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系列(一):隨意走進大愛,卻掉進『戰爭·圖書館』的深思

真然-avatar-img
發佈於藝術與哲思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意外的相遇,到一場思想之旅


今年的國際書展倒數第二天,晚上展場延長開放,讓人更能沉浸在書籍與知識的氛圍中。我原本沒有特定目標,只想隨興走走,感受展場裡書籍堆疊、人潮穿梭的氛圍。沒想到,這次隨意的漫步,竟帶我進入了一場深刻的思想旅程。

 

當我走進大愛展區,最先吸引我的,是那面極具張力的剪影歷史牆,層層交錯的建築、人物與救援場景,彷彿一條流動的時間之河,記錄著慈濟在救災、醫療、教育上的歷程。就在這片牆前,我注意到正準備開始的一場演講,「戰爭·圖書館」。

 

這場由藝術評論家謝佩霓主講的演講,探討了戰爭如何摧毀文化、極權社會如何審查書籍,以及圖書館作為知識最後堡壘的價值。這些議題一直是我所關注的範疇,而這場演講,讓我在意外之中,收穫了一場深刻的思想碰撞。


歷史上的知識戰爭:當書籍成為權力的犧牲品


書籍不僅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往往成為權力鬥爭的戰場。當極權體制與戰爭降臨時,知識往往是第一個被消滅的對象,歷史上不乏類似的例子:

  • 秦始皇焚書坑儒
  • 納粹焚書行動
  • 南斯拉夫國家圖書館的毀滅
  •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的劫掠

 

當資訊被壟斷,當閱讀被規範,思想的多樣性究竟還能維持多久? 這是演講中不斷被拋出的問題。

 

謝佩霓老師提到了幾部經典的反烏托邦小說,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對知識受限的世界提出警示:

  •  《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政府透過「制約教育」讓人民從小害怕書籍與獨立思考,以確保社會穩定。
  •  《圖書館戰爭》(Library Wars):描繪一個書籍遭到極端審查的未來,圖書館則成為對抗壓迫的最後堡壘。

 

然而,即便在最嚴酷的環境中,人類對知識的渴望從未消失。這正是圖書館的價值所在,它不僅僅是一個存放書籍的場所,更是一座知識與思想的庇護所。


艾可的串聯:當國際書展的主題國呼應知識的命運


當演講進行到一半時,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的名字被提及,這讓我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共鳴。今年的國際書展主題國是義大利,艾可成為討論焦點,而最近我也正在閱讀他的作品。

 

他的經典小說《玫瑰的名字》(The Name of the Rose),正是一部與圖書館密不可分的作品。故事發生在一座中世紀修道院圖書館,修士們為了尋找禁書,接連遭遇死亡事件,整個圖書館成為權力鬥爭的核心。這部作品不僅展現了艾可對符號學的深厚造詣,也隱含著對知識壟斷與思想自由的深刻探討。

 

這場演講與我最近的閱讀經歷不謀而合,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閱讀自由並非理所當然,而是需要持續爭取與守護的權利。


 三本關鍵書籍:知識的自由,閱讀的守護

 

除了《美麗新世界》和《圖書館戰爭》,謝佩霓老師還提到了一本特別的書:


  •  《卡薩諾瓦是個書癡》(Casanova Was a Book Lover):這本書探討歷史上的藏書家與書籍收藏文化,讓我們重新思考書籍在人類文明中的地位。在某些時代,擁有一本書可能是一種奢侈,甚至是一種危險的行為。

 

這三本書雖然類型不同,卻都圍繞著同一個問題:


當社會開始干涉知識的流動,閱讀與思想自由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  《美麗新世界》:當社會用歡愉取代閱讀,知識將在娛樂至死的潮流中消失。
  •  《圖書館戰爭》:當政府審查書籍,圖書館將成為最後的防線。
  •   《卡薩諾瓦是個書癡》:回顧歷史,讓我們珍惜閱讀的價值。

 

一場知識的奇妙相遇

 

這場演講讓我更加體會到,閱讀從來不是理所當然的權利,而是一種需要不斷爭取與守護的自由。

 

若不是因為大愛的主視覺吸引了我,或許我便會錯過這場精彩的演講。這讓我再次感受到,知識的流動往往來自於這些意想不到的相遇。而這,或許正是閱讀與學習最迷人的地方。



最後感謝大愛「青春愛讀書」與國際書展提供這樣的平台,讓我在這場不期而遇的演講中,得以連結過去的閱讀經驗,進一步深入思考知識、歷史與閱讀的價值。



延伸閱讀:

國際書展系列(二):紅樓夢,不只是紅樓夢。一場書展對談讓我理解父親的熱愛

國際書展系列(三):如何領導自己,解答人生的困惑?盛治仁×高為元對談

國際書展系列(四):繪本的影響力 - 從插畫家的演講到故事媽媽的親身經歷


版權聲明:

本文及照片版權屬於作者本人所有,歡迎分享原始鏈接,但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轉載、複製、改編或用於其他任何用途。

avatar-img
44會員
67內容數
真然的沙龍是一個專屬於思想與心靈的對話空間,讓自然、生活、藝術與哲思在文字中流動。從日常的故事到哲學深思,這裡是探索內心與世界的橋樑,邀請你一同感受平凡中的非凡之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真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根據官方統計,去年1至9月鹿港老街及周邊地區共吸引約1355萬人次的遊客,位居全台老街之首。 大年初三的清晨,鹿港仍沉浸在新春的熱鬧氛圍之中。我參加了一場導覽,隨著資深導覽老師陳玟瑜穿梭於老街與廟宇之間,聆聽這座小鎮的故事。 鹿港魅力在哪裡?文化保存與商業是如何取得平衡?
初訪龍山寺,我原以為只是想靜靜走一遭,卻沒想到,這趟行程最終連結了畫與花,讓我在新春之際,看見了時光流轉的痕跡。
大年初二,我來到鹿港這座古鎮,想感受新年的熱鬧氛圍。雖然對傳統的民俗祭儀不太熟悉,但仍帶著敬意,參觀鹿港天后宮,體會這座歷史悠久的廟宇在春節期間的壯麗與信仰力量。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你注意過美術館的地板嗎? 這篇文章不談居家裝潢,而是帶你走進台南、台北與高雄市立美術館,探索地板如何與藝術、空間交織,影響我們的觀展體驗。或許,腳下的每一步,都是一場與藝術的靜默對話。
David Hockney是當代藝術界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作品《Portrait of an Artist 藝術家的肖像-Pool with Two Figures有兩個人物的游泳池》,於去年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特地寫下欣賞這幅畫之後的感動。
根據官方統計,去年1至9月鹿港老街及周邊地區共吸引約1355萬人次的遊客,位居全台老街之首。 大年初三的清晨,鹿港仍沉浸在新春的熱鬧氛圍之中。我參加了一場導覽,隨著資深導覽老師陳玟瑜穿梭於老街與廟宇之間,聆聽這座小鎮的故事。 鹿港魅力在哪裡?文化保存與商業是如何取得平衡?
初訪龍山寺,我原以為只是想靜靜走一遭,卻沒想到,這趟行程最終連結了畫與花,讓我在新春之際,看見了時光流轉的痕跡。
大年初二,我來到鹿港這座古鎮,想感受新年的熱鬧氛圍。雖然對傳統的民俗祭儀不太熟悉,但仍帶著敬意,參觀鹿港天后宮,體會這座歷史悠久的廟宇在春節期間的壯麗與信仰力量。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你注意過美術館的地板嗎? 這篇文章不談居家裝潢,而是帶你走進台南、台北與高雄市立美術館,探索地板如何與藝術、空間交織,影響我們的觀展體驗。或許,腳下的每一步,都是一場與藝術的靜默對話。
David Hockney是當代藝術界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作品《Portrait of an Artist 藝術家的肖像-Pool with Two Figures有兩個人物的游泳池》,於去年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特地寫下欣賞這幅畫之後的感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長大了的你,還喜歡和爸媽一起旅行嗎?還是光想到就覺得崩潰呢?《和女兒一起旅行的日子》作者李惠貞老師與葉惠貞師姐分享,怎麼和女兒從母女變朋友,甚至是彼此最好的旅伴!與女兒相處與出遊的過程,帶給她們什麼全新的感受,甚至拉近心與心的距離?短短一小時的沙龍,卻讓人覺得充飽了電,心暖暖的~
時間 2025 年二月八日,今天是冷冷的補班日,使用了特休遁法,消耗了累積已久捨不得花掉的休假,換取短暫自由之身,特別來與朋友逛書展。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每次過完農曆年,麥克最期待的活動就是書展了!麥克這次不惜翻山越嶺披星戴月三顧茅廬七出祁山來到2025年台北國際書展,看看書展現場都有些甚麼酷主機出現。大家趕緊繫上安全帶,麥克要發車啦!
長大了的你,還喜歡和爸媽一起旅行嗎?還是光想到就覺得崩潰呢?《和女兒一起旅行的日子》作者李惠貞老師與葉惠貞師姐分享,怎麼和女兒從母女變朋友,甚至是彼此最好的旅伴!與女兒相處與出遊的過程,帶給她們什麼全新的感受,甚至拉近心與心的距離?短短一小時的沙龍,卻讓人覺得充飽了電,心暖暖的~
時間 2025 年二月八日,今天是冷冷的補班日,使用了特休遁法,消耗了累積已久捨不得花掉的休假,換取短暫自由之身,特別來與朋友逛書展。
想像中的臺北書展,一個充滿異世界冒險、無障礙沉浸式體驗和365天閱讀日常的奇妙旅程。本文以豐富的想像力,探討閱讀的無限可能,並反思書展的未來樣貌,以及如何讓更多人平等參與閱讀的盛會。
每次過完農曆年,麥克最期待的活動就是書展了!麥克這次不惜翻山越嶺披星戴月三顧茅廬七出祁山來到2025年台北國際書展,看看書展現場都有些甚麼酷主機出現。大家趕緊繫上安全帶,麥克要發車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近日,一個偶然的機會,與久違的文友H通了電話,談話內容很盡興,多半聚焦俄羅斯的經典作家,以及簡體中譯本的讀後感等等。最後,提到中國與台灣在翻譯上用語習慣的比較,這觸發了我對這個主題的興趣。當下,我的編輯(組稿)魂,瞬間燃燒了起來。於是,我立刻決定了對談的題名:文學書簡對談集。首先,我知道他對於果戈理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參加由趨勢滙流人文書院舉辦的國家圖書館活動,題目是「焦慮時代-人文的追尋」,聆聽楊儒賓老師和紀金慶老師的精彩講座,深入探討新人文精神、人文的創造性,還有科學革命的誕生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影響。活動心得分享在下方文章內容中。
Thumbnail
泰戈爾的詩 在書的方面表現得異常富裕。 人生中太多愛而不得, 但是買書就豁達多了,付了錢就買回去,有多愛就多珍藏。 但是,它們多數時間都擺在書櫃上,漸漸生灰。 總是有一堆書,讀不完啊!(諸多藉口) 是沒力氣讀,還是沒時間讀,有時候是根本忘記要拿起來閱讀。 一年總有幾次,定定地停佇在書櫃前,
上午,整理家裡書庫的時候,隨手找出了三本書:《現代性的地平線:哈貝馬斯訪談錄》、《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利奧塔訪談錄》、《一種瘋狂守護著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依照我可靠的記憶,這三本書是當年我在台北的明目書店購得,也是顯邦兄主持明目書店書友最為熱衷搶書的時期。的確,與現今中國已大量出版的
Thumbnail
01 馬爾巴赫德國文學檔案館目前舉辦的展覽向我們介紹了工具的歷史與發展,展出包括文學和學術卡片盒等相關形式。 02 該展覽展示了數十萬張卡片的卡片盒,其中一張卡片可能就是「卡片盒展覽」的一部分。 03 馬爾巴赫德國文學檔案館的展覽剛開始不久,可能展出了社會學家尼克拉斯·盧曼的卡片盒中的一張卡片,
Thumbnail
買下整套《興亡的世界史》的這股氣勢,以新台幣活絡出版業的貢獻,以及用新台幣賞中國共產黨一巴掌的爽快感,就是人生的一大成就解鎖。
Thumbnail
繪本原力開始時立了一個「八十本書環遊世界」的題目,用了一年時間選了八十本有關世界不同地方的繪本,最初搜尋有關中東地區的故事時剛遇上了塔里班全面攻佔阿富汗的消息,此前敘利亞烽火十年還未落幕,戰事永無休止,後又爆發了烏俄戰爭,這些時刻也在提醒我們戰爭的殘酷。
「卡布奇諾」快喝完,來紀錄一下,今年來「2024國際書展」的足跡與心情。 起先是看到,前同事作家馬欣一早就有場對談講座訊息,想來探探她,也再聽聽她講,因此就來了今年的「國際書展」。 原來,馬欣是應出版社之邀,和《土星時間》作者蔣亞妮對談,關於散文的「時間」,主題為「對時間撒謊:散文的問題
Thumbnail
魔鬼的辯白:你們不能光聽一面之詞,你們所讀的書都是神寫的……巴特勒。(我深思這句話許久!和“歷史是強者的自傳”有點相通) 越南新外交政策:不與人交惡,向竹子效法聚集生長、堅韌挺拔的習性與精神……聯合報 論壇。 比中指不禮貌?中國古剎裡有兩樽辯經羅漢泥塑:一位比出一中指笑容得意,另一位比出兩指面容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近日,一個偶然的機會,與久違的文友H通了電話,談話內容很盡興,多半聚焦俄羅斯的經典作家,以及簡體中譯本的讀後感等等。最後,提到中國與台灣在翻譯上用語習慣的比較,這觸發了我對這個主題的興趣。當下,我的編輯(組稿)魂,瞬間燃燒了起來。於是,我立刻決定了對談的題名:文學書簡對談集。首先,我知道他對於果戈理
Thumbnail
在後現代史學影響下,史學作品免不了沾染到社會科學的味道。要求數據、要求圖表、要求嚴謹的史料堆砌、要求用社會科學方法分析…… 我們似乎很容易忘記,歷史的本質是敘事,是說好一個故事,如何在敘事和「科學」之間取得平衡,是現代史學家的難題之一。 《意外的國度》就是充分展現了史學家本質的作品。
Thumbnail
參加由趨勢滙流人文書院舉辦的國家圖書館活動,題目是「焦慮時代-人文的追尋」,聆聽楊儒賓老師和紀金慶老師的精彩講座,深入探討新人文精神、人文的創造性,還有科學革命的誕生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影響。活動心得分享在下方文章內容中。
Thumbnail
泰戈爾的詩 在書的方面表現得異常富裕。 人生中太多愛而不得, 但是買書就豁達多了,付了錢就買回去,有多愛就多珍藏。 但是,它們多數時間都擺在書櫃上,漸漸生灰。 總是有一堆書,讀不完啊!(諸多藉口) 是沒力氣讀,還是沒時間讀,有時候是根本忘記要拿起來閱讀。 一年總有幾次,定定地停佇在書櫃前,
上午,整理家裡書庫的時候,隨手找出了三本書:《現代性的地平線:哈貝馬斯訪談錄》、《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利奧塔訪談錄》、《一種瘋狂守護著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依照我可靠的記憶,這三本書是當年我在台北的明目書店購得,也是顯邦兄主持明目書店書友最為熱衷搶書的時期。的確,與現今中國已大量出版的
Thumbnail
01 馬爾巴赫德國文學檔案館目前舉辦的展覽向我們介紹了工具的歷史與發展,展出包括文學和學術卡片盒等相關形式。 02 該展覽展示了數十萬張卡片的卡片盒,其中一張卡片可能就是「卡片盒展覽」的一部分。 03 馬爾巴赫德國文學檔案館的展覽剛開始不久,可能展出了社會學家尼克拉斯·盧曼的卡片盒中的一張卡片,
Thumbnail
買下整套《興亡的世界史》的這股氣勢,以新台幣活絡出版業的貢獻,以及用新台幣賞中國共產黨一巴掌的爽快感,就是人生的一大成就解鎖。
Thumbnail
繪本原力開始時立了一個「八十本書環遊世界」的題目,用了一年時間選了八十本有關世界不同地方的繪本,最初搜尋有關中東地區的故事時剛遇上了塔里班全面攻佔阿富汗的消息,此前敘利亞烽火十年還未落幕,戰事永無休止,後又爆發了烏俄戰爭,這些時刻也在提醒我們戰爭的殘酷。
「卡布奇諾」快喝完,來紀錄一下,今年來「2024國際書展」的足跡與心情。 起先是看到,前同事作家馬欣一早就有場對談講座訊息,想來探探她,也再聽聽她講,因此就來了今年的「國際書展」。 原來,馬欣是應出版社之邀,和《土星時間》作者蔣亞妮對談,關於散文的「時間」,主題為「對時間撒謊:散文的問題
Thumbnail
魔鬼的辯白:你們不能光聽一面之詞,你們所讀的書都是神寫的……巴特勒。(我深思這句話許久!和“歷史是強者的自傳”有點相通) 越南新外交政策:不與人交惡,向竹子效法聚集生長、堅韌挺拔的習性與精神……聯合報 論壇。 比中指不禮貌?中國古剎裡有兩樽辯經羅漢泥塑:一位比出一中指笑容得意,另一位比出兩指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