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者卡關時,該怎麼辦?5 個技巧幫助你找回晤談的流動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曾在晤談中卡住,感到無法傾聽、回應,甚至生出煩躁感嗎?
你不是唯一一個,這種狀態,每個助人者都會遇到

新手、老手都不例外——
差別在於,老手知道如何讓自己「回來」

如果你曾在晤談中,感覺到自己:

  1. 突然覺得無話可說
  2. 無法對來談者產生共鳴
  3. 開始對自己的專業產生懷疑
  4. 感到無聊、焦慮,甚至有點生氣

那麼,你可能正在經歷「阻礙性的自我覺察」,即在晤談過程感到自己是被批評的、無能的、焦慮的、卡住的、無法傾聽和同理的,或者是你發現自己正在玩弄一枝筆、身體過於僵硬或屏住呼吸等等 (Clare E.Hill, 2021)

那該怎麼像老手一樣,能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慌亂呢 ?
首先我們要先認識「阻礙性的自我覺察」是怎麼發生的?


阻礙性的自我覺察如何影響晤談?


阻礙性的自我覺察(Interfering Self-Awareness) 是指助人者在與來談者互動時,過度專注於自己的內在狀態,導致無法順暢地陪伴對方,甚至影響專業判斷與回應能力。這種現象不論新手老手都會發生,差別在於新手助人者可能因為經驗不足,而感到更加慌亂,而身陷其中。當助人者的注意力過度集中在「自己」身上,便可能會出現:


🔹 過度批判自己:「我這樣回應對嗎?」、「我應該更有幫助才行!」

🔹 情緒干擾:助人者因來談者的故事觸發個人經驗,而感到焦慮、不安、憤怒或無聊

🔹 思緒飄移:開始想著下一句該說什麼,而無法真正聆聽來談者的話語與情緒。

🔹 行為變得僵硬或不自然:例如過於照本宣科、急於提供建議,或過度專注於自己的表現,而忽略來談者的真實需求


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最直覺的反應可能是:「不行,我不能這樣!」
但越是抗拒,內在的聲音就越大,
最後變成一種無形的「內在拉扯」,讓我們越來越無法專心陪伴來談者

事實是,我們需要先覺察這些阻礙性因素從何而來

是什麼讓我們產生阻礙性的自我覺察?

這種阻礙性的自我覺察,通常來自於內在壓力或未處理的個人議題,例如:

  • 對自己的高標準與完美主義:害怕自己不夠好,擔心無法勝任助人的角色
  • 個人議題被觸發:來談者的敘述勾起未解決的創傷或情緒,使助人者產生內在拉扯
  • 焦慮與不安全感:害怕自己的能力不足,擔心被來談者質疑
  • 疲憊或心理耗竭:長期處於壓力或過度負荷的狀態,容易陷入自我懷疑與倦怠

這些都是讓我們在晤談中無法專注的因素,也是為什麼所謂的助人者都需要「督導、和自己的治療師」幫助自己走過在晤談中被勾起的塵封記憶、或看見未覺察的自己。但是這些都是後話了,究竟在晤談的當下,要怎麼回到現場,好好與來談者同在呢?

其實,真正突破點在於 —— 先溫柔地接住自己

只有當我們允許自己的「不完美」,我們才有空間也幫助來談者接納他自己

5 個實用技巧,幫助你找回晤談流動感


❶ 停下來,專注呼吸

當你發現自己開始卡住,試著 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
讓自己回到當下,而不是困在「我應該怎樣」的焦慮裡

-

❷ 覺察身體,釋放緊繃

身體的緊繃,往往反映了我們的內在壓力。試著掃描一下自己——你的肩膀是不是聳起來了?你的下巴是不是緊咬著?放鬆它,讓自己回到更開放的狀態

-

❸ 溫和的自我對話

你不是機器,助人者也會有狀態不好的時候。試著在心裡對自己說:

「我現在卡住了,沒關係,這是正常的。」
「我不需要完美,我只需要真實。」

允許自己的當下狀態,才能真正釋放壓力

-

❹ 給自己一點時間思考

如果你真的需要喘口氣,可以對來談者說:

「嗯嗯,我想花點時間整理一下我的想法。」

這不代表你不專業,反而能讓對話更真誠、更有深度。
來訪者或許也會有種鬆一口氣的感覺,知道「原來我的問題,心理師也需要想一下」、「原來不是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很困擾」等等,覺得你真誠的反應讓他感到被理解。
-

❺ 將焦點帶回來談者身上


如果你發現自己腦中開始跑各種雜念,
試著把注意力放回來談者的話語,可以問:

「剛剛說到這裡,你的感受是?」
「聽起來,這件事對你來說很重要?」

讓來談者的敘述,幫助你重新進入對話流


總結:助人者的「完美」,是能夠與自己同在


卡關的時刻,並不代表你不適合當助人者,
反而是一次次的機會,讓你練習如何「與自己共處」

記住:你越能溫柔地接住自己,你的陪伴就會越有力量。
所謂的諮商關係,終究會回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當我們無法真實地接納自己的無能、焦慮、或憤怒;
我們就無法教會我們的來談者也溫柔接住連自己也不喜歡的那一面!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在晤談中找回流動感!

關注 MeetYourself_陪你癒見你自己,獲取更多有關心理健康的資訊喔!

我是曉曦,陪你走過黑暗遇見光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曉曦的沙龍
20會員
18內容數
曉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如果我選錯了,就毀了人生?」 「為什麼別人都知道自己要幹嘛,只有我迷茫?」 「選科系是不是在賭一輩子,萬一後悔怎麼辦?」 這些疑問,可能正困擾著你。但其實,這些焦慮的背後 並不是真的擔心選錯,而是 來自對「完美選擇」的執著 ( 就像你費盡心思想找到你的 Mr. Right / Ms. Righ
Thumbnail
2025/03/23
「如果我選錯了,就毀了人生?」 「為什麼別人都知道自己要幹嘛,只有我迷茫?」 「選科系是不是在賭一輩子,萬一後悔怎麼辦?」 這些疑問,可能正困擾著你。但其實,這些焦慮的背後 並不是真的擔心選錯,而是 來自對「完美選擇」的執著 ( 就像你費盡心思想找到你的 Mr. Right / Ms. Righ
Thumbnail
2025/03/18
你是否曾經在熱鬧的聚會中,感到自己格格不入? 你是否覺得自己無法真正依賴任何人,卻又渴望深厚的連結? 你會不會在夜深人靜時,突然覺得內心空洞,卻又說不出原因? 本文探討童年情感忽視(CEN)的成因、影響和療癒方法,並提供具體練習,協助讀者重建內在安全感,擁有幸福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2025/03/18
你是否曾經在熱鬧的聚會中,感到自己格格不入? 你是否覺得自己無法真正依賴任何人,卻又渴望深厚的連結? 你會不會在夜深人靜時,突然覺得內心空洞,卻又說不出原因? 本文探討童年情感忽視(CEN)的成因、影響和療癒方法,並提供具體練習,協助讀者重建內在安全感,擁有幸福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2025/03/01
現代人面臨生涯選擇的焦慮,源於資訊發達的時代讓人習慣尋找標準答案,卻忽略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文章從生涯諮商及存在主義角度出發,指出焦慮是成長的訊號,並提供四大心法:接受沒有標準答案、轉換心態、建立內在穩定感及練習在不確定中前進,協助讀者在生涯迷惘中找到方向。
Thumbnail
2025/03/01
現代人面臨生涯選擇的焦慮,源於資訊發達的時代讓人習慣尋找標準答案,卻忽略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文章從生涯諮商及存在主義角度出發,指出焦慮是成長的訊號,並提供四大心法:接受沒有標準答案、轉換心態、建立內在穩定感及練習在不確定中前進,協助讀者在生涯迷惘中找到方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開始我看到帶著許多焦慮與挫折的你,說著各種無力版本的故事,擔心論文寫不好,學位拿不到,工作受影響。 當陪著你跟內心渴望活出的樣子好好連結,你發現了自己內在有好多資源與寶物,你開始說著新版本的故事,你做著喜歡的工作,用你的生命好好陪伴著孩子度過難關,所以你也有能力陪自己度過現在的難關。對我而言,這
Thumbnail
一開始我看到帶著許多焦慮與挫折的你,說著各種無力版本的故事,擔心論文寫不好,學位拿不到,工作受影響。 當陪著你跟內心渴望活出的樣子好好連結,你發現了自己內在有好多資源與寶物,你開始說著新版本的故事,你做著喜歡的工作,用你的生命好好陪伴著孩子度過難關,所以你也有能力陪自己度過現在的難關。對我而言,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在歷史發展中,如何通過溝通、合作和求助來勝出。內容涉及自我認知、社會互動和麵對認同議題的挑戰。文章提出了改進建議,涉及增強自我反省能力、培養同理心、鼓勵批判性思維、建立支持系統和接受不完美等方面。最後,鼓勵讀者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和連結來加速生命整題質量的提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在歷史發展中,如何通過溝通、合作和求助來勝出。內容涉及自我認知、社會互動和麵對認同議題的挑戰。文章提出了改進建議,涉及增強自我反省能力、培養同理心、鼓勵批判性思維、建立支持系統和接受不完美等方面。最後,鼓勵讀者通過與他人的互動和連結來加速生命整題質量的提升。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自己找到溫柔的方向。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不舒服關係時的思考與成長,以及透過敘事夥伴的陪伴,讓自己找到文章的靈感與力量。文章中透露出了對自我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也對自己溫柔地接納,尋找力量的源頭。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自己找到溫柔的方向。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不舒服關係時的思考與成長,以及透過敘事夥伴的陪伴,讓自己找到文章的靈感與力量。文章中透露出了對自我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也對自己溫柔地接納,尋找力量的源頭。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回應親友反覆的負面情緒需要耐心、理解和同情,讓他們感覺到你在聽他們的話,不要試圖解決他們的問題,並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助,這樣可以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心和支持,也有助於維持良好的關係。
Thumbnail
回應親友反覆的負面情緒需要耐心、理解和同情,讓他們感覺到你在聽他們的話,不要試圖解決他們的問題,並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助,這樣可以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心和支持,也有助於維持良好的關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