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年輕人來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過去服務的企業,曾經是一家隱形冠軍 — 為甚麼說曾經呢?因為我們一次成功的內部創業,打開了更大的市場,雖然在科技業中還是屬於利基型的賽道,但突飛猛進幾年之後,規模變大卻面臨知名度太低,人才招攬不易的困擾,所以近些年來也比較樂於在媒體和同業間交流,因此漸漸名聲外溢,冠軍依然,但好像也不太適合再說自己是隱形的了。

以前,我認為像這樣的大企業人才濟濟,應該考慮每年要有一定比例的名額,招聘剛出校門沒有經驗的應屆畢業生,作為自家農場培育的人才。美其名為年輕化,但心中覺得基本只是作為回饋社會的一種具體行動罷了。而這幾年輔導新創或中小企業,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資源和專業來訓練沒有經驗的員工,就會比較建議他們聘用有經驗的人。


因為關心新創,而自己過往的從業經驗也比較偏工業應用與自動化相關,所以對AI、自動化和robot相關的創新議題也比較重視。今年春節,我和太太陪著小女兒前往英國倫敦辦理碩士入學準備,其實是希望順便渡假放鬆一下。但沒想到橫空出世的DeepSeek,對AI產業形成巨大的震撼,目前看來將會加速改變AI產業生態與各行各業做生意的模式。結果接下來的這個年假並不得閒,也花了不少的時間在了解DeepSeek的技術,與其對產業生態所造成的影響,企業界面臨的策略衝擊與未來可能的解方。

但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DeepSeek的百人研發團隊,極大的比例是本土大學、碩博士生,甚至還沒畢業或畢業一兩年經驗。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團隊,攪亂了美國AI巨頭們的一池春水。

與此同時,自美國川普總統上任以來,他重用了馬斯克所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在短短幾周內,馬斯克找出了眾多關於政府重組的議題,而他的核心團隊竟由六名年輕的工程師和技術專家組成。他們的年齡約在19至24歲之間,幾乎沒有任何工作經驗,但憑藉卓越的AI技術能力、驚人的執行力和馬斯克的絕對信任,迅速掌握了美國聯邦機構的關鍵資料,完成了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這六名年輕人承擔了DOGE最重要的任務。一般人可能會質疑,這些年輕人能做什麼?事實證明,改變美國數百年來建立的穩固官僚政府體系,正是依靠這些年輕人。他們展示了年輕人的力量,以及人才對組織帶來的變革,不容小覷。

這些關於AI與robot的發展速度,以及馬斯克和他顛覆美國政府的6位年輕小將,顛覆了我這麼多年來的觀念,也就是面對不久的將來,「工作經驗」這件事,在科技發展面前,或許將成為貶意辭,快要沒有抵抗的能力了。


我每次對天使投資人上課的時候,有一則我很喜歡和大家分享的反思:「每代人都習慣低估下一代人」,尤其是當我請這些成功的企業主想想自己年輕的時候是不是也總是被上一代人如此對待?提出的想法與觀點總是被前輩看輕?就發現大家都相當有共鳴。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過往,我們在企業內推動改革,總說年輕化是個重點,但除了找些年輕人進來拉低平均年齡的數字之外,其實並沒有起到該有的作用。在接下來AI與自動化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應該要讓他們更有主導權,真的放手讓年輕人來,讓他們發揮年輕人才有的衝勁和創意,來帶著我們改革,而評斷一個所謂的「更有經驗」的領導人是否夠格?或許具備像馬斯克那樣有膽量和信心與年輕人共事並引領大家一起前進,才是下個階段領導人必須具備的關鍵能力。

avatar-img
9會員
32內容數
分享日常的閱讀和旅行的見聞。至於投資,就多分享一些失敗和錯誤的的經驗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錄與收藏 的其他內容
在輔導創業者的過程中,常看見他們喜歡拿著媒體上關於企業成功人士的報導來當成經營的圭臬,每每看見他們如此天真,總是替他們捏一把冷汗。報章雜誌上報導的成功故事,歸根究柢起來多是在對的時機走上了符合自己天賦的道路,再加上超人的努力,造就他如此的功業,也就是俗稱的天選之人。而成功背後平凡無奇的基本功或狗屁倒
上一篇文章提到了我們如何判斷一個領導人是否具有「正面思考」的特質。 「如何判斷具「正面思考」特質的領導人」 職場上,這樣的判斷標準,在有KPI以及日積月累的相處之下,只要認真觀察,是可以達到幫組織挑選未來接班人的功能,做到興利舉才的作用。 如果換個角度在創新創業投資方面,投資人有機會利用這
以前在企業服務,每逢年底都要面對年終考核這樣一個煩心又燒腦的課題。而想要成為一個好的主管,在這個攸關下屬績效甚至未來升遷的重要環節,絲毫都不能馬虎。 KPI的達成,大多有數字輔助,還算容易達成共識,但如果是關於評斷同仁未來是否有機會升職來承擔更重的責任或同仁是否具備管理的特質等等,這方面在人格特質
創業者就如同一個即將踏上征服世界之巔的戰士,競爭者眾,路途艱難,每條路徑狀況不同,再加上隨機出現的險阻,更增添許多風險。想要成為少數可以登頂的人,若是沒有極佳的個人素質,幾乎是不可能。而每條成功的路徑又是如此的不同,如果沒有相匹配的技巧、工具或經驗,成功的機會就真的是微乎其微了。 身為天使投資人的
我非常喜歡查理蒙格的一句話:「要是知道我會死在那裡,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 詼諧卻又非常樸素的一種智慧。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看過一些朋友,在經歷他人生的一段成功經驗之後,日子過得挺順遂,但數年之後再見,也許沒有更上一層樓,卻不知為何無法保持,還漸漸地又落入了貧窮的困境。 而我們這些中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年輕人不喜歡的主管行為有以下三種: 掌握資訊落差,展現權力 話說不清楚要人揣摩 要對方照自己的方式辦事。 過往大家常常把這三種行為,簡稱為「帝王術」,也認為在現代來說,還用這種方式來馭下真的是很過時。畢竟現在的資訊這麼容易取得,人和人之間的交流也是在彈指間鍵盤下就完成了,
在輔導創業者的過程中,常看見他們喜歡拿著媒體上關於企業成功人士的報導來當成經營的圭臬,每每看見他們如此天真,總是替他們捏一把冷汗。報章雜誌上報導的成功故事,歸根究柢起來多是在對的時機走上了符合自己天賦的道路,再加上超人的努力,造就他如此的功業,也就是俗稱的天選之人。而成功背後平凡無奇的基本功或狗屁倒
上一篇文章提到了我們如何判斷一個領導人是否具有「正面思考」的特質。 「如何判斷具「正面思考」特質的領導人」 職場上,這樣的判斷標準,在有KPI以及日積月累的相處之下,只要認真觀察,是可以達到幫組織挑選未來接班人的功能,做到興利舉才的作用。 如果換個角度在創新創業投資方面,投資人有機會利用這
以前在企業服務,每逢年底都要面對年終考核這樣一個煩心又燒腦的課題。而想要成為一個好的主管,在這個攸關下屬績效甚至未來升遷的重要環節,絲毫都不能馬虎。 KPI的達成,大多有數字輔助,還算容易達成共識,但如果是關於評斷同仁未來是否有機會升職來承擔更重的責任或同仁是否具備管理的特質等等,這方面在人格特質
創業者就如同一個即將踏上征服世界之巔的戰士,競爭者眾,路途艱難,每條路徑狀況不同,再加上隨機出現的險阻,更增添許多風險。想要成為少數可以登頂的人,若是沒有極佳的個人素質,幾乎是不可能。而每條成功的路徑又是如此的不同,如果沒有相匹配的技巧、工具或經驗,成功的機會就真的是微乎其微了。 身為天使投資人的
我非常喜歡查理蒙格的一句話:「要是知道我會死在那裡,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 詼諧卻又非常樸素的一種智慧。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看過一些朋友,在經歷他人生的一段成功經驗之後,日子過得挺順遂,但數年之後再見,也許沒有更上一層樓,卻不知為何無法保持,還漸漸地又落入了貧窮的困境。 而我們這些中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年輕人不喜歡的主管行為有以下三種: 掌握資訊落差,展現權力 話說不清楚要人揣摩 要對方照自己的方式辦事。 過往大家常常把這三種行為,簡稱為「帝王術」,也認為在現代來說,還用這種方式來馭下真的是很過時。畢竟現在的資訊這麼容易取得,人和人之間的交流也是在彈指間鍵盤下就完成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初找工作時憑著一股傲氣,抱著「不做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這種中二的念頭來到這間公司的際遇,卻在這麼多年後成為讓我勇敢離職的另一塊墊腳石,幾年後回頭看看,我也徹底覺得這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運氣,所以我才會說總經理是我的貴人。
前言-誤入大企業的小員工 開始説明創作這個文章的意思,我不是文組出身的高材生,也不是現在那些高學歷的人才,只是ㄧ個無法討主管歡心,確事事能夠營刃而解的無趣大叔,面對已經上班近30年的公司,有很多的無奈,又有很多的感慨,又無處可說無人能理解,只好在這個平台上述說自己發生的果往,討拍或是討罵,因為生活
最近看到些年輕的新進同事工作的態度,只能說時代不同了。 相較我這一批進來的人,訓練嚴謹紮實,且態度好有責任感,現在來的新人並不想多學,除了學完基本該學的以外,空下的時間就是玩手機和摸魚;我和另一個同事聊起,她也覺得年輕一代的人確實很多都是如此。 以前我們那時當新人時,空檔還會主動去問資深老鳥是否
Thumbnail
小王在一家國際知名的科技公司工作,他的技術能力出色,常常能夠在團隊中脫穎而出。然而,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小王漸漸感受到自己在這個大組織中變得越來越「隱形」。即使在完成了幾個重大專案後,他的努力和貢獻依然沒有被上級和同事們充分認可。
Thumbnail
今天要說的是我在前公司砸鍋的故事。 前公司是軟體公司,我在那邊擔任前端工程師,負責維護公司後台網頁的介面跟資料串接。 先交代一下故事背景:
我很喜歡現在的電子科技業,並不是羨慕他們的高薪,而是除了後勤跟人事以外,這是個一定要看專業能力才能決定位置的行業。基本上平庸無能的人,是出不了頭。 而傳統產業呢?只要能熬夠狗,就可以爬到一個位置,所以常見到小人得志的嘴臉! 我是最受不了這種狀況的人,在我眼中,傳統產業並不是夕陽產業,而是這樣的文
Thumbnail
先來幫大家複習一下我的轉職歷程,簡短來說,我是先到了一間軟體公司負責軟體的中英翻譯、行銷,讓我對打造軟體產品起了濃厚的興趣。 轉職前端後,我在台灣北部知名的接案公司待了一年半,後續開啟我的自有產品開發之路,以撰寫文章當下的現狀來說,我在一間台灣知名老牌的財經平台寫了八個月的軟體產品後,投入到⋯⋯
由於工作的關係,時常會接觸到一些新開業的公司。老闆年輕、幹部也年輕,充滿了朝氣,今天一個目標、明天一個想法。但是開著開著,公司就𣎴見了。 有一家已經為它服務了快四十年的工廠,突然聽說副總要來找我。我正在想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一看到人,我就認出他了,三十年前,他剛進這家公司時,曾經因為勞健保的事情來
Thumbnail
大家隨著在公司的年資越來越久, 和公司的發展之下, 都會開始帶新人。 有一次老闆叫我到會議室約談,原本想說有好康。 因為之前的幾次,不是發project 獎金,不然就是發餐券等 沒想要這一次要我帶五個新人。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初找工作時憑著一股傲氣,抱著「不做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這種中二的念頭來到這間公司的際遇,卻在這麼多年後成為讓我勇敢離職的另一塊墊腳石,幾年後回頭看看,我也徹底覺得這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運氣,所以我才會說總經理是我的貴人。
前言-誤入大企業的小員工 開始説明創作這個文章的意思,我不是文組出身的高材生,也不是現在那些高學歷的人才,只是ㄧ個無法討主管歡心,確事事能夠營刃而解的無趣大叔,面對已經上班近30年的公司,有很多的無奈,又有很多的感慨,又無處可說無人能理解,只好在這個平台上述說自己發生的果往,討拍或是討罵,因為生活
最近看到些年輕的新進同事工作的態度,只能說時代不同了。 相較我這一批進來的人,訓練嚴謹紮實,且態度好有責任感,現在來的新人並不想多學,除了學完基本該學的以外,空下的時間就是玩手機和摸魚;我和另一個同事聊起,她也覺得年輕一代的人確實很多都是如此。 以前我們那時當新人時,空檔還會主動去問資深老鳥是否
Thumbnail
小王在一家國際知名的科技公司工作,他的技術能力出色,常常能夠在團隊中脫穎而出。然而,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小王漸漸感受到自己在這個大組織中變得越來越「隱形」。即使在完成了幾個重大專案後,他的努力和貢獻依然沒有被上級和同事們充分認可。
Thumbnail
今天要說的是我在前公司砸鍋的故事。 前公司是軟體公司,我在那邊擔任前端工程師,負責維護公司後台網頁的介面跟資料串接。 先交代一下故事背景:
我很喜歡現在的電子科技業,並不是羨慕他們的高薪,而是除了後勤跟人事以外,這是個一定要看專業能力才能決定位置的行業。基本上平庸無能的人,是出不了頭。 而傳統產業呢?只要能熬夠狗,就可以爬到一個位置,所以常見到小人得志的嘴臉! 我是最受不了這種狀況的人,在我眼中,傳統產業並不是夕陽產業,而是這樣的文
Thumbnail
先來幫大家複習一下我的轉職歷程,簡短來說,我是先到了一間軟體公司負責軟體的中英翻譯、行銷,讓我對打造軟體產品起了濃厚的興趣。 轉職前端後,我在台灣北部知名的接案公司待了一年半,後續開啟我的自有產品開發之路,以撰寫文章當下的現狀來說,我在一間台灣知名老牌的財經平台寫了八個月的軟體產品後,投入到⋯⋯
由於工作的關係,時常會接觸到一些新開業的公司。老闆年輕、幹部也年輕,充滿了朝氣,今天一個目標、明天一個想法。但是開著開著,公司就𣎴見了。 有一家已經為它服務了快四十年的工廠,突然聽說副總要來找我。我正在想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一看到人,我就認出他了,三十年前,他剛進這家公司時,曾經因為勞健保的事情來
Thumbnail
大家隨著在公司的年資越來越久, 和公司的發展之下, 都會開始帶新人。 有一次老闆叫我到會議室約談,原本想說有好康。 因為之前的幾次,不是發project 獎金,不然就是發餐券等 沒想要這一次要我帶五個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