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的義戰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在十一世紀、聖戰觀念沸騰於地中海世界時,古代希臘、羅馬的延續者,東羅馬/拜占庭,則有一套相當不同的戰爭觀念。

根據已故的希臘拜占庭學者,Angeliki Laiou的說法,東羅馬流行的「義戰」,是古希臘哲學,尤其是亞里斯多德哲學影響下的產物。

在這套「義戰觀」中,戰爭主要是「防禦性的」。只有受到侵略、收復領土、恢復和平等等狀況下,戰爭才是合法合理。在其他狀況下,戰爭是不被鼓勵甚至是受到譴責的。戰爭只是解決問題的最後手段。

在缺乏上述合理防衛前提的情境下,只要「野蠻人」各安其位,拜占庭義戰觀拒絕跟他們交戰。進一步說,拜占庭沒興趣無止境地跟鄰國幹架。

當然這不是說,拜占庭不會主動侵略別人。畢竟光是「收復領土」一項,就給予他們在地中海世界永無止境的宣戰權。只是在大的趨勢來說,拜占庭文化並不鼓勵過多的侵略性戰爭。

而戰爭觀念的不同,也在十字軍的時代成為加深西歐與拜占庭文化衝突的要素之一。十字軍不理解為什麼拜占庭不樂意與所有的穆斯林交戰。拜占庭則深深猜疑十字軍衝過來到處亂戰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圖片:亞里斯多德頭像。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Aristotle Altemps Inv8575.jpg"

資料來源:

Angeliki Laiou, "The Just War of Eastern Christians and the Holy War of the Crusaders"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176會員
612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語言的分布歷史上時常是會變動的。希臘語也是如此。 在中世紀有一段時間,今日希臘的土地,多數人並不講從古代延續下來的希臘語,而是斯拉夫的某一個語言。 為什麼會有這個變化?而這個變化又為什麼逆轉了?今天的付費文章,我們就來稍微談一談這個話題。 拉丁語/希臘語分界線 在六世紀以前,希臘語在巴爾
語言的分布歷史上時常是會變動的。希臘語也是如此。 在中世紀有一段時間,今日希臘的土地,多數人並不講從古代延續下來的希臘語,而是斯拉夫的某一個語言。 為什麼會有這個變化?而這個變化又為什麼逆轉了?今天的付費文章,我們就來稍微談一談這個話題。 拉丁語/希臘語分界線 在六世紀以前,希臘語在巴爾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