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想要習慣某些事情,比如想要每天寫作、運動,但是持續了兩三天就沒有然後,經過了一陣子之後會突然靈光一閃「啊!當初說好要做的習慣,怎麼都沒繼續了!」
,然後事情無限重複……
但其實試想我們成功養成的習慣,通常都是自身覺得「對未來的我有直接的幫助」
,所以做起來會比較有動力也比較能堅持。比如下個月要跑馬拉松,雖然覺得運動很累,但如果我不養成跑步的習慣,到時候一定沒辦法跑完馬拉松,所以我為了要達成這個目標,更加深了養成跑步習慣的動力;下個月要出國,如果不學好英文我在國外一定會很辛苦,因此更加深了學習英文習慣的毅力。
反之,我想要把游泳練好,但也沒有為什麼,就是想試試看,一兩天可能會一頭熱,但是之後再去游泳池會覺得太麻煩、水太冰,因此容易放棄。而我們又常常會在夜深人靜時拿這種事情抨擊自己「我怎麼又在耍廢了,說好的游泳呢?說好的要養成的習慣呢?」在床上捶枕頭痛哭。但我想說,這其實都是不必要的,因為目前的自己,不覺得建立這個習慣對自己有太多的幫助,不必浪費時間在這裡。
有些人覺得各種習慣養成的書籍一出來,那達成習慣何其容易,而且萬事起頭難,每個新行為都需要時間去嘗試
、去摸索。可能看完書之後想要一口氣養成好幾個習慣,早起、運動、寫作、創作、學習,因為一次過多的嘗試,自己也會被壓到無法有喘息的時間,因此,建議照著自己的步調前進就夠了,畢竟一天進步1%,1年就會成長3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