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時間管理的高手,不是事事做到,而是會忽略和抵抗誘惑。
奧利佛‧伯克曼是一位專欄作家,長期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英國《衛報》撰寫文章,主要討論效率和生產力的話題。他在這本書中分享了自己對時間管理的反思。
伯克曼曾經花了多年時間優化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但結果反而讓他變得更加焦慮。他開始重新思考時間管理的意義,認為與其追求高效,不如改變對時間的看法,接納時間的有限性,從而過上更有意義的生活。
《四千週》的書名來自一個計算:如果一個人能活到80歲,那麼他的一生大約只有四千個星期。這個數字使我們對時間的有限性感到震驚,進而提醒我們要更珍惜和有效利用每一個當下,避免浪費時間在無謂的焦慮和過度追求效率上。
《四千週》確實提供了不同於傳統時間管理書籍的視角。與其教導我們如何最大化利用時間或提高效率,作者奧利佛‧伯克曼更關注的是我們對待時間的態度。他認為,改變我們對時間的看法,比管理時間的方法更為重要。
作者奧利佛‧伯克曼建議我們重新檢視時間,他特別強調了三個觀念:「當下」「休閒」和「注意力」。以下是書中的一些例子,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些觀念:
伯克曼認為,現代人往往將當下視為一種工具,用來換取未來的成功和成就。例如,許多人常常會想「等我有錢了,我要怎麼樣」,把人生的價值寄託在未來某個時間點上。這種心態會引發焦慮,因為它讓人忽略了當下的體驗。
例子:伯克曼指出,幾百年前,「浪費時間」這個概念還不存在。那時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節奏隨著任務有機地呈現,而不是按照抽象的時間線排列。他認為,我們應該重新珍視當下,因為人生是由無數個當下組成的。
在現代社會,休閒的意義往往被扭曲,我們休閒的目的變成了為了更好地工作或自我提升。伯克曼建議我們應該將一部分休閒時間「浪費掉」,享受體驗的愉悅,而不是為了其他目的。
例子:伯克曼提到,曾經參加一個反對過度工作的活動,該活動主題是增加休息日、縮短工作時間。該組織質疑為什麼度假、和朋友吃飯、睡懶覺等休閒行為,需要用提升工作效率這樣的藉口來爭取。他呼籲人們進行真正的休閒,完全投入於愉悅的體驗中,而不是為了自我提升。
伯克曼認為,注意力不僅僅是一種資源,它是我們的整個人生。分心的問題在於,我們常常逃避有限性帶來的痛苦。注意力應該放在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在瑣事和分心中浪費。
例子:書中提到,2016年,有大約300萬人花了一天中部分時間觀看一個網路節目,兩名記者在一顆西瓜上綁橡皮筋,直到西瓜爆裂。這些觀眾沒有計劃用44分鐘看這個節目,但他們分心了。作者認為,分心是一種逃避有限性的方法,而真正重要的是專注於當下的事情,面對自身的有限性。
作者奧利佛‧伯克曼在《四千週》一書中,給予我們如何與時間相處的兩個主要建議:直面有限性和找回耐心。他用許多生動的例子來闡述這些建議。
1. 巴菲特的故事:
o 伯克曼講述了股神巴菲特的故事。當巴菲特的私人飛機駕駛員問他如何設定事項的優先順序時,巴菲特讓他列出人生中最想實現的25件事,並優先處理前五件。巴菲特強調,剩下的20件事應該極力避免,因為它們雖然有誘惑力,但並不是真正重要的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時間管理的高手,不是事事做到,而是要忽略和抵抗誘惑,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
2. 有限性的喜悅:
o 伯克曼指出,管理有限時間的核心挑戰在於如何明智地決定不做什麼,並坦然地接受這些選擇。人生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在向其他可能性揮手告別的過程。錯失不是恐懼,而是喜悅,因為它讓我們的選擇更有意義。比如,你選擇放下工作,與孩子拼積木,就會更加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時間。
1. 詹妮弗·羅伯茲的作業:
o 哈佛大學的藝術史老師詹妮弗·羅伯茲要求學生在博物館中盯著一幅畫或雕塑三個小時,不能使用手機。這個作業讓學生強制放慢節奏,發現更多細節。伯克曼挑戰了這個任務,經歷了坐立不安後,發現畫作中的細節與深層意義。這提醒我們耐心的重要性,以及慢下來的價值。
2. 激進的漸進主義:
o 伯克曼建議,接受激進的漸進主義,即每天投入短時間進行重要的工作,避免工作變得急迫和痛苦。這樣可以保持長期的生產力和耐心。例如,心理學教授研究發現,最多產的學者通常每天只花兩到四小時寫作,這樣的安排幫助他們持續保持高效。
書中還列出了十個實用技巧,幫助我們更好地利用時間,減少焦慮:
1. 劃定邊界:設立開放式和封閉式清單,控制任務數量。
2. 專注一件事:一次只專注於一個項目,完成後再進行下一個。
3. 要事優先:承認精力和時間有限,提前放棄不重要的事情。
4. 注重完成:列出已辦清單,記錄完成的任務。
5. 聚焦關心:減少刷新聞的時間,集中關心真正重要的事情。
6. 擁抱乏味:選擇功能簡單的數位產品,減少分心。
7. 尋找新意:更深入地投入現有生活中,體驗日常生活的新鮮感。
8. 保持好奇:面對挑戰時保持好奇心,減少壓力。
9. 及時慷慨:馬上釋放善意,不要拖延。
10. 靜默無為: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練習什麼都不做。
在《四千週》這本書的實體書中,隨書附有一張畫了4000個格子的紙。作者建議你也為自己畫一張,並每過一週就塗一個格子,提醒自己這就是你的人生。不要再將存在的意義拖延到未來,現在就投入生活吧。接受時間的有限性,專注於當下,讓每一週都變得有意義,活出真正屬於你的精彩人生。
******【免費下載試讀中】艾螽斯的第一件電子書商品,歡迎免費下載: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products/e-book-01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