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法律信箱】 美中科技戰新戰場 TikTok在美國能走多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5年1月,美國針對TikTok的禁令生效,引發國際關注。TikTok因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可能受中國政府影響,被美國政府視為國安風險。過去幾年,美國對TikTok從行政命令、國會立法到司法審查,展現民主國家權力分立的運作。本案最高法院裁定禁令合憲,確立國家安全優先原則,並採取「合格剝離」條件。


raw-image



本集許律師將探討TikTok禁令的法律依據、國安風險、美國司法審查標準及影響言論自由的爭議。


本集重點

  1. TikTok的背景與全球影響力。
  2. 為何美國政府認為TikTok可能威脅國家安全?資料回傳中國的風險有多大?
  3. 哪些國家已禁止或限制TikTok?與美國的禁令相比,有何異同?
  4. 美國對TikTok的管制歷程。
  5. 美國最高法院對TikTok禁令的審查標準。
  6. 「合格剝離」機制與TikTok的應對策略。
  7. 美國本土企業如Meta、Google是否會因TikTok禁令受益?是否構成市場壟斷疑慮?
  8. 美國法院如何回應「防止隱蔽內容操控」的論點?TikTok是否可能被用作輿論戰工具?
  9. TikTok禁令與美中科技戰。
  10. 這場禁令是否創下先例?未來是否會有更多針對外國科技公司的類似立法?談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的平衡。

收聽網址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Player/programId/109/id/15739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知言法律事務所的沙龍
17會員
377內容數
法律或許是嚴肅的,但法律事件裡的人與事,卻都是活生生的。 除了談「法」以外,更多時候是瞭解「人性」。 這裡是兩位執業律師的內心劇場,透過對話呈現庭內與庭外的人生百態。 許惠菁 律師 / 許健鈴 律師 知言法律事務所律師 Tel:02-2959-6686
2025/04/26
知名出版人富察(李延賀)2023年返中處理戶籍後失聯,2025年被中國以「煽動分裂國家」罪判刑3年,但審判過程未公開,引發國際關注中國司法透明問題。富察遭秘密羈押兩年,中國對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此案凸顯中共以國安名義打壓異議的操作手法,也提醒臺灣須警覺兩岸法律文化的深層差異。
Thumbnail
2025/04/26
知名出版人富察(李延賀)2023年返中處理戶籍後失聯,2025年被中國以「煽動分裂國家」罪判刑3年,但審判過程未公開,引發國際關注中國司法透明問題。富察遭秘密羈押兩年,中國對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此案凸顯中共以國安名義打壓異議的操作手法,也提醒臺灣須警覺兩岸法律文化的深層差異。
Thumbnail
2025/04/19
隨著平台經濟與「斜槓人生」興起,傳統僱傭關係與新型態勞務模式產生激烈衝突。 中國與臺灣針對外送員、直播主、代駕司機的法律關係出現分歧:中國透過指導案例逐步明確其勞動屬性;臺灣則以「從屬性判斷」檢核外送員是否受勞基法保障。 如何界定委任、承攬與僱傭關係,已成未來勞動法制改革的核心議題。
Thumbnail
2025/04/19
隨著平台經濟與「斜槓人生」興起,傳統僱傭關係與新型態勞務模式產生激烈衝突。 中國與臺灣針對外送員、直播主、代駕司機的法律關係出現分歧:中國透過指導案例逐步明確其勞動屬性;臺灣則以「從屬性判斷」檢核外送員是否受勞基法保障。 如何界定委任、承攬與僱傭關係,已成未來勞動法制改革的核心議題。
Thumbnail
2025/04/13
一對新婚夫妻簽訂婚前協議,男方承諾贈與不動產與償還房貸,並設懲罰性違約金高達五千萬元。但婚後感情破裂、協議未履行,女方訴請違約金,卻遭法院認定贈與得撤銷、違約金失效。兩岸對婚姻協議、贈與契約與財產制度的重大差異,亦反映婚姻中權利保障與情感承諾間的法理界線。許律師將從法律、社會與性別視角全方位剖析。
Thumbnail
2025/04/13
一對新婚夫妻簽訂婚前協議,男方承諾贈與不動產與償還房貸,並設懲罰性違約金高達五千萬元。但婚後感情破裂、協議未履行,女方訴請違約金,卻遭法院認定贈與得撤銷、違約金失效。兩岸對婚姻協議、贈與契約與財產制度的重大差異,亦反映婚姻中權利保障與情感承諾間的法理界線。許律師將從法律、社會與性別視角全方位剖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同美國最高法院多數意見所指出的,該法案並非直接規範或涉及言論自由,而主要是從國家安全這面大旗的角度作評估,所以如此高度涉及政治或現實考量,不論從憲法上的嚴格或中間審查標準去看,很容易得出合憲的結論。更遑論網路平台的責任,就直接Get Out!
Thumbnail
如同美國最高法院多數意見所指出的,該法案並非直接規範或涉及言論自由,而主要是從國家安全這面大旗的角度作評估,所以如此高度涉及政治或現實考量,不論從憲法上的嚴格或中間審查標準去看,很容易得出合憲的結論。更遑論網路平台的責任,就直接Get Out!
Thumbnail
在某個討論串看到有人提到這本書,關於美國憲法增修條文保障言論自由、關於我們憎惡的思想也應享有自由這件事。讓人感到好奇,對於“異見”,我們究竟該抱持甚麼樣的態度、為什麼? 在推薦序的部分,好像大部分人都關注在言論自由的發展,這與我關注的焦點不太一樣,我比較想知道的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保障異見的自由
Thumbnail
在某個討論串看到有人提到這本書,關於美國憲法增修條文保障言論自由、關於我們憎惡的思想也應享有自由這件事。讓人感到好奇,對於“異見”,我們究竟該抱持甚麼樣的態度、為什麼? 在推薦序的部分,好像大部分人都關注在言論自由的發展,這與我關注的焦點不太一樣,我比較想知道的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保障異見的自由
Thumbnail
【央廣】兩岸新聞導報:談中共修訂立法法呈現的思維。 本所許惠菁律師接受央廣【兩岸新聞導報】採訪, 中國全國人大通過《立法法》修正案,法案當中規定未來在「緊急情形」下,可經委員逕付一讀表決通過。該修正案並未解釋何謂「緊急情形」,引發外界憂心此修正恐成濫權工具。
Thumbnail
【央廣】兩岸新聞導報:談中共修訂立法法呈現的思維。 本所許惠菁律師接受央廣【兩岸新聞導報】採訪, 中國全國人大通過《立法法》修正案,法案當中規定未來在「緊急情形」下,可經委員逕付一讀表決通過。該修正案並未解釋何謂「緊急情形」,引發外界憂心此修正恐成濫權工具。
Thumbnail
#2023年國民法官由你上場!! #跟鍵盤參與說掰掰~ 司法院推動的《國民法官法》正式通過! 國民法官可以全程參與「事實認定」以及「量刑」,整個審判過程中也儘量會以「白話」進行,避免使用艱澀的裁判用語。對於國民法官的「個資」也會有完整保護,不用害怕做出的判決會遭受到報復!! 🔗相關資訊
Thumbnail
#2023年國民法官由你上場!! #跟鍵盤參與說掰掰~ 司法院推動的《國民法官法》正式通過! 國民法官可以全程參與「事實認定」以及「量刑」,整個審判過程中也儘量會以「白話」進行,避免使用艱澀的裁判用語。對於國民法官的「個資」也會有完整保護,不用害怕做出的判決會遭受到報復!! 🔗相關資訊
Thumbnail
在民主社會,人需要靠言論來伸張自己的權利,然而若你想阻礙別人這樣做,其實也不需要阻止他說話,只要讓他說的話沒有人在意就行了。例如,你可以把聲稱自己受到性騷擾的女性描述成「歇斯底里」,讓別人覺得他的意見大可忽略。這就是我們如何能用自己的言論自由去破壞別人的言論自由。
Thumbnail
在民主社會,人需要靠言論來伸張自己的權利,然而若你想阻礙別人這樣做,其實也不需要阻止他說話,只要讓他說的話沒有人在意就行了。例如,你可以把聲稱自己受到性騷擾的女性描述成「歇斯底里」,讓別人覺得他的意見大可忽略。這就是我們如何能用自己的言論自由去破壞別人的言論自由。
Thumbnail
為了因應目前資訊時代的爆發,作為執掌機關的NCC終於提出了「數位通訊傳播服務法」(下稱通傳法)的法案草案,並將於後續召開公開的說明會及公聽會,讓社會大眾、業者等回饋相關意見,而預計在明年的6、7月才會送交行政院審議,審議後才會進入立法院。
Thumbnail
為了因應目前資訊時代的爆發,作為執掌機關的NCC終於提出了「數位通訊傳播服務法」(下稱通傳法)的法案草案,並將於後續召開公開的說明會及公聽會,讓社會大眾、業者等回饋相關意見,而預計在明年的6、7月才會送交行政院審議,審議後才會進入立法院。
Thumbnail
7月2日,No. 183,#我在成為紐約律師路上(11):美國言論自由的鄙視鏈 
Thumbnail
7月2日,No. 183,#我在成為紐約律師路上(11):美國言論自由的鄙視鏈 
Thumbnail
近來在台灣隨著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升溫且嚴峻的影響,為了降低實體上人與人連結所帶來的風險,而在網路上人與人的互動有增無減,大家轉向使用臉書(Facebook)的機會與頻率大幅上升,但其實在臉書上人們的言論或網路行為並非想像中的那樣自由或隨心所欲。筆者周遭的臉友常常因為恣意發言而遭臉書審查且禁止發言
Thumbnail
近來在台灣隨著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升溫且嚴峻的影響,為了降低實體上人與人連結所帶來的風險,而在網路上人與人的互動有增無減,大家轉向使用臉書(Facebook)的機會與頻率大幅上升,但其實在臉書上人們的言論或網路行為並非想像中的那樣自由或隨心所欲。筆者周遭的臉友常常因為恣意發言而遭臉書審查且禁止發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