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許多企業開始調整 DEI(多元、公平、共融) 政策,分成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向:
🔹 Google、Meta、NASA、沃爾瑪、麥當勞:調整或削減 DEI
🔹 Apple、Costco:堅持維持 DEI,不受影響
這讓人好奇——為什麼同樣是知名企業,對 DEI 的選擇卻如此不同?
一般來說,我們可能會直覺認為:「科技業比較支持 DEI,而零售業較少推動」,但實際上,即使是同產業的企業,也可能對 DEI 採取完全不同的態度。例如,Apple 繼續推動 DEI,而 Google 卻縮減相關政策,Costco 堅持 DEI,而沃爾瑪卻選擇調整。這顯示出,企業對 DEI 的選擇,並不是產業決定的,而是由商業模式驅動。
📌 影響企業 DEI 態度的 3 大關鍵
企業在決定是否繼續支持 DEI 時,考量的重點不是產業類別,而是成本、品牌價值、客群需求與政府監管等商業模式因素。
1️⃣ 主要收入來源:品牌價值 vs. 低價競爭
企業是否依賴品牌忠誠度,或是以低價競爭為核心策略,將大幅影響它對 DEI 的態度。
✅ 支持 DEI:企業靠品牌忠誠度生存
- 這類企業的競爭力來自於 品牌價值、會員制、訂閱模式,因此更注重 長期客戶與員工關係。
- 代表企業:Apple(品牌價值)、Costco(會員制)、Nike(品牌形象)
- 為何支持?
- Apple 在 2024 年股東大會上,拒絕美國保守智庫 NCPPR 提出的「取消 DEI」提案,並強調 DEI 是企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pple Proxy Statement 2024)。
- Costco 在股東會上,以 98% 反對率否決撤除 DEI 的提案,並表示 DEI 有助於提升企業創新與客戶滿意度(CBS 報導)。
❌ 削減 DEI:企業靠低價競爭賺錢
- 這類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來自 低成本、高銷量,因此若 DEI 影響成本,管理層可能選擇縮減相關計畫。
- 代表企業:沃爾瑪(低價零售)、麥當勞(成本控制)
- 為何削減?
- 沃爾瑪在 2024 年 11 月宣布,將退出 LGBTQ+ 平權指數排名,並停止以供應商多樣性為優先考量(AP News)。
- 麥當勞於 2024 年 1 月發表聲明,表示將不再以 DEI 作為供應鏈目標,未來將更專注於「共融」(Inclusion),以降低營運成本(AP News)。
2️⃣ 目標客群:品牌忠誠 vs. 價格敏感
企業的核心客群是否重視品牌價值或更在意價格,也影響 DEI 的決策。
✅ 支持 DEI:企業的客群重視品牌價值
- 企業的核心客戶來自 高端市場、白領階級、年輕世代,這些消費者對社會責任議題敏感,企業選擇維持 DEI 以符合顧客期待。
- 代表企業:Apple(高端市場)、Nike(年輕消費者)
- 為何支持?
- Nike 透過 DEI 強化品牌形象,並在 2018 年支持 NFL 球員 Kaepernick 的抗議行動,引發爭議的同時,也獲得年輕世代更高的品牌忠誠度(CNBC)。
- Apple 在其 DEI 報告中強調,多元文化促進創新,因此 DEI 不只是道德選擇,也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Apple DEI Report)。
❌ 削減 DEI:企業的客群以價格為優先
- 企業主要面向 價格敏感消費者、保守派市場,這些客群更關心「CP 值」而非企業價值觀,因此 DEI 不是決策優先事項。
- 代表企業:沃爾瑪、麥當勞
- 為何削減?
- 沃爾瑪的主要消費者來自中低收入家庭,管理層選擇縮減 DEI,以降低成本,確保價格競爭力。
3️⃣ 企業是否受政府監管?
企業是否依賴政府合約,將影響其 DEI 政策的靈活度。
✅ 支持 DEI:企業自由決策,不受政府政策影響
- 企業主要面向 消費市場,與政府合約無直接關係,因此可自由決定 DEI 戰略,不受政策變動影響。
- 代表企業:Apple(自由市場)、Netflix(娛樂產業)
❌ 削減 DEI:企業依賴政府合約或政策
- 企業與 政府有業務往來,或受政策監管影響,則可能因應法規變動調整 DEI。
- 代表企業:Google(聯邦承包商)、NASA(政府機構)
- 為何削減?
- Google 縮減 DEI,因川普政府新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承包商取消招聘中提升少數族群的目標(WSJ)。
- NASA 在 2024 年 1 月 22 日(川普簽署新行政命令當天),下令所有員工於當日下午 5 點前刪除內部文件與網站上的所有 DEI 相關字詞(404Media)。
🔍 總結:影響 DEI 態度的,不是產業,而是商業模式!
企業是否選擇支持或調整 DEI,取決於品牌價值、目標客群、政府監管,而不是單純的產業屬性。
然而,DEI 並不一定是完全被取消,而是可能轉向更隱微的形式,或以「共融」(Inclusion)等較低調的方式存在。例如,麥當勞雖然刪除了 DEI 目標,但將「多樣性團隊」更名為「全球共融團隊」,並強調包容性而非特定族群指標;沃爾瑪也將部分 DEI 相關職位改為「歸屬感」(Belonging)職稱,降低政治敏感度。
當企業調整 DEI,不一定代表它消失,而是適應新的市場與政治環境,以不同的方式存在。換句話說,DEI 可能不再作為一個公開的企業戰略,而是內化為文化的一部分,繼續影響企業的決策與運作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