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很喜欢台灣。
但你真的知道日本人對台灣有什麼樣的印象嗎?今日は本音をぶっちゃけてみます!(今天讓我們說出真心話吧!)
1只有那個味道沒辦法接受(あのにおいだけはダメ)
出國旅遊,進入當地的便利商店是旅遊的樂趣之一,但進入台灣的便利商店對日本人來說卻是相當痛苦的事。原因其實是那個味道。
對日本人來說,中藥的味道真的不習慣,很多人一聞就沒胃口。
所以那個「茶葉蛋」真的無法接受!
我們希望能有法律來禁止它。
越來越多多的台灣食品被引進日本,但只有「滷味」還沒有被引進。
2 哪個是台灣人?(どっちが台湾人?)
現在走在日本,聽到的中文會比日文多。你認為日本人可以分辨出中國人和台灣人嗎?
如果學過中文的话,可以從發音來區分。 中國人捲舌,台灣人不捲舌。
但一般日本人會從衣服的顏色來判斷。 中國人穿花哨的,台灣人穿樸素的。
在街上大聲說話的是中國人。
在藥妝店大量購物的是台灣人。
用日文問問題的是台灣人,用中文的是中國人。
那麼,你知道如何區分日本人和中國人嗎?
事實上,對於女性來說,很容易從她們的坐姿看出來。
中國人坐下時,雙膝容易分開的。 在日本,女孩被教育「坐著時雙膝分開是很不禮貌的!」。 所以我們坐下時不會開得那麼大。
3以前的台灣是日本嗎?(台湾って日本だったの?!)
日本小孩幾乎不知道「日本統治台灣」的歷史。
在日本,小學和國中會學習歷史,但在公立學校,歷史的學習並不深入。
只知道「有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了」而已。
在高中,會講得比較詳細,但對於專門學習理科和數學的學生來說,日本歷史並不重要,所以也不太研究日本歷史。 對於文科學生來說,考試中最常見的問題也是到明治時代為止,所以他們不太會研究中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
因此,學生們對「日本統治台灣」的認識比較少。
而不少小孩無法區分香港、台灣和沖繩。
但請放心,日本人對台灣的印象非常好。
4日本人是學簡體還是繁體字呢?(日本人が学ぶのは簡体字?繁体字?)
最近越來越多人學習台灣華語,但日本的大學教的是大陆的簡體字和拼音。
但是有好多人還是想學台灣華語,因為對我們來說中文的捲舌太難。
但對於日本人來說,「注音符號」是個謎。 所以如果你想在日本找一份教中文的工作,你必須要會大陸的中文拼音。
而台灣華語的教科書在日本很難找得到。 尤其是對於進階的學習者,根本沒有教科書。 如果現在在日本出版,你可能會賺大錢!
5 台灣人喜歡玩諧音梗嗎?(台灣人は駄洒落が好き?)
說到台灣,最重要的就是「諧音梗」。這是因為在日本會常看到台灣觀光海報。
不知道為什麼,總是使用諧音梗。

「台湾に行きたいわん(好想去台灣喔)」。
因為 「台湾」的發音和「~たいわ」相似,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會用到。
例如,「台湾料理を食べたいわん(我想吃台灣菜)」。
但這個已經太有名了,現在在日本使用就的話就會很『冷掉』。

「あなたに愛台湾」
這也是「会い」和「愛」的諧音。

「思い立ったが台湾吉日」
這句話來自日本的一句諺語:「思い立ったが大安吉日(たいあんきちじつ)」,意思是「只要有想法,就應該馬上開始」。 能想出這句話的人很有想法吧!好厲害!

順便一提,今年的口号是「ビビビビ台湾!」。
ビビ! 是 「電擊 」的擬聲字,用於 「有東西刺穿我的身體 」或 「有靈感」。
この絵を見てビビっと来た(我看到這張照片,靈感一閃)。
就是「我突然有了去台灣的靈感」或「當我去台灣時,靈感就會出現在我身上!」的形象。
這也和徐若瑄的日文名ビビアン的發音相似,也很有台灣特色。
6 值得推薦的台灣特產(おススメの台湾土産)
當你問台灣人時,大家都會說「鳳梨酥」,但實際上牛軋糖是現今最受歡迎的小點心。原味牛軋糖也很受歡迎,棗泥核桃糕也很受女性歡迎。
因為在日本買不到,所以朋友送的話我們非常高興。
現在很多地方買得到鳳梨酥,但牛軋糖卻買不到。
以前在 Kaldi 賣的時候,馬上就賣光了。 如果想要,就必須從台灣進口,或是在 Mercari(一個私人銷售網站)上購買。 價格非常貴。
但是很容易黏牙(歯につきやすい),所以不適合老人家。 老年人最喜歡的是茶葉。 烏龍茶和紅茶在日本可以買到,但台灣的綠茶很少見,在日本很難買到。 所以非常受歡迎。

對了!現在傳統袋子也很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