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變成了我的女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文/喬正一

第一章 / 緣起

許多人對我說:「你把母親照顧得這麼好,一定會有大福報!」然而,我並非為了福報,而是出於對母親深深的愛與感恩。正是這兩股真摯的情感,支撐著我在漫長而艱辛的照護路上,走得勇敢而堅定。

曾經,我對失智症一無所知,和大多數人一樣,以為它只是「老人癡呆」或「阿茲海默症」,僅停留在模糊的認知裡。直到母親確診,我才真正了解這個疾病的殘酷,也親身體會到照護者的辛勞。

在我心中,母親就像一盞溫暖的檯燈,照亮我的人生。她或許有時嘮叨,偶爾讓人覺得煩人,但她無私地守護著我們這個家。我曾天真地以為,這盞燈會永遠亮著。然而,當她開始變得與從前不同,我才猛然意識到,我們的角色已經悄然互換——她成了我的「女兒」,而我成了她的「爸爸」。那一刻,我深刻領悟到,世間沒有什麼是不會改變的,唯有接受現實,才能繼續前行。

母親確診失智症時已經八十五歲。我將那一年視為她人生的分水嶺。其實,在此之前,她已出現了一些異常行為:言語變得尖銳帶有攻擊性,難以溝通,甚至有些不可理喻。然而,她的外表依舊端莊,熟悉她的人仍然覺得她是一位熱情、單純的傳統婦女。

當時,我懷疑她可能罹患憂鬱症或躁鬱症,便建議她去大醫院的精神科就診。然而,母親卻認為看精神科是件丟臉的事,覺得只有「神經病」或「瘋子」才需要去。但她也坦承自己情緒起伏異常,可能真的有問題。

父親在二十多年前過世,母親在父親離世後隔年便中風了。大約十年後,她又經歷了一次小中風,從那時起,她開始依賴安眠藥。然而,我發現安眠藥不僅無助於她入眠,反而讓她產生幻覺。於是,我毅然決定讓她停藥。

隨著時間推移,母親變得極度缺乏安全感,膽小怕事,甚至會因為一點小事而鑽牛角尖,把自己嚇得半死。她也察覺到了自己的變化,曾自嘲:「大概是年紀大了,膽子變小了。」

我們的溝通也變得越來越困難。有時,我想與她分享一件開心的事,期待她能一起歡樂,然而,她的理解方式已經改變,總是把正面的事往負面方向詮釋。她的回應經常帶有敵意,使得與她對話變成一件令人疲憊的事。

這種變化在她與我哥哥的關係上尤為明顯。哥哥一直對母親孝順至極,然而,他們之間的衝突卻越來越頻繁。即便雙方的出發點都是愛,但溝通的錯位讓彼此誤解加深,甚至爆發爭執。這些矛盾複雜且難以解釋,讓人無奈卻又無力改變。

隨著母親的狀況越來越不穩定,她開始無病呻吟,杞人憂天,對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憂心忡忡。她的思緒似乎從未停歇,總是沉溺在負面情緒中。看到她這樣,我內心充滿擔憂,便試探性地建議她去醫院的身心科就診。她起初極力反對,但經過我多次耐心勸說,終於點頭同意。

那天,我們前往一家中大型醫院。然而,當我們踏入診間的那一刻,我竟莫名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排斥感。母親的號碼是一號,而診間裡,除了我們,竟沒有其他病人。當我第一眼看到那位精神科醫師時,心中頓時湧起一股說不出的不安。還未等醫師開口,我便拉著母親的手,決然地轉身離開。那位醫師甚至追出來詢問原因,我只能委婉地說我們改變了主意。這一幕或許顯得荒唐,但我的直覺一向很準。

當時,我剛辭去最高法院法官助理的工作,重新回歸律師行業。那段日子裡,我儘量抽出時間陪伴母親,帶她四處遊玩、品嚐美食。我們曾一起前往高雄的佛光山參拜佛陀舍利,回程時順道去嘉義探望二舅媽和表哥。每一次行程大約三天兩夜,幾乎每年一次。

當時的她,雖然情緒不太穩定,但整體狀況尚可,因此,我也選擇了視而不見,抱著鴕鳥心態,得過且過。

直到她八十五歲那年,一切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一年,成了她人生中一道重要的分水嶺。她的身心狀況開始急速衰退,我才真正意識到,這場長期抗戰,才剛剛開始……

 

本書使用的一切圖片均為AI科技生成,符合著作權法的規範

avatar-img
0會員
22內容數
據說,他化自在天神能自在運用化樂天神所創之樂境,於中變化無窮,樂享無邊。而文學家,亦如化樂天神,以才情妙筆幻化文字世界,讓流連忘返。正因此,本坊取名『他天化樂天書坊』,廣收古今經典文學,如《搜神記》《元曲》《酉陽雜俎》《子不語》《廣異記》等白話譯文。另亦收錄坊主個人遊記、言情、推理、怪談等創作,期以文會友,自娛娛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oe Chi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鬥法(二) 週五傍晚,魏淑娟牽著張國強搭乘高鐵南下嘉義,與母親相約在嘉義高鐵站碰面。此時的張國強已面無血色,嘴唇發紫,渾身發抖。雖然中秋已過,但南台灣依舊炎熱,眾人皆著輕便夏衣,唯獨他裹著厚重夾克,異樣模樣引來不少側目。 高鐵抵達嘉義,魏淑娟趕忙喚醒昏睡中的張國強,迅速收拾行李,攙扶著他搭乘電梯
第一節:周公神斷陰陽 作者 / 喬正一 在古中國河南的某處村落裡,住著上百戶人家。村中民風淳樸,鄰里和睦,其中最為人稱道的便是彭、任、石三戶人家。這三戶雖非同姓,卻情同手足,彼此扶持,日子過得雖不富裕,倒也安穩。 第一戶姓彭,家主名喚彭祖,年紀最長,村裡人都尊稱他為「彭大公」。彭大公一生未
《鬥法》第一章 魏淑娟,台南護專化妝品應用科畢業,獨自赴新北新莊打拚。從美容院學徒起步,憑藉天分與細心服務,迅速積累口碑。2017年秋,她終於存下第一桶金,決定開設個人美容美甲工作坊。 那年,她29歲,美麗獨立,對愛情卻冷淡。成長於父親拋妻棄女的陰影中,她早已看透愛情與婚姻的脆弱。她相信,唯
「為何阻我?憑什麼多管閒事?」張月娥怒視五媽。 「若妳傷及無辜,違反陰律,我自當出手。」五媽聲音平和卻不容置疑。 「我不甘心!我要李家絕後!」 「妳無此權利。李氏兄弟已死,業報已償,李承軒與妳無怨無仇。」 「他父親欠我的!」張月娥聲嘶力竭。 「妳錯了,各人業各人擔。他不欠妳分毫。」
狂風怒嘯,生死一瞬。 鐵鏈將李承軒牢牢困住,他拼命掙扎,卻無濟於事。忽然間,一道耀眼電光劈下,鐵鏈瞬間崩斷,他跌坐在地,喘息未定。 「誰——?」鬼差驚聲怒喝。 一道黑影從空中翻落,立於李承軒前方。劍光如炬,神情剛毅。「吾乃媽祖座下護法李謹,奉命護送此子返陽。此人陽壽未盡,請諸位鬼差高抬貴手
狂風驟雨,生死一線。 李承軒在陰陽交界,耳邊響起熟悉卻又陌生的聲音—— 「李承軒,隨我走,別回頭。」 說話的是青蓮,手提燈籠,目光清冷而堅定。「媽祖娘娘已派我來護你,別怕。」 無盡的彼岸花在腳下鋪展,步道蜿蜒無盡。李承軒的心跳如擂鼓,但仍緊跟青蓮步伐。 —— 福聚宮內,七星燈搖晃如風中殘
鬥法(二) 週五傍晚,魏淑娟牽著張國強搭乘高鐵南下嘉義,與母親相約在嘉義高鐵站碰面。此時的張國強已面無血色,嘴唇發紫,渾身發抖。雖然中秋已過,但南台灣依舊炎熱,眾人皆著輕便夏衣,唯獨他裹著厚重夾克,異樣模樣引來不少側目。 高鐵抵達嘉義,魏淑娟趕忙喚醒昏睡中的張國強,迅速收拾行李,攙扶著他搭乘電梯
第一節:周公神斷陰陽 作者 / 喬正一 在古中國河南的某處村落裡,住著上百戶人家。村中民風淳樸,鄰里和睦,其中最為人稱道的便是彭、任、石三戶人家。這三戶雖非同姓,卻情同手足,彼此扶持,日子過得雖不富裕,倒也安穩。 第一戶姓彭,家主名喚彭祖,年紀最長,村裡人都尊稱他為「彭大公」。彭大公一生未
《鬥法》第一章 魏淑娟,台南護專化妝品應用科畢業,獨自赴新北新莊打拚。從美容院學徒起步,憑藉天分與細心服務,迅速積累口碑。2017年秋,她終於存下第一桶金,決定開設個人美容美甲工作坊。 那年,她29歲,美麗獨立,對愛情卻冷淡。成長於父親拋妻棄女的陰影中,她早已看透愛情與婚姻的脆弱。她相信,唯
「為何阻我?憑什麼多管閒事?」張月娥怒視五媽。 「若妳傷及無辜,違反陰律,我自當出手。」五媽聲音平和卻不容置疑。 「我不甘心!我要李家絕後!」 「妳無此權利。李氏兄弟已死,業報已償,李承軒與妳無怨無仇。」 「他父親欠我的!」張月娥聲嘶力竭。 「妳錯了,各人業各人擔。他不欠妳分毫。」
狂風怒嘯,生死一瞬。 鐵鏈將李承軒牢牢困住,他拼命掙扎,卻無濟於事。忽然間,一道耀眼電光劈下,鐵鏈瞬間崩斷,他跌坐在地,喘息未定。 「誰——?」鬼差驚聲怒喝。 一道黑影從空中翻落,立於李承軒前方。劍光如炬,神情剛毅。「吾乃媽祖座下護法李謹,奉命護送此子返陽。此人陽壽未盡,請諸位鬼差高抬貴手
狂風驟雨,生死一線。 李承軒在陰陽交界,耳邊響起熟悉卻又陌生的聲音—— 「李承軒,隨我走,別回頭。」 說話的是青蓮,手提燈籠,目光清冷而堅定。「媽祖娘娘已派我來護你,別怕。」 無盡的彼岸花在腳下鋪展,步道蜿蜒無盡。李承軒的心跳如擂鼓,但仍緊跟青蓮步伐。 —— 福聚宮內,七星燈搖晃如風中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母親只說父親是瘋子。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這樣的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透過孩子的教養,媽媽經歷了身心靈的重大轉變,從而找到自己更好的版本。這篇文章探討媽媽所面對的生活挑戰,以及改變思維、增強心理韌性的方式。
  她出生就苦命:重男輕女的家庭,嗜賭吸毒的父親,喜怒不定的母親,長年病痛的哥哥,她從小就必須承擔繁重家務,從小就不被疼愛,從小就是家人的出氣筒……,她從小就知道自己無足輕重,她經常有一了百了的念頭,……,然後,她掙扎著扭曲著終於也漸漸的長大了……,她無意間聽到梵音,覺得熟悉又親切,她跪在佛前,眼
母親只說父親是瘋子。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Thumbnail
自我有記憶以來,母親就是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快速翻篇的人。即使青春期的我叛逆又不容世俗,總是衝撞權威又經不起評判,卡在自己的迴圈動彈不得。但母親從沒有放棄與我溝通,在夜深人靜、獨自啜泣的陽台角落,他總在與我爭執後默默伸出手,理性的分析他生氣的原由,教我做人處事
Thumbnail
這樣的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透過孩子的教養,媽媽經歷了身心靈的重大轉變,從而找到自己更好的版本。這篇文章探討媽媽所面對的生活挑戰,以及改變思維、增強心理韌性的方式。
  她出生就苦命:重男輕女的家庭,嗜賭吸毒的父親,喜怒不定的母親,長年病痛的哥哥,她從小就必須承擔繁重家務,從小就不被疼愛,從小就是家人的出氣筒……,她從小就知道自己無足輕重,她經常有一了百了的念頭,……,然後,她掙扎著扭曲著終於也漸漸的長大了……,她無意間聽到梵音,覺得熟悉又親切,她跪在佛前,眼