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一場無法忽視的「人情壓力」。
最近我收到一則來自學長傳送「幫我做業配」的訊息時,脆文有截圖,我並不意外,畢竟在我們成長的環境裡,學長學弟、長幼有序、社會人情,這些潛規則從來沒有消失過。但真正讓我困惑的,是當我拒絕後,對方的態度——
「沒必要吧?」
他沒有問我願不願意,沒有考慮我的立場,而當我禮貌地拒絕後,反而要開始顧及他的感受?
這讓我想起無數次在人際關係裡的「被消費」——那些因為害怕破壞關係而選擇服從,因為害怕被貼上「不夠講義氣」的標籤而不敢拒絕,甚至在習慣妥協後,連自己都忘了,這些所謂的「人情」,到底是不是出於真心?
這篇文章,寫給那些曾因人情壓力而委屈自己的人。因為真正的尊重,應該建立在「你願意,我感謝;你不願意,我理解。」 而不是一種無聲的勒索。
延伸閱讀脆文連結
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有時候,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把某些事情當成「理所當然」,即使它讓我們感到不適,仍然選擇忍耐、順從,因為我們害怕「破壞關係」,害怕「不尊重長幼」,害怕「不近人情」。
但當這種「理所當然」開始讓你覺得委屈、不公平,甚至產生憤怒時,你會發現——這其實不是尊重,而是一種無形的枷鎖。
「對不起,你是學長,我不能不禮貌,只能委婉拒絕❌」
事情的起點,是一位學長。他傳訊息來,開場白是:「你開始做業配囉?」
我本來以為只是閒聊,於是開玩笑回應:「這麼明顯嗎?」
但下一句,他直接說:「也幫我做一個,我太太準備做小吃生意。」
我愣住了。
他沒有問:「你願不願意?」、「這件事對你來說合適嗎?」、「你有沒有收費標準?」
而是直接假設,我應該幫他做。
這個時候,我心裡已經有些不舒服了,但出於禮貌,我還是選擇了委婉拒絕:「學長,我沒有接認識的人,抱歉。」
他回了一個「OKAY」的貼圖,看起來好像沒事了。
但這件事讓我有點生氣,我想不通——為什麼我們退伍了,還要有這種「上下關係」?為什麼不能單純地以平等的關係來相處,而是我不幫忙,就像是犯了什麼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