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德經-第六十一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2. 白話文 大國應該像江河的下游,像天下的雌性,成為萬物交匯的地方。雌性往往以靜制動,以柔克剛,正因為保持低位,才能最終勝過雄性。因此,大國若能以謙卑的態度對待小國,則能得到小國的信任與歸附;反之,小國若能以謙卑的態度對待大國,則能獲得大國的庇護與發展。因此,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採取謙下的態度,最終都能夠達成自己的目標。大國的願望無非是希望擁有人才與資源,而小國的願望無非是能夠融入大國、獲得庇護與發展。既然雙方都能達成自己的目的,那麼大國理應主動處於低位,以柔制剛,才能真正建立穩固而和諧的秩序。 3. 解釋 這一章運用了道家「柔弱勝剛強」的核心思想,探討了國與國之間的相處之道,特別是大國如何立足於世界才能真正保持長久的穩定與繁榮。道家認為,真正強大的存在並不依靠武力或強權來維繫,而是如同江河的下游,願意承載與接納萬物,使其自然流向自己。這種「居下」的態度並非弱勢,而是一種智慧——因為低位才能容納一切,因為包容才能真正長久。 「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這句話,進一步說明了柔順與謙卑的重要性。在自然界中,雌性通常承載孕育生命的功能,這使它在某種意義上更為強大,因為它掌握著生命的延續。而這種強大並非來自於剛強,而是來自於接納、包容與養育。因此,道家主張,大國應該如同雌性般,以柔制剛,才能真正獲得天下的歸心。 接下來,「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這句話揭示了道家對國際關係的看法。大國若願意謙遜地對待小國,尊重小國的自主權,則小國自然而然會願意依附於大國;反之,小國若願意順應大國,並與之和諧相處,則也能獲得生存與發展的機會。因此,無論大小,唯有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才能達到雙贏的局面。 「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點出了大國與小國的基本需求。大國希望獲得更多的人才與資源,以維持自身的強盛;而小國則希望能夠進入更廣闊的世界,獲得保護與發展。這是一種互補關係,並非對立。因此,道家認為,真正聰明的領導者不應該逞強,而應該學會謙讓與包容,因為這樣才能真正讓天下歸心。 最後,「大者宜為下」,這句話總結了全篇的核心思想:真正的大國應該主動處於低位,以寬厚的態度接納萬國,這樣才能長久地維持其影響力與穩定。這與現代的國際關係理論也有相通之處——真正具有領導力的國家,並不是依靠武力或壓迫來維繫霸權,而是憑藉其包容性、文化影響力與道義來讓世界認同與追隨。 從這一章的道理來看,道家主張的並不是「弱者生存」,而是「柔者長存」。真正的強大來自於包容與順應,而非剛硬與壓迫。這對於個人修身、家庭和睦、社會管理乃至國際關係,都有極其深遠的啟發。

avatar-img
3會員
10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雷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原文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2. 白話文 治理大國,就像烹飪小鮮魚一樣。用道來治理天下,鬼神也無所謂。不是鬼神不神,而是其神不會傷害人。不是其神不會傷害人,聖人也不會傷害人。兩
1.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為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2. 白話文 治國理政和順應天命,最重要的就是節制。節制,意味著早早地行善積德;早行善積德,便是積累深厚的德行;積累深厚的
1. 原文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 白話文 若政治昏暗無光,百姓卻純樸敦厚;若政治明察細緻,百姓則變得缺乏真誠。災禍往往與福祉相依,福氣
1. 原文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2. 白話文 以正道來治理國家,以奇妙的手段來用兵,
1.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2. 白話文 聰明的人不輕易發言,說話的人往往不是真正明白。應該封閉其口,關閉其門;削弱其鋒芒,解開其糾紛;與
1. 原文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2. 白話文 擁有深厚德行的人,像是剛出生的嬰兒。毒蛇不會咬它,
1. 原文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2. 白話文 治理大國,就像烹飪小鮮魚一樣。用道來治理天下,鬼神也無所謂。不是鬼神不神,而是其神不會傷害人。不是其神不會傷害人,聖人也不會傷害人。兩
1.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為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2. 白話文 治國理政和順應天命,最重要的就是節制。節制,意味著早早地行善積德;早行善積德,便是積累深厚的德行;積累深厚的
1. 原文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2. 白話文 若政治昏暗無光,百姓卻純樸敦厚;若政治明察細緻,百姓則變得缺乏真誠。災禍往往與福祉相依,福氣
1. 原文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2. 白話文 以正道來治理國家,以奇妙的手段來用兵,
1.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2. 白話文 聰明的人不輕易發言,說話的人往往不是真正明白。應該封閉其口,關閉其門;削弱其鋒芒,解開其糾紛;與
1. 原文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2. 白話文 擁有深厚德行的人,像是剛出生的嬰兒。毒蛇不會咬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當我們說馬列外來時,共匪說民主也是外來。我回應:中國文化裏蘊藏的民主渴求,既有充沛浩大之源,又有清晰可見之流。大要如下: 1、《尚書》:天聰明自我民聰明。 2、《左傳》: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一人肆於民上,以從其淫,而棄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3、孔子作春秋,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 4、孟子:
Thumbnail
108課綱去中國中心化常常被有心人士說成去中國化,國文科目的文白之爭、歷史科目沒教岳飛和最近的大禹治水都是一樣的出發點。 無意去辯駁這些意識形態的問題,真的吵不完。倒想到了「法國中學教哲學,考高中要考哲學」這件事情。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年代略久遠。仿古文寫法,無實際車車描寫,但還是得這麼分類。   古有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愚弄諸侯,又有商帝辛為其后妲己建鹿臺設肉林,而今有愚人為博傾國美人歡心不擇手段。   可謂是,使出渾身解數。   是有何等美人,能得眾士傾愛,不惜傾家蕩產,甚是家破人亡。   莫要說愚人之中
Thumbnail
《詩經·小雅·正月》(部分) 謂山蓋卑,為岡為陵ling5。民之訛言,寧莫之懲ting5。(訛民之言,寧莫懲之的倒裝) 召彼故老,訊之占夢bong5(蒙)。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雄hiong5? 謂天蓋高,不敢不局kiok8(協kik8)。謂地蓋厚,不敢不蹐tsik。 維號斯言,有倫有脊t
Thumbnail
巴志先介紹了一些上古故事,然後概略說一下區域「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 你看了也不懂。 接著就是很用力的說物產。 我們讀中國地理,特別著重背物產的部份。別忙著說沒用,這可是帝王學的一塊。 物產的重要性,一字記之曰「貢」。
Thumbnail
《宣州雜詩二十首 其九》 (1055年) 北宋 · 梅堯臣 古有琴高者,騎魚上碧天。 小鱗隨水至,三月滿江邊。 少婦自撈摝,遠人無棄捐。 憑書不道薄,賣取青蚨錢。
Thumbnail
絕大多數的河流,基本上都遵循著舊有的河道大河向東流,決堤在特殊年份可能會出現,但絕大多數情況不會出現改道。 唯一的一個個例,我們的母親河,黃河。 黃河由於含沙量太高,大量淤泥順流而下,所以它的流量自帶重塑河道效果。 瞅瞅這傢伙黃的。 在西北上游還好說,因為水流湍急,勁大,沿河淤泥往往呆不住。
Thumbnail
《少帝他不想重生》 作者:竹葉奶 類型:古代綜合文 (參考文案) 主CP:小攻(封晏舟) vs 小受(楚懷瑾) 主視覺:小受 推薦度:⭐️⭐️⭐️ 短評:文荒可看,小推一下!
Thumbnail
說到中國傳統詩歌,大家腦海裡最先浮現的可能是唐詩、宋詞,如果年代再早一點,可能會直接跳到詩經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然而,從漢朝開國,直到魏晉南北朝大約八百年的時間,其實也有著極其豐富,感動人心的作品。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當我們說馬列外來時,共匪說民主也是外來。我回應:中國文化裏蘊藏的民主渴求,既有充沛浩大之源,又有清晰可見之流。大要如下: 1、《尚書》:天聰明自我民聰明。 2、《左傳》: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一人肆於民上,以從其淫,而棄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3、孔子作春秋,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 4、孟子:
Thumbnail
108課綱去中國中心化常常被有心人士說成去中國化,國文科目的文白之爭、歷史科目沒教岳飛和最近的大禹治水都是一樣的出發點。 無意去辯駁這些意識形態的問題,真的吵不完。倒想到了「法國中學教哲學,考高中要考哲學」這件事情。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年代略久遠。仿古文寫法,無實際車車描寫,但還是得這麼分類。   古有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愚弄諸侯,又有商帝辛為其后妲己建鹿臺設肉林,而今有愚人為博傾國美人歡心不擇手段。   可謂是,使出渾身解數。   是有何等美人,能得眾士傾愛,不惜傾家蕩產,甚是家破人亡。   莫要說愚人之中
Thumbnail
《詩經·小雅·正月》(部分) 謂山蓋卑,為岡為陵ling5。民之訛言,寧莫之懲ting5。(訛民之言,寧莫懲之的倒裝) 召彼故老,訊之占夢bong5(蒙)。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雄hiong5? 謂天蓋高,不敢不局kiok8(協kik8)。謂地蓋厚,不敢不蹐tsik。 維號斯言,有倫有脊t
Thumbnail
巴志先介紹了一些上古故事,然後概略說一下區域「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 你看了也不懂。 接著就是很用力的說物產。 我們讀中國地理,特別著重背物產的部份。別忙著說沒用,這可是帝王學的一塊。 物產的重要性,一字記之曰「貢」。
Thumbnail
《宣州雜詩二十首 其九》 (1055年) 北宋 · 梅堯臣 古有琴高者,騎魚上碧天。 小鱗隨水至,三月滿江邊。 少婦自撈摝,遠人無棄捐。 憑書不道薄,賣取青蚨錢。
Thumbnail
絕大多數的河流,基本上都遵循著舊有的河道大河向東流,決堤在特殊年份可能會出現,但絕大多數情況不會出現改道。 唯一的一個個例,我們的母親河,黃河。 黃河由於含沙量太高,大量淤泥順流而下,所以它的流量自帶重塑河道效果。 瞅瞅這傢伙黃的。 在西北上游還好說,因為水流湍急,勁大,沿河淤泥往往呆不住。
Thumbnail
《少帝他不想重生》 作者:竹葉奶 類型:古代綜合文 (參考文案) 主CP:小攻(封晏舟) vs 小受(楚懷瑾) 主視覺:小受 推薦度:⭐️⭐️⭐️ 短評:文荒可看,小推一下!
Thumbnail
說到中國傳統詩歌,大家腦海裡最先浮現的可能是唐詩、宋詞,如果年代再早一點,可能會直接跳到詩經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然而,從漢朝開國,直到魏晉南北朝大約八百年的時間,其實也有著極其豐富,感動人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