天總是不知不覺就過了,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又好像什麼都沒做,因此開始檢視自己的時間管理哪裡出了問題? 本書將告訴你時間是什麼、時間管理對我們的影響以及我們面對時間該有的合適態度。
Thumbnail
是否曾經有時間不夠用的感覺? 沒有更多時間賺錢、也沒有更多時間玩樂、一天總是不知不覺就過了,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又好像什麼都沒做,因此開始檢視自己的時間管理哪裡出了問題? 本書將告訴你時間是什麼、時間管理對我們的影響以及我們面對時間該有的合適態度。
Thumbnail
不要心算 猜猜看 一般人可以活多久? 假設可以活到八十歲,大約有4千個禮拜。當下有心驚了一下,心想有那麼少嗎?再算一下自己大概還剩幾個禮拜,心臟又抽搐了一大下。 《人生4千個禮拜》,光從書名看,我以為是告訴我們人生時間有限,我們應該要學會如何更好地掌控時間,但事實上剛好相反。作者奧利佛.柏克
Thumbnail
不要心算 猜猜看 一般人可以活多久? 假設可以活到八十歲,大約有4千個禮拜。當下有心驚了一下,心想有那麼少嗎?再算一下自己大概還剩幾個禮拜,心臟又抽搐了一大下。 《人生4千個禮拜》,光從書名看,我以為是告訴我們人生時間有限,我們應該要學會如何更好地掌控時間,但事實上剛好相反。作者奧利佛.柏克
Thumbnail
Heibon近期讀了一本書《人生4千個禮拜》,對於曾有大段時間執著「效率」、「產出」、「成本」等等社會科學用詞的Heibon給出很棒的思考方向。作者在書中提出一種獨特的時間管理哲學,深刻探討人類對時間的使用以及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Heibon近期讀了一本書《人生4千個禮拜》,對於曾有大段時間執著「效率」、「產出」、「成本」等等社會科學用詞的Heibon給出很棒的思考方向。作者在書中提出一種獨特的時間管理哲學,深刻探討人類對時間的使用以及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四千個禮拜大約等於 80 年的時間,是現代的人高機率可以活到的歲數,相較於古代的人,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並且擁有科技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完成事情。然而身處 21 世紀的我們,依舊每天被工作追趕,待辦清單永遠沒有清空的一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一直沒有進展,為什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四千個禮拜大約等於 80 年的時間,是現代的人高機率可以活到的歲數,相較於古代的人,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並且擁有科技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完成事情。然而身處 21 世紀的我們,依舊每天被工作追趕,待辦清單永遠沒有清空的一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一直沒有進展,為什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一個人若順利活到80歲,頂多也只能活4000多個禮拜。但也沒有任何人能保證,我們能夠活到那個時候。很多人在那之前,就已經提前登出了!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不可能體驗世間所有的事物。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又該優先去做哪些事呢? 之所以稱《人生4千個禮拜》為一本反時間管理的書,是因為很多著名的時間管理
Thumbnail
一個人若順利活到80歲,頂多也只能活4000多個禮拜。但也沒有任何人能保證,我們能夠活到那個時候。很多人在那之前,就已經提前登出了!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不可能體驗世間所有的事物。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又該優先去做哪些事呢? 之所以稱《人生4千個禮拜》為一本反時間管理的書,是因為很多著名的時間管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