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口困境與解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自2021年元旦以來,連續49個月人口數呈現「生不如死」的狀態。事實上,台灣正面臨少子化、老齡化、人口流失三大問題,這不僅影響勞動市場,也將對社會福利、經濟發展與國家競爭力帶來深遠衝擊。透過國際案例與不同角度的分析,我將從多個層面探討人口困境的可能解決方案。

1. 少子化:生不如死的困境

2025年1月的出生人數僅9,495人,年粗出生率降至4.78‰,與死亡人數(15,018人)形成明顯落差。連續49個月的負成長,顯示台灣的生育率持續低迷,原因包括:

◇經濟壓力:高房價、低薪資、育兒成本高,讓年輕人不敢生。

◇社會價值觀改變:晚婚、不婚、不生族群增加,「丁克」(DINK,雙薪無子女)文化興起。

◇女性職涯考量:職場環境對育嬰政策的支持不足,使女性生育意願降低。

借鏡國外案例

◇法國:透過「現金補助 + 托育補助 + 彈性工時」三管齊下,讓生育率回升至1.8(台灣目前約1.0)。

◇瑞典:提供長達480天的帶薪育嬰假,且父母雙方可彈性分配,提高生育率。

台灣的可能解方

◇提高育兒補助:加碼「生育獎勵金」,如第二胎補助5萬元,第三胎以上補助10萬元。

◇擴大公共托育資源:增加公立托嬰中心,減少家長育兒負擔。

◇企業友善職場:推動「彈性工時 + 遠距工作」,減少女性因生育被迫退出職場。

2. 老齡化:超高齡社會的壓力

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達19.27%,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20%),帶來以下問題:

◇醫療與長照支出飆升:政府的長照預算將持續增加。

◇勞動力不足:年輕勞動人口減少,產業缺工嚴重。

◇社會孤獨感上升:高齡者獨居比例增加,影響身心健康。

借鏡國外案例

◇日本「社會參與型老年政策」:推動「銀髮再就業」計畫,鼓勵65歲以上長者參與社會活動,如擔任導覽員、超市員工、共享經驗顧問等。

◇德國「多代共居模式」:鼓勵年輕人與老年人共同居住,提供租金減免,促進世代交流。

台灣的可能解方

◇促進銀髮就業:立法要求企業開放「彈性退休制度」,如退休後兼職或顧問角色。

◇社區互助機制:推動「社區照護站」,由退休人士與年輕志工共同運作,減少老年人孤獨感。

◇智慧醫療推廣:發展遠距醫療,減少長者奔波就醫的不便。

3. 人口流失:城鄉差距擴大

桃園、台中、新北仍吸引人口流入,但嘉義、彰化等縣市則面臨嚴重人口外流。這反映出:

◇城鄉發展不均:年輕人往都會區集中,地方產業凋零。

◇產業結構改變:農漁村地區無法提供穩定就業機會。

借鏡國外案例

◇韓國「地方創生計畫」:政府提供創業補助,吸引青年回流鄉村創業,如咖啡廳、手作坊、農業觀光等。

◇芬蘭「數位城鎮發展」:透過5G基礎建設與遠距辦公,讓年輕人可在家鄉工作。

台灣的可能解方

◇發展「數位鄉村」:投資5G與遠距工作機制,讓企業可異地辦公,減少人口外流。

◇地方創生補助:提供青年創業貸款,如農村文創、綠能產業等。

4. 性別結構失衡

2025年1月的性別比為97.05(100名女性對97.05名男性),男性人口減少的趨勢持續,可能影響:

◇婚姻市場不平衡:部分男性難以找到配偶,影響生育率。

◇性別勞動結構改變:部分產業(如科技業)男性比例過高,女性則偏向護理、教育等行業,可能導致產業人力不均衡。

借鏡國外案例

◇丹麥:推動「男女平等育兒」,讓男性也能請長育嬰假,鼓勵夫妻共同分擔育兒壓力。

◇新加坡:針對高齡未婚人口,提供「政府配對計畫」,促進交友與婚姻機會。

台灣的可能解方

◇改善婚姻市場:政府推動「相親媒合平台」,促進單身者互動,提升結婚率。

◇推廣男女職業平衡:鼓勵女性進入科技、工程領域,男性進入護理、教育等產業,減少職場性別隔閡。

台灣的人口困境並非單一問題,而是經濟、文化、社會結構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解決方案需要:

◇提升生育率:透過經濟補助、托育政策、職場友善環境,讓年輕人願意生。

◇活化高齡人力:促進銀髮就業與社會參與,減少高齡依賴。

◇均衡區域發展:發展數位城鎮與地方創生,減少城鄉差距。

◇調整勞動與性別結構:改善職場性別平衡,增加勞動參與率。

借鏡國際成功案例,台灣可以透過長遠規劃,逐步改善人口結構,避免「高齡少子化 + 勞動力萎縮」的惡性循環,讓社會持續發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邱文通的沙龍
2會員
28內容數
整形整心的醫學人文;拯救胎兒的仁心仁術;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公益與公義;從八字命理談人生;破譯黃帝內經的養生之道;傳承後世的家族故事
邱文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2
當大雨傾盆,河水暴漲,我們總希望堤防能夠守住洪流,不讓災難吞噬家園。然而,當堤防的排水閘門被堵住,水位一點一滴升高,終究有潰堤的一刻。台灣的急診室,正面臨這樣的危機——病患源源不絕地湧入,醫療體系的「出口」卻被堵住,無法及時疏散。一旦這道防線崩潰,不僅醫護人員不堪重負,真正需要緊急救治的病患,恐怕也
2025/02/22
當大雨傾盆,河水暴漲,我們總希望堤防能夠守住洪流,不讓災難吞噬家園。然而,當堤防的排水閘門被堵住,水位一點一滴升高,終究有潰堤的一刻。台灣的急診室,正面臨這樣的危機——病患源源不絕地湧入,醫療體系的「出口」卻被堵住,無法及時疏散。一旦這道防線崩潰,不僅醫護人員不堪重負,真正需要緊急救治的病患,恐怕也
2025/02/22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及醫師協會「週五校友線上講座」, 21日中午邀請謝瀛華執行院長線上分享「兩岸醫療舆台心經驗」,特別說明東莞台心醫院積極打造帀兩岸「無縫醫療模式」有成,讓台商與中國病患在兩岸之間獲得更連貫且優質的醫療服務。這場線上分享會,計有北醫醫學院院長胡朝榮、醫師協會李友專理事長及師生、醫護人員
Thumbnail
2025/02/22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及醫師協會「週五校友線上講座」, 21日中午邀請謝瀛華執行院長線上分享「兩岸醫療舆台心經驗」,特別說明東莞台心醫院積極打造帀兩岸「無縫醫療模式」有成,讓台商與中國病患在兩岸之間獲得更連貫且優質的醫療服務。這場線上分享會,計有北醫醫學院院長胡朝榮、醫師協會李友專理事長及師生、醫護人員
Thumbnail
2025/02/19
想像這樣的場景:一位普通的新加坡上班族,每個月從薪水中撥出一小部分捐給公益金(The Community Chest),支持身障者、失業者和年長者的生活改善。他並不富有,但他相信,哪怕是一點點付出,也能讓社會更溫暖。然而,這筆捐款並不只是來自他個人,因為政府正透過一項計劃——「公益配對基金」(Mat
2025/02/19
想像這樣的場景:一位普通的新加坡上班族,每個月從薪水中撥出一小部分捐給公益金(The Community Chest),支持身障者、失業者和年長者的生活改善。他並不富有,但他相信,哪怕是一點點付出,也能讓社會更溫暖。然而,這筆捐款並不只是來自他個人,因為政府正透過一項計劃——「公益配對基金」(Mat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兩天剛好在Dcard上看到一篇,工地板模師傅將年輕人低薪或找不到工作的問題歸因於引進外籍勞工,因為覺得太倒果為因,希望能再提出自己見解之於,也邀請各產業界大拿提出觀點,避免受困於單一產業侷限。 這裡沒有瞧不起板模師傅的意思,畢竟人家月薪可能比我還高QQ
Thumbnail
這兩天剛好在Dcard上看到一篇,工地板模師傅將年輕人低薪或找不到工作的問題歸因於引進外籍勞工,因為覺得太倒果為因,希望能再提出自己見解之於,也邀請各產業界大拿提出觀點,避免受困於單一產業侷限。 這裡沒有瞧不起板模師傅的意思,畢竟人家月薪可能比我還高QQ
Thumbnail
2020 年起,這三年多我們觀察到台灣的就業市場產生了一些特殊的變化(圖一),讓搶人才的大戲開始上演起來。這3年,台灣年均經濟成長率3.81%,經濟成長很好,而就業人口卻減少 ;企業老闆都在喊,找不到人、留不住人,到底人才都到哪裡去了?
Thumbnail
2020 年起,這三年多我們觀察到台灣的就業市場產生了一些特殊的變化(圖一),讓搶人才的大戲開始上演起來。這3年,台灣年均經濟成長率3.81%,經濟成長很好,而就業人口卻減少 ;企業老闆都在喊,找不到人、留不住人,到底人才都到哪裡去了?
Thumbnail
低薪當然年輕人不喜歡,可是低薪是年輕人的問題嗎?當然不是,這是國家產業的問題。第一,你如果那個產業全部是低附加價值產業,那本來獲利空間就很小,那老闆可以發給員工的薪水本來就不多。
Thumbnail
低薪當然年輕人不喜歡,可是低薪是年輕人的問題嗎?當然不是,這是國家產業的問題。第一,你如果那個產業全部是低附加價值產業,那本來獲利空間就很小,那老闆可以發給員工的薪水本來就不多。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人口什麼時候開始減少嗎?什麼時候會剩不到2,000萬人呢?虎年、龍年的影響是什麼?台灣老化的速度又多快?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人口什麼時候開始減少嗎?什麼時候會剩不到2,000萬人呢?虎年、龍年的影響是什麼?台灣老化的速度又多快?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台灣嬰兒死亡率是否始終居高不下?又,造成高嬰兒死亡率的原因又是如何?讓我們一起看看台灣嬰兒死亡率的變化趨勢吧!
Thumbnail
台灣嬰兒死亡率是否始終居高不下?又,造成高嬰兒死亡率的原因又是如何?讓我們一起看看台灣嬰兒死亡率的變化趨勢吧!
Thumbnail
張鐵軍(中華民國就業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 肆虐全球三年的Covid-19疫情,隨著各國疫苗施打率的逐漸提高而逐步緩解,在時序進入2023年時,台灣卻迎來生育率倒數世界第一的桂冠,2022年台灣新生兒人口為創新低的13.89萬(生育率約0.6%),台灣人口卻第三年邁入「生不如死」。
Thumbnail
張鐵軍(中華民國就業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 肆虐全球三年的Covid-19疫情,隨著各國疫苗施打率的逐漸提高而逐步緩解,在時序進入2023年時,台灣卻迎來生育率倒數世界第一的桂冠,2022年台灣新生兒人口為創新低的13.89萬(生育率約0.6%),台灣人口卻第三年邁入「生不如死」。
Thumbnail
台灣面對少子與高齡化所衍生的勞動力減少困境,開放移民政策也是必然之路。2021 年底在臺工作之外國專業人才4.5 萬多人,僅占同期我國總就業人數之比例約0.4%,較新加坡等亞鄰國家為低。 近年來主要先進國家,包括原本移民政策相對保守的日韓,無不積極延攬外國專業人才、開放國際學生就讀、留用技術人力,視
Thumbnail
台灣面對少子與高齡化所衍生的勞動力減少困境,開放移民政策也是必然之路。2021 年底在臺工作之外國專業人才4.5 萬多人,僅占同期我國總就業人數之比例約0.4%,較新加坡等亞鄰國家為低。 近年來主要先進國家,包括原本移民政策相對保守的日韓,無不積極延攬外國專業人才、開放國際學生就讀、留用技術人力,視
Thumbnail
少子化危機 勞動力人口逐漸減少 明顯可以看出,25-44歲勞工的增加幅度與人數,都小於45歲以上。 換言之,少子化的趨勢,加上人口老化,已經使得台灣的年輕勞動力人口,正在逐漸減少,是一大隱憂。 台灣面對缺工搶工趨勢 腳步太過緩慢 疫情影響外籍移工來台不便 政府需思考「防疫與缺工」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少子化危機 勞動力人口逐漸減少 明顯可以看出,25-44歲勞工的增加幅度與人數,都小於45歲以上。 換言之,少子化的趨勢,加上人口老化,已經使得台灣的年輕勞動力人口,正在逐漸減少,是一大隱憂。 台灣面對缺工搶工趨勢 腳步太過緩慢 疫情影響外籍移工來台不便 政府需思考「防疫與缺工」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圖源於:https://unsplash.com/photos/viZuEmyzuZI 希望你看到這標題不要覺得怪怪的,我並不僅是想說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的問題,而是我今日看到的網路新聞"2020年StartupB創業生態系排名 臺北市躍上國際版圖”仔細一看發現裡面內容是在講說台北市創業生態排
Thumbnail
圖源於:https://unsplash.com/photos/viZuEmyzuZI 希望你看到這標題不要覺得怪怪的,我並不僅是想說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的問題,而是我今日看到的網路新聞"2020年StartupB創業生態系排名 臺北市躍上國際版圖”仔細一看發現裡面內容是在講說台北市創業生態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