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之間的心靈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張靜是一位全職家庭主婦,已經結婚十年,育有兩個孩子,丈夫李強是一名上班族,工作繁忙。靜從結婚起便全心投入家庭,每天早上為孩子們準備早餐,送他們上學,接著開始處理家務、買菜、做飯,晚上又要照顧丈夫和孩子,直到深夜才可以稍作休息。

隨著時間的推移,靜感覺到自己漸漸迷失了。她的生活圍繞著家庭,卻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她曾經有一個夢想,想要從事自己喜歡的手工藝,或者學習一門新技能,但這些夢想隨著家庭的日常需求逐漸被放在了一邊。

有時候,靜會對著鏡中的自己發呆,心中浮現出一個問題:「我到底還是誰?」她不僅感到自己的身份被家庭角色淹沒,也感覺到自己無法實現當初的那份渴望。尤其是當她看到一些朋友或社交媒體上的女性,生活不僅充實,還擁有自己的事業與興趣,靜的心中便充滿了不安和自我懷疑。

一天,靜和丈夫李強談起了她的困惑。李強聽後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你不也挺好的嗎?孩子們都健康,家裡也沒什麼問題,你為家付出了這麼多,大家都很需要你。」這讓靜的心情愈加沉重。她心裡清楚,丈夫的話雖然充滿感激,但卻未曾真正理解她的內心需求。靜覺得自己就像是家中的支柱,無時無刻不在為他人付出,卻從未為自己爭取過什麼。

幾天後,靜和一位多年未見的老朋友碰面。朋友問起她的近況,靜在心中猶豫了一會兒,最終還是坦言自己的困境。朋友聽後,安慰她說:「靜,做母親和妻子當然很重要,但你也需要在這些角色之外,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空間。否則,當你對自己無法滿足時,家庭的愛也會變得有些沉重。」

這番話讓靜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她明白,自己的需求不應該被忽略,她需要學會在照顧家人的同時,也照顧好自己,給自己一些空間去實現夢想,去找回那個曾經渴望創造的自己。

靜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她開始每天早上早起半小時,利用這段時間學習手工藝,無論是編織還是製作小飾品,每一次創作的過程,讓她感受到久違的快樂和滿足。儘管一開始只是短短幾分鐘,但這些片刻的寧靜,讓她逐漸找回了失落已久的自信。

然而,事情並不總是那麼順利。家庭的需求依然繁重,尤其是孩子生病或者丈夫加班時,靜經常需要犧牲自己的時間。她開始感到焦慮和內疚,總覺得自己在家庭和個人需求之間無法兼顧。某天晚上,靜坐在餐桌前,手中拿著未完成的手工藝品,突然感到一股強烈的疲憊。她幾乎快要崩潰,眼淚在眼眶中打轉。

那天,靜回到寺廟中,拜訪了她常去的老和尚。她將自己內心的矛盾和困惑訴說給老和尚聽。老和尚聽後微笑著說:「靜,人生中的角色像是手中的水杯,無論它裝滿還是空著,都是杯子本身的一部分。你作為妻子、母親、家庭的一員,這些角色讓你的生命充實,但也正因為如此,你的心杯有時會被灌得過滿。若總是為他人而活,內心的空缺便無法填補。學會『三停三觀』,停下來,觀察自己當前的狀態,觀察自己內心的需求,然後轉換觀點,學會給自己適當的空間。」

靜聽後若有所思,心中一股久違的平靜湧上心頭。她明白,自己不需要犧牲一切來迎合外界的需求,因為她的需求同樣重要。她決定學會在繁忙中找到平衡,不再一味的迎合所有人,而是學會向自己請求一些寬容和理解。

從那天起,靜開始更有意識地為自己安排時間,無論是進行手工藝,還是簡單地閱讀書籍,甚至只是靜靜地坐著冥想,放空自己。她與丈夫李強也進行了更多的溝通,彼此理解和支持。她不再覺得自己只是家庭中的奉獻者,而是開始認識到自己也是一個有夢想、有渴望的個體。

慢慢地,靜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節奏,開始更加有智慧地分配時間,兼顧家庭與自己的需求。她明白到,只有當她照顧好自己的內心,才能更好地照顧家人,而這一切的根基,正是來自於對自己的接納與愛護。

故事的結尾,靜對自己微笑,她知道,這條平衡之路,雖然不容易,但它值得她每一步的努力。她開始學會放下過多的自我要求,並用心去生活,讓每一刻都成為自我成長的契機。

avatar-img
5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李大春是某偏遠山村的農民,靠著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農耕技藝,與妻兒一同過著簡樸卻充實的生活。田地是他們的生計,春耕秋收,四季輪回,這片土地像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大春自小就學會了如何與大自然相處,如何順應天時,如何在風雨來臨前預測天氣。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和責任的加重,他發現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來自
張教授是某頂尖大學的教授,專攻生物學領域,已經在學術界工作了二十年。年輕時,他滿懷理想,夢想著能在學術界留下深刻的印記。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他發現自己越來越沉浸於無窮的競爭與壓力中,漸漸失去了最初的熱情。 這些年來,張教授從未停下過努力的步伐。每一次的學術會議,每一篇論文的發表,甚至每一次的
隨著光芒再次爆發,艾琳和男子的身影被吞噬進一道無盡的深淵。四周的空間再次變得扭曲,時間的流動似乎完全失去了意義。他們的心跳如雷鳴般回響在彼此耳邊,而那股強大的吸引力依然牢牢抓住他們,將他們向未知的深處推進。 「我們真的能夠戰勝命運嗎?」艾琳的聲音帶著微微的顫抖,她感受到內心的焦慮與不安。面對這種超
光芒吞沒了他們的身影,隨即,四周的景象再次變化。艾琳和男子被帶到了另一片陌生的空間。這裡與之前的世界截然不同。天空中沒有星辰,只有漠然的黑暗和無盡的虛空。周圍寂靜無聲,彷彿連時間都被這片空間遺忘了。 「這是……哪裡?」艾琳低聲問道,她感受到一股壓迫的空氣包圍著自己,彷彿這裡並非人類所能理解的世界。
隨著黑霧的散去,艾琳和男子再次踏上了前行的路。黑霧的消散並未帶來解脫,相反,隨著環境的變化,前方的道路變得更加不可預測。這片土地仿佛有著自己意志,像是無數命運交織的地方,每一個選擇都能改變未來的走向。 「你覺得,我們真的能跨越這一切嗎?」艾琳的聲音輕微顫抖,但眼中的光芒卻越來越堅定。 男子沒有立
隨著幻象消散,四周的景象再度變得寧靜,荒原的陰霾也稍微散開。儘管如此,艾琳的心情卻並未完全放鬆,剛才的試煉讓她深深感受到,自己內心的傷痛遠未愈合。她回頭看向男子,他的眼中依舊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但那微微皺起的眉頭卻顯示出他也在為即將來臨的挑戰感到謹慎。 「你感覺怎麼樣?」男子的聲音溫柔,但帶著不容忽
李大春是某偏遠山村的農民,靠著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農耕技藝,與妻兒一同過著簡樸卻充實的生活。田地是他們的生計,春耕秋收,四季輪回,這片土地像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大春自小就學會了如何與大自然相處,如何順應天時,如何在風雨來臨前預測天氣。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和責任的加重,他發現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來自
張教授是某頂尖大學的教授,專攻生物學領域,已經在學術界工作了二十年。年輕時,他滿懷理想,夢想著能在學術界留下深刻的印記。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他發現自己越來越沉浸於無窮的競爭與壓力中,漸漸失去了最初的熱情。 這些年來,張教授從未停下過努力的步伐。每一次的學術會議,每一篇論文的發表,甚至每一次的
隨著光芒再次爆發,艾琳和男子的身影被吞噬進一道無盡的深淵。四周的空間再次變得扭曲,時間的流動似乎完全失去了意義。他們的心跳如雷鳴般回響在彼此耳邊,而那股強大的吸引力依然牢牢抓住他們,將他們向未知的深處推進。 「我們真的能夠戰勝命運嗎?」艾琳的聲音帶著微微的顫抖,她感受到內心的焦慮與不安。面對這種超
光芒吞沒了他們的身影,隨即,四周的景象再次變化。艾琳和男子被帶到了另一片陌生的空間。這裡與之前的世界截然不同。天空中沒有星辰,只有漠然的黑暗和無盡的虛空。周圍寂靜無聲,彷彿連時間都被這片空間遺忘了。 「這是……哪裡?」艾琳低聲問道,她感受到一股壓迫的空氣包圍著自己,彷彿這裡並非人類所能理解的世界。
隨著黑霧的散去,艾琳和男子再次踏上了前行的路。黑霧的消散並未帶來解脫,相反,隨著環境的變化,前方的道路變得更加不可預測。這片土地仿佛有著自己意志,像是無數命運交織的地方,每一個選擇都能改變未來的走向。 「你覺得,我們真的能跨越這一切嗎?」艾琳的聲音輕微顫抖,但眼中的光芒卻越來越堅定。 男子沒有立
隨著幻象消散,四周的景象再度變得寧靜,荒原的陰霾也稍微散開。儘管如此,艾琳的心情卻並未完全放鬆,剛才的試煉讓她深深感受到,自己內心的傷痛遠未愈合。她回頭看向男子,他的眼中依舊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但那微微皺起的眉頭卻顯示出他也在為即將來臨的挑戰感到謹慎。 「你感覺怎麼樣?」男子的聲音溫柔,但帶著不容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Thumbnail
李先生和陳女士是一對結婚十年的夫妻,育有兩個孩子,分別是8歲的兒子和5歲的女兒。李先生在一家私人公司擔任工程師,收入穩定但工作壓力大。陳女士曾是一名教師,但在生了第二個孩子後選擇成為全職媽媽,照顧家庭和孩子。隨著生活成本的增加和孩子們的成長,家庭開銷逐漸增大,這給夫妻倆帶來了經濟上的壓力。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個在學業和家庭責任間掙扎的人,通過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最終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感到滿足的故事。
Thumbnail
主角1老公... 每天為著家庭,忙到焦頭爛額,卻無暇再花心思管理家中大小事務。 主角2老婆... 生了小孩後,24小時除了小孩,還有家務,鎮日過著繁雜無盡的家事婦生活。 意外1婆婆... 這個角色, 好的~上天堂,壞的~下地獄。 有..盛氣凌人的。 有...兒子前裝可憐,兒
Thumbnail
1.在生小孩前做好職涯和生活的調整和規劃很重要,例如減少出差頻率。 2.有了小孩後,更會精準分配時間,利用零碎時間專注工作,工作效率反而提高。 3.夫妻要好好溝通和分工,彼此支援,不要有內疚感尋求外援。 4.帶小孩到工作場合或產地,讓小孩了解父母的工作內容。 5.適當放鬆自己,找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Thumbnail
過去許多女生在成為家庭主婦後就沒有了工作收入,辭掉工作在家照顧小孩,現在生活壓力大,夫妻需要雙方都有一定的收入,才有辦法維持家庭開銷。但一般正職工作又常會難有時間陪伴小孩,常是新手爸媽的難題。 這本書是由幸福文化所出版,作者「王不煩」是一位女性企業家,歷任兩家上市公司副總裁,現在已是成功的
Thumbnail
有一個女人,剛結婚那一年因緣際會,隨夫家的一位親友進入慈善團體,那時的她生活沒有不順心,只是覺得既是好事,就不應該拒絕。因為心寬念純,開開心心加入志工行列,每天忙完家事就出門做好事,先生也很支持。 幾年後,女人懷孕了,由於孕期沒有任何不適,所以依然每天出門做公益,任何任務來者不拒。女人說,肚子
既然聊到了訂目標這件事,也想來聊聊這幾年生活和心境上的轉化。 - 其實我一直不覺得自己算孝順的人。 在媽媽生病之前,我為她做的事好少好少,更別提「順」,我一直隨心所欲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超不聽話還很愛頂嘴。 我們很長一段時間就是各過各的生活,各自安好就好。 2021~2022年算是
Thumbnail
「妳心目中理想的家庭生活,究竟是什麼模樣呢?」 那天,和諮商師聊到現在的生活節奏讓我有點卡住時,諮商師反問了我這個問題。我愣住,因為似乎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就當了媽媽。 回想在有孩子以前,我喜歡自由的生活,喜歡想出去就出去、想耍廢就耍廢的隨心所欲,我可以滿腔熱血和朋友飛到馬祖北竿跑馬拉松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有關全職媽媽的心路歷程文章 親身經歷後有一些心得分享 這段三年多的陪伴短暫育兒人生時光 也許在外人看來好像封閉 但其實我要說這是我人生當中難能可貴的內省與改變的階段 這樣階段性的角色,讓我至少有七點學習: 1 照顧者的全面操練(安排與直接實作幼兒的吃喝拉撒睡玩)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Thumbnail
李先生和陳女士是一對結婚十年的夫妻,育有兩個孩子,分別是8歲的兒子和5歲的女兒。李先生在一家私人公司擔任工程師,收入穩定但工作壓力大。陳女士曾是一名教師,但在生了第二個孩子後選擇成為全職媽媽,照顧家庭和孩子。隨著生活成本的增加和孩子們的成長,家庭開銷逐漸增大,這給夫妻倆帶來了經濟上的壓力。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個在學業和家庭責任間掙扎的人,通過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最終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感到滿足的故事。
Thumbnail
主角1老公... 每天為著家庭,忙到焦頭爛額,卻無暇再花心思管理家中大小事務。 主角2老婆... 生了小孩後,24小時除了小孩,還有家務,鎮日過著繁雜無盡的家事婦生活。 意外1婆婆... 這個角色, 好的~上天堂,壞的~下地獄。 有..盛氣凌人的。 有...兒子前裝可憐,兒
Thumbnail
1.在生小孩前做好職涯和生活的調整和規劃很重要,例如減少出差頻率。 2.有了小孩後,更會精準分配時間,利用零碎時間專注工作,工作效率反而提高。 3.夫妻要好好溝通和分工,彼此支援,不要有內疚感尋求外援。 4.帶小孩到工作場合或產地,讓小孩了解父母的工作內容。 5.適當放鬆自己,找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Thumbnail
過去許多女生在成為家庭主婦後就沒有了工作收入,辭掉工作在家照顧小孩,現在生活壓力大,夫妻需要雙方都有一定的收入,才有辦法維持家庭開銷。但一般正職工作又常會難有時間陪伴小孩,常是新手爸媽的難題。 這本書是由幸福文化所出版,作者「王不煩」是一位女性企業家,歷任兩家上市公司副總裁,現在已是成功的
Thumbnail
有一個女人,剛結婚那一年因緣際會,隨夫家的一位親友進入慈善團體,那時的她生活沒有不順心,只是覺得既是好事,就不應該拒絕。因為心寬念純,開開心心加入志工行列,每天忙完家事就出門做好事,先生也很支持。 幾年後,女人懷孕了,由於孕期沒有任何不適,所以依然每天出門做公益,任何任務來者不拒。女人說,肚子
既然聊到了訂目標這件事,也想來聊聊這幾年生活和心境上的轉化。 - 其實我一直不覺得自己算孝順的人。 在媽媽生病之前,我為她做的事好少好少,更別提「順」,我一直隨心所欲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超不聽話還很愛頂嘴。 我們很長一段時間就是各過各的生活,各自安好就好。 2021~2022年算是
Thumbnail
「妳心目中理想的家庭生活,究竟是什麼模樣呢?」 那天,和諮商師聊到現在的生活節奏讓我有點卡住時,諮商師反問了我這個問題。我愣住,因為似乎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就當了媽媽。 回想在有孩子以前,我喜歡自由的生活,喜歡想出去就出去、想耍廢就耍廢的隨心所欲,我可以滿腔熱血和朋友飛到馬祖北竿跑馬拉松
Thumbnail
閱讀過不少有關全職媽媽的心路歷程文章 親身經歷後有一些心得分享 這段三年多的陪伴短暫育兒人生時光 也許在外人看來好像封閉 但其實我要說這是我人生當中難能可貴的內省與改變的階段 這樣階段性的角色,讓我至少有七點學習: 1 照顧者的全面操練(安排與直接實作幼兒的吃喝拉撒睡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