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影響力|如何「無痛」開始寫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一篇文章解決了大部分人「寫自己的故事」的心魔後,很多人躍躍欲試,等到下筆/敲鍵盤的那一剎那才發現「天哪,寫作實在太痛苦了,為什麼我怎麼寫都寫不好,沒想到自己居然這麼笨!」

有這種感覺非常正常,我在一開始寫作時,兩個小時內只憋出了300字...明明腦中有千頭萬緒的想法,但是落成具象的文字,卻怎麼都出不來一個邏輯通順、言必有中的句子。

因為我們大部分人出了社會,除了填寫公司表格和公文,早就很少接觸「寫作」,可能很久都沒有完整寫過一個段落,甚至一篇文章。

寫作和運動健身很像,平常缺乏訓練的話,再重啟訓練的過程中,肌肉就會非常痠痛。「萬事起頭難」,感到痛苦的時候,也是最多人決定放棄的時候。

因此,今天這篇文章就是來分享我的「無痛」堅持寫作的三大技巧:


1.先用「狗屎主義」累積素材,再用「完美主義」調整細節

我發現一開始我寫作速度很慢,是因為我每當我要寫一句話,我就會先用「完美主義」的批判方式審視它,確認無誤之後,才會打字下來。

之所以養成這種習慣,是因為以前的作文「寫在紙上」。用紙筆寫作的時候,我經常會擔心「修改」會被老師看出,塗改太多被扣「印象分數」。

因此在下筆前,我總是會在腦海中反覆確認,「下一句要寫什麼?」之後,才敢動筆。

後來我發現,現在的寫作「都在電子產品裡」,我在擔心什麼呢?不用再擔心塗改被人看出,先下筆再說,不滿意再修改也不遲。

自從用電子產品寫作,我從完美主義,徹底走向了狗屎主義。

也因此我的寫作速度越來越快,不再糾結於旁枝末節,更容易講腦子「一閃而過」的想法捕捉下來。

等素材多了之後,自然而然能再各個素材之間找到「共通性」和「因果關係」,最後編織成具有創新性的文章。之後再花時間調整語句,把文句理通順(這邊甚至可以借助AI!)。

這也是我發現「能最快速開啟寫作」的方法。

你不可能沒有任何「食材」,就妄想做出一盤好菜。

先用「狗屎主義」的心態給自己累積「素材」,之後再用「完美主義」的心態調整自己的文章,才是最好的寫作順序。而不是反其道而行,先用「完美主義」嚇死自己,最後用「狗屎主義」擺爛。


2.養成新習慣 = 與過去的習慣動作「掛鉤」

你用「狗屎主義」的心態,不用害怕一開始寫的不好了,但是如何「持續不斷」的寫,讓自己越寫越好,需要靠「習慣」。

我之前有分享過,養成「新習慣」最好的方式,就是和「過去的習慣動作」掛鉤。

為什麼很多你立的「新目標」難以實現?因為你的新目標與原先的日常行為,差距過遠,相當於是「獨立於」原本日常習慣的「新動作」。

比如:想練英文聽力,但只是設定「每天聽20分鐘英文podcast」;想培養每天喝水的習慣,但只是提醒自己「每天要喝2000ml水」...

這些新習慣都沒有與既有的行為產生聯繫,所以很容易:

1.「忘記」立定的新目標
2.執行新目標的「阻力過大」

對於不習慣的事物,大腦有「先天的排拒」。

降低這種排拒性的最好方式,就是讓新事物,與「舊有的事物」連結,讓大腦比較容易「記起來」、更容易「適應」。

我繼續用上面兩個例子做說明,比如可以把「英文聽力」和「通勤」掛鉤 → 通勤時改聽英文播客,而不是特地找時間練習。把「喝水」和「刷牙」掛鉤 → 每次刷完牙喝一杯水,自然而然達成喝水習慣。

因此,我如何確保「每天都記得寫作」?

我原先就有「早晨喝咖啡」的習慣,因此我將「喝咖啡」與「寫作」掛鉤。於是我給自己設定的新目標就是,「只要喝完咖啡,我就開始寫作」。

你不一定要遵循我的方式,而是套用「只要...就...」的句式,就能將寫作與自己舊有的習慣掛鉤。比如:

只要吃完晚餐,我就寫下當天的三個收穫。
只要打開電腦,我就先寫一段文字。


3.保護好「寫作時間」

解決完「寫作的心魔」以及「建立寫作習慣的困難」之後,接下來的關鍵問題在於「如何保證完成一定數量的文字?」

尤其是假如我們給自己設立了一個「具體的寫作要求」,比如在6個月內產出100篇部落格文章、1年內完成出書目標...我們就一定要確保每個階段產出「一定數量的文字」。

我的作法是,給自己設立「寫作的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內,只有「寫作」這件事。

有多項研究指出,大腦會根據「剩餘時間多寡」,來動態安排「到截止時間前的精力如何分配」。

假如我用「我有無限時間」的心態來寫作,大腦會自動重新安排精力,降低專注度,轉向較慢速、發散式的思考模式,就會導致拖延或過度完美主義,反而難以高效產出內容。

最終,「拉長任務時間」所產生的結果,與「在有限時間內高效完成」相比,其實差異不大。

因此,我通常在早晨喝完咖啡後,就立刻開始寫作。喝完咖啡,到中午12點半之前,都是我的「寫作時間」。我會盡可能在這段時間內,完成我規定數量的文字。

假如你沒有像我一樣有這麼長的時間專注於寫作,也沒關係,你可以根據你的情況做調整!

只要你規定每天的某段時間「只專注於寫作」,這段時間不能有任何人打擾你(記得通知你的家人、朋友請勿打擾)。就算只有15分鐘,長時間下來也會累積可觀的數量。



我是Eve,前新加坡管理顧問,2024年開始在Threads上寫自己的故事,3個月內寫出200萬流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Z世代: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個人故事獲主流權威媒體(《商周》《遠見》《1111》)轉載。

接下來我將告訴你「如何寫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打造有辨識度的個人品牌」。如果你也喜歡這個系列,歡迎追蹤或加入我的沙龍😉

恭喜你發現了一個寶藏格主!
留言4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許多人想寫故事卻動不了筆,原因在於缺乏自信、害怕回憶過去、擔心他人眼光。文章指出,每個人都有故事,即使看似平凡,內心世界的波動、對事物的解讀與選擇都獨特而珍貴。回憶過去並非軟弱,而是建立心靈地基的過程,有助於面對未來挑戰。擔心他人眼光更是多慮,適當的自我揭露反而能增強讀者親近感,讓理念更具說服力。
普通人如何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如果「影響力」、「信用」很容易取得,那麼它也不會具有如此高價值。持續的發送內容、表達自己的觀點,聽起來很容易,實則是非常「反人性」的。就如同每個人都知道「健身有益健康」,但是總是遲遲拖延去健身房的時間。因為人性喜歡「偷懶」,不擅長「堅持」。
「影響力」是21世紀最有價值的東西。個人影響力越大,越不害怕「被公司/平台綁架」,你才真正獲得「自主選擇工作」的自由。為什麼?...
AI時代不缺知識,缺的是獨特的故事,而個人故事是無法被AI複製的。建立個人品牌力是關鍵,透過長期輸出有價值的內容,累積信用和社會資本,才能提升個人價值,避免被AI取代。
許多人誤以為自媒體成功等於流量大、點讚多,但現今社群媒體訊息量龐大,人們停留時間短,單純追求流量已無效。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媒體發揮放大器效果,而非浪費時間與精力呢?
上個星期看美國總統大選,實況看著紐約時報的「政治分析師(Chief Political Analyst)」播報局勢的文字分析,讓我回想起在管理顧問公司擔任「商業分析師」的日子——總要在每頁PPT裡用很少的空間,將分析內容「表達完整」。可以說,那段時間的「文字訓練」,很大程度影響我如今的寫作風格...
許多人想寫故事卻動不了筆,原因在於缺乏自信、害怕回憶過去、擔心他人眼光。文章指出,每個人都有故事,即使看似平凡,內心世界的波動、對事物的解讀與選擇都獨特而珍貴。回憶過去並非軟弱,而是建立心靈地基的過程,有助於面對未來挑戰。擔心他人眼光更是多慮,適當的自我揭露反而能增強讀者親近感,讓理念更具說服力。
普通人如何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如果「影響力」、「信用」很容易取得,那麼它也不會具有如此高價值。持續的發送內容、表達自己的觀點,聽起來很容易,實則是非常「反人性」的。就如同每個人都知道「健身有益健康」,但是總是遲遲拖延去健身房的時間。因為人性喜歡「偷懶」,不擅長「堅持」。
「影響力」是21世紀最有價值的東西。個人影響力越大,越不害怕「被公司/平台綁架」,你才真正獲得「自主選擇工作」的自由。為什麼?...
AI時代不缺知識,缺的是獨特的故事,而個人故事是無法被AI複製的。建立個人品牌力是關鍵,透過長期輸出有價值的內容,累積信用和社會資本,才能提升個人價值,避免被AI取代。
許多人誤以為自媒體成功等於流量大、點讚多,但現今社群媒體訊息量龐大,人們停留時間短,單純追求流量已無效。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媒體發揮放大器效果,而非浪費時間與精力呢?
上個星期看美國總統大選,實況看著紐約時報的「政治分析師(Chief Political Analyst)」播報局勢的文字分析,讓我回想起在管理顧問公司擔任「商業分析師」的日子——總要在每頁PPT裡用很少的空間,將分析內容「表達完整」。可以說,那段時間的「文字訓練」,很大程度影響我如今的寫作風格...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相信大家在寫小說時不免會有焦慮和迷茫,到底該如何進步呢?這樣寫下去,是否真的會進步?因為收到留言想要聊聊這一方面,所以就有了這篇心得。 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以下全都是筆者自己觀點,如有引戰,那絕對是我故意的。
Thumbnail
一開始寫作是因為興趣,之後就荒廢了蠻長一段時間,到近期才又重拾寫作的習慣。這次是因為幫自己設定了目標,決心開始寫作。一開始寫完後一直在考慮是否要發佈,擔心自己寫的不好、擔心沒有人會看,直到按下發佈鍵的那個瞬間,一切的擔心都煙消雲散了。那時我問著自己,我到底在害怕什麼?哪個成功的創作者不是從0開始的嗎
Thumbnail
想到進度落後的工作就一臉憋屈,面對空空如也的腦袋,思及要寫作,便覺身陷地獄。你也有類似的困擾嗎?哎啊,大概是我抗壓性太低了吧?我是不是該運用意志力,一鼓作氣卯起來生產?還是去吃個巧克力布朗尼來激勵自己?來來來,卡片盒筆記法,告訴你不用靠意志力或外部獎勵,即可做到輕鬆工作、快樂寫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Thumbnail
大家晚安,今天是2/29號,也是我寫文章的第2個月 寫作對許多人來說,就像是那種只有在學校作業或工作報告中才會遇到的惡夢。你可能會想,“我已經工作整天了,為什麼閒暇時還要自找苦吃呢?”但是對我來說,我希望能夠有一個可以發發自己想講的話的一小空間,所以才開始了這個寫作,當然不免俗的我也想要開啟營利,
Thumbnail
寫作對我們的生活和情感有著深遠的影響,練習寫作需要規律的練習和對當下的珍惜,同時寫作也是一種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和記錄生活中的點滴,並影響我們保持年輕心靈的積極態度。
Thumbnail
試著想像一下,你坐在電腦前,準備開始寫作。但是,當你看著那個空白的Word編輯畫面時,你的腦海突然一片空白,手指也不知道該怎麼動。你可能會開始擔心自己寫不出來,或者擔心別人不喜歡你的作品。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堵無形的牆,阻止你前進。這就是所謂的「寫作恐懼症」,它讓寫作變得困難,甚至讓人不敢開始。
Thumbnail
我可以很快讀完一本書,但寫一篇筆記要憋一個禮拜,有時候還不止。主要是因為嫉妒和害怕,別人寫那麼好,我算什麼咖,能要什麼流量。
Thumbnail
「我為何而寫作?」這個問題,從我提筆那天起,便纏繞至今。 希望正在掙扎、迷茫的你,能夠繼續堅持。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相信大家在寫小說時不免會有焦慮和迷茫,到底該如何進步呢?這樣寫下去,是否真的會進步?因為收到留言想要聊聊這一方面,所以就有了這篇心得。 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以下全都是筆者自己觀點,如有引戰,那絕對是我故意的。
Thumbnail
一開始寫作是因為興趣,之後就荒廢了蠻長一段時間,到近期才又重拾寫作的習慣。這次是因為幫自己設定了目標,決心開始寫作。一開始寫完後一直在考慮是否要發佈,擔心自己寫的不好、擔心沒有人會看,直到按下發佈鍵的那個瞬間,一切的擔心都煙消雲散了。那時我問著自己,我到底在害怕什麼?哪個成功的創作者不是從0開始的嗎
Thumbnail
想到進度落後的工作就一臉憋屈,面對空空如也的腦袋,思及要寫作,便覺身陷地獄。你也有類似的困擾嗎?哎啊,大概是我抗壓性太低了吧?我是不是該運用意志力,一鼓作氣卯起來生產?還是去吃個巧克力布朗尼來激勵自己?來來來,卡片盒筆記法,告訴你不用靠意志力或外部獎勵,即可做到輕鬆工作、快樂寫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Thumbnail
大家晚安,今天是2/29號,也是我寫文章的第2個月 寫作對許多人來說,就像是那種只有在學校作業或工作報告中才會遇到的惡夢。你可能會想,“我已經工作整天了,為什麼閒暇時還要自找苦吃呢?”但是對我來說,我希望能夠有一個可以發發自己想講的話的一小空間,所以才開始了這個寫作,當然不免俗的我也想要開啟營利,
Thumbnail
寫作對我們的生活和情感有著深遠的影響,練習寫作需要規律的練習和對當下的珍惜,同時寫作也是一種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和記錄生活中的點滴,並影響我們保持年輕心靈的積極態度。
Thumbnail
試著想像一下,你坐在電腦前,準備開始寫作。但是,當你看著那個空白的Word編輯畫面時,你的腦海突然一片空白,手指也不知道該怎麼動。你可能會開始擔心自己寫不出來,或者擔心別人不喜歡你的作品。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堵無形的牆,阻止你前進。這就是所謂的「寫作恐懼症」,它讓寫作變得困難,甚至讓人不敢開始。
Thumbnail
我可以很快讀完一本書,但寫一篇筆記要憋一個禮拜,有時候還不止。主要是因為嫉妒和害怕,別人寫那麼好,我算什麼咖,能要什麼流量。
Thumbnail
「我為何而寫作?」這個問題,從我提筆那天起,便纏繞至今。 希望正在掙扎、迷茫的你,能夠繼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