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老師心中的兩種"雷"家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說實在話,"雷"家長多多少少會影響老師對孩子的觀感與態度。曾經有一位資深老師私底下說,"同樣上課一小時,老師想要付出多少心血,心中自有一把尺"。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練一個小時,也可以幫學生修足細節滿滿的一小時!



一、干預老師的進度

不管是逃避型的"我們不是要走音樂路線"、"我們只是學興趣"、或是愛面子型的"何時可以比賽"、"什麼時候可以彈xx歌曲",其實對鋼琴老師來說,都很干預教學。


首先,音樂路線也不是那麼好走,想逼就能成功;再則,上台比賽、學某些程度的歌也是要有點資質。每一個老師最希望的就是學生學得長久、穩定有成績,這跟家長初心應當相同? 因此,老師自然會盡量讓孩子在不排斥鋼琴的學習下,讓孩子學有所成。偏偏老師在要求學生基本態度時,家長就先幫孩子找藉口,陪孩子培養興趣時,就急著跟老師要成績。



二、不尊重老師的時間

鋼琴老師的工作就是上課才有錢,偏偏有些家長把鋼琴老師的工作當成責任制。有一些遲到的家長有一種特性,晚幾分鐘來,他自動會晚更久來接,沒辦法尊重規定好的上課時間;還有臨時請假的、突然忘記上課的,對家長來說,可能就是一小時的空缺而已,但是老師可能早就打扮好出門,或是因為臨時空堂而只好坐著乾等。這種不尊重老師時間的,還很喜歡自己排課,下午孩子要午睡、晚上要吃飯等等,這種瑣碎的理由都要老師配合排課。最後一種是家長完全沒有自覺的,就是愛聊天,下課後聊個半小時沒完,以為這樣跟老師變成好朋友?或是私下line個不停。這些額外付出的時間,對老師來說,通通都是"無薪加班"。


以上兩個大雷,是家長個性使然,幾乎無法因為溝通而改善,算是燙手山芋。其他的小問題,孩子上課秩序、教學方法、練琴興趣......,對有經驗的老師來說,都是可以透過努力進步的。如果家長想要當孩子的神隊友,首先避免自己當"雷"家長呀!



https://pianotebook.pixnet.net/blog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孩子喜歡唱歌,喜歡有模有樣地假裝彈琴,一副對音樂、對鋼琴很有興趣的樣子,是不是可以開始學琴了呢? 一、家長準備好 家長絕對要有心理準備,練鋼琴跟歌唱、亂彈是兩回事,剛開始進度少,老師用有趣的方式引起孩子興趣,大概可以維持兩、三個月的新鮮期,之後無止盡的進度、無止盡的反覆練習,孩子開始需要培養
有些家庭因為接送問題、家裡有琴,便想請老師到府家教即可,但是其實學生學習成效並不會比較好,有的甚至還更低。 一、音樂環境 不論是音樂教室、老師家,對學生來說都是一個特別的音樂環境,可能是觀察其他學生的態度、演奏,或音樂老師的不同教學;或是獎盃、獎狀的陳設,各種其他音樂用書、課本。這樣的音樂環
其實多數的學生大都是會練琴的,除了練得不熟,許多是練錯了內容,例如錯音、節奏不對、樂句樂段、音樂表情等等各種細節的錯誤。家長也會問,回家看孩子有練習,但是也不知道他彈對了沒。 一、老師須謹慎拿捏進度 有的學生就是只能先顧好音符、算好拍子,其他已經分身乏術。也許可以把一首曲子分成兩、三週的份量
理想的狀況下,老師卯足全力為孩子引發音樂的興趣,說故事、聽音樂、玩教具、敲樂器、小遊戲......,還給各種小獎勵,貼紙、印章、集點、換禮物......。其實,這確實引發了孩子興趣,但也"只"引發了興趣。等到真正練曲子時,興趣可能可以維持彈個5次,但是要求到熟練、技巧正確,這個時候才是考驗的開始!!
學琴第一個面臨的困難技巧,恐怕就是手指站立了,我相信很多老師都耳提面命地提醒學生,"手指要站好",但是效果只維持了一個小節,手指就又趴下去,然後很多學生就這樣彈------好幾年!!!!!!!!!!! 久而久之,音色不好、音群跑不快、力道不足、沒有顆粒感......,漸漸長成根深蒂固的惡性瘤。
很多老師是不喜歡跑鋼琴教室的,各種教室限制與抽成、來回車程等等,都讓辛勞與工資打了折,擁有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私人學生,感覺才是踏入這個行業最重要的一步。以下三點是我與同行朋友的經驗分享。 一、架設網頁 建立youtube、fb、ig、google 商家,發佈到ptt、dcard、thre
孩子喜歡唱歌,喜歡有模有樣地假裝彈琴,一副對音樂、對鋼琴很有興趣的樣子,是不是可以開始學琴了呢? 一、家長準備好 家長絕對要有心理準備,練鋼琴跟歌唱、亂彈是兩回事,剛開始進度少,老師用有趣的方式引起孩子興趣,大概可以維持兩、三個月的新鮮期,之後無止盡的進度、無止盡的反覆練習,孩子開始需要培養
有些家庭因為接送問題、家裡有琴,便想請老師到府家教即可,但是其實學生學習成效並不會比較好,有的甚至還更低。 一、音樂環境 不論是音樂教室、老師家,對學生來說都是一個特別的音樂環境,可能是觀察其他學生的態度、演奏,或音樂老師的不同教學;或是獎盃、獎狀的陳設,各種其他音樂用書、課本。這樣的音樂環
其實多數的學生大都是會練琴的,除了練得不熟,許多是練錯了內容,例如錯音、節奏不對、樂句樂段、音樂表情等等各種細節的錯誤。家長也會問,回家看孩子有練習,但是也不知道他彈對了沒。 一、老師須謹慎拿捏進度 有的學生就是只能先顧好音符、算好拍子,其他已經分身乏術。也許可以把一首曲子分成兩、三週的份量
理想的狀況下,老師卯足全力為孩子引發音樂的興趣,說故事、聽音樂、玩教具、敲樂器、小遊戲......,還給各種小獎勵,貼紙、印章、集點、換禮物......。其實,這確實引發了孩子興趣,但也"只"引發了興趣。等到真正練曲子時,興趣可能可以維持彈個5次,但是要求到熟練、技巧正確,這個時候才是考驗的開始!!
學琴第一個面臨的困難技巧,恐怕就是手指站立了,我相信很多老師都耳提面命地提醒學生,"手指要站好",但是效果只維持了一個小節,手指就又趴下去,然後很多學生就這樣彈------好幾年!!!!!!!!!!! 久而久之,音色不好、音群跑不快、力道不足、沒有顆粒感......,漸漸長成根深蒂固的惡性瘤。
很多老師是不喜歡跑鋼琴教室的,各種教室限制與抽成、來回車程等等,都讓辛勞與工資打了折,擁有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私人學生,感覺才是踏入這個行業最重要的一步。以下三點是我與同行朋友的經驗分享。 一、架設網頁 建立youtube、fb、ig、google 商家,發佈到ptt、dcard、thr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老師嘛, 總是樂見學生的良好表現, 但是如果學生的良好,是要老師付出一些代價,那,就會出現一種奧妙的心情~~ 108課綱中的「學習歷程」制度, 好壞評價在人間, 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他不知的那件事, 就是學生&老師,都多了很多暑假&寒假作業! 如果, 學生乖巧聽話地上傳了許多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是小皮蛋想老師呢, 還是家長想念有老師在的日子呢?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我有時候在想,一個老師,可以影響學生多少?   我擔任孩子兩年的導師,他的前段人生,我沒有參與,他的後段人生,我無法參與。以後會遇到誰我無法知曉,會不會遇到一個令他有所成長的老師,我也不知道。   每天有8小時在學校,但要分給將近30個孩子,多嗎?不多。雖然孩子現在的生活大部分都在學校,甚至
今天是我正式上鋼琴課的第一天, 老師來我們家上課, 媽媽還說:「快快快!把家裡整理乾淨。」 收到一半我還問媽媽說:「媽媽,我可不可以把娃娃塞到房間?」 媽媽說不可以,不可以藏東藏西。 於是,我想盡辦法把他們塞進娃娃櫃裡。 叮咚!叮咚! 門鈴一響起, 睡得很沉的媽媽被吵醒了。 上
Thumbnail
大兒子的第三年鋼琴發表會背後,有許多練琴辛酸史,其實今年4月,我們還一度休息了半年沒學琴,因為我除了想讓他休息一下,也想讓我自己反省,是否是我自己的教養方式錯了。
Thumbnail
每到十二月,生活忙碌之餘也別忘了營造儀式感。教學幾年以後才發現,重要的都不是數學會算幾題,國字會認幾個,要實施品格教育的基礎,就是先營造好的班級氛圍。老師的用心,便會在日常中蔓延,學生若知道老師很用心經營班級,自然而然也會配合老師。在緊繃無聊的校園生活裡有20-30分鐘的電影時刻,豈不是很好呢?
Thumbnail
當老師嘛, 總是樂見學生的良好表現, 但是如果學生的良好,是要老師付出一些代價,那,就會出現一種奧妙的心情~~ 108課綱中的「學習歷程」制度, 好壞評價在人間, 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他不知的那件事, 就是學生&老師,都多了很多暑假&寒假作業! 如果, 學生乖巧聽話地上傳了許多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是小皮蛋想老師呢, 還是家長想念有老師在的日子呢?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我有時候在想,一個老師,可以影響學生多少?   我擔任孩子兩年的導師,他的前段人生,我沒有參與,他的後段人生,我無法參與。以後會遇到誰我無法知曉,會不會遇到一個令他有所成長的老師,我也不知道。   每天有8小時在學校,但要分給將近30個孩子,多嗎?不多。雖然孩子現在的生活大部分都在學校,甚至
今天是我正式上鋼琴課的第一天, 老師來我們家上課, 媽媽還說:「快快快!把家裡整理乾淨。」 收到一半我還問媽媽說:「媽媽,我可不可以把娃娃塞到房間?」 媽媽說不可以,不可以藏東藏西。 於是,我想盡辦法把他們塞進娃娃櫃裡。 叮咚!叮咚! 門鈴一響起, 睡得很沉的媽媽被吵醒了。 上
Thumbnail
大兒子的第三年鋼琴發表會背後,有許多練琴辛酸史,其實今年4月,我們還一度休息了半年沒學琴,因為我除了想讓他休息一下,也想讓我自己反省,是否是我自己的教養方式錯了。
Thumbnail
每到十二月,生活忙碌之餘也別忘了營造儀式感。教學幾年以後才發現,重要的都不是數學會算幾題,國字會認幾個,要實施品格教育的基礎,就是先營造好的班級氛圍。老師的用心,便會在日常中蔓延,學生若知道老師很用心經營班級,自然而然也會配合老師。在緊繃無聊的校園生活裡有20-30分鐘的電影時刻,豈不是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